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的现代性
《古典诗的现代性》,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加以重读、复述与再解释。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丛书名: 读书书系
平装: 31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8034793, 7108034794
条形码: 9787108034793
商品尺寸: 20.6 x 14.2 x 2 cm
商品重量: 363 g
ASIN: B004CCQW9K
内容简介
《古典诗的现代性》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加以重读、复述与再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皇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体现出文学精神的颓加荡、艺术理念的讹而新、语言形式的断续性与互文性。而这些历久弥新的现代性品质,为中国古典诗在现代语境里的转生提供了契机。
编辑推荐
《古典诗的现代性》:读书书系
作者简介
江弱水,生于一九六三年,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诗学研究。著有《卞之琳诗艺研究》、《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抽思织锦:诗学观念及文体论集》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南朝文学篇·概说
第一章 颓加荡
第二章 讹而新
第三章 断续性
第四章 互文性
第二部分 唐诗篇·概说
诗之相契
第六章李贺:颓废的混乱
第七章 李商隐:互文的奇观
第三部分 宋词篇·概说
第八章 周邦彦:染织的绮语
第九章 姜夔:从镜像到心像
第十章 吴文英:语言的魔障
余论从“五四”到三十年代:传统的重估与转生
主要参考书目
后序一(黄维棵)
后序二(江弱水)
文摘
这种深寂的冥想,内倾的独语,最易于造成旋律的音乐。无怪乎现代主义的冥想诗往往借助了音乐的手段。汤永宽论托马斯·艾略特说:“诗人在四首四重奏中追溯一生经历,沉思并求索时间与永恒的关系,抒发他对现世的失望和来世的渺不可期,感叹信仰的需要和坚守的不易,语言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困难,甚而怀疑诗歌艺术在世间的意义等等。这些,作为中心主题,在各篇中反复呈现、交织、展开和深化,像路德维希·贝多芬晚年创作的一组四重奏乐曲一样,‘以暗示和掠影,低回反复交织于一曲美丽动听、时而忧郁终而变为恬静的音乐之中’。”保罗·瓦勒里在谈及《海滨墓园》时也说:“我将尝试使诗人们投身于创造,以音乐家的形式,创造出对于同一主题的姿态万千的文本和丰富多彩的演义。”“诗歌要求或暗示出一个迥然不同的境界,一个类似于音乐的世界,一种各种声音的彼此关系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产生和流动着音乐的思维。”
托马斯·艾略特关于现代主义的“冥想诗”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前提,使我们得以重新打量《秋兴》八首,辨析其文本特质,了解其生产过程,衡量其诗学价值。下面,我就从冥想的气质、内倾的声音、音乐的思维、心理的逻辑等四个方面,对《秋兴》八首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以阐发其与西方现代主义相通相应的诸多特色。
(一)冥想的气质。饶宗颐说杜甫州诗为“独居深念”之作,叶嘉莹说杜甫晚期七律表现出“触引深思默想的意象化”,皆把握到《秋兴》八首一类诗的独特的冥想气质。从题面上看,杜甫身在夔府,心系京华,因“老去才难尽”,遂“秋来兴甚长”(语出《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全篇几个关节点,就是第一首的“故园心”,第二首的“望京华”,与第四首的“有所思”。杜甫暮年“心”、“思”所在,小则为自身之出处,如“画省香炉”与“山楼粉”,“功名薄”、“心事违”与“多不贱”、“自轻肥”,“沧江岁晚”与“青琐朝班”,“彩笔气象”与“白头低垂”,处处形成今昔、人我的对比;大则为国家之盛衰,从第四首到第八首,无不极力渲染长安的富丽堂皇,而又收拾以衰飒残败的景象,总而言之,是“百年世事不胜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