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登夏日

巴登夏日

《巴登夏日》是往事并不如烟的俄罗斯文坛,文学史上十大被遗忘杰作之一。这部最初以英文出版的小书,在伦敦街头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偶然发现。被剧烈震撼了的桑塔格看来,这部小说仅仅被出版是不够的,仅仅意识到它的杰出也是不够的——必须要确立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作品相继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得以出版,批评界给了它足够和全面的评价,纷纷称其为“文学史上被遗忘的10大杰作之一”、“20世纪最后一部小说”。

作者简介

列昂尼德·茨普金(1列昂尼德·茨普金(1926—19926—1982)俄罗斯作家。始终酷爱文学,终生笔耕不辍,作品既有小说,也有诗歌。作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医学研究人员,茨普金曾在国内外科学杂志上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但是这位俄罗斯医生作家在世时没能亲眼看到自己任何文学作品发表。 《巴登夏日》最终得以问世,不是个奇迹。这部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最终完成的“亚小说”,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7离开圣彼得堡的行程为主线,杂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这部扮演”伟大的俄罗斯小说”终结者角色的小说,手稿经过友人带到国外,于1982年3月在纽约的俄罗斯移民周报《新报》上首次公开发表。1982年3月20日,作品刚刚选载一周,茨普金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评价

往事并不如烟的俄罗斯文坛,文学史上十大被遗忘杰作之一。

“如果想读一本书就能体验到俄罗斯文学的深刻与力量,那就读这本书;如果想读一部小说灵魂就会变得更坚强、对感情的理解就会更博大,那也就读这本书。”

——苏珊·桑塔格

《巴登夏日》像一颗没有规律章法的的彗星,从传统文化作品中脱颖而出,扮演了一个“传大的俄罗斯小说”终结者的角色。

——安德列·乌斯季诺夫

选用这个书名,作者可能有点委屈自己了。事实上,小说《巴登夏日》涵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所有的文学生涯,在体裁上更像是一部狂想曲。

——《纽约时报

这部震撼人心的小说,强调了我们在文学中所提倡的东西,正是这些文字,把读者的仁慈之心从悲观中拯救了出来,把真理从谎言中拯救了出来。

——《华盛顿邮报》

概述

列昂尼德·茨普金(Lenoid Tsypkin,1926-1982)不属于任何文学团体,他是个医生,犹太人,在当时的苏联,可谓不折不扣的圈外人。他热爱俄罗斯文学,尤其是费佳(即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先写诗,后来转向小说创作。他生前未发表过任何作品,备受冷落。茨普金只能孤独作战,于艰难求生之余实现其文学雄心,而《巴登夏日》(Summer in Baden-Baden,Baden-Baden应译为巴登-巴登)注定是一本写给抽屉的小说。

小说采用双重叙事手法,交替写了相隔百年的两次旅行(一次始于夏日圣彼得堡,一次终于冬日列宁格勒),在现实与精神、过去时态与现在时态之间自由来回:1867年4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的西欧之行,他们的困窘、欢愉以及时有磕绊的夫妻之爱,还有陀氏那些无与伦比的小说构成的世界,等等;同时穿插叙述者茨普金当下的生活,他从莫斯科前往彼得堡/列宁格勒的朝圣之旅——他到那里寻觅他的神祇及其笔下人物留下的遗迹。然后,小说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弥留之际的有力而体贴入微的长篇描写之后结束。

茨普金深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也深入了文学。但后者的生命历程为何让他如此着迷,尽管明摆着,他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喜欢的那种人——“可恨的小犹太”?作者解释道,“也许,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犹太人的特别的吸引力不在别的,就在于藏在他的身后如同藏在被保护的文化背后。”而苏珊·桑塔格则说:“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

茨普金去世十几年后,他的小说全集在祖国出版,然而销量不佳;1925年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回忆录的编辑无奈之下,将样书送至每位图书馆负责人手中,几天后,其中的一位打电话说,她对这本书“简直爱不释手”——正是这些人传承了对文学的爱。

