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梭鱼
北梭鱼为底食泥鱼,在泥土或沙里挖掘虾及蟹等作为食物。体色为银白色,带着细长的蓝色或绿色条纹。生活于热带海域,大多分布于沿岸,属底栖鱼类,喜爱沙泥底质的地区。能以尖吻挖掘沙泥中的猎物。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幼鱼会经狭首鱼期的柳叶形变态。
魣属(学名:Albula vulpes)是北梭鱼科、北梭鱼属的一种鱼类。体中等大小,一般体长250-300毫米,最大者可达900毫米。背鳍16-18,臀鳍8,胸鳍16,腹鳍10,侧线鳞73-77。体呈梭形,侧扁,腹部圆,背缘线略较腹缘线隆出。头大,呈圆锥形。吻钝而厚,长而突出。眼中大,上侧位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全眼。口中大,亚下位,呈“人”字形。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几乎伸眼前缘下方。鳃耙退化呈粒状。体被小型的圆鳞,头部无鳞,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腋鳞,背鳍及鳍的每条鳍条间的鳍膜皆覆盖1枚长形鳞片。线完全而近乎平直,延伸达尾柄中央。体背部青褐色,腹部为银白色。体背和体侧中部具有列杯鱼的纵纹。吻端且有半圆形黑斑。眼睛上部呈金黄色。背鳍和尾鳍浅灰黄色,边缘灰黑色。胸鳍和腹鳍淡黄色,臀鳍灰白色。
北梭鱼为暖水性中小型海洋鱼类,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的礁缘外砂泥底处、潮间带、红树林地区、河口或潟湖中底层水域,偶尔也进入河口的咸淡水区域,通常生活在水深小于30厘米的水中。北梭鱼可以通过吸入肺样气囊的空气来忍受它们在沿海栖息地有时遇到的缺氧的水。群游。喜好摄食底层的小鱼以及挖掘捕食底栖无脊椎动物,臼齿可磨碎食饵之硬壳。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和南岸,东至太平洋中部波利尼西亚,北至中国、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
动物学史
卡尔?冯?林奈(卡尔?冯?林奈)于1758年首次描述了北梭鱼,并将其指定为Esox属中的一个物种,当时该分类单元已经提到了至少一种北极淡水魣属和梭子鱼。意识到冲突后,后来的工作人员将北梭鱼放入了Albula属中。学名Albula vulpes源自拉丁语,可以翻译为“北极狐”。至少有一种其他种类的梭鱼类存在,即带轴的梭鱼,在1911被福勒(Fowler)描述和命名为Dixonina nemoptera。然而,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异不需要进行基因分离,而且两者都应该归入北梭鱼属(Albula)。
外形特征
体呈梭形,头大无鳞,脂眼睑发达。口中大,上颌长于下颌。体背部呈青褐色,腹部银白,体侧具有多列不明显的灰色纵纹。侧线平直。各鳍皆为黄色,腹鳍位于背鳍下的腹位(一般认为较原始的鱼类才具备此一特征),尾鳍叉形。
体中等大小,一般体长250-300毫米,最大者可达900毫米。
背鳍16-18;臀鳍8,胸鳍16;腹鳍10。侧线鳞73-77。鳃耙7-11+10-12。
体长为体高4.8-5.3倍,为头长3.3-3.5倍。头长为吻长2.4-2.6倍,为眼径5.3-5.8倍,为眼间隔3.6-4.4倍。体梭形,稍侧扁,腹部圆。头大,圆锥形,颏部无喉板。吻钝而厚,长而突出。眼中大,上侧位。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全眼。鼻孔每侧2个,位近吻端。口中大,前位,呈“人”字形。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几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具绒毛状牙带,翼骨、蝶骨和舌上也具牙群。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4-16。具假鳃。鳃耙退化呈结状。
体被小圆鳞,鳞片的前部有3条辐射沟;头部无鳞;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腋鳞。侧线完整而近于平直,伸达尾柄中央。背鳍中大,起点距吻端与距尾鳍基约相等。臀鳍基部短小,位于近尾鳍基。胸鳍小,下侧位。腹鳍小,始于背鳍基部后1/3处下方。尾鳍深叉形。幽门盲囊21个。鳔发达。
体背部青褐色,腹部银白色。体背和体侧中部具灰色纵纹多行。吻端具半圆形黑斑。眼的虹彩部金黄色。背鳍和尾鳍浅灰黄色,边缘灰黑色。胸鳍和腹鳍淡黄色,臀鳍浅色。
栖息环境
北梭鱼为暖水性中小型海洋鱼类,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的礁缘外砂泥底处、潮间带、红树林地区、河口或潟湖中底层水域,偶尔也进入河口的咸淡水区域,通常生活在水深小于30厘米的水中。
生活习性
