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德语作家,犹太人,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有《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商户家庭,儿时由于父亲的粗暴对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卡夫卡感到恐惧和不安,认为家中始终充满了陌生感。中学时期,卡夫卡已经开始了写作,入读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大学后,主修法律,但仍坚持写作,创作了《记一次战斗》等短篇小说,并结识了毕生挚友马克斯·布罗德(Max Brod),毕业后成为保险事务所职员。1908年开始,卡夫卡的作品陆续发表,至1912年,卡夫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陆续开始了《美国》《判决》《变形记》等一批代表作品的创作。1917年确诊肺结核后在楚劳休养期间,开始进行对《城堡》的构思,并于1922年开始写作。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卡夫卡完成了《地洞》《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王国》等短篇,1924年因肺结核病情恶化而离世。卡夫卡的作品在生前少有发表,临终前留下遗嘱,希望好友马克斯能将其文稿烧毁,但马克斯并未遵从,在卡夫卡去世后整理成卷发表。
卡夫卡采用荒诞的艺术手段和寓言化的手法表现世界的荒诞性和人的异化,以冷峻客观的语言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呈现出悲喜剧色彩。卡夫卡的小说对后世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他改变了德意志的语言习惯,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20世纪现代主义流派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被誉为“可以与但丁·阿利吉耶里、莎士比亚和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等相提并论”的作家。
生平经历
童年生活
1883年,弗兰兹·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由于父母一心扑在商店的经营上,卡夫卡被托付给家中的女厨师、女管家和家庭教师看管长大,因而习惯于一个人冥思苦想。自童年开始,卡夫卡与父母之间就充斥着不理解。赫尔曼是白手起家的商人,他的坚韧不拔、精明能干,卡夫卡对父亲始终保持着崇拜和敬意,但他的“暴君”性格使卡夫卡在家庭教育中受到沉重打击,逐渐丧失自信,且对权威有着终生的敬畏感。 母亲虽然对卡夫卡比较温柔,但她同样无法理解写作对于卡夫卡的意义,而认为这只是一项无害的消遣。因而卡夫卡认为自己是家庭的陌生人,始终感到寂寞而孤独。1889年,卡夫卡进入德意志男子学校就读,为了日后能获得身社会上层的机会,赫尔曼选择在1893年将卡夫卡转入旧奥地利文科中学。压抑森严的学校氛围和华而不实的教学使卡夫卡倍感压抑,认为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早期创作
卡夫卡将写作视为一生的事业,他说:“我身上的一切都是用于写作的。”中学时期,卡夫卡热衷于阅读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等人的著作,并于此时开始了写作尝试。他阅读杂志《艺术收藏》,并不认同其中华丽雕琢、带有伤感气质的文章风格,在后来自己的作品中,卡夫卡也避免了对这种文风的采用。
1901年,卡夫卡就读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德语大学,主修两周化学后,转而开始攻读法学,同时还有过一段研修德国文学的经历。大学期间,卡夫卡经常去看捷克剧团、德国剧团的演出,也常常去听“德国大学生朗读演出会”,在1902年一场关于阿图尔·叔本华的报告中结识了一生的挚友马克斯·布罗德,两人交往日益密切,时常一起阅读。此时,卡夫卡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1902年,卡夫卡在给朋友的信中写了一则名为《高个子出丑记》的寓言,这篇作品中卡夫卡的寓言化创作风格已初现端倪。1904年,在霍夫曼斯塔尔(Hugo Laurenz August Hofmann von Hofmannsthal)的影响下,卡夫卡创作了《记一次战斗》,这是卡夫卡所有保存下来的作品中,最早创作的小说。大学期间卡夫卡还写成了《衣服》《树木》《拒绝》《揭露一个骗子》《临街的窗户》等短篇小说。
