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此书是在借助于已大量发展的考古学与文化学的理论基础上,对汉代画像艺术所作的美学探讨。这种探讨只有在机械复制时代的今天才有可能。材料及方法上的当代性与前沿性,是保证本书产生新观点的基础。为了研究的开展,此书采用了图像与象征符号分析法,以保证能对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
简介
本书选取汉画像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之中,运用图像志和图像学的方法,深入了剖析了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作者收集的资料丰富翔实,选取资料具有代表性;熟悉学术前沿的问题,能着力于历史、文化的和符号的理论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是作者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写的博士论文。又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号:03BZX060)的基础上完成的成果。
迄今为止,关于汉画像砖、石艺术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其研究方法不外以下几种:单纯的传统型的考古,从艺术、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国外引进的对艺术作品做科学记录的研究方法等等。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研究者所面临的困难都是相同的:时间的距离与背景知识的缺乏,特别是对于汉画像这样一种出自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艺术,民俗文化背景的了解尤其重要。远古的文明经历多次的文化交流融合与现代人的差距越来越远,使专业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相关知识的积累上,而并无多少相关知识的观赏者,就只能有限的理解汉画像了。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朱存明教授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一书,对汉画像的象征意义作了深入的挖掘。本书通过对汉画像之象征意义全面系统的文化阐释,展示了汉画像象征意义的丰富世界,将汉画像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也是古代文化象征意义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
篇章结构及基本观点
本研究一共五章:
第一章 导论:作为图像符号的汉画像研究
第二章 汉象征传统
第三章 汉画像的宇宙象征主义
第四章 墓室、聂氏宗祠与棺画像的宇宙象征主义
第五章 汉画像的符号分析
本论著首先对汉画像研究的历史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把汉画像的研究方法归为金石学的、考古学的、美术学的、文化学的,进而提出被论著的研究方法是美学的,主要通过图像学与符号学来研究汉画像的象征世界。其次,论著追阙了中原地区文化象征性的根源,认为构成中国汉画像民族性审美的根源是汉族的文字书写,《周易风水》符号思维与“铸鼎象物”的图像功能。
汉画在某些方面,有着文字的符号功能,发挥着民族精神信仰的作用。第三,在理论上提出汉画像图像表现的是一种汉代的宇宙象征主义的图式,具体分析了这种图式在汉代墓室、聂氏宗祠与棺椁画像中的表现,第四,对几个具体的符号进行了美学的分析,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汉画像通过其隐喻的象征图像与符号,形象地传达了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蓬勃向上的时代审美精神。中原地区汉文化奠基于汉代,汉画像是汉族精神的一个“镜像”阶段。
研究方法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以汉画像的图像资料作为文本,结合汉代的文字资料,采用符号形式的分析方法,广泛吸收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哲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图像学、肖像学等的知识,对其作象征世界进行的研究。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是一种艺术史的研究,也是一种理论的研究。我们遵循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我们确定了汉化画像石的图像志,由于资料散见于全国各地,我们进行了必要的田野调查,一方面参观专业博物馆,另一方面去聂氏宗祠、汉墓实地考察,还从民间搜集散见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哲学、美学、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分析其象征世界所表现的文化意义。我们采用考古资料和汉代文献资料,加上现代人类学的新的理论支点“三重证据法”来揭示汉代人图像中的象征世界。
