石磬
石(简称“磬”,qing; 英文:chime 岩石),是中原地区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磬,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
磬的历史悠久,先秦文献《尚书·益稷》记载的“鸣球”与“石”,即是磬在远古时期的称呼。唐宋以后新乐市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
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属于夏代的遗存,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1950年春,在河南安阳市武官村大慕出土件虎纹大石磬,用一块白而青的大石琢成,长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1978年,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年的一套石制编磬,共32枚(大部已压碎、粉化,完好的共9枚),原分上下两层,依次悬挂于精美的兽座龙首铜架上。这32枚石磬上,均刻有关于乐律的铭文及磬的音名,是研究中原地区古代音乐及编磬的珍贵资料。
2021年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其中8号“祭祀坑”出土文物石磬。
简介
《礼记·乐记》“石声磬”唐孔颖达疏:“石声磬者,石磬也。”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编钟各一架。”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灵山石磬生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涛平妻与山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处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
历史记载
在中国古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竹)中,磬居石类,朱载堉在其《律吕精义》中称作“石音之属”。作为原始时代仅有的几种乐器,磬是重要的击节乐器,它的产生早于其它象金类、丝类乐器是显而易见的。关于石磬的早期记载有《礼记·明堂位》的“叔之离磬”、《世本》的“无句作磬”等中国神话,说“离磬”是“叔”这个人制造的,“无句”会制作磬。“叔”和“无句”注家大多以为是尧舜时人。这虽无据可考,但这透露了我国远古即有磬的制作使用的历史。我们祖先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他们在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可发出悦耳之声的“鸣球”,以之敲击来为舞蹈击节助兴。这一现象被记载在《尚书·益稷》中,即所谓“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里的“石”即“石磬”,说明石磬在当时已作为原始乐舞的一种击节乐器。这种乐舞是否就是原始的祭祀活动,尚无定论,但磬作为较早礼器出现在祭祀活动中是有记载的。
形制
石磬的形制分为直背(横条形、竖条形)、折背(凸五边形、梯形)、弧背(鲸头形、头形)和倨背(钝角、凸四、凸五凸六)四大类型(14种小的型式)。
新石器时代特磬分直顶、弧顶、折顶、倨顶四类。
商代可分为与新石器时代相同的四类,但均有发展变化。西周时期型式有弧顶和倨顶两种,形制已基本定型的规范化阶段;型式为倨句、股鼓分明,底部呈凹弧形的倨顶型磬。汉代磬形制基本沿袭东周,但不如东周那样广泛。
起源及发展
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甲骨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由劳动工具演变而来,最初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诗经·商颂》中就有“既和且平,依我磬声”的歌咏,表明在远古时期,石磐曾被先民用于乐舞等娱乐。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市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
