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行
徐中行,北宋末年临海人,理学家,教育家,以“孝、悌、睦、姻、任、恤、中、和”八种善德闻名,人称“八行先生”。曾得司马光称赞,因愤世嫉俗,隐居黄岩委羽山。晚年教授学生,温州市各地学子,纷纷来投。
他的第三个儿子庭筠,深得乃父之风,曾指点黄岩县尉郑伯熊(永嘉学派)理学,与父合称为“二徐先生”
人物简历
徐中行(?-1123)是北宋末年临海人,少年好学,深谙胡瑗“明道”之学,司马光称赞他“神气清和,可与进道;不为国器,必为儒宗。”但他看到官场黑暗,一生未去做官。隐居乡里,偶尔去会会亲友,“幅巾杖,往来委羽山中。”晚年教授学生,孜孜不倦。东瓯各地学子,纷纷来投。他说:“育人当身体力行,为学当循序渐进。”死后,因其“孝悌、睦姻、任恤、中和”八字美德,被称为“八行先生”或“贞定先生”。
他的第三个儿子庭筠,深得乃父之风,与父居。他为人耿直不曲,热心教育。秦桧当国时,他去参加科举考试,题目是“中兴”。他叹道:“今日岂歌颂时耶?”交了白卷,并提出五点其不足以为中兴的理由。自此与仕途绝缘。他在家里,与父亲一起,也以教书为业。一日,他出去拜访老朋友,几个月后回来。“归感微疾,端坐瞑目而逝。年八十有五。”人称“温节先生”。父子合葬于一墓,后人合称之为“二徐先生”。
名人逸事
嘉靖四十三年,吴承恩被委以浙江长兴县丞。其间吴承恩结识了湖州府长兴人徐中行,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徐中行任河南汝宁知府期间,遍游天中胜景。当他结识吴承恩之后,听说吴承恩在写作一部奇书,名曰\u003c西游记\u003e,十分赞赏。徐中行多次向吴承恩讲述汝宁府境内的嵖岈山景色,特别向吴承恩讲述了自己数次登临碴蚜山的感受,并高声吟咏了自己的诗作《岈仙踪》:嵖岈山上觅仙踪,孙悟空屹立半空中。圣僧讲经训愚顽,正果得道始大成;吴承恩听了徐中行的讲述,很有些心驰神往,尤其是听说唐僧曾多次到嵖岈山讲经,并教化石猴成为徒弟的故事。徐中行并推荐道:“写《西游记》”不可不走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可不到嵖岈山,那真是个风景绝妙的好去处啊!”后来吴承恩因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被弹刻下狱。徐中行设法救吴承思出狱并劝他远行以避祸。吴承恩问行往何处,徐中行说:“可往河南汝宁府嵖岈山,—来避祸,二来可激发创作《西游记》的灵感。”吴承恩由扬州市抵南京,乘船溯江而上到达武汉,再由京汉故道骑驴至汝宁府地,终于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秋天,登上了嵖岈山。面前这天造地设、惟妙惟肖的孙悟空形象如同黄钟大吕撞开了他酝酿创作《西游记》的艺术闸门。
宋史记载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其友罗适持节本路,举以自代,又率部使者以遗逸荐。崇宁中,郡守李谔又以八行荐。时章、蔡窃国柄,窜逐善类且尽,中行每一闻命辄泪下。一日,去之黄岩,会亲友,尽毁其所为文,幅巾藜杖,往来委羽山中。客有诘以避举要名者,中行曰:"人而无行,与禽兽等。使吾得以八行应科目,则彼之不被举者非人类与?吾正欲避此名,非要名也。"客惭而退。陈瓘台州市,闻名纳交,暨其没,录其行事,谓与山阳徐积齐名,呼为"八行先生"。
子三人,庭筠其季也,童草有志行,事父兄孝友天至。居丧毁甚,既免丧,犹不忍娶者十余年。秦桧当国,科场尚谀,试题问中兴歌颂,庭筠叹曰:"今日岂歌颂时耶!"疏其未足为中兴者五,见者尤之,庭筠曰:"吾欲不妄语,而敢欺君乎?"
黄岩尉郑伯熊代去,请益,庭筠曰:"富贵易得,名节难守。愿安时处顺,主张世道。"伯熊受其言,迄为名臣。有诏举人尝五上礼部尚书者予岳祠。庭筠适应格,所亲咸劝之,庭筠辞曰:"吾尝草封事,谓岳庙冗禄无用。既心非之,可躬蹈耶?"
其学以诚敬为主,夜必就榻而后脱巾,旦必巾而后起。居无惰容,喜无戏言,不事缘饰,不苟臧否。闻人片善,记其姓名。遇饥冻者,推食解衣不靳。屋以居,未尝戚戚。尤袤为守,闻其名,遣书礼之。一日,巾车历访旧游,徜徉几月。归感微疾,端坐瞑目而逝,年八十有五。乡人崇敬之,以其父子俱隐遁,称之曰二徐先生。淳熙间,常平使者朱熹行部,拜墓下,题诗有"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之句,且大书以表之曰"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
庭筠之兄庭槐、庭兰,皆有父风。孙日升,苦学有守,于是徐氏诗书不绝六世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