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乡
中村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东南部,东南与宁都县小布镇相连,东北接乐安县金竹畲族乡,西南临上溪乡,西北靠石马镇。乡政府驻地中村圩距永丰县城81公里。全镇面积105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66个村小组,149个自然村。2018年末,中村乡户籍人口7023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群山绵亘,最高峰为灵华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为北部黄毛,海拔548米。境内溪流有三条,分别发源于牛和灵华山,由东北流向乐安,注入恩江。中村乡的支柱产业为农业、林业和矿产采掘加工业。2018年末,中村乡有工业企业17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家。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为中村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沙溪区;1959年,划入石马区;1958年,由中村、记上、上坊、长坑、严溪、夫坑、义溪、龙头8个高级社组成中村人民公社;1968年,并入石马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社设乡,改称中村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6年末,中村乡辖9个行政村,64个村小组,154个自然村。
2003年,并夫坑、严溪为夫坑村,并义溪、梨树为义溪村。
2010年末,中村乡辖7个行政村,66个村小组,149个自然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10月,中村乡下辖7个行政村:中村村、记上村、梅仔坪村、高家地村、夫坑村、龙头村、义溪村。中村乡政府驻地中村圩,距永丰县县城81千米。
地理环境
中村乡位于永丰县东南部,东南连宁都县小布镇,东北接乐安县金竹畲族乡,西南临上溪乡,西北靠石马镇。全镇面积105平方千米。
气候环境
中村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群山绵亘,灵华山海拔1454.9米,为县内最高峰;最低点为北部黄毛嵊,海拔548米。中村乡境内溪流有三条,分别发源于牛牯岽和灵华山,由境东北流向乐安,注入恩江。所以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中村乡境内有耕地5460亩(旱地240亩)、林地12.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野生保护动物有鳞甲目、花面狸、竹鼠属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有钨矿、铜矿、锌矿、萤石、石英石、正长石、水晶石、瓷土。
旅游资源
灵华山位于中村乡梨树村境内,距梨树村约7千米,东南与宁都县县交界,北与乐安县县相连,地跨永丰县、宁都、乐安三县域,面积25平方千米。灵华山山顶有凌云山古刹,麻条石砌成,离古刹500米处有一观景台观景台。
乡镇简介
中村乡位于永丰县东南部,东南连宁都县小布镇,东北接乐安县金竹畲族乡,西南临上溪乡,西北靠石马镇。乡政府驻地中村圩距县城81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群山绵亘,灵华山海拔1454.9米,为县内最高峰;最低点为北部黄毛嵊,海拔548米。境内溪流有三条,分别发源于牛牯岽和灵华山,由境东北流向乐安县,注入恩江。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中村乡,新中国成立初属沙溪区,1959年划入石马区;1958年由中村、记上、上坊、长坑、严溪、夫坑、义溪、龙头8个高级社组成中村人民公社;1968年并入石马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社设乡,改称中村乡。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反第二次“围剿”中村战斗胜利的主战场;1986年辖9个村委会,64个村小组,154个自然村,1288户,5998人;2003年,并夫坑、严溪为夫坑村委会,并义溪、梨树为义溪村委会;2010年辖7个村委会,66个村小组,149个自然村,1738户,65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1人)。中共党员251人,其中预备党员9人。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60亩(旱地240亩)、林地12.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2010年,财政总收入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
支柱产业
农业、林业和矿产采掘加工业为中村乡支柱产业。2004年,引进浙江大田野生灵芝种植技术;2005年引进宁都县大田香菇栽培模式,2008年引进并推广竹鼠养殖技术,2010年引进菊薯试种20亩。
境内资源丰富。有用材林7.85万亩,经济林3204亩,主要是杉、松和竹和其他杂木,并分布有少量玉兰、木莲、红椎、深山含笑、楠木、银杏以及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树种。活立木蓄积量29.18万立方米,年生产商品材4000立方米;“特色资源”孟宗竹面积6.6万亩,蓄积量514.82万株,年产商竹50万株左右,占全县毛竹林面积、产量50%以上。以嫩竹为原料的毛边纸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产品远销东南西亚各国。冬笋、春笋以及笋干及各类竹制品年均销售收入500多万元,产品畅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等地。
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探明的主要有钨矿、铜矿、锌矿、萤石、石英石、正长石、水晶石以及瓷土。1987年11月,在境内黄毛嵊“仙人抗轿”山上发现萤石矿后,萤石开采以及加工成为中村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乡镇发展
1986—1995年使用磁石电话;1996年开通程控电话。1998年建成有线电视网络。2000年建成移动通信塔。2004年6月建成电信营业楼。至2010年,全乡100%村组通电话,98%村组通有线电视。
2002年,启动“人畜饮水”工程;2003年,兴修黄毛嵊至中村圩水泥路4.1公里。2005年,改造中村上至义溪村水泥路7.5公里,夫坑村至龙头才能水泥路4.5公里。2006年至2010年,进一步加强公路建设,先后完成了记上、高家地、梅子坪、义溪和夫坑公路建设,总投资达700多万元、总长度为25公里,极大地缓解了我乡交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全乡修建村级公路19条,95%的村组通公路。95%农户通自来水。