磬的名称,见于《世本·作篇》,传说为尧、舜时人无句所作。或传:“磬,叔所造。”可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尧或舜做部落联盟酋长时,磬已在使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尧命击磬“以象雅威”、“以致舞百兽”,描绘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会的乐舞生活场景。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约4000年,属于夏朝的遗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逻辑顺序看,先有劳动工具,而后成为乐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特别是在
罄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在实践中认识到不同的石头所发出的音响有异,终于发现了具有优美悦耳的音质与音色的石头,从而产生了把这些实用工具转换成审美乐器的内在动机。如禹州阎石磬,其外形一半有经过精心打磬而形成的较为明显的锋刃,另一半看上去则适于手握或捆绑,看上去和生产用的石犁差别不大,如果不是其上以供悬挂的悬孔昭示这是一件乐器,要想通过直觉将两者分辨出来似平还不太容易。即便在磬制乐器较为完备的商代,磬还多作鲸目头形状。商代时磬已广泛流传,为王室宫廷乐队所用。磬在商周时期是一件重要的礼乐器,也是以打击乐为主体的雅乐重要组成部分。从选料来,目前所见的磬皆是以石岩制作而成的,其材料我分为硬度较高的砾岩,石岩、石灰岩等石料。从形制看,此时的石磬还未定型,形制多样且不规整。制作方法多以打制为主,少有琢磨,有的干脆以一块天灰的石头钻孔制成。1935年安阳市侯家庄西北岗商代大墓出土的3枚刻有铭文的石编磬,经测定,其发音分别为:永启↑降b2,永余c3,夭余↑降e3,可演奏简单的曲调。商石磬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边三角形。
西周至战国时期,磬的形状上为倨句形,下为微弧形;汉代以后上下均为倨句形。1978年,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年的一套石编磬,共32枚(大部已压碎、粉化,完好的共9枚),原分上下两层,依次悬挂于精美的兽座龙首铜架上。这4组32枚石磬上,都刻有关于乐律的铭文及磬的音名,是研究中原地区古代音乐及编磬的珍贵资料。
石磬在龙山时代在许多地方同时出现,蕴含了特殊的社会功能和政治色彩,石磬主要是作为部落酋长召集族人和指挥征战的特殊工具及舞乐的乐器。作为随葬品,它的出现是很有意义的。在中国古时期的初期,为氏族联监酋长礼教和指挥族人的礼乐器。据《尚书·舜典》载:“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磬不是统治者晏享的乐器,例如《墨子·非乐》云:“(夏)启乃遥溢,唐乐于野,欲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由此可知,石磬既是祭祀用器,也是指挥作战的特殊工具,是“王权”的象征。甲骨文中,“磬”字,其形象是一人站立作槌击悬石之状。郭沫若认为“其意若曰以手击磬,耳得之而成声”。其字形上揭示磬的悬挂和演奏方式。《尚书·益稷》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里的“石”。就是指石磬。就人类生产来说,人类最早的工具就是从制造石质工个开始的。始此,“击石拊石”当十分久远。《尔雅·释乐》:“大磬谓之馨”,郭璞注说:“罄形似犁棺,以玉石为之”。这里说大磬的前身即为犁馆(石犁)。事实上,石磬和生产工具的关生活费不仅仅局限于石犁,因为生产中所有的片形石器工具都可能穿挂起来敲击为乐。这种所谓的工具乐器跟后世趋于定型的磬比较起来,还只是磬乐的邹形。对磬乐器在三代已多有发现,有的磬身还刻绘非常精美的舞蹈纹样。这表明其时磬乐是和舞蹈密不可分的。另外,磬乐在宗周雅乐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诗经·商颂·那》中说到在“衍我烈祖”的祭祀中,既有“奏鼓简简”,又有“嚖管声”,最后在“依依磬声”中才达到“既和且平”。磬乐是祭祀、大乡食等大型典仪不可或缺的声音,且有极强的等级意义。在三代,不仅没有专职的乐官,还没有专门的磬师。龙山文化时期的石磬都是以单件形式出现的。(学术界将这种没有成组成编的磬称之为特磬。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成编的磬乐(编曲磬)大约到商代晚期才开始出现。)象陶寺的四座大墓,虽然有一、二百件随葬品随葬,但石磬却只有一件。