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殖亚纲
扁形动物门门吸虫纲的一类,在体内寄生,生活史复杂,需要两个以上寄主(终寄主和中间寄主),一般幼虫期的寄主(即中间寄主)是软体动物门,成虫期的寄主(即终寄主)是脊椎动物和人,危害性严重。成虫有吸盘一个或两个,体后部无复杂的固着器,成虫无眼点,幼虫有退化的感光器。根据寄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肠吸虫(如布氏姜片虫)、华支睾吸虫(肝片吸虫)和脑血吸虫病(如日本血吸虫)。
简介
扁形动物门 吸虫纲的一类,在体内寄生,只要寄生在内部器官中。生活史中复杂,需要两个以上寄主。一般幼虫期的寄主是软体动物,成虫期的寄主为脊椎动物和人,危害性严重。成虫有吸盘一个或两个,体后部无复杂的固着器,成虫无眼点,幼虫有退化的感光器。
分类
根据寄生的位置不同,其分类如下:这类寄生虫寄生在肠内的,一般称为肠吸虫,例如布氏姜片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的称为华支睾吸虫,如肝片吸虫;寄生在血液中的则称为脑血吸虫病。
代表动物
(1)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中南美、欧洲、非洲各地比较常见。我国动物虽有感染,但人体感染较少。
肝片吸虫又称羊肝蛭。虫体较大,体长为20~40mm,宽5~13mm。体表有细棘,前端突出,略似圆锥,叫头锥。口吸盘在虫体的前端,在头锥之后腹面具吸盘。
生殖孔在腹吸盘的前面。口吸盘的中央为口,口经咽通向食道和肠,在一肠干的外侧分出许多侧支,精巢两个,前后排列呈树枝状分支,卵巢一个,呈鹿角状分支,在前精巢的右上方;劳氏管细小,无受精囊。虫卵椭圆形,淡黄褐色,卵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
生活史:成虫寄生在牛、羊及其他草食动物和人的肝胆管内,有时在猪和牛的肺内也可找到。在胆管内成虫排出的虫卵随胆汁
排在肠道内,随寄主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落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经过2~3周发育成毛蚴。毛蚴从卵内出来,体被纤毛,在水中自由游动。当遇到中间寄主椎实螺,即迅速穿进其体内进入肝。毛蚴脱去纤毛变成囊状的胞蚴,胞蚴的胚细胞发育成雷蚴,然后形成尾蚴。尾蚴有口吸盘、腹吸盘和长的尾部。尾蚴成熟后即离开椎实螺在水中游动若干时间,尾部脱落为囊蚴,固着在水草上和其他物体上,或者在水中保持游离状态。牲畜饮水或吃草时吞进囊蚴即可被感染。囊蚴在肠内破壳而出穿过肠壁经体腔而达肝,牛、羊的肝胆管中如被肝片吸虫寄生,肝组织被破坏,引起肝炎及胆管变硬,同时虫体在胆管内生长发育并产卵,造成胆管的堵塞,影响消化和食欲;同时,由于虫体分泌的毒素渗入血液中,溶解红细胞,使家畜发生贫血、消瘦及浮肿等中毒现象。人体感染可能是食生水、生蔬菜所致,因此在牧场中应改良排水渠道,消灭中间寄主椎实螺,禁止饮食生水、生蔬菜,可使人免受感染。
(2)布氏姜片虫成虫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一种。虫体扁平,卵圆形,皮层有体棘,生活时肉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体形像姜片,故名姜片虫。虫体平均长为30mm,宽为12mm左右,其大小常因肌肉伸缩而有较大变化。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靠近口吸盘,比口吸盘大;口吸盘的中央为口,其后为咽,肠管分两支,每支常有4~6个波浪形弯曲。在前精巢之前及
前后两精巢之间弯曲较大。精巢两个,前后排列,高度分支,有长带状的阴精囊,在腹吸盘的后方、子宫的背面,囊内有弯曲的贮精囊、射精管、阴茎。卵巢呈鹿角状,分为三支,每支又分细支,在精巢之前右侧,子宫盘曲于腹吸盘与梅氏腺之间,开口于生殖孔(在腹吸盘前)。虫体两侧卵黄腺发达,成卵腔周围被梅氏腺所包围。虫卵椭圆形,淡黄色至无色,卵壳很薄,一端有小盖,卵内有未分裂的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是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大的一种。
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内,偶见于大肠。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在一定温度下(27~32摄氏度)经3~7周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找到中间寄主扁卷螺,便钻入螺体,经过胞蚴、雷蚴和第二代雷蚴发育出许多尾蚴。尾蚴从螺
体内逸出,在水中游动,遇到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即吸附于其表面,脱尾而成囊蚴。囊蚴扁平略呈圆形,囊蚴具有感染性,借水生植物的媒介作用,人或猪生食带囊蚴的菱角、荸荠等,囊蚴即被吞入,在小肠上段经过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囊壁破裂,幼虫脱囊而出,吸附在十二指肠或空肠粘膜上,经过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开始产卵。成虫以肠内的食物为营养,一般可存活两年左右。
布氏姜片虫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症状轻重与虫数的多少以及患者的体质有关。姜片虫以吸盘附着于寄主肠壁内而且常转移吸着部位,引起黏膜损伤、发炎、出血甚至溃疡。加上虫体本身夺取营养,可使患者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儿童可引起发育障碍。
防治原则:由于此病的流行常与种植某些水生植物和养猪业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姜片虫感染,关键在于避免吃入活的囊蚴,不吃生菱角、生荸荠等。加强粪便管理,杜绝传染源。