经济建设
2004年,引进浙江省大田野生灵芝种植技术,2005年引进宁都县大田香菇栽培模式,2008年引进并推广竹鼠养殖技术,2010年引进菊薯试种20亩。
境内资源丰富。有用材林7.85万亩,经济林3204亩,主要是杉、松、竹和其他杂木,并分布有少量玉兰、木莲、红椎、深山含笑、楠木、银杏、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树种。活立木蓄积量29.18万立方米,年生产商品材4000立方米。“特色资源”孟宗竹面积6.6万亩,蓄积量514.82万株,年产商竹50万株左右,占全县毛竹林面积、产量50%以上。以嫩竹为原料的毛边纸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产品远销东南西亚各国。冬笋、春笋、笋干及各类竹制品年均销售收入500多万元,产品畅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地。
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探明的主要有钨矿、铜矿、锌矿、萤石、石英石、正长石、水晶石、瓷土。1987年11月,在境内黄毛嵊“仙人抗轿”山上发现萤石矿后,萤石开采、加工成为中村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1996—2010年,先后办起了单片厂、竹拉丝厂、竹地板厂、机制纸厂、活性炭厂、牛角湾萤石矿、萤石精选厂、小水电站、天宝矿业、牛角湾钨矿等工业企业。形成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四轮驱动”局面,全乡经营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品流通、餐饮、服务业的企业从1985年的20个增加到2010年得92个。
2007年全乡工农业总值完成313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完成1670万元,实现利税259万元;农业产值完成1461万元。
充分利用山区气候条件和林业资源及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孟宗竹、养殖等产业,全面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创建基地、培植专业户,形成种养、加工专业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凌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创建曾坊、严溪、龙头3个田菇种植基地,种植田菇200多亩,120万袋;创建洋九坑、梅仔坪长坑等村毛竹低改基地;创建高家地油茶低改基地,油茶低改500亩;涌现出食用菌种植专业自然村8个,毛竹专业村7个,油茶专业村1个,养牛专业村1个。同时,全乡共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5211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816亩。另外,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免费为农户饲养禽畜开展春、冬两季集中防疫,由于措施有力,全乡未发生禽畜疫情。
2007年该乡林改工作进入攻艰破难阶段,为明确责任抓好工作落实,通过强化组织领导,严格奖惩办法,全年调处剩余山林纠纷8起,调处率100%,分山到户率97.6%,分户登记率达84%,确权发证面积达99%以上,林权证全部按期发放到户,全面取消了涉林税费。由于林改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取消了各级涉林收费,放活了经营,打破了垄断壁垒,全乡林农收入稳定增长,全乡人均纯收入为1488元。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乡党委、政府坚持增收节支、量入而出的财政收支原则,围绕财政增长目标,全力护税协税,千方百计培植税源,增大财政总量,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完税护税协税任务45.91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1%,全面完成上级下达财政目标任务。
基础建设
1986—2002年,新增通电村组34个。2003年,实施农网改造,由北坑变电站统一供电,高压输送由6000伏改为1万伏,进村高压线杆全部更新,全乡共设立变压器26台,至2010年,100%村组、农户通电。
1999年启动小城镇建设,至2010年,兴建3层以上钢混结构楼70多幢,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成42的的得“井”字形街道,并在街面人行道铺设了彩色地花砖。
2007年夫坑兴村、中村三斗丘和高家地里坪源、划头坑四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清六改四普及”以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结合山区乡村特点,因地制宜,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已基本形成。“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已完成高家地村集中供水工程3个,即高家地组、里坪源村组和划头坑村组农户120余户用上了干净纯洁的自来水。采取“政府引导、民间主体、自主建设”方式,引导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募集资金25万元,修建贯通了梨树至灵华山旅游公路;以开展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记上、梅仔坪、高家地3个村投资60多万元按标准建起了综合办公楼,义溪、夫坑村正在作项目启动前筹备工作。此外,投资80余万元的乡政府综合大楼6月份已竣工投入使用,梅仔坪村、高家地村、龙头村医务室规范化建设也已完成,中小学还分别就附属设施完善及校园绿化、美化投入了一定资金。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完工,不仅进一步改变了山乡同时同时也为时为山区群众发展生产、建设家园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科教文卫
2010年,有初中1所,在校学生312人,教职工21人;完小1所、村小6所,在校学生674人,教职工32人;文化站一个、图书室8个;业余农民剧团1个,人员16人;医院1所,医生12人;敬老院一个,在院老人31人,工作人员4人。2010年末,中村乡境内有文化站一个、农家书屋8个;业余农民剧团1个,人员16人。
参考资料
中村乡基本情况简介.永丰县人民政府.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