其它诸如青海东都柳湾、五台阳白等地石磬,也莫不如此。另外,龙山文化时期的石磬,除几件采集品和石磬呸以外,皆出土随葬品较多的大墓,如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石磬的墓葬为木棺大墓,除有件石磬外,还有彩陶壶、罐、面罐、盆、鬲、尊、瓮、绿松石饰、凿刀、骨针、弗珠等几十件特品随葬。虽然整个柳湾墓地发掘墓葬近千座而出土石磬的仅此一例,足见磬乐非同一般。五台县阳白石磬,据原发掘报告,出自灰坑H111近似椭圆形,该灰坑除1件石磬外,无任何其它所遗之物,坑内尸骨未经任何扰动。在该遗址出土的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枚与H111同时期的用于祭祀占卜的牛肩骨。卜骨是史前宗教祭礼常用之物,以占卜为主的宗教祭祀活动在这一时期应该是客观存在较为盛行的。随葬的石磬除了具有打击乐器功能外,还有一种祀神供物的礼乐器性质。
用途
由于磬在祭祀活动中日渐显出其突出的地位,统治阶级也渐渐地加入这一乐器的研制中,并将这一乐器视为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金石时代,还对当时石磬的悬架有明确的等级区分,如:国君――四门都悬挂钟磬,名为宫悬;诸侯――去其南面的钟,名为轩悬;卿大夫――只挂于东西面,名为判悬;士――只许悬磬,而没有钟,名为特悬。悬磬方向不同名称亦有差异,在东方曰笙磬,列西方曰颂磬。由于历代帝王的追逐,加快了石磬艺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编磬。
编磬
编磬是注重石磬这一打击乐器音高的使用意义的,在先秦时期,编磬获得空前发展。从出土实物看,在交口窑瓦村等编磬上已经形成完整清晰的五声音阶,后出现可旋宫移调的大型编磬,如曾侯乙编磬。配合音乐方面的发展,石磬上开始出现了乐律铭文。石磬上的铭文(包括乐律铭文)记录了石磬使用的具体情况,是重要的早期文献资料。有的铭文非常系统、详尽,如曾侯乙编磬,又加上同墓所出编钟的音响印证,一个有明确音列、有六种架悬法的、可任意在十二个均调中转调的先秦古乐器出现在中国音乐史中(李纯一1983:8~24)。除了音乐方面的发展外,制作时的外部装饰变得越来越考究起来,象江陵彩绘编磬,器上雕刻精美的立凤,栩栩如生,又着以彩漆,这些色彩到出土时还清晰可见,足见当时制作的华美。这种精美纹饰和铭文在清宫系列石磬上仍可发现,描金龙纹编磬以龙和云为图案,雕刻技术精湛,并着以金黄色美饰其线条,使得金龙造型精妙绝伦;石磬上还印刻有大量的铭文,反映了当时的制作情况及随月用律的乐律铭文情况。这些铭文记载了石磬使用时的一些具体情况,算是对文献记载的具体补充,也是对探索石磬在形态方面的发展给予的实物证据。
制作工艺
磬的制作是非常讲求的。《考工记·磬氏》就有这样一段描述: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三分其股博,去一以为鼓博;三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
用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异。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
《考工记·磬氏》载:“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这是说,磬声太高,就磨去磬石两旁使之变薄;磬声太低,就磨去磬石两端,使之变小变厚。实物资料表胆,磬身的光平程度也与磬声质量有关,磬身越是平整,其发音就越准、越清。
传说
东平山,又叫磬山,自古以来,就以其后山出产的磬石而闻名远近。用东平山的磬石所做的磬,叫东平磬,击音洪亮,回声悠远,让人有一种翩然出尘的感觉。于是,东平磬成了每一位用磬乐师的心头至爱,直到一百年前。
一百年前的某个清晨,当连续三天狂肆的风雨突然放晴时,有人惊讶地发现:东平山后山悬崖边挺立的一块磬状巨岩凸出的顶端被雕成一位少女,一位平凡朴素的村姑模样的少女。从此,再也没有人到后山采石制磬。所有的石匠异口同声地说,当看到那位石雕少女的目光时,就觉得采石会打扰她的平静。但真正的原因是,从那天开始,天下所有的东平磬都在一夜之间哑了。不管乐师们怎么捶胸蹬足,用尽无数方法,东平磬就是哑了。勉强敲击之下,最多也就“啪啪”两下,石裂磬亡。唯一例外的只有东平县寺一代高僧了尘和尚所用的东平磬,东平人每晚仍能听到了尘和尚击磬的声音。东平寺就在东平山的前山,了尘和尚是这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僧人。
相传他尚在襁褒中时,就已舍入东平寺,五岁通佛理,八岁登坛讲经,十二岁出任东平寺主持,二十岁辞去主持之位,潜心修行。每晚入夜时分,了尘和尚就闭上自己房间的门,在里面有一声没一声的击磬诵经,那轻轻的磬声清脆玲珑,让每一位听者都有一种洗尽尘俗,明悟至理的感觉。
