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梭子鱼

梭子鱼

魣属(学名:Sphyraena)为魣科下的唯一属,别名梭子鱼、梭鱼。截止2024年7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魣属下共有27个物种,中国有记录的有11个,包括大魣油魣等。魣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生活在热带水域中。魣属动物在成熟后大多单独行动,尤其是在夜间,很少结成大群。该属多为肉食性动物,既可以捕食底栖鱼类,也可以捕食生活在高水位的鱼类。如大魣就是一种顶级掠食者,它的食物几乎全是鱼类。

魣属鱼类体延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口裂大,宽平;上颌边缘由不活动的前颌骨组成;齿强大,尖锐,作犬齿状,深插于骨凹中,两颌及腭骨均有齿。体及头部均被圆鳞;侧线发达,平直;体侧大多有明显的横线。部分魣属鱼类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可作为经济鱼类,如油魣日本魣等。此外,据中国药物志《中华海洋本草》记载,油魣和大魣的肉或全体均可入药,具体益胃健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乏力、消化不良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魣属中的大魣、斑条魣具备一定毒性,误食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其成年个体异常凶猛,有时还会攻击人类。为防止遭到攻击,潜水者应避免在水中制造噪音或带可反光的器物下水,被咬后需及时上药。误食中毒后,应及时就医。截止2024年7月,《IUCN》共收录20种魣属鱼类,其中无危(LC)18种,数据不足(DD)2种。

分类

截止2024年7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魣属下共有27个物种。中原地区有记录的有11个,具体如下:

形态特征

体形

魣属鱼类体形不一,如大魣体长一般为100厘米左右,最大可达200厘米。而日本魣最大体长仅有35厘米。油魣1龄鱼体长约16.5厘米,2龄鱼体长为25.4厘米,3龄鱼体长约35.2厘米。

形态

魣属鱼类体延长,亚圆筒形。头尖长,鳃孔宽,鳃盖条7;耙少或退化;口裂大,宽平;上颌边缘由不活动的前颌骨组成,上颌骨宽广,其上方有一辅上颌骨;下颌突出;齿强大,尖锐,作犬齿状,深插于骨凹中,两颌及腭骨均有齿。犁骨无齿,第三或第四上咽骨分离。体及头部均被圆鳞,侧线发达,平直。第一背鳍具5鳍棘;第二背鳍位于体之后方,与臀鳍相对,同形,具10鳍条胸鳍短,低位;腹鳍腹位或亚胸位;尾鳍分叉

体色

魣属鱼类体侧大多有明显的横线,如大魣体侧有20余条暗蓝色短横带,侧线下方有3-5个不规则黑色斑块,其体背侧为灰蓝色,腹部为白色。斑条魣体侧线上方呈黑褐色,吻端呈黑色;体侧具不规则的黑色横带20条左右;腹鳍无色,其余各鳍均为黑色。油魣体背侧为黑褐色,腹部白色;侧线鳞上下方的黑色素排列成半圆形,背鳍淡灰色,胸鳍上部8-9根鳍条上有黑色素;尾鳍浅灰色,边缘浅黑色。

分布栖息

魣属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生活在热带水域中。如斑条魣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及温带海域,在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和北部地区也有分布。其在中国多分布于东海、南海北部、中沙群岛西沙群岛以及台湾沿海,多栖息于琼台礁珊瑚礁等处。日本魣分布于日本近海、以及黑潮沿岸。大魣则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部的热带和温带礁岩、珊瑚礁海域,在南海北部、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及台湾沿海也有分布。油魣在中国、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非洲东部等地均有分布,其在中国分布于南海、东海台湾海峡黄海渤海

生长习性

日常活动

魣属鱼类在成熟后大多单独行动,尤其是在夜间,很少结成大群。如大魣幼鱼和成鱼会在白天成群游动,这可能是为了觅食或保护彼此免遭捕食。曾有人观察到成百上千只大魣成群活动,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大魣倾向于独居,但有时也会在珊瑚礁和沙质海底发现它们的小群聚集。其幼鱼在红树林和海草海床中长大,这些栖息地可以帮助它们躲避捕食者。第二年,大魣会转移到更深的珊瑚礁栖息地中。在淡水流入较多的地区,可以观察到幼鱼和一些成鱼,成鱼一般倾向于避开咸水区域。