本研究在方法上,吸收视觉文化的研究成果,把汉代的图像与汉代的话语进行比较,把图像资料与文字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突破单纯美术图像的和文学话语的研究,从视觉文化的整体上把握汉族的审美观。在内容上,根据我们对此选题的前期研究成果,我们将提出并详细论证汉代宇宙象征主义的审美观念。
主要创新及学术价值
1、图像与汉字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传统。由于汉字本于图画,汉字又是一整套符号书写系统,符号性构成了中国文化象征性的特点。这正是汉画像形象生成的民族性根源。这种探讨只有在今天“机械复制时代”才有可能。图像直接来源于人的视觉,是人的直觉性审美的存在方式。
2、材料及方法上的当代性与前沿性,是保证本文产生新观点的基础。为了研究的展开,我们采用了图像与象征符号分析法,以保证能对汉画像的审美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
3、从汉画像存在的形式上,我们探讨了墓室、聂氏宗祠和椁棺画像,分析了其形制、结构、图像、符号的象征图式,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宇宙象征主义的框架内。汉代的墓室往往造成上圆下方的样子,以象征“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观。祠堂和椁棺画像,往往也按天地人鬼的信仰观念来安排图像,以体现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对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的图像符号的详细考察,在理论上提出汉画像所体现出的总体观念是一种“宇宙象征主义”的。
4、按我们对汉画像符号的分析,构成汉代象征的图式是,把宇宙分成天地人鬼四大部分,并把这四大部分放在一个整体的图式中来表现。天上是诸神世界(汉代主要是自然神),地上有昆仑山脉、三神山、天柱等可以与天上世界沟通。汉代人主要信仰的大神是“王母娘娘”,她主宰生死刑罚。她与“东王公”以及神仙界的其它灵异在昆仑山上。人死后可以在祖先的祭祀中,升入神仙的世界。这一部分内容与秦汉道家及道教密切相关。
5、汉代墓葬艺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宗法性。对祖先的祭祀,构成了中国人信仰的一部分,这种观念与儒家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表现的却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先崇拜成了汉画像产生的社会与信仰性的根源之一。祖灵是活着的人肉体与权力的来源。汉画像中往往把汉族传说中的文化英雄排列在诸神之下,反映了汉民族注重历史与民族的延续性的观念。这是儒家“克己复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观念的表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因循性与传统性。汉代的儒家及其经学对汉画像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在汉画像中还发现了许多佛教初入中原地区时的资料,可以补充文字记载的不足。
6、汉画像反映了汉代人对人死后世界的看法。他们真诚地信仰人死后有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人生时的一个摹本,死后的世界是令人恐惧的,那里有许多妖孽及怪异的灵物。但汉画像所表现的及汉代人信仰的阴间世界,只是人现实世界的曲折反映。汉画中的怪异画表现了人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驱图像则表现了人的这种恐惧,处处求祥瑞的避凶趋吉的心态。汉代人的这种信仰,既不同与基督教死后升入天堂的信仰,也不同与佛教入中原地区后的诸天的极乐世界。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往往通过祥瑞观和吉祥观表现出来。在中国人看来,祥瑞和吉祥就是一种美。
7、人个体的渺小和无助使人不断地求诸于外身,观象于天,俯察于地是汉画像所要表现的内容。汉画像既然要再现宇宙的图式,所以汉画像中充满了天文图像就不足为怪了。汉画像中的天文图与其说是科学的星象图,不如说是“占星学”的符号。汉画像的天文符号最能反映中国象征文化的特点,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把不可呈现的“无形式”的宇宙用“象”的符号表现出来。如把天空分成“四象”,把“牛郎织女”星象拟人化等。这样人就在幻想的自意识中把握住了宇宙,使变化的大自然有了一个固定的形式。并根据人所确立的一个道德的标准来观测天象的变化,以得到灾异和瑞应的解答。以便人能行动并战胜天的灾害。怪异与妖孽就是一种丑。