北梭鱼可以通过吸入肺样气囊的空气来忍受它们在沿海栖息地有时遇到的缺氧的水。利用超声波遥测技术在巴哈马进行的研究表明,每天的北梭鱼活动模式包括涨潮时向浅水移动,落潮时向深水退却。众所周知,在栖息地点在几天的最长时间内,北梭鱼会从特定的地点(小溪、水道、海湾等)迁徙。在夏季,较大的个体倾向于留在深水中,很少迁移到平地上;随着水温的降低,它们在秋季再次出现。
喜好摄食底层的小鱼以及挖掘捕食底栖无脊椎动物,臼齿可磨碎食饵之硬壳。在南佛罗里达州,食物主要由甲壳亚门(黄蟹、梭子蟹科、高山虾、对虾属)、软体动物门(丽文蛤和蜗牛)、多毛类蠕虫和鱼类(主要是海湾豹蟾鱼Opsanus beta)组成。墨西哥海湾豹蟾鱼常见于较大的北梭鱼的胃中。巴哈马的北梭鱼种群似乎比佛罗里达群岛的北梭鱼更喜欢吃双壳类动物。北梭鱼主要在平地上觅食,涨潮时进入浅水区。在活动中,群游的北梭鱼以同样的速度和恒定的距离行进。当喂食时,北梭鱼从群游队伍稍微散开,但如果受到惊吓,它们会重新团聚,再次以有图案的队形行进。北梭鱼并不总是在群游旅行,但也可能单独或成对出现。类似大小的鱼群可能由4-6个个体组成,也可能有几十个或几百个个体。大的成年北梭鱼是单独活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和南岸,东至太平洋中部波利尼西亚,北至中国、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主要分布于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博内尔岛,圣尤斯达修斯和萨巴岛(圣尤斯特歇斯岛,萨巴,博内尔岛)、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格林纳达、瓜德罗普、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共和国、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荷兰部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玻利瓦尔共和国委内瑞拉、美属维尔京群岛。
繁殖方式
北梭鱼产卵常年发生。性成熟期在2年,接近成熟的雌性可能只有25厘米。在佛罗里达群岛,北梭鱼在深水中产卵,在那里水流可以很容易地把发育中的卵和幼鱼分散到其他地方。在炎热的夏季,北梭鱼繁殖活动较少,而产卵高峰则在11月至次年6月。北梭鱼有一个轻头幼体阶段,这种繁殖策略,仅在密切相关的海豚和鳗鱼中才能见到。从透明的、带状的小脑鱼到幼鱼的转变有三个不同的阶段。第1阶段早期的小脑畸形没有背鳍、肛门鳍和胸鳍,体积小,通常小于30毫米。在第1阶段后期,新生的背和肛门鳍出现,幼鱼接近其最大尺寸约63毫米。在这个长度上,幼鱼开始快速蜕变,整个身体收缩10-12天,直到达到原来长度的一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第二阶段),肛门和背鳍向前移动,鼻子突出超过下颌骨。随后出现的鳞片、侧线以及整体外观的微型北梭鱼标志着转变为一个鱼苗(第三阶段)。色素沉着和交叉带出现在大约4厘米长,随后出现了纵向条纹,并且交叉带消失了。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年 ver 3.1——近危(NT)。
种群状态
有传闻说,在娱乐性捕鱼活动频繁和/网捕的地方数量减少(Ault等人,2008年)。比尔·柯蒂斯(Bill Curtis)估计,到2000年代初,可见的北梭鱼数量与1940年代末相比下降了90%(Curtis,2004)。许多佛罗里达州的长期垂钓者证实了柯蒂斯(Curtis,2004年)描述的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未知。在发生结网的其他地区,数量已被根除或规模分布已被截断。单位种群和种群规模实际上仍然未知,渔业对该区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并且仍然是未来评估的领域。在佛罗里达群岛进行的人口普查表明,2003-2005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濒危原因
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是对该物种的最大威胁。沿海地区人口的无限制增长也加速了生境的破坏,水质退化和猎物物种动态的破坏。气候变化对沿海浅层生态系统的破坏可能对该物种构成未来的重大威胁,特别是在沿海发展和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地区。水温升高也可能超过北梭鱼的最高热量(36.4-40.6℃)。