几年前,有位宫廷乐师不远千里来此,求了尘和尚所用的磬。了尘和尚二话没说,就将房间里的磬送给他,奇怪的是那磬到了宫廷乐师的手中,就变成了与其他东平县磬一样的德性——哑了!东平人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在他们眼中了尘和尚简直就是活佛。活佛用的东西凡人怎么能用得了呢?甚至有人说,就因为了尘活佛用了东平磬,所有天下的东平磬都不敢吭声,这在佛教经典里叫“狮子一吼,百兽慑服”。也有个别人怀疑了尘和尚私藏了一个东平磬,而将哑磬送给那位乐师,或者了尘和尚有与众不同的击磬方法,理由是大家都只听过了尘和尚的磬声,谁也没见过他击磬。当然,这些怀疑只能私下里想想,如果让东平人知道,他们会认为怀疑了尘和尚是对整个东平最大的亵渎。
不管怎么猜测,今年都停了。因为已经120岁高龄的了尘和尚在年初做完一场盛大斋醮科仪后,静静地坐化了。百里之内所有的荷花破冰绽放,满寺异香足足七日方散,东平县人奔走相告,了尘真佛证果西归。为了证实了尘和尚已成正果,东平寺启用了建寺以来所未曾试过的“水火炼金刚”验证方法:只有证得正果的真佛才能留下金刚不坏之躯,才能经得起水火的考验。所以,了尘和尚的肉身先是水浸百日,后置缸中火炼百日,而后还要土埋百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入东平寺时,东平寺的方丈亲自执铲将了尘的肉身从土中挖了出来。旁观的僧众、百姓不可思议地发现,经过三百日考验的了尘肉身不但无一丝损坏变形,还发出黄金般的光泽,在阳光下熠生辉。顿时,佛号响彻了整个东平寺。
午时,东平寺的和尚们恭恭敬敬地将了尘的肉身重新用香汤沐浴后,扶上专为其设立的肉身佛莲台上,由方丈亲率众僧拜了下去!“叮——”磬声?磬声?!这是东平磬特有的长回音,是了尘和尚生前所住的房间里传出来的磬声!一声、二声……一共敲了三十六声。
方丈拜毕起身,缓缓地问:“谁在了尘师祖的房间里敲磬?”监寺恭声回答:“东平寺全寺僧众一名不缺都汇集在此,何况,了尘师祖的东平磬本来就没有槌,不能敲。就算有槌,也没人能敲出真正的磬声来。更奇怪的是,这磬声跟平常了尘师祖敲的不同,没有后面呜呜的回声”方丈略一沉吟,点点头说:“那么大家一起去看看。”了尘的房间不大,只那容一床、一桌、一椅而已,所以三五个人走到里面就觉得很拥挤。但方丈和监寺已无法分神再注意这些,他们的眼睛盯在磬上。那磬又在不敲而鸣,“叮——”、“叮——”又是三十六声。方丈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说:“想来是了尘师祖肉身证佛,所用器物也便有灵性,还是把这磬供在了尘师祖的肉身前吧。”于是,方丈亲自将磬捧到了尘的肉身之前,放毕、后退、再拜。“叮——叮——”好象这磬真的有灵,一到了了尘的身边,再发出三十六声,一声比一声空灵、一声比一声悠远。等方丈再次拜完起身时,却被眼前奇异的景象惊呆在当地:了尘肉身的眼角居然渗出一滴泪水,接着是第二滴……当一滴泪水落在磬上时,磬响了,就是平常了尘所敲出来的那种声音“叮——呜…”“叮——呜……”。一滴二滴……那磬也便一声二声不紧不慢地响着,每响一声,了尘黄金般的肉身便出现一寸灰迹。一百零八滴眼泪,一百零八声磬声。当最后一滴眼泪在了尘肉身的眼角滑落,滴在磬上时,居然在磬滴出了一个小洞,就像是一滴泪形的小洞,而了尘肉身也在最后一声磬声中化为飞灰……
后来呢?据说,就在那一天的午时,有人在东平山后山发现那磬状巨岩上所雕的少女居然流泪了,流了三次,每次三十六滴,滴在所坐的磬上,发出玲珑而奇怪的声音。据说,那石雕少女的最后一滴眼泪将磬状巨岩上滴出了一个洞,一个磬状的洞,而石雕少女也在那最后一滴眼泪流下时化为飞灰。据说,东平寺的方丈在听到人们的传言后,亲自将那只留了一滴泪痕的东平磬送上磬状巨岩,发现手中的东平磬与磬状巨岩上的那个洞无论大小、形状完全吻合,于是就用东平磬将那个磬洞补上。从此,天下的东平磬又可以敲出原来那无以伦比的声音了,所有用磬的乐师欣喜若狂。只有一人例外,那是一位已修至乐神境界的磬师,他说,东平磬的声音已不是原来的声音,它已历尽劫难而解脱,一声就是一个世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事、物、乐器可以参杂其中,可以打搅它的自在平静。
地理分布
新石器时代石磬都位于黄河流域;商代磬多数位于河南安阳殷墟;西周磬主要发现于陕西关中;东周磬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较多,中原和江南各国流行;汉代是一些明器磬,实用磬很少。
分类