8、汉画像中所表现的天文符号不是纯天文学的,而是文化学的,天文与人文在汉画像中往往是互渗性的。天上的星象是按人在地上的社会等级,体制结构而幻想出来的。因此,汉画像中的天文、地理图像,都具有人文的意义,不是纯自然事物摹仿的结果,而是呈现意义的符号和图式。
9、汉画像通过图像符号,反映了汉代人的审美观念,这种观念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其来源于中原地区古代“萨满式的文明”的远古文化,又是人与自然关系逐渐和谐发展的结果。虽然汉代人思想中自然神灵的观念仍然存在,但汉代人神话的意识已经在淡化,血亲人伦的因素在增加。“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启示我们要与自然建立和谐一致的关系。汉代人“天人感应”的观念虽然存在着神秘的神学色彩,有一些迷信成份,但他们企图寻求人与天的互动形式仍然是有价值的。汉代人对自然的认识不仅是优美感的而且是崇高感的。
10、通过对汉画像表现的象征世界的考察,我们发现,构成汉代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自然性的,而是人文性的。人文信仰知识的来源并不是纯客观的反映,而是主观的不断建构。人把自己的本质通过人类的想象活动投射到客观事物上去,使事物在人的想象中审美化,人便生存在人为自己设计的美好图式中。视觉的呈现及其符号化是人的审美的存在。人通过自身的象征符号的创造,使人类栖息在一个意义的世界里。人类借此使虚无的生命获得生存的价值。
其影响及社会效益等
本著作的章节已经在《文艺研究》、《民族艺术》、《艺术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考察资料以《图像生存——汉画像田野考察散论》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论著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好评,《民族艺术》2004年发表有该刊主编对作者的访谈录《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上海市的《文汇读书周报》发表有《追踪汉画像的足迹——评朱存明的新著\u003c汉画像的象征世界\u003e》(2005-9-9),2005年《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年《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获中国汉画学会著述“学会奖”论著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本研究成果对历史、哲学、文化、美术、民俗等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著作出版以来,被汉画像研究论文引用约百余次,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如张道一的《汉画故事》、汉画像学会编的《大汉雄风》等多次引用了著作。中国知网可以搜索到几十条有关论著引用、下载情况的数据。
一、成果社会反映
1、《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9月9日发表宗亦耘的书评《追踪汉画像的足迹——评朱存明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2、 《文艺报》 2007年7月24日发表《触摸千秋汉魂》,评论朱存明的《图像生存——汉画像田野考察散记》。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介绍》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4、《汉画像与中原地区传统审美观念研究》(访谈录),载《民族艺术》2004年第一期12000字。
5、南京大学包忠文、周宪等教授的评价、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的评价。
二、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1、《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载《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发表在《文艺研究》的论文《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的美学意义》被收入《中国美学年鉴》2005年;人大复印《美学》2005-12。
3、被《中国美学年鉴》2005年美学论文摘要。
4.《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与符号学方法》《艺术与科学》第三卷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论著的章节改成论文十余篇见于《民族艺术》、《文学评论丛刊》、《美与时代》、《艺术学》、《美学与艺术评论》等学术刊物)