大学毕业后,卡夫卡始终深受文学和工作的矛盾困扰。1906年6曰,卡夫卡获得法学博学位,次年,在舅舅的推荐下进入保险事务所工作,每天八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导致卡夫卡的写作时间难以获得保障,工作与写作时间的冲突使卡夫卡萌生了辞职的想法。1908年,卡夫卡转入工伤事故保险局后,只需工作到下午两点,因而形成了夜间写作的习惯。 同年,卡夫卡在杂志《许培里昂》上发表了八篇短篇小说,这是卡夫卡第一次发表的作品。在工作中,卡夫卡目睹了工人在事故中的不幸命运,由此越来越关心社会问题,常常参加政治家召集的集会,还参加“青年俱乐部”和工人协会“维勒姆组织”的活动。1911年,赫尔曼·卡夫卡以卡夫卡妹夫的名义经营一家石棉工厂,由于卡夫卡也投资其中,当妹夫不在家时,卡夫卡不得不花时间去照看工厂,因而卡夫卡的写作时间受到更加严重的挤压,这让卡夫卡感到无比痛苦。
至1912年,卡夫卡将十八个短篇收入作品集《观察》,并在1913年出版,其中包括《街道上的儿童》《拒绝》《临街窗子》等作品。这是卡夫卡的第一部作品集。
创作高峰
1912年是卡夫卡的创作高峰期,逐渐形成了卡夫卡的独特风格。1912年8月,卡夫卡在布罗德家中结识费丽丝,不久后便开始书信往来。同年秋,长篇《失踪的人》(后更名为《美国》)的前七章问世。9月22日晚,卡夫卡通宵达旦,一口气创作了短篇小说《判决》,随着《判决》的诞生,卡夫卡逐渐找到了与自己相称的表现形式。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卡夫卡又完成了短篇小说《变形记》的写作。12月4日,应布拉格“海德尔协会”的邀请,卡夫卡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判决》,数月后这篇小说发表在马克斯·布罗德编辑的年鉴《阿拉卡》上。1913年5月,在卡夫卡的主动谈判下,《失踪的人》第一章《司炉》出版。
灵感的枯竭和恐惧症的加深,使得卡夫卡在1913年2月至1914年7月间中断了写作。为了自我拯救,卡夫卡与费丽丝在1914年6月订婚,但由于卡夫卡并未获得预想的自救能力,二人在次月便解除婚约。1914年8月,为了给前来避难的妹妹腾出空间,卡夫卡不得不搬出家门独居,远离婚姻和家庭的孤独环境使卡夫卡的创作能力得到恢复。卡夫卡在8月初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审判》,10月以短短十一个夜晚完成《失踪的人》最后一章《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又创作了短篇小说《流放地》《乡村教师》《梦》等作品。卡夫卡的作品越来越为人熟知,1915年10月,《司炉》获得冯太诺文学奖。此后,卡夫卡继续写作了《乡村医生》《中国长城建造时》《给科学院的报告》等作品。
1916年,卡夫卡与费丽丝再度相爱,他下定决心要辞职成立家庭,成为职业作家。但在1917年9月,卡夫卡确诊为早期肺结核,以此为由,卡夫卡在1917年12月,再次与费丽丝解除婚约,而此次解约实质上依然是出于婚姻干扰写作的恐惧。
后期创作
1917年确诊肺结核后,卡夫卡去楚劳度假休养,除了小说创作,他还在笔记本中留下大量的箴言。在楚劳与乡村、农民的密切接触中,卡夫卡意识到农民给他留下的印象,开始构思小说《城堡》。1918年,卡夫卡在施莱岑作短暂旅行时邂逅朱丽叶·沃丽策克,并决定与她结婚,父亲的反对使父子关系逐渐恶化,卡夫卡写下《致父亲》这封著名的长信。由于疾病的侵扰,卡夫卡的写作常常陷停顿,直到1920年秋,卡夫卡才恢复写作,创作了包括《深夜》《法律问题》等一批短篇小说。1922年,卡夫卡在斯平德勒米勒疗养时,开始写作《城堡》,后又完成了《饥饿艺术家》《一条狗的研究》等短篇小说。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卡夫卡认识了多拉·迪曼特(Dora Diamant),1923年9月底,与多拉搬去柏林共同生活,开始的日子里,卡夫卡对此感到幸福,在那里写下了相对轻快的《一个小女人》等小说。 而后卡夫卡病情急剧恶化,回到布拉格接受治疗,完成《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1924年6月3日,卡夫卡与世长辞。