这部小说的句子非常长,句号稀有动物般难得一见——整部小说因此只划分为有限的几段。读者很快就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夏日般悠长的,由“炽热”且“让人惊叹的”(苏珊·桑塔格语)长句子组成的很不自然的自然段里,像坐火车长途旅行的乘客;只有在作者打上句号的地方,才能抽空喘口气,喝点水或者上趟卫生间。

纽约时报》的书评人认为作者选用《巴登夏日》这个书名,“可能有点委屈自己”,我倒是觉得,这个题名非常适合这部篇幅不大(约十万字)却具有无限长度的小说——首先,巴登是小说最重要的场景;其次,Baden-Baden这个字的音节就像是火车运行时有规律的摩擦和碰撞声,与叙事的节奏也符合,而夏日给人的是一种慵懒单调的印象,二者的结合,便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韵味。

读这本为文学而写作的小说,需要完整而安静的阅读时间,然而我们没有——现代生活破碎不堪,是各种碎片的大杂烩和拼贴。

作者生平

列昂尼德·茨普金1926年生于明斯克一个俄罗斯犹太人家庭,父母亲均为医生。母亲韦拉·布丽娅克主治肺结核,父亲鲍里斯·茨普金则是整形外科医生。1934年,当局以当时司空见惯的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鲍里斯·茨普金。狱中,他跳下楼梯井,企图自杀。后来在一位有影响的朋友的干预下,他才获释。他摔断了脊柱,躺在担架上,被抬回家。但他没有因此就成为一个废人,而是继续行医,直到1961年六十四岁时去世。鲍里斯·茨普金的两个姐姐、一个兄弟均死于那个时期。

1941年德国入侵后一周,明斯克沦陷,鲍里斯·茨普金的母亲、另一个姐姐和两个小侄儿在明斯克犹太人居住区被杀害。多亏了附近一家集体农场场长,鲍里斯·茨普金夫妇和十五岁的列昂尼德才侥幸从城里逃脱。鲍里斯 ·茨普金以前给场长看过病,所以,场长对医生心存感激。他叫人从一辆卡车上搬下几桶腌咸菜,腾出地方,安顿了令人敬重的整形外科医生及其家人。

一年之后,列昂尼德开始学医。战争结束后,他和父母回到明斯克, 1947年从当地的医学院毕业。1948年,他和经济学家娜塔尔娅·米奇妮科娃结婚。他们的独子米哈伊尔1950年降生。茨普金设法在一家乡村精神病医院谋得职位,躲了几年。1957年,他获准和妻儿定居莫斯科。在这里,他在著名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脑膜炎研究所取得了一个病理学家职位。成为将萨宾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引进苏联的小组成员之一。他后来在研究所的工作反映出他广泛的研究兴趣,其中包括肿瘤组织对致命的病毒感染的反应,猴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等等。

茨普金酷爱文学,一直都要为自己写点东西,作品既有小说,也有诗歌。他二十出头、即将完成学业的时候,曾考虑过弃医从文,专事文学创作。

为十九世纪俄罗斯灵魂拷问(诸如:没有信仰如何生活?没有上帝又如何生活 ?)所困,他便视列夫·托尔斯泰为偶像。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取代托尔斯泰而成为他的偶像。在电影方面茨普金也有偶像,如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但不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六十年代初,他考虑过到电影学院报名上夜校,然后当导演,但是,他后来说,因为有家庭负担,他被迫打消了这个念头。

