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竹禅故居
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于2001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乃一座历史名人之故居。其古色古香清代宅院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周边高耸入云的大厦相映成趣,令人深刻体会到现代房地产商业与古代历史文物价值的强烈反差。历史演变与社会发展承载了一段鲜为人知、记忆犹新的真实故事。
古厝历史
蔡新守节,郑氏没落
相传清代乾隆晚期,历任礼、吏、兵、刑、工五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师的名臣蔡新告老还乡。其门生为感谢师恩,于漳城(漳州市)建了一座精美的官员府敬赠蔡新,请恩师在此安度晚年。但一生为官清廉的蔡新始保晚节,坚决不受,却安居在家乡漳浦梁山下布村。
据有关史料证实,官园府第遂将其改为“郑氏祠堂”。后因郑氏家族衰落,房屋年久失修渐废,故被蔡姓盐官修后占为私用,盐官之后代亦衰落,对府第只用不修,墙壁剥落,厅房漏雨,杂草丛生,拟将府第拆掉出卖木料、砖瓦。
抗日留恨,购房铭石
1939年,闽南知名人士、爱国实业家蔡竹禅先生目睹府第破落不堪,深感拆毁可惜,于1943年把府第买断,聘请“泥水状元”李明月主持修复,另请泥水名师协同精心设计,精工细雕,历经五年,于1948年才修竣。蔡竹禅对此座民居的修复甚为满意,常与人炫耀:墙面细腻似少女之脸,风格古朴象葛山之式。
1966年蔡竹禅逝世,经文革十年浩劫,蔡氏家属及子孙均受迫害,蔡宅被冲击,遭受严重破坏。1980年起,蔡竹禅子女先后三次投入巨资对蔡宅进行整修,使故居完好保留至今。
保护历程
2000年蔡竹禅故居被列入天下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范围内,面临被拆毁之险境,在漳州市文管办的重视下、蔡竹禅长媳施淑英女士四处奔走呼吁,在舆论与媒体的压力下,蔡宅才得以保留。但古后面将近1000多平米的庭院依然遭商家侵占,至今未得到半点赔偿。
在蔡氏后人、地方文史工作者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蔡竹禅故居于2001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份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由漳州市文管办牵头,对故居进行再次系统的修缮,以期恢复原先历史风貌。
古厝现状
坐北朝南,三落大院,左右护厝,共有厅房27间,前有大埕,后有花园,整座宅院宽敞雅走进蔡竹禅故居,至第一进大门前,左右竖有二座石鼓,浮雕细琢凸圆形之花纹,蓄含圆通如意,和合吉祥之意。石鼓磁座的雄鹰、飞鹤、奔马、麒麟等浮雕栩栩如生。大门门槛、户定、门楣以青石琢成,门楣上装饰两枚圆形近乎黛色的宝石花户簪,左右门壁是方形缕雕虎图案的大花窗,窗下是方形的下幅石和圭脚石,映衬着前厅门上“鸿传竹报,宛蕴兰香”的楹联,令人醉心于书香门第诗情画意之中。
入前庭前,靠东花木掩映下有一座双口凤眼石井,两井口相倚双栖,世间罕见,据说是仿故宫制造而成,井口窄小有防人跌落之功能,井水常年不干涸,不得不赞为奇观。庭门外墙墙面尚保留着虎豹狮象四兽浮雕,是当年李明月大师的得意之作。
三进厅堂屋脊均采用等级较高的“燕尾式”双翘脊,第一进厅堂以三开间结构建成“三山脊”式叠落“燕尾”造型,形象独特。左右护厝厝顶的高度比厅堂略低,屋脊均为平脊式“圆枋”,暗示着尊卑长幼有别的天道伦常。