6、有关论文被引用一百余次。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索引。
7、学术论文在国际与国内重要会议上发表3篇,见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索引。
三、成果获奖情况
2005年《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5年《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获中国汉画学会著述“学会奖”论著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摘录剖析
汉画像总体体现出一种宇宙象征主义,即把当时人们对宇宙的看法通过一切必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文化上确认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使社会和人生都有一个归宿处,以摆脱生命存在的虚无和无意义,以此来抗拒死亡威胁。
汉画像反映了汉代人对于人死后世界的看法,他们真诚的信仰人死后有另一个世界,叫黄泉,泰山是所有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处。个体的渺小和无助使人不断求助于外身。“观象于天,俯察于地”是其所要表现的内容。在他们看来,祥瑞和吉祥就是一种美,而对应的,怪异和妖孽就是一种丑。
汉画像中表现的天文符号不是纯天文学的,而是文化学的,天上的星象按人在地上的社会等级,体制结构而幻想出来,是呈现意义的符号和图式。
汉代的画象一词,当时不仅指美术意义上的画像,而且主要是指一种象征意义的刑法,称为“象刑”,即“画衣冠”。“画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皂巾,犯者其衣,犯膑者以墨幪其膑处而画之,犯大辟者布衣无领。。”原是用来形容舜帝时的贤明政治,岁有五刑而不用,汉时,象刑成为贤明政治国家大治的一种追求,含有一种权力意志,是一个社会和权利机构对所视为不合法行为的象征性惩罚,以表现仁慈。
长期以来,文字资料因其符号性,便于书写、携带和传播,而影响深远。图象资料则缺少字资料的便捷性。在现代雕刻印刷、摄影、电子传媒和数码技术之前,其不能被广泛研究认识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易传》将天人合一视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就是理想中的君子,就是审美的理想。
中国历史上某部百科全书里写到:“动物可以分为:1、属皇帝所有;2、有芬芳香味;3、驯顺的;4、乳猪;5、鳗螈;6、传说中的;7、自由走动的狗;9、包括在目前分类中的;9、发疯似的烦躁不安的;10、数不清的;11、浑身有十分精致骆驼毛刷的毛;12、等等;13、刚刚打破水罐的;14远看象苍蝇的。”这个令人惊奇的分类中,我们突然间理解的东西,向我们表明了另一种思想具有异乎寻常的魅力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的限度,即我们不可能那样思考。它使按西方人分类标准思考的人感到可笑,却引起了米歇尔·福柯的思考,而这才是真实的。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思想经历了一场人文主义的变革。商朝的神权统计逐渐被周人的礼法观念所替代,铸鼎象物的物象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种怪兽形象相对减少,狰狞恐怖色彩变淡,人物逐渐占主导地位。
古代墓门楣画像上多画羊头肉或羊,因为汉字中美,善都从羊,羊在汉画像中,有美好、吉祥的象征意义。
意味不仅是社会性的沉淀,而且符号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世界。符号一旦形成便自我构成一个系统。符号审美的价值不在符号以外的自然、社会,而就在符号本身的象征性上。
古代用龟来占卜,含有龟是宇宙象征的意义在内。龟的背甲象圆形的天盖,龟的腹甲类似方形的大地,龟背竹上有花纹,犹如“天文”,四肢就是支撑天盖的四根大柱子。因此龟有天地之象。
陕西省汉代石墓画像石的最大特征不是刻在墓室内,而是刻在门扉上,把天界的图象刻在上部,左右两边刻人物、车马或祥瑞、异兽、生命树,门扉上则刻铺首衔环。其特点就在于把宇宙图式都通过门扉艺术表现出来。墓室的门就是阴阳的交叉点,是现实世界与另一个不可知的世界的隔离带。狰狞的铺首吓唬鬼魅不可近前作祟,龙虎凤鹿引导人的灵魂飞升,天上就是信仰中主管生死的西方王母娘娘。这里是白天与黑夜的交替,阴与阳的交感,是生与死的两分世界。门扇上部就是砌成的苍穹,象征天似盖笠,其大无涯,不可名状。
聂氏宗祠是为死去的人建造的,却是为活着的人服务的,它是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沟通的场所。祖先去世了,通过所立祠堂的祭祀,把它转化为一个不断回忆的事件,以加强宗法社会的礼制与教化,以抗拒死亡的虚无带给人的“无”,与生相对的死亡世界便转化为了“有”。