与此同时,茨普金才思泉涌,更积极投身诗歌创作。据他儿子说,这些诗深受玛琳娜·茨维塔耶娃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诗风的影响。这两位诗人的画像就挂在他的小工作台前面。1965年9月,茨普金决定把一些抒情诗拿给安德列·西尼亚夫斯基看看,碰碰运气。不幸的是,就在他们约好见面的前几天,西尼亚夫斯基被捕。就这样,茨普金和长他一岁的西尼亚夫斯基始终未能见上一面。此后,茨普金变得更加小心谨慎。(米哈伊尔说:“父亲不喜欢谈论什么政治,甚至连想都不怎么想。”)发表诗作的希望数次破灭后,茨普金搁笔了一阵儿。他的时间主要用来完成为获得博士学位(科学博士学位)而撰写的论文《胰蛋白酶化组织的细胞培养形态与生物特性研究》(他此前为取得副博士学位而撰写的论文研究的是重复手术后的脑瘤的增长率)。1969年,他的博士论文答辩通过。茨普金立即获得加薪。这样,他就不用再去小医院做兼职病理学家赚外快了。这时候,他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于是赶紧重新拾起笔。不过,这次不是作诗,而是写小说。

语言特色

《巴登夏日》一下子把俄罗斯文学中所有伟大的主题都表现了出来。这靠的是其语言的精巧和迅速推进把小说统一为一个整体(据茨普金的儿子说,罗杰和安吉拉·基斯的英译本是一流的),这样的语言使作品能够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场景(“他”、“他们”、“她”)之间,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大胆而迷人地来回切换。但这又不是(叙述者茨普金朝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统一的现在,亦如不是统一的过去(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从1867年到1881年,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那年)那样。过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尽情徜徉于自己记忆中的场景,以及早年生活的激情之中;现在的叙述者在激活他自己曾经的记忆。

每个缩进的段落都以一个长而又长的句子开始,句子的连词是“和”( 有许多)、“但是”(几个)、“尽管”、“因此”、“而”、“正如”、“因为”以及“好像”,并伴有许多破折号。只有到一段结束,才出现句号。

这些炽热的长句段在展开的过程中,情感之河越发高涨,不断地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茨普金的生活向前推进:以费佳和安娜在德累斯顿生活开始的句子,会冷不防地闪回陀思妥耶夫斯基服苦役的年代,或者回到与他和波莉娜· 苏斯洛娃的浪漫史有关的一次狂赌,然后又穿插进一段叙述者上医大的时光以及对当年咀嚼亚历山大·普希金一些诗句的回忆。

茨普金的句子不禁让人想起若泽·萨拉马戈的连写句。这种句子对话绕着描写,描写缠着对话,还有既不愿一直待在过去时态里、又不肯一直停在现在时态里的动词。茨普金的这些句子绵延不断,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了托马斯· 伯恩哈特那样的力量和活跃的权威。显然,茨普金不可能知道萨拉马戈和伯恩哈特的作品,在二十世纪表现狂喜主题的小说方面,他有别的样板。他爱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早期散文《安全证书》,而非后期的《日瓦戈医生》。他爱玛琳娜·茨维塔耶娃,他爱里尔克,部分原因是茨维塔耶娃和帕斯捷尔纳克都爱读里尔克。外国文学他看得很少,看也只看译本。在他所读的作家中,他最爱的是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有本小说集六十年代初在苏联出版,茨普金由此发现了他;当然,茨普金让人惊叹的句子则完全是他自己的创新。

茨普金的儿子在回忆父亲时,说他痴迷于细节,有洁癖。他儿媳谈到他选择病理学作为自己的医学专业、并执意不做临床医生时说“他对死亡极感兴趣”。也许只有痴迷的、为死亡所困扰的疑病症患者(茨普金似乎就是一例)才会创造出这样一种自由得极其新颖的句子形式来。他的小说是表达强烈情感和丰富主题的理想工具。在一本篇幅相对较短的作品里。长句代表容纳,代表联想,也代表一种在许多方面都很坚强的性格所具有的充满激情的机敏。

茨普金的小说是一次异乎寻常的精神历险,它刻画了无可比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人们在其中又有什么找不到呢?苏联时期(从1934年一1937年的大恐怖到叙述者在探索的现在)的苦难假如可以看作是理所当然(如果这样讲不是太奇怪),那么,小说与它们的脉搏是跳动在一起的。《巴登夏日》也是对俄罗斯文学的整个天地所作的一次充满激情的描述。亚历山大·普希金伊凡·屠格涅夫 (小说里有一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屠格涅夫争吵得非常激烈的场面的描写),还有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和道德挣扎中的杰出人物,如玛琳娜·茨维塔耶娃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萨哈罗夫和博涅尔等,也都一一出场了,一起融入了茨普金的叙述中。