卡夫卡生前热衷于写作,却很少关心作品的发表。他留下遗嘱,希望马克斯·布罗德能在他死后将其文稿烧毁,但马克斯并未遵循遗嘱,而是将卡夫卡的遗稿一一整理 ,尤其是将三部未完的长篇小说《审判》《城堡》《美国》整理出版。1935年至1937年,马克斯整理的六卷本《卡夫卡全集》刊行,1950年至1958年,《卡夫卡全集》全九卷刊行。
主要作品
主要出版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为
代表作
创作思想
犹太情结
卡夫卡作为一个说着德语的,生活在捷克人占多数人口的布拉格的犹太人,他切身感受着犹太人受到放逐的遭遇。他的小说从“犹太心灵出发”,关注那个失去了自己国土,始终是外来人身份的犹太民族,表现犹太民族陌生、孤独的内在体验。尽管卡夫卡的小说中没有提及“犹太”一词,但布罗德认为,卡夫卡的小说是那个时代最具犹太风格的文献。《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中的耗子王国便是犹太民族的象征。而《城堡》中K的遭遇是犹太民族寻找家园的象征,K心想进入城堡,但他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始终无法进入其中。K暂留在村庄中,没有工作和家庭,是一个无法被人理解的孤独的外来者。
揭示人与社会的异化
卡夫卡在作品描绘一个异化的世界,首先聚焦一些人类社会基本形式的异化,展现现实世界的荒诞。《审判》通过约瑟夫·K无端被捕、为辩诉奔走的经历,揭露了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的实质,掌握着公共权力的是与社会脱离的官僚和贵族。《城堡》则摹写了官僚体制的独裁作风和严密的组织形式。其次,卡夫卡揭示了人际关系的物化,维系人际关系的是个人利益,彼此之间互不理解,冷漠疏远,只能感觉到孤独。《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在变成甲虫后受到家人的百般厌恶,家人担心的只是失去家庭唯一劳动力后的艰难生活,格里高尔寻求家人爱与理解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歌手约瑟芬或耗子王国》中歌手约瑟芬也早已明了:“要期待自己心目中的知音是徒劳的。”最后,卡夫卡揭示了人的自我异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迫导致自我的丧失,人异化为非人。《变形记》的格里高尔为了谋生不得不经受工作的折磨,而支配自我的权利,沦为养家糊口的工具。《致科学院的报告》中的猿猴在驯服中逐渐丧失自我意识而成为标准的人,卡夫卡将人的进化戏谑为猿的堕落。
摹写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卡夫卡不局限于展现犹太人的内在感受,他关注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境况,着力表现现代人的负罪感和恐惧感。卡夫卡认为,负罪感是人们普遍的生存境况,“我们都应该受到责备,因为我们都参与了这个行动”,人们在不自觉中构成罪恶社会的一员,对罪恶的现实熟视无睹,卡夫卡的小说表现出强烈的自省意识。《审判》中约瑟夫·K作为公民个体,他从未犯法,在法律面前是无罪的,但作为罪恶世界中的一份子,他是有罪的,因而约瑟夫· K在接受处决时,放弃抵抗。同时,身处上帝已死,新的价值标准尚未建立的时代,人们荒诞世界中普遍产生无由的恐惧,卡夫卡认为这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无时不在,恐惧是罪恶存在的证明,它预示着判决的必然来临。作者在致弥勒娜的信中表示,小说《判决》中的每一个句子都与恐惧密不可分。
创作特色
荒诞艺术
卡夫卡认为“一本书应该是我们冰冻的心海中的破冰斧”,在小说创作中,卡夫卡采用荒诞的艺术手段揭示世界的荒诞性。他往往将荒诞怪异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真切的细节描写相结合,比如可望而不可及的城堡是荒诞的,但K为了进入城堡付出的努力是真实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怪诞的,而他与家人的痛苦又是真实的。卡夫卡认为,事物的外表特征与其内在本质并不完全契合,因而卡夫卡通过对真实的夸张和扭曲,寻找事物的内在真实性,即由此探究人的深层心理和真实的生存处境。