(3)日本血吸虫(裂体吸虫 japonicum)在人体内寄生的血吸虫有六种,其中主要有三种,即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曼氏血吸虫(S.mansoni)和日本血吸虫。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它所引起的疾病简称血吸虫病,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形态特征:成虫雌雄异体,体为长圆柱形。雄虫粗短,乳白色,体表光滑,口吸盘和腹吸盘各一个。口吸盘在前端,腹吸盘略后于口吸盘,突出如杯状。
自腹吸盘以后,虫体两侧向腹侧内褶,形成抱雌沟,雌虫停留其中,呈合抱状态。雌虫较雄虫细长,暗黑色,前端细小,后端粗圆。口吸盘与腹吸盘等大。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无盖,其一侧有一小刺,排出的卵已发育至毛蚴阶段。
生活史:脑血吸虫病成虫寄生于人体或哺乳纲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雌雄虫在肠系膜静脉的小静脉管内交配,雌虫于此处产卵,虫卵可顺着血液进入肝内或其他肝器,或逆血流而入肠壁,初产出的虫卵尚未成熟,在肠内或肝内逐渐成熟。由于卵内毛蚴分泌酶的刺激,溶解周围的组织,虫卵经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自然界存活的时间受环境影响极大,一般存活时间不超过20天。干燥可加速虫卵死亡,与水接触后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5~30摄氏度,粪质越少,水越澄清和一定的光照,虫卵的孵化率也越高。从卵内孵出的毛蚴呈梨形,半透明,灰白色,周身被有纤毛,在水中游动。毛蚴的抵抗力较弱,在水中存活1~3天。当毛蚴遇到钉螺,自钉螺软体部分侵入螺体,进行无性繁殖,先形成母胞蚴,
母胞蚴成熟破裂后释放出多个字胞蚴;字胞蚴成熟后即不断释放出尾蚴,一条毛蚴进入螺体后能增至到数万条甚至十万条尾蚴。毛蚴发育至成熟尾蚴的时间,夏季约需1个半月,冬季需5~6个月。
尾蚴体部圆筒状,后部稍膨大,尾部分尾干和尾叉,体部有吸盘及头腺。在有水的条件下,成熟尾蚴才能从钉螺体内逸出,光线的刺激,温度在15~35摄氏度,水的PH在6.6~7.8均适于尾蚴逸出。在5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尾蚴不逸出。尾蚴是脑血吸虫病的感染期,其侵袭力夏季可保持3天,秋冬季则达3天以上。尾蚴从螺体逸出后,一般密集在水面上,当接触人、畜的皮肤(或黏膜)时,借其头部分泌物的溶解作用及本身的机械伸缩作用侵入皮肤,脱去尾部称为成虫,而后侵入小静脉和淋巴管,在体内移行。移行途径:尾蚴—皮肤—静脉系或淋巴系—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十二指肠淤积症—毛细血管—肝门静脉。
血吸虫在人体内移行发育过程中,未能到达门静脉系统的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在移行过程中,由于脑血吸虫病对机体的刺激而遭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童虫在移行过程中死亡。
自尾蚴感染至成虫产卵约需4周,产出的虫卵发育成熟至少需要11天,故粪便中最早出现成熟虫卵是在感染后35天;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估计在10~20年之间。
危害及分布: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当代世界上6种主要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非洲锥虫病和麻风病)之一。流行分布在一些地区,主要因为其中间寄主——钉螺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日本血吸虫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流行区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祖国医学很早就有类似血吸虫病的记载,1972年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古尸的肝中查见了日本血吸虫卵,证明在2100多年前,我国已有血吸虫病的流行。受感染者,成人丧失劳动力,儿童不能正常发育而成矮小症,妇女不能生育,甚至丧失生命。
人感染脑血吸虫病,主要由于接触疫水,如下水劳动或皮肤接触被尾蚴感染的露水、雨水及潮湿地面等。此外,饮水时尾蚴也可经口腔黏膜侵入人体。感染季节一般是春、夏、秋三季,尤以春末、夏季和早秋感染率较高。
防治原则: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查病治病、查螺灭螺、粪管、水管及预防感染等几个方面。以切断血吸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寄主钉螺的分布广、量大,地理条件复杂,我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结合生产,因时因地制宜的有效灭螺方法。管好粪便和水源可预防多种寄生虫病。此外,针对上述脑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进行个人防护,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后在血吸虫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
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现在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学和免疫病理学已有许多新认识。血吸虫自尾蚴侵入人体后,童虫、成虫及虫卵3个阶段侵害人体多种组织器官,诱发人体一系列免疫应答和反应。由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血吸虫病免疫学不仅受到寄生虫学者的重视,也是免疫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以其作为研究免疫学复杂性的一个模型,预期对人体免疫将获得更深入的认识,直接应用于寄生虫的防治,且对防治癌症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提供启发和参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