如果想读一本书就能体验到俄罗斯文学的深刻与力量,就读这本书吧:如果想读一部小说灵魂就能变得更坚强、对感情的理解就能更博大,那也就读这本书吧。

小说发现

2001年7月 (姚君伟译) 从圣彼得堡到列宁格勒的旅行 安德列·乌斯季诺夫 1 为分裂作的每一个让步…… 抓紧些!我要走了! 只是这些介于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日子! 莫斯科不计其数的轨道! ——米哈伊尔·库茨明 一本好书的面市往往离不开出版前的造势,确切地说就是出版前发生的花絮故事。有了这些造势,它才能在问世不久就很快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文学事实。苏珊·桑塔格已经在前言中提到过了列昂尼德·茨普金的这部《巴登夏日》在俄罗斯出版前的故事——小说的初版(英文版)居然是在一个伦敦街头的小书摊上发现的。后来,这个故事也为许多文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对于俄罗斯读者来说,这件事多少让人感到有些不自在:这部本来属于俄罗斯文学的小说虽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却不是在俄罗斯。令俄罗斯批评家感到难堪的是,如果不是一个外国人的推荐,国人恐怕现在还不知道这部“未被发现的巨作”、这“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俄罗斯小说”——这也是它直到现在才得到的公正的评价。

桑塔格一直以来在国际文学交流中扮演着一个俄罗斯文学民间大使的角色,为俄罗斯文学在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她的无私并不仅仅表现在向世界介绍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作家,因为她已经不只一次地做过类似的事情了,她为罗伯特·巴利泽尔和丹尼拉·基什留下的作品所作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种无私更表现在:她简短地评价了一下作品之后(称《巴登夏日》这部小说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十大尚未为人们所知的杰作之一) ,给自己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使命:光是出版作品是不够的,还要确立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她首先重述了一下小说背后的故事,接着介绍了小说作者— —一个默默无闻的医生作家的生平经历。

小说《巴登夏日》出现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却没有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中。在俄罗斯文学史上,这种出版滞后的现象屡见不鲜。通常这种滞后的出版会伴随着恢复作者和对他作品的历史公正的评判的热潮,不过这在《巴登夏日》这部小说的身上却不可能发生——文学批评界的权威们已经给了它最全面的评价。小说在与世人见面之前发生的故事诚然有些冒险,但它难道不是在最大限度上说明了这部伟大的作品的价值,以及它对于它所属的文学,(俄罗斯文学)的重大意义吗? 1983年,自由电台评论员列夫·罗特曼在慕尼黑成立了罗特曼出版社,在那里他冒着巨大的风险把这部小说第一次翻译成德语。在英国,维克多丽娅·格连金尼克曾经在《伦敦日报》上谈到过这部小说,她用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词形容它——“幻想现实主义”。很快,这部小说的英译本于1987年在伦敦“四部曲丛书”中出现,成为当时对于维克多丽娅·格连金尼克这种客观评价的唯一响应。

2001年,这部小说被洛特日尔和安德列精心再译了一次,由新方向出版社在纽约出版,同时也成为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各个关注文学发展进程的出版社都无一例外地对此书的问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尽管阿尔巴尼亚语译本没有发行,但阿尔巴尼亚语的评论却早已出现。目前,《巴登夏日》已经被译成荷兰语法语等十三种语言在各国出版发行。在俄罗斯,经过一番先期准备,最后竟有人提出把这本书编在一套译文系列丛书中出版,这个提议不禁让人产生一种异邦文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悲喜剧现象吧。

英文版固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小说毕竟是用俄语写成的,英文翻译得再好,译作还是译作。总体说来,用别的语言读本国小说实在是感觉很滑稽,读了原文才深深地感觉到原文简直就是专门为俄罗斯读者写的,语言是那么的准确精妙!当另一种语言成为作家的创作问题时,你去读一下法语版的安德列·马金的作品,或者英语版的《洛丽塔》就会感到安慰了。