寓言化和多义性
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中多表现出寓言式的写作风格。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卡夫卡将人物形象符号化,在《审判》与《城堡》中直接以约瑟夫·K与K来命名主人公,姓名的简化象征着人物性格的消亡。在寓言化写作中,卡夫卡常常采用以动物喻人的形式表现主题,如以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来展现人的异化,以鼹鼠钻入地洞,表达永远的绝望等。抽象化的故事情节,使得作品具有多义性和复杂性。在对《城堡》的解读中,城堡被解读为上帝、父子矛盾、“资方”、现代人的危机等等,众多解读皆有其逻辑合理性,但城堡的真正寓意读者无从破译。
冷峻客观的叙述风格
卡夫卡的小说表现出冷峻客观的语言特色。在故事叙述中,卡夫卡避免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尽量回避表露作者情感的语词,以平淡冷漠的语调进行不动声色的叙述,即使是对触目惊心的情节,卡夫卡依然保持超然的语调,显示出冷峻的叙述风格。例如《变形记》中面对人变成甲虫的厄运,卡夫卡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进行叙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似乎主人公对自己变成甲虫的事实也没有感到吃惊,作者以这种漫不经心到反常的语调引起人对异化现实的思考。同时,卡夫卡小说语言朴素,很少使用修辞和外来词,只对有关主旨事件进行朴实无华的叙述。卡夫卡认为“只有纯朴性才能表达真理性”。
悲喜剧色彩
在上帝已死、价值混乱的时代,人们自感生活在混乱颠倒的世界中,卡夫卡以怀疑、嘲弄的态度观察黯淡的世界,表现在小说创作中,是以幽默诙谐的喜剧手法叙述故事,使之与故事人物的悲剧命运形成悖谬式的矛盾,引起意味深长的“微笑”,在反讽和滑稽中揭示在荒诞世界中人们必然的悲剧命运,及其内心无法摆脱的焦虑、恐惧和绝望。比如《饥饿艺术家》中看守坐在远处打牌是故意给饥饿艺术家留下进食的空隙,饥饿艺术家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偷吃东西,强打精神不断唱歌,以此证明自己受到冤枉,但这只能让看守们误解为技艺高超,能一边唱歌一边进食。《初次烦恼》中表演高空飞人的杂技艺术家,将悬浮在吊架上生活变成一种无法摆脱的习惯,去外地演出也必须睡在火车的行李架上。《变形记》是一出人变成虫的悲剧,但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甲虫滑稽的样貌和动作,以极度的不和谐实现反讽的效果。
个人生活
家庭关系
父亲赫尔曼·卡夫卡(Hermann Kafka)生长在一个小村庄的屠户家中,在生活的重压下14岁便外出讨生活,在布拉格定居后经营一家服装首饰商品店。母亲尤莉·卡夫卡则出生在一个经营纺织业和酿酒业的中产阶级家庭,她的先辈们个性古怪,卡夫卡的性格深受母亲家庭的影响。
卡夫卡与父母间缺乏相互理解,他始终对父亲的性格感到陌生,一方面,父亲的成功与智慧使他敬佩,另一方面,他对父亲的压抑的教育和粗暴的态度深感厌恶。在《致父亲》这封信中,卡夫卡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观念:我的(奴隶的)世界、父亲的(统治者的)世界和其他人幸福自由的世界。卡夫卡在撕裂的世界中痛苦生活,一生都在渴求家人的肯定。
卡夫卡是家里的长子,两个弟弟早早夭亡,六年后三个妹妹相继出世,卡夫卡与妹妹们并不十分亲昵,只有在父母生日时,卡夫卡才为编写几出戏,让她们在家中演出。 自1916年以来,卡夫卡与最小的妹妹奥特拉关系逐渐亲近,他与外界断绝来往的行动得到了奥特拉的支持,他向奥特拉毫无保留地诉说了自己的思想,奥特拉也逐渐理解了卡夫卡的处境。卡夫卡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常常住在奥特拉家中,并支持她的计划,如卡夫卡支持奥特拉那个被父亲认为是“发疯”的想法——务农,并为奥特拉找了一所农业学校,让她学习农业知识。一定程度上,二人的兄妹之情中,也有共同反对父亲的因素。
情感生活
