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保
拔保男爵,原名弗朗兹·约瑟夫·冯·巴本(Franz Joseph von Baben),是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首任酿酒师。他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酿酒世家,其父是著名的葡萄酒酿造专家,发明了“拔保糖度表”。拔保本人也在青年时期跟随父亲学习酿酒技艺,并获得了奥匈帝国颁发的酿酒证书。1896年,在奥匈帝国政府的推荐下,拔保来到了中原地区的张裕公司担任酿酒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拔保男爵1862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科劳斯·特莫哥伯地区,他的父亲是一位葡萄酿酒专家,曾发明过测定葡萄的糖度表,被称为“拔保糖度表”。拔保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并学习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在奥地利的葡萄酒行业中崭露头角。他曾获得奥匈帝国颁发的酿酒证书,证明了他的专业技能。
加入张裕
张弼士深知要生产高品质的葡萄酒,必须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因此,他决定聘请一位西方酿酒师,引入西方的酿酒工艺。
1893年,张弼士通过南洋的朋友介绍了一位名叫俄林的英国酿酒师,但由于俄林在上海不幸去世,未能到达烟台市。随后,张弼士又聘请了荷兰人雷德勿,但他所酿制的葡萄酒在品质上存在问题,最终也被解雇。在此背景下,奥匈帝国驻烟台领事拔保主动提出接手这一挑战。
1896年,拔保在奥匈帝国政府的推荐下来到张裕公司,成为公司的首位酿酒师。他与公司总经理张成卿共同领导了张弼士的初期发展,为公司带来了先进的酿酒技术和理念。在他的领导下,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兰地、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琼瑶浆等16个品种,至今仍占据着张裕产品结构的重要位置。
引进葡萄
拔保加入张裕不久,就开始参与张弼士的大规模葡萄引进计划。1895年,他们尝试从美国进口2,000株葡萄,但并未成功。次年,拔保从家乡维也纳运送了64万株葡萄苗,尽管经过悉心照料,存活率仍然不高。经过多次试验,拔保发现外来的葡萄容易受到虫害侵袭,为此他从维也纳再次引进了大量的接根葡萄,显著提高了葡萄的成活率。然而,即使这样,葡萄依然会出现枯萎的现象。拔保随后尝试使用当地的野生葡萄作为接根,这种做法取得了成功。
这些新培育的葡萄不仅具有较高的糖分、出汁量和色素含量,而且还具备较强的抗病、抗虫和耐寒能力。拔保为这些葡萄取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名字,如大宛香、贵人香、阿芳香、玫瑰香等,以及品丽珠、蛇龙珠、赤霞珠、醉诗南、夜光杯、玛瑙红等品种。张弼士的葡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达到了25万多株,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葡萄园之一。每年葡萄丰收时节,张裕会组织一支专门的葡萄挑子队,负责将葡萄从果园运送到酿酒车间,确保葡萄的新鲜和完整性。
回归故土
拔保在张裕工作了18年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不得不在1914年返回奥匈帝国。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和奥地利的建立,奥匈帝国领事馆也随之关闭。
参考资料
申报:张裕首任酿酒师巴保男爵.新浪网.2024-08-29
不惜重金全球范围内纳贤 张裕公司百万年薪觅酿酒师(组图).新浪财经.2024-08-29
“南洋首富”酿出的葡萄酒.火爆好酒招商网.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