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所有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各有分工。
东宫沧龙。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涉及到众多的文化含义,龙的信仰几乎涉及到汉族神性精神的诸多方面。西宫白虎。白虎配属西方,西方代表了秋天,秋天象征万物枯零,故主残杀之气。白虎的象征在深层上可以与王母娘娘的深化联属起来。山海经中,西王母是人兽合体的女神。《西次三经》说:“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据此看,其原型与虎有关系,其居西方玉山,“主知五刑残杀之气”,象征由暖变冷的“刑杀之神”。到了汉代,产生了变化,西王母由主刑杀而转换成操不死药的神仙。但从主刑杀到“操不死药”的神话其原型是一致的。秋天过去是冬天,冬天万物凋零,冬天一到春天也就不远,春天万物复苏,这将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王母娘娘从虎神转化为宇宙中主宰生命和生死的大神。
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往往端坐在龙虎座上龙虎座便是宇宙中东宫苍龙和西宫白虎的象征。西王母神格的上升,使白虎也具有了驱魔食魅的功能。更由于虎是天上的星象,所以在白虎图象上,往往给白虎加上翅翼,以象征其是天上的神兽。南宫朱雀。汉代人称朱“朱鸟”,《礼记。礼运》又把“凤”列为“四灵”,可见朱雀就是不死鸟。位南,象征夏天,色朱,是火与太阳的代表,故有凤凰在火中涅磐之说。朱雀多被刻在墓顶墓门上方,一是因为其象征吉祥,二是因为在汉焦延寿《易林》曰:“朱雀导引,灵鸟载游”。可见朱雀有引导死者灵魂的作用,刻在墓门上,有引魂升天的象征意义。北宫玄武。玄武在传说中是一种龟与蛇组合成的性,“玄”是一种颜色。象征北宫,星象演变最为复杂。在战国以前的遗迹中,汉代玄武的位置上,原来却是一只神鹿。可见战国前,鹿是四象之一。
汉代《淮南子》记载,春配鳞虫,鳞虫为龙属东方;夏配羽虫,羽虫为鸟属南方;球配松毛虫属,冒充为虎配西方;冬配介虫,介虫为龟属北方。值得注意的是,在《汉礼。月令》也有类似的培植,在夏季之后列有中央一方,以虫相配,倮虫即为麒麟。由此可知,汉代已经完成了北宫由麒麟到玄武的转变。“麒麟”二字都是鹿为形旁,可见与鹿确有关系。玄武在汉画中的象征性,表现在它代表了北方,总刻在图象下方,象征阴森的地下和寒冷的冬季,其色为玄,玄即黑色,代表冥界,所以玄武象征了武力的征伐,武力的征伐总是死亡的标志。四象的形成,发展机器代表的文化内涵最能代表中国人象征思维的特征,人们根据天上星官的图象的图式幻想出一种形象,然后与人所见到的或想到的图象相联属,然后在命名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化的传统,在民俗的信仰中不断的巩固这种传统。将四方、四季、四神、四灵、四色等本来不相类的事物放在一个人文构建的图式中加以整体的、饺子的把握,使的本来无秩序的宇宙有序化。将浩瀚的宇宙星空,内化为人心灵的道德体 会。天人达到合一,天人达到互动,这就是中国人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符号象征式的“意象”论。
人们直观自然,天高在上,地卑在下,天围绕地转,其性质刚健,地永恒静止,其性质柔顺。 《周易风水》用阴阳两个符号就把天地的特征分清楚了。“在天成象”的表现方式是象征的,因为天至大无比,“大象无形”,对此无象之象,只能用象征的手法加以表现。“四象论”把天空按动物形象加以区分,实际上还都是一种虚象。天象根本就不是龙风的样子。象只是人们认识天地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采取了隐喻象征式。
《系辞上》曰:“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形象”一词由此而出。当人类从一片饺子的宇宙中划分出四季四方的时候,他无疑是从自己战栗的地点仰观天空,俯视大地,这时,无疑在自己的立足点上离了一个十字,使大地成了
等分的四分。十字穿环中的十字,就是象征着大地,环便象征着天空。基督教中,直到中世纪,十字架仍保留着其原始象征意义,即把十字架的末端,视为东西南北的标志。中国甲骨文中屡见的最高主宰神“帝”,也是以十字型符号为其造字基础。因此十字纹决不是基督教的专利品。从中国史前文物和一些至今无法释读的文字中都发现有这种符号。在公元前2000年,世界许多地方都有这种类似的符号。
评价
朱存明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本讲解相关知识并重新发掘汉画像世界的书。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他还借助了一把恰到好处的快刀,使他解剖起汉画像这只麻雀来格外得心应手。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是在借助考古学与文化学的理论基础上,运用象征理论对汉代画像艺术所做的美学探讨。我们知道,文化学、人类学在解释古老传统文化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在该书中,西方象征理论的介入使汉画像研究别有洞天,虽然理论本身是枯燥的,但运用到具体的距今上千年的生机勃勃的汉画像中,却让我们着实领教了工具的重要。