商代的磬有石制、玉制和青铜制等不同材质,按照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单个的大的磬,称为特磬。一种叫编磬,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编磬是若干个磬编成一组,挂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宫廷音乐。清代,特磬和编磬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另外还有一种叫云磬。
特磬
特磬多用于宫庭雅乐或盛大祭典,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时演奏的乐器。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枚,都单独悬挂在木制磬架上,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黄钟”,最小的为“应钟”,在一年的12个月里,每个月各奏一个调的乐曲,如正月用太簇,十一月用黄钟,十二月用大吕等,演奏时,只需换上相应调的特磬,合奏时,在每一乐句的末尾各击特磬一下,起加强节奏的作用。
在河南安阳市武官村殷墓出土的虎形大石磬,由大理石制成,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音色与青铜乐器发出声音一样清亮。
清乾隆(1736~1795)制作的特磬(现为天坛收藏),采用新疆和田玉,形状曲折。
离磬
离磬是把若干只磬编排成一组,发出几个音色不同的音来。可以演奏旋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编磬
律的打击乐器,多用于宫庭雅乐或盛大祭典。《礼记明堂位》中有:“叔之离磬”。离磬也就是后来的编磬。
商代的编磬,一般三枚一组,在殷墟西区出土有五枚一套的编磬。2000多年前的战国初期,楚地的编磬制造技艺达到较高水平。
清代的编磬,主要用于皇帝与王公大臣庆典的“丹陛大乐”、宫中大型宴会的“中和清乐”和“丹陛清乐”。清乾隆制作的编磬,16枚为一套,大小相同,厚度有异,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其形与特磬一致,只是体积较小,每次演奏时全套都要使用,随乐曲旋律击奏。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爱新觉罗·弘历还用黄金制作了一套金编磬,和它一起使用的还有一套金编钟。
云磬
云磬常用于宗教音乐,为寺院所用的法器。又称“引磬”。古体诗有:“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外形与仰钵形坐磬相同。形体很小,磬身铜制,形似酒盅,磬口直径只有7厘米,置于一根长木柄上端,全长约35厘米。木柄旋以条纹为饰。云磬为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于宗教音乐中。演奏时,左手持木柄下端。右手执细长铜棍敲击,发音清脆,在梵乐中常用以敲击节奏。
文化遗留
1、内蒙赤峰松山区三座店山城遗址(夏家店文化)中出土的一件距今4000多年的石磬。这件不规则形状的石磬长42厘米、最宽的地方30厘米、厚度2厘米。据专家介绍,这件石磬打制后又经过了精细的磨制,外表比较光滑,是中原地区现存最早的石磬中工艺更复杂,更具有艺术性的一件精品。
2、喇家遗址,主要为距今3500年至4000年的齐家文化遗存,齐家文化属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一种文化类型,发现了中国考古目前最大的石磬王“黄河石磬王”,石磬清纯悦耳,音律完整。应该可以推断,更早前已经开始磬的制作。
3、1970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首都,今江陵县纪南故城出土了一套25枚编磬。磬体用青色碳酸钙制成,上部作倨(gōu)句形,下作微弧形,表面都有较清晰的彩绘花纹和略显凹凸的花纹。其中4枚绘有凤鸟图,色彩高雅,线条流畅。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编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十六枚,下层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随时调用,这套编磬与编钟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调高上进行合奏或同时移调演奏。其音响效应“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音彰”。