卡夫卡一生中曾与多位女性产生交集,除了早年间在旅行中的两次艳遇之外,卡夫卡经历了三次订婚和三次解约。1912年8月,卡夫卡与费丽丝·鲍尔(Felice Bauer)相识,10月底二人便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在全面衡量结婚得失后,二人于1914年6月订婚。结婚尝试是卡夫卡与“强大的父亲的阴影”作斗争的方式之一,但这种尝试反而让卡夫卡产生囚禁感,因而在1914年7月,两人旋即解除婚约。
从1914年起,卡夫卡与费丽丝的朋友蕾雷特·布劳赫产生暧昧关系,从格蕾特写给友人的信中可知,她在1915年诞下卡夫卡的私生子,这个孩子在7年后夭折,而卡夫卡始终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1916年,卡夫卡与费丽丝在马琳巴德疗养院重逢后,决定战后结婚。但在1917年9月,卡夫卡确诊为早期肺结核,以此为由,卡夫卡在1917年12月,再次与费丽丝解除婚约。
1918年11月,卡夫卡赴北方小镇施莱岑疗养,认识了捷克姑娘朱丽叶·沃丽策克,半年后两人订婚。出于对朱丽叶家世的不满,赫尔曼·卡夫卡坚决反对二人的婚事,认为这会给家族带来耻辱。1920年,卡夫卡结识了25岁的新闻工作者弥勒娜·杰森斯卡(Milena Jesenská),弥勒娜请求将卡夫卡的作品翻译成捷克语,二人开始通信后,很快发展成恋爱关系,卡夫卡虽然钟情弥勒娜,但对与她的幽会总是怀着“恐惧感”,而弥勒娜也无法忍受停留在书信中的爱情,12月,二人友好地结束了通信。1921年10月,卡夫卡将自己所有的日记交给弥勒娜,表现出对弥勒娜无比的信任。
1923年7月,在前往波罗的海沿岸的莫利茨避暑的旅途中,卡夫卡认识了多拉·迪曼特(Dora Diamant),9月底,与多拉搬去柏林共同生活。此后,卡夫卡的病情急剧恶化,回到布拉格。1924年4月下旬,卡夫卡在多拉的陪同下前往疗养院,多拉日夜照顾着病重的卡夫卡。5月,卡夫卡请求与多拉结婚,但遭到多拉父亲的拒绝。6月3日,卡夫卡在疗养院病世。
人物影响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卡夫卡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改变了“德意志语言”。卡夫卡为了摆脱“语言失灵”的困境,在小说创作中采用怪诞的句式结构或非逻辑性的语言将语言的表现力最大化,改变了德意志文学中许多语言习惯,由此对德意志语言的思维惯性和审美惯性产生影响,使衡量文学的标准发生改变。
卡夫卡的创作对各国文学都产生了广泛影响,20世纪以来西方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都可以在不同维度上从卡夫卡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卡夫卡作为揭示人的荒诞处境的先行者,其荒诞小说对阿尔贝·加缪、塞缪尔·贝克特、加西亚·马尔克斯、尤奈斯库、詹姆斯·乔伊斯、米兰·昆德拉等现代主义作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加缪受到卡夫卡以荒诞表现真实的启发,在《局外人》中揭示虚伪世界和本真感觉世界的矛盾;马尔克斯运用梦境、意象、暗喻等魔幻叙事中都隐匿着卡夫卡的影子。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前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相关德国文学史的少有提及,中国读者对卡夫卡并不熟悉,直至1930年才出现了最早提及卡夫卡的文章,即赵景深《最近的德国文坛》,对卡夫卡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总体特征进行初步总结。1936年赵家璧翻译德国作家雅各布·沃塞曼《近代德国小说之趋势》中“犹太作家考夫加”一节对卡夫卡的基本情况加以介绍。1944年,国内出现第一篇介绍卡夫卡的短文,即孙晋三所撰《从卡夫卡说起》一文,对卡夫卡小说的寓言性特征作出概括。1948年,叶汝琏通过法语翻译卡夫卡日记片段《亲密日记》,摘录了卡夫卡写于1910年至1911年的六则日记,发表在天津市《益世报》“文学周刊”上,这是中国对卡夫卡所写文字的最早翻译。
新中国成立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十年,卡夫卡的作品并未得到广泛关注,至196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u003c审判\u003e及其他小说》,其中包括《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在流放地》《审判》《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六篇小说,但由于其“反面教材”的性质,这些作品只有少数专业人员可见。而台湾省地区对卡夫卡的接受较早,五十年代末,台湾大学外文系白先勇、陈若曦等人主办《现代文学》杂志已经开始介绍卡夫卡,1960年策划一期《卡夫卡特辑》,但台湾的卡夫卡研究并未取得显著成就。