日本魣为近海暖水性鱼类,喜欢在开放水域较为近岸的区城活动,多单独或小群活动,其游泳能力强、速度快,活动范围广,无固定的栖所环境。斑条魣为暖水性表层肉食性中小型海洋鱼类,多生活于珊瑚礁海域,常聚集于独立礁及人工鱼礁附近。

捕食行为

魣属多为肉食性动物,其既可以捕食底栖鱼类,也可以捕食生活在高水位的鱼类。如大魣就是一种顶级掠食者,常见于世界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河口和浮游环境中,它的食物几乎全是鱼类(占胃内容物的97%),成鱼体长可达2米以上。大魣是一种敏捷的食鱼动物,主要通过敏锐的视觉和嗅觉来确定猎物的位置,它以极快的游泳速度(约12米/秒)攻击猎物,并用长锯齿状的下颚先捕捉猎物,再用其锋利的牙齿将猎物劈成两半。大魣对食物并无特别喜好,一般捕食到什么就吃什么。幼鱼时,它们会与日本下鱵鱼和小鲷鱼竞争食物,主要食物包括鳉鱼、鲱鱼、繸鳞小沙丁鱼银鱼河刀鱼、小鲻鱼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型的增大,大魣可能会与更大的鱼类竞争食物,如鲭鱼,甚至海豚,这取决于它们的栖息地

日本魣属于掠食性鱼类,主要摄食虾和幼鱼。油魣以鱼虾等游泳生物为食,也会进食底栖生物。其在中国渤海主要捕食北梭鱼、鲤鱼、锤氏小沙丁鱼、矛尾鰕虎科、六新矛尾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蓝点马鲛幼鱼等,在黄海则主要摄食虾虎鱼、鲱科鱼类、鲤鱼类、乌贼等,也会摄食虾类及大竹蛏

生长繁殖

魣属动物中大魣、油魣的生长繁殖研究较多,因此以这两个物种为例描述魣属的生长繁殖情况。

产卵

截止2024年7月,大魣具体的产卵时间和地点尚未确定。一些研究报告称它们在春季产卵;但也有一些研究称,大魣在全年均可在产卵。在美国佛罗里达礁岛群,大魣在春季繁殖。当亲鱼准备产卵时,它们会进入开放水域,如河口地区。油魣在2龄时达到性成熟,怀卵量约为37635-1125000粒,产卵期为6-8月。

鱼卵孵化

大魣产卵后,亲鱼不会照顾它们的受精卵,只是任由卵随水流扩散,让鱼卵自行孵化。

油魣的卵为圆球形,分离,具浮性。在水温为23.0-24.0℃条件下,受精后1小时20分钟,其卵子胚胎发育进入四胞期。受精后5小时30分钟,进入高囊胚期。受精后18小时45分钟,尾部离开卵黄,胚体绕卵黄3/5周,胚体自头后背部两侧出现小星状和星点状黑色素,直达尾端。眼前缘及听囊上方出现两对黄色斑,油球上出现星状黑色素。卵黄表面仍有不规则的裂纹,尾鳍鳍膜出现。受精卵后19小时20分钟,胚体扭动加快,眼前缘及听囊上方的两对黄色斑加深,听囊后出现小的黄色斑,其间杂有星状黑色素。19小时40分钟后,仔鱼开始孵出。

仔鱼生长

油魣初孵仔鱼全长0.93毫米,孵化后2天半的后期仔鱼全长2.71毫米。当仔鱼体长达到3.42毫米时,其鱼体微侧扁、延长,1个鼻孔出现。眼近圆形。背部鳍膜自头后第二对肌节开始,向后伸延达尾端,与尾部鳍膜相连。肛后体侧腹缘也有4个较大的黑色素分布。当仔鱼体长达到3.93毫米时,吻较尖,口裂较浅,体侧上的黑色素形状和分布变化不大。当仔鱼体长达到4.42-4.95毫米时,其背部鳍膜和臀鳍鳍膜仍存在,上下颌骨出现小牙,鱼体上的色素的分布位置变化不大,仅色素的形状有所变大。生长到1龄时,体长约165毫米,2龄鱼体长253.9毫米,3龄鱼体长352.1毫米。