在用新理论解释汉画像时,作者信手拈来的资料显示了对汉画像的熟悉与长期深入的研究,而他对每一种现象的诠释总是比我们通常的思维更深一层。
在第四章墓室、聂氏宗祠与棺淳画像的宇宙象征主义中,作者对墓室、祠堂、椁棺的画像解释推陈出新,全面而翔实,如作者解释祠堂,认为“祠堂是为死去的人建造的却是为活着的人服务的,它是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沟通的场所。祖先去世了,通过所立祠堂的祭祀,把其转化为一个不断回忆的事件,以强化宗法社会的礼制与教化,以抗拒死亡的虚无带给人的‘无’,与生相对的死亡世界便转化成了‘有’”。第五章汉画像的符号分析,更是把汉画像中常见的一些内容,如伏羲女娲,日月神,阳鸟载日图,黑眶蟾蜍玉兔图,牛郎织女图,四象图、风雨雷电,方形的大地、崇山理式、十字穿环、二龙穿壁、建鼓等汉画像中常见的中国传统图像根据图象学原理重新解释。
像对牛郎织女的故事他是这样解释的:“牵牛的原始是‘牺牲’,也就是纯色的牛,古代在农耕的仪礼中以牛作为谷物神而祭祀大地。织女是根据古代男耕女织的生活比附到星上去的。到了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形象逐渐世俗化、生活化、平民化,成了世间凡人。同时演化出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爱情故事,表面上看这个故事是把神灵‘情欲化’了,实际上则有神圣的象征意义。汉族阴阳哲学盛行,把宇宙的生成看成阴阳两气交感的结果,阴阳不相交,便会产生灾异。汉人把这种观念移情到牛郎织女星上,便让本来属于河汉两岸的牛郎织女,能七夕相会。《淮南子》有‘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因此,牛郎织女的相会便是一件神圣的事。”这类对古老传说的解释有助于加深我们现代人对传统的理解,使我们常见的汉画像内容得到了新的文化阐发。
这类新颖解释在书中常有表现,如对汉画像中最常见的狩猎图与庖厨图,作者也进行了新的阐发:过去这两种图像一般认为是表现现实生活的或表现剥削阶级生活的。他们忽视了这些图像的宗教意义。古代祭祀崇尚“血食”即重视用牺牲祭祀。狩猎图表现的不纯是一种剥削阶级的娱乐活动,其神圣性在于祠主的子孙要通过狩猎为自己的祖先准备牺牲用的祭品,庖厨图则是家庭为祭祀祠主而准备祭食的场面。把准备过程图像化,就是一种象征性,图像就成了真实意图的一种幻象传达。
作者把汉画像的研究放在古代祭祀这一大文化背景下,所以他在文中指出汉画像砖、石艺术作为一种带有宗教祭祀性的艺术,所有的图式是有相对稳定性的,民俗的传承性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该是作者的一种新见解。
所以该书不仅是一本汉画像研究领域的美学专业书,还可以作为普通读者了解传统民俗礼仪的读物。
需要补充的是,研究汉画像需要进行大量的野外实际考古,这是一项需要体力与耐力,更需要对汉画像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的工作。在嘉祥县召开的汉画学会的年会上,作者表示收集了大量汉画像图片,其中不乏未曾公开出版的图片,可见作者下的工夫之大。而借鉴西方理论进行的新尝试,引导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欣赏了一次汉画像,带给我们的是远古的余韵及汉画像经新理论切割的新痕迹,这,也可以说是阐释学的一次新实践。
相关评论
读完《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这本书,感觉巫鸿是在借助已大力发展的考古学与文化学的理论基础上,对东汉画像艺术的精华武梁祠所做的学术上的梳理和美学上的探讨:此书上编检验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和以往研究,下编探讨武梁祠画像的图像设计程序及其思想内涵。
武氏祠画像石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小聂氏宗祠,是武氏家族的墓地,祠内三面墙壁和屋顶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画像,因其画像内容丰富,雕刻精美而名扬海内外。祠堂画像的内容,深刻地揭示了汉代的丧葬艺术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以及所反映出的当时汉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及时尚,展现出了一幅汉代社会鬼神信仰的神秘画卷,可以说它是研究汉代画像艺术的经典之作。