4、1978年8月,中原地区考古学家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古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编钟、编磬、琴、瑟、箫、鼓等一百二十多件古代乐器和大批文物。同时出土的曾侯乙编磬总共32枚,分上下两层依次悬挂在青铜磬架上。全套编磬用碳酸钙、青石和玉石制成,音色清脆明亮。遗憾的是,出土时大多数断裂破碎,已经无法敲击发音了。1980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物理研究所合作,制成了曾侯乙编磬的复制品。它的发音和原编磬的标音基本相符,音色优美动听。
5、1974年山西省夏县东下冯出土,长66.8厘米、宽28.6厘米。这件石磬为打制而成、表面粗糙,形状近似鲸,其形态源于石镰。中原地区古代重视礼乐,在举行一些重要仪式时,都要以乐助兴,增加庄重的气氛。这件石磬的出土,表明了早在夏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用于礼乐仪式的乐器。后代的石磬也大多采用这种鲸头的造型,不过制作技术为磨制,还出现了成组的石磬与铜编钟配合,演奏曲调复杂的乐曲。
现状
1、音乐史中的石磬研究
较早在音乐研究中涉及石磬的当归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各方家的音乐史著作中论及各朝代乐器时均有对石磬的研究。从文献角度对石磬进行校研究的有许之衡的《中国音乐小史》(1930:4~10)、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1957:53)、薛宗明的《中国音乐史·乐器篇》(1990:173~189)、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1998:21~24;47~48)等。
既从文献又结合考古发现进行研究的,如:李纯一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远古乐器”一节中,引述传说和卜辞中的石磬,论证了它必有其悠久的历史,并对石磬的发展作了一些推测(1958:10);在商朝时期举安阳武官村虎纹大石磬和安阳永启石编磬为例,论证了石磬“为旋律乐器是勿庸置疑的”(1958:24~25)。与李纯一论述相似的有廖辅叔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其中对原始社会石磬使用情况进行了一些推测(1964:4);对春秋时期安阳武官村的虎纹大石磬、故宫藏安阳永启编磬进行了简述,认为此编磬可能不是全套,古人对音阶的认识还没达到标准化的程度(1964:16)。杨荫浏在《中国音乐史纲》中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后吸收进《中国古代音乐史稿》里。《史稿》在原始时代的乐器一节,对磬的名称进行了考源(1980:11);在夏商时期一章中,对武官村石磬及故宫藏永启编磬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甲骨文中“声”字作了分析,认为其象手执槌击磬的情形(1980:23~24)。夏野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的远古及夏商乐器中对石磬的起源作了考释;对永启编磬上所呈现的三音列,认为可以推见出当时常用三音列所组成的曲调,与此之前的专家观点有异(1989:9);“周朝乐器中石磬朝着编磬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比较完美的旋律乐器”(1989:30),与黄翔鹏等“编磬只作为骨干音使用”有别。其他从文献与考古两方面结合进行研究的还有吴钊、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1983:4;28~29);金文达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1994:68;71~72;76)等。从这些著述中的论证方式看,他们都是将石磬放在各朝代中进行的。
影响
石磬在我国古代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度构筑起先秦时期金石之乐的辉煌,成为那时历朝代统治阶级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参考资料
磬.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03
三星堆再上新惊世文物.中国网.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