为了躲避捕食者和寻找食物来源,大魣幼鱼孵化后,会寻找清水河口边缘的浅水杂草区作为栖息地。当幼鱼体长达到约80毫米时,它们会转移到邻近芦苇丛的深水区。当体长达到约300毫米长时,它们会移至河口的开阔水域。最终在体长达到约500毫米长时,它们会完全离开河口。翌年,大魣幼鱼会移居到深礁区域,并在那里度过成年期。

人工养殖

魣属鱼类的主要养殖方式有港养和池塘养殖,具体如下:

港养

港养是中国海水鱼类养殖中最早采用的方式,对于既不能进行网箱养殖,也不能进行池塘养殖的内湾、港湾地区是一种较好的养殖方式。选择内湾,易纳水、纳苗的区域作为魣属的养鱼港,底质以中粘土或轻粘土为宜。

养鱼港内的水质关系到魣属的生存、生长与生活,是决定养殖产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在养殖期间,应注意调节水质,可每天检测2次,并控制水温在24-28℃,可通过加注或排放水予以调节。还需检测海水的pH值、溶量、含磷量等,应控制pH值在8.2-8.8、溶氧为4毫克/升和含磷量为10.1-18.8毫克/升。当发现磷不足时,可通过施用磷肥予以补充。

封闸后到收获期间的饲养过程约有2-3个月的时间,期间应加强管理。主要管理工作有检测魣属鱼类的生长和活动情况,调节水温和水质,测定饵料生物的含量及种群结构变化等。此外,还要注意检查堤坝等设施的坏损及修复,尽可能保证养殖安全。

池塘养殖

由于海水养殖易导致鱼类病害严重,许多虾农改用虾塘养殖魣属鱼类,或将魣属与虾类混养。在利用养虾池塘养虾魣属时,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因此只有在后期饵料不足时,再通过施有机肥肥水,或补充花生饼粉、豆粕粉等粉状饲料。

清除敌害

魣属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易于受到各种动物的侵袭,尤其是幼鱼阶段的敌害更多。因此,应对这些危害性动物予以防除,其主要的敌害动物如下:

毛虫幼体虽为浮游动物,也是虾类的饵料,但在夏季繁殖过多时会进人魣属的鳃腔,造成魣属窒息。此外,环土线虫也会钻入体长40-50毫米的魣属体腔内,使鱼腹部积水、膨胀,上浮水面而难以下潜。吸虫及锚头蚤等也会对魣属构成危害。

虎鱼科、弹涂鱼、鲈鱼等凶猛性鱼类,以及长翅燕鸥、白额燕鸥、噪鸥、红嘴鸥、苍鹭等水鸟均会捕食魣属鱼类。对于以上几种敌害生物可采用纳苗前清港消毒、纳水时密网过滤,养殖过程中捕捉及用枪驱散等办法防除。

物种危害

魣属中的大魣、斑条魣具备一定毒性,误食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其成年个体异常凶猛,有时还会攻击人类。

攻击人类

攻击事件

大魣好奇心强,喜欢观察,有时会尾随潜水者。大魣攻击人类,通常是因为其试图从钓鱼者那里偷鱼,或误以为潜水刀是闪闪发光的鱼。这类攻击事件通常发生的非常快速,其结果可能造成受害者撕裂或部分皮肤组织损失,大魣袭击致人死亡的情况非常少见。记录表明,1873-1962年间共发生29起大魣袭击人类的事件,其中一些导致受害者截肢甚至死亡。如1947年,美国基韦斯特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起大魣袭击死亡事件。1960年,佛罗里达州庞帕诺海滩附近发生了一起大魣袭击自由潜水员的事件,该潜水员被咬了两口,伤口缝了31针。与大多数鲨鱼攻击不同,这些凶猛的大魣体型小得多,但其牙齿具有极大的切割力,可以迅速地将大型猎物一分为二。斑条魣个体大,性情凶暴。在珊瑚礁活动时,常攻击或咬伤人。