北梭鱼与红树林和海草以及其他浅海沿海生境密切相关。鉴于这些栖息地的急剧减少,推断在整个范围内都有可能出现可比的区域下降。在全球范围内,自1980年以来,大约有20-35%的红树林消失了,并且红树林的消失速度约为每年1%。在中美洲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发现的受威胁红树林物种比例最高。估计,世界范围内的红树林减少了35%,每年减少2%。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共和国和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的10种红树林物种中有4种(占40%)被列为三种受威胁物种之一,第五种物种萨摩亚红树(红树属 samoensis)被列为近危物种。尤其是海草和珊瑚礁也在显著的衰退。由于北梭鱼依赖有限程度的栖息地,因此,特别是由于气候和人为影响,容易使它们的栖息地丧失和退化。这些生境通常在自然界中分散,加剧了这一问题。与其他沿海物种一样,碎片化可能会对北梭鱼产生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该物种具有很高的立地保持度,特别容易受到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截至2011年,怀疑在过去的35年中(三代)至少有20%的栖息地丧失,并且推断出北梭鱼的种群也有类似的下降。
保护措施
尽管具有生态和经济重要性,但整个巴哈马群岛对北梭鱼的渔业法规是有限的。在巴哈马,禁止使用网捕捞北梭鱼和进行北梭鱼的商业贸易。在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没有具体规定。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及其栖息地,巴哈马和英国两国正在利用海洋保护区和现有的渔业法规来建立可持续的渔业并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垂钓和释放通常是由具有强烈保护意识的休闲垂钓者前往该地区进行的。有必要进行研究以识别巴哈马群岛中是否存在独特的北梭鱼种群,因为种群混合可能使该物种的管理复杂化。在伯利兹和波多黎各,北梭鱼只能捕捞和释放。在佛罗里达,该物种在2011年才被捕捞和释放(佛罗里达鱼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委员会)。在该物种的整个范围内都缺乏保护。
该物种范围内人类的快速发展以及沿海水域的环境变化表明,迫切需要有关种群动态和资源生态的新信息,以支持渔业管理策略来保护该物种。在整个范围内的许多海洋保护区(MPA)中都发现了该物种。在古巴,北梭鱼的栖息地和种群受到南海岸广阔的海洋保护区的保护,这些海洋保护区被用作休闲捕鱼的捕获和放生区。
主要价值
北梭鱼肉可供食用,肉质一般,可炸食或煮汤。产量不大。
物种危害
北梭鱼一般无毒,但生活于礁区的个体,据记载有时由于食物链的毒素积累,使其肌肉、肝、肠和生殖腺含有珊瑚礁鱼毒素(“西加”毒素),误食后引起腹痛呕吐、全身乏力,造成食物中毒。严重者甚至呼吸麻痹而死。1983年在中国海南岛三亚调查时,据西洲岛2渔民报告,他们在2年前曾进食该鱼,2小时后发生口唇部严重麻痹、全身乏力和酸痛等症状,持续2天后症状渐消失,以后不敢再进食该鱼。
基本内容
北梭鱼
bonefish
|__真核生物 Eukarya
|__动物界 Fauna
|__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__脊椎动物 Vertebrata
|__海鲢总目 Elopomorpha
|__海鲢目 Elopiformes;tenpounders
|__北梭鱼科 Family Albulidae
特征
特征:
体呈梭形,头大无鳞,脂眼睑发达。口中大,上颌长于下颌。体背部呈青褐色,腹部银白,体侧具有多列不明显的灰色纵纹。侧线平直。各鳍皆为黄色,腹鳍位于背鳍下的腹位(一般认为较原始的鱼类才具备此一特征),尾鳍叉形。
习性:
生活于热带海域,大多分布于沿岸,属底栖鱼类,喜爱沙泥底质的地区。能以尖吻挖掘沙泥中的猎物。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幼鱼会经狭首鱼期的柳叶形变态。
分布:
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北部及西部海域。
附记:
可食用鱼。
亦称香蕉鱼(banana fish)或大海鲢(ladyfish)。
海鲢目(Elopiformes)北梭鱼科(Albulidae)海产游钓鱼类,学名为Albula vulpes。栖于热带海沿岸和岛屿浅水区,由于敏捷和有力气而为游钓人所称赞。最大长度和重量约76公分(30)和6.4公斤(14磅)。尾鳍深叉形,口小,位于猪嘴状吻突面。于海底掘寻植物病原线虫类及其他食物。线鳍北梭鱼(Dixonina nemoptera)为本科仅有的另外一种。
北梭鱼为底食泥鱼,在泥土或沙里挖掘虾及蟹等作为食物。体色为银白色,带着细长的蓝色或绿色条纹。嘴部位于吻状突出上。背鳍和尾鳍的颜色为黑色。在非常浅的水中,摄食中的北梭鱼尾巴经常划破水面,因而将它们的行踪泄露给那些跋涉过泥沼地,悄悄跟踪并打算捕捉它们的钓鱼者。典型的北梭鱼成鱼可长到4.54千克,但亦可达到9.6千克。北梭鱼与海链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