可以说,俄文版小说的问世为俄罗斯读者提供了用原文阅读的可能。用原著的语言(即俄语)出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使小说在最大限度上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这次在俄罗斯的出版也是这部小说首次单独出版。

在本书的前言中完全应该加上几句,那就是它的出现对俄罗斯作家的重大意义。

…… 9 当天边露出鱼肚白,这些城市在晨曦中苏醒…… 跟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 水使我也未得安宁。

——丽吉娅·阿微丽亚诺娃 一个关心文学发展的评论家这样评价这部小说: “如今不会有入写了,因为对于未分类文学的理解在俄罗斯已经消失了。

《巴登夏日》不能按照文学的时间年表划分在哪一类,也不能根据范围划入某一类。唯一能够给它下的定义就是——这是一本为了阅读的小说。阅读《巴登夏日》对于每一个打开这本小说的读者都是一件大事——哪怕只是出于读读有着独一无二的激情和语言的散文的简单的愿望。'’ 小说中充满了感觉:侮辱与同情、愤怒与忏悔、希冀与失望等等,种种感觉互相掺杂在一起。既然小说中没有统一连贯的情节,那么这些感觉就成为了这部小说的基础。作者非常成功或巧妙地使它们成为读者的一种权利。

小说修辞上的成功主要在于:没有结尾的句子给了读者一种自由,在这种自由下,每一个读者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自己没有料到的东西。

在最后几页,我意外地出现在自己的房子周围。我跟作者一起以英国式的步伐走在大街上——以前的亚姆斯卡亚,1913年改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大街。

我转身走进一个胡同,胡同的尽头是利科夫卡大街,此时还可以看见它上面来来往往的有轨电车,这个胡同叫作“光明胡同”,旁边的一个街道叫作“烟道大街”,都是很古老的名字,估计叫了一百多年了吧,站在这里,我想象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止一次地走过这个胡同、这条街道,——两条大街的交叉处矗立着一座老式小教堂,抑或是一座废弃的大教堂,这里不知为什么很亮,教堂上下银妆素裹,煞是漂亮。

我读了这部俄罗斯小说的英文版后,返回了圣彼得堡。因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大街和斯维奇胡同的拐角处,在这间闪着昏黄灯光并一直作为作者灯塔的小屋里,有我住在那里。我的儿子在这里长大,我推着童车绕着库兹涅茨集市慢慢地走。集市对面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旧址,另一面冲着谢苗诺夫阅兵场,那里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宣布被处决的地方,也许是命中注定吧,最后免此一死,而是被流放了。现在,这就成为我从圣彼得堡到列宁格勒的旅行。

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这段“感伤的旅行”都有着自己的旅程。小说最后几句话把读者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使整部小说笼罩上了新纪元的色彩 ——窗外传来早班电车轰隆隆的响声,一艘轮船出现在圣彼得堡的冬夜里。

小说跨越了所有时期,使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散文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走了出来。跟罗则·萨拉马戈、X.N.博尔赫斯、H.T.则巴里特、萨曼·鲁什基和塞缪尔·贝克特的作品一样,它像一颗没有规律和章法的彗星,从传统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永不停息地向前滚动的车轮——一开始是火车,接着是列宁格勒的有轨电车——他在小说中提出的永恒的问题,如同利科夫卡大街的灯光,走进了历史。为了给读者留下一些怀念,只有几个片断留了下来。

列昂尼德·茨普金在小说中描写的从夏日圣彼得堡到冬日列宁格勒的旅行,实际上是一段向往永生的旅程。对于一个对死亡问题如此关注的人,对于一个专业的病理解剖学家,“永生与不死”听起来简直就是矛盾的。一个在死亡面前怀着敬仰之情的人,却因为“不死”问题而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同时他也把读者带上了征程,并默默地祝他们一路顺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