最耐人回味的应当是斗拱浮雕、木梁雕刻、柱础石雕这些细节,清式雕刻技巧和风格在细品之下风韵盎然。大堂每进都是二房抱一厅,大厅梁架都是叠斗抬梁式结构。抬梁上木雕古朴生动,有伸长鼻子的卧象,有形态威武的麒麟,体现出崇重、威严与高贵,既是承重的物件又是装饰的元素,一举两得。大堂内外装饰木雕内容丰富,花鸟虫鱼、应有尽有,雕刻巧夺天工。令人心动的是第二进厅堂前的左右庑廊,横梁上分别雕有绸带、玉笔、葫芦、芭蕉等八样图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木柱下端石磁虽不显眼,却琢有梅兰菊竹等浮雕,设计周细,用心备至。
厅堂及护厝前的大埕、天井都用琢平的花岗石铺成;门框、台基、�坎、��、巷路也都用琢光的花岗石铺砌,厅堂的��石长达7米,重达四吨,在古民居中实属罕见。大量使用花岗岩构件,故居的坚固、整齐、庄重可见一斑。庭院石板地面均保存完好,庭院花圃,漏窗古朴典雅,既起装饰作用,又增采光通风。居住环境讲求诗意的哲学,又注重科学的严谨,各进厅堂前面是石埕,通风透气,广植花木,有荷莲、铁树、兰花、榕树盆景等数十种。二进大厅石埕的花丛中,有棵二米多高铁树,是蔡竹禅先生当年亲手种植,每年春季都会长出一簇橙黄色花蕾,婷婷玉立,颇有“色压群芳”之势。
第二、三进厅堂走廊各有两耳门通左右护厝。两边护厝各为三厅六房(每单元二房抱一厅,形成三单元),共有18间,厅房虽不如大堂厅房宽大,却也明亮雅致。左右护厝前狭长的石埕,草木茏葱,静谧的宅院荡漾着花香春色,几个种着荷花的大缸还刻有字画,甚为讲究。
左右护厝北端各有小门通后花园。花园原有面积l000多平方米,有兰圃、八角亭、假山、猴洞、金鱼池;有花纹透剔的华安玉“桌椅”,有形态各异的太湖石景。园内名花异卉,嘉木秀竹,丛丛簇簇,争芳斗艳,当时在漳州市颇负盛名。可惜由于历史动荡,最是蕴涵了庭院园林艺术价值的花园已经悉数尽毁。
现在的蔡竹禅故居,经漳州文管办勘测,总面积为2865平方米,其中文物建筑面积达1291平方米。宅院坐北朝南,为三进带两厢的四合院式建筑,建筑功能分布清楚。宅落前有天院,后有花园,东厢东侧增建炮楼、平房等附属建筑。漳州文管办负责人介绍说,蔡竹禅故居的文物价值在于建筑梁架和装修部分雕刻精细,题材图案和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装饰简繁有度,整体风格雍丽大方,建筑艺术水平高超。1988年,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单士元,中国古建筑高级工程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郑孝燮组团到福建省考察,参观了蔡竹禅故居,两位专家一致赞誉蔡宅建筑群为“闽南三角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国内所剩无几”,并当场题词“建筑文化,国之瑰宝”。
如今蔡竹禅故居已经被完整地保护下来,此乃漳州市历史文化的一大幸事。美中不足的是其后花园一千多平米的房地被开发商推到,建起十八层大楼,至今没有得到丝毫拆迁赔偿。
蔡竹禅陵墓 公元2012年春天,经过与芗城区开发商的10年抗战,蔡竹禅故居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古建筑幸免遇难。
公元2012年冬季,龙文区蔡坂村传来噩耗,蔡竹禅墓地已被龙文区政府卖给开发商建“永润文化园”,具备文物价值的闽南墓葬面临拆迁,区政府至此不将蔡竹禅陵墓列入文物保护普查单位,漳州市历史文化名人的陵园注定要遭遇政府拆卖,或者任其逐渐塌消亡。
呜呼哀哉!一代爱国实业家,一生创造的财富不计其数都贡献给了新社会,死后连一亩三分的葬身墓地政府都要卖掉,面临掘棺拾骨的局面!逝者何于安宁?
公元2013年冬季,漳州柯蔡姓氏协会和蔡坂村村委会对村里的蔡氏宗祠进行抢救维修,并为蔡竹禅陵园的原地保护奔走呼吁,制定出原地保护、妥善重修蔡竹禅陵园的设计方案,期盼着当地政府的批准和支持。
至此,由蔡竹禅传奇、蔡竹禅故居、蔡氏宗祠、蔡竹禅陵园等系列贯穿的故事和文物,成为了当代漳州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