防治措施

潜水者应避免在水中制造噪音或带可反光的器物下水,以免引来斑条魣和大魣的攻击。被咬后,伤口为犬牙状咬痕,疼痛出血。此时应先止血,伤口消毒后涂抹杀菌药膏,防止感染。

毒性

中毒症状

大魣的肉有毒,尤其是大型个体在生殖季节时的毒性猛烈,因此热带海域某些地区严禁贩卖和食用,进入市场的大魣均作废弃处理。大魣的毒性个体差异很大,少数个体有时也会无毒。研究表明,魣素对热稳定,可溶于甲醇乙醚丙酮和水中,不溶于酒石酸酸性水中。据此,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与河豚毒素毒和麻痹性贝毒不同的新型毒素。在中国台湾省曾发生食用大魣中毒的事例。

一般进食大魣30分钟至2小时发病,早期中毒症状为口部周围颜面麻痹,四肢及全身呈触电样麻感,兼有酒醉感。重症患者引起流涎,下咽困难,言语障碍,有的患者起立和步行困难。主要症状为末梢神经麻痹,运动机能障碍。生活于珊瑚礁的斑条魣大型个体,肉偶尔会含有珊瑚礁鱼毒素,其内脏毒性特强,可引起食物中毒,食煮肉与鲜肉均会导致知觉麻痹与运动麻痹。

防治措施

大魣中毒后,需及时送医,一般在1-2天内即可痊愈,即使是重症患者也可以在数天后很快康复,且愈后良好。大魣、斑条魣中毒后应尽早进行洗胃、催吐。静脉滴注普鲁卡因,并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或使用甘露醇治疗,病情可以明显得到缓解。对可疑的或不常见的热带珊瑚礁鱼类、岸边海钓所获不知名鱼种,应避免食用。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部分魣属鱼类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可作为经济鱼类。如油魣肉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B2、尼克酸、钙、镁、铁等成分,肉味以夏秋之间为肥美,可油炸、清炖,多作为家常菜,也可干制食用。张网、流刺网、拖网全年都可捕到日本魣,但数量不多,其适宜油煎、红烧煮姜丝汤等,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大魣为中大型食用鱼类,可供水族观赏。在一些国家,其可作为具有刺激性的休闲游钓物种 。

药用价值

据中国药物志《中华海洋本草》记载,魣属中油魣和大魣的肉或全体均可入药,药性甘、温,具体益胃健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乏力、消化不良等疾病。可在春、夏季捕捉,捕后剖腹,取出内脏后洗净,取肉鲜用。

物种保护

截止2024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共收录20种魣属鱼类,包括数据不足(DD)2种:亮魣、中间魣,无危(LC)18种。其中18种的种群动态趋势处于未知状态,占比90%;1种(即欧洲魣)趋于稳定状态,占比5%;1种(即黄口魣)呈上升状态,占比5%。

亮魣属于太平洋中东部物种,分布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以及加利福尼亚湾的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该物种没有受到已知的威胁,但其分布范围有限,且所在区域的魣属鱼类捕捞量很大,很可能被夹带捕获。中间魣产于地中海中部的塔兰托湾。1994年,地中海和黑海的中间魣种群曾达到约5602吨的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2000吨左右,稳定到2010-2011年的1000吨。在捕捞其他鱼类时,可能会夹带捕获中间魣。有关亮魣、中间魣的种群信息较少,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因此被评估为数据不足物种。

参考资料

Sphyraena.物种2000.2024-07-15

Sphyraena.iucn.2024-07-15

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bite mechanics in the great barracuda (Sphyraena barracuda).sciencedirect.2024-07-15

Sphyraena barracuda.florida museum.2024-07-15

Sphyraena.col.2024-07-15

梭鱼.科普中国.2024-08-13

Sphyraena.col.2024-07-15

Sphyraena lucasana.iucn.2024-07-15

Sphyraena intermedia.iucn.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