武梁祠的图像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直观,往往表现的是当时人们对现实的诠释和对理想的追求。武氏墓群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类:古代帝王、节妇烈女、孝子和义士侠客,是按照儒家的忠、孝、节、义原则排列的,体现了聂氏宗祠主人的人文思想,可以看出,他希望统治者成为践行儒家“仁政”的圣贤之君,天下人民都成为严守儒家忠、孝、节、义的忠臣孝子和节妇烈女,也可以看出祠堂主人是一个崇尚儒家道德的儒生,所以才能在自己的祠堂里留下儒家人文的理想图像。祠堂石刻每一个内容都代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往往通过祥瑞观和吉祥观表现出来,在武氏祠画像的祥瑞征兆图中,不同的祥瑞设计在古代中国反映了人和自然界关系的变化和对一个历史的记载,画像的祥瑞有些与夏朝及周代的建立有关。聂氏宗祠还表现诸多的神仙世界,汉代人主要信仰的神是王母娘娘,主宰着人们的生死,她与东王公在昆仑山上,人死后可以在祖先的祭祀中升入神仙的世界,这与当时道教相关,幻想一个死后的世界,能够羽化成仙,继续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
从书中了解到汉代祠堂的建筑是一种神圣空间的建构过程,祠堂作为阳界与阴界的转折处所,作为生者和死者交流的地方,必然带有一种神圣性,它是按人们当时对宇宙的理解来构造这一神圣空间的。对其象征内容的了解,要通过图想学的阐释才有可能,图像学的阐释要求从汉代人对图像的理解和认识出发,从其形制和图像的排列中来分析其中所表现的汉代人的宇宙观和生死观。汉代人把整个宇宙,从形态上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从高到低排列,首先是天上世界,这是日月运行,众星官居住的场所,在信仰中是天帝和自然神居住的世界;其次是由王母娘娘所代表的昆仑山仙人世界,再往下则是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死者灵魂居住的地下世界。
汉代的伦理道德观清楚地反映在武氏祠画像石墙壁画像中,如忠臣义士、孝子烈女的故事,其表现的主要焦点是忠、孝和节,这恰好与作为汉代儒家伦理基础的“三纲”相吻合,也体现聂氏宗祠主人及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孝义方面有“丁兰刻木”、“老莱子娱亲”、“闵子敬事后母”等,节烈人物和故事是“京师节女”、“齐义继母”、“楚昭贞姜”、“无盐丑女”、“鲁义姑姊”、“秋胡妻”,忠臣义士则有为国家或故主舍身尽忠的“荆轲刺秦王”、“豫让刺赵襄子”、“要离刺庆忌”、“蔺相如完璧归赵”以及“范雎和须贾”和终解仇怨故事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武氏祠画像石画像中笼罩着十分浓郁的“忠”、“孝”思想。所以要这么做,其根本目的恐怕在于教育和戒示后人。这种表现意思,也反映了东汉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留恋,也同时折射了东汉晚期社会的动荡与人们思想观念的骚动不安。子孙的不孝、妻妾的不贞和仆从对故主的不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
石刻对我们了解历史的意义重大,格外重视以实物为准,在对武梁祠的考古与研究中,很重视对文献与图像的考究,对图像反映的内容都要找到相应的文献资料来验证,聂氏宗祠画像重视每一幅图像的文献出处,对每一幅图的内容都要寻求一个翔实的根据,其中祥瑞图像源自于《瑞图》,灾异图像源则来自《山海经》,一些烈女故事出自《烈女转》、《贞顺》和《节义》等文献,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在对武氏祠画像石的考古研究中,对它的研究主要运用图像学的方法,这也是考古的方式之一,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是在前图像志阶段,对以往武梁祠的研究的一系列的回顾和重新探讨武梁祠石刻的图像内容,是图像志分析阶段,探讨武梁祠画像的图像设计程序及其思想内涵,是图像学阐述阶段,在更深一层的图像志的基础上,解释图像所包含的深层含义,通过每一阶段的研究,武梁祠的画像内容就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武氏祠画像通过其隐喻的象征图像,反映了汉代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形象地传达了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武梁祠离我们虽然已经久远,但却以其图象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东汉社会的生活面貌,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示了民间艺人的石刻艺术才华,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汉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
参考资料
维普网 朱存明著《汉画像的象征世界》出版.www.cqvip.com.2011-06-05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2010-03-07.www.sinoss.net.20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