20世纪70年代末及之后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卡夫卡研究热潮。1979年,随着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和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在杂志《世界文学》上的发表,卡夫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1980年至1983年,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等多篇小说相继被译为中文,并在杂志上发表,其长篇小说《城堡》(汤永宽译)、《审判》(钱满素译)的单行本很快问世。1985年,孙坤荣选编《卡夫卡短篇小说选》,收录卡夫卡20个短篇,并对卡夫卡“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的地位予以充分肯定。此后二十多年中,中国出版了卡夫卡相关著作十多种,发表卡夫卡研究论文数百篇,出版作品集几十种。1996年由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这标志着中国卡夫卡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卡夫卡不仅受到20世纪80年代末王蒙、宗璞、谌容等老一辈作家的关注,更在90年代在余华、莫言、残雪、皮皮、北村等先锋作家中产生热烈反响。1999年出版的《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中,余华、莫言、皮皮都将卡夫卡《在流放地》和《乡村医生》列入其中。卡夫卡启发宗璞在《我是谁》《蜗居》中运用变形艺术,表现十年浩劫中的荒诞体验;北村从卡夫卡的作品中借鉴以强烈的自我体验揭示灵魂世界的写作方式;余华则在卡夫卡作品阅读中获得文学观念和想象力的极大解放,在《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等作品中带有鲜明的卡夫卡印记;作家残雪和王小波更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同时,中原地区新时期的荒诞小说表现出整体荒诞和细节真实相融合的特征,其创作主体的荒诞感受往往构成荒诞小说创作的主观动因,这与卡夫卡的小说创作具有极强的相似性。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捷克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3-04-23
除了诺贝尔文学奖 还有哪些不容错过的世界级文学奖?.中国经济网.2023-04-23
豆瓣.豆瓣电影.2023-03-27
变形记 Die Verwandlung (1975).豆瓣电影.2023-03-27
卡夫卡的爱情 Los amores de Kafka (1988).豆瓣电影.2023-03-27
卡夫卡 Kafka (1991).豆瓣电影.2023-03-27
豆瓣.豆瓣电影.2023-03-27
卡夫卡的陋居 Der Bau (2014).豆瓣电影.2023-03-27
卡夫卡进影院 Kafka va au cinéma (2002).豆瓣电影.2023-03-27
卡夫卡是谁? Qui était Kafka? (2006).豆瓣电影.2023-03-27
卡夫卡的墓碑 Le tombeau de kafka (2022).豆瓣电影.2023-03-27
卡夫卡的七个箱子.豆瓣.2023-03-27
海边的卡夫卡.豆瓣.2023-03-27
卡夫卡的猿.豆瓣.2023-03-27
卡夫卡三部曲:在流放地、判决、城堡.豆瓣.2023-03-27
弗兰兹·卡夫卡 Franz Kafka (1992).豆瓣电影.2023-03-27
乡村医生 カフカ 田舎医者 (2007).豆瓣电影.2023-03-27
海边的卡夫卡.豆瓣阅读.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