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山镇
栗山镇,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地处湘乡市南部,东面和北面与山枣镇相连,东南与湘潭县石鼓镇交界,南面和西南面与中沙镇相连,西面和西北面与虞塘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8.84平方千米。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属莲花六都;1995年5月,撤区并乡,巴江乡、栗山镇会合并为栗山镇。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栗山镇常住人口为16538人。截至2020年6月,栗山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西山村16号。
2011年,栗山镇财政总收入1317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055元。2018年,栗山镇有工业企业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历史沿革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属莲花六都。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县第二区。
1952年,设栗山乡。
1962年6月,改公社。
1984年,复置乡。
1994年1月,成建制镇。
1995年5月,撤区并乡,巴江乡、栗山镇会合并为栗山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栗山镇地处湘乡市南部,东面和北面与山枣镇相连,东南与湘潭县石鼓镇交界,南面和西南面与中沙镇相连,西面和西北面与虞塘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8.8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栗山镇境内大部分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48—2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九峰山荆紫峰725.9米,最低为48米。
水文
栗山镇境内有涟水河支流穿过峨嵋、双江等村,境内河道长1.5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栗山镇属丘陵区,水利基础条件坚实,镇内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2座,有机埠49座、河堤127处,大小山平塘1472口。
矿产资源
栗山镇境内有小型煤矿1座,石料场1个。耕地面积23093.9亩,全部为水浇地。
行政区划
2011年,栗山镇辖1个社区、24个行政村:西山塘、西山、相思、九峰、长冲、洪芙、栗山、双江、峡上、大顺、金银、黄金、杨梅、粮桔、峨嵋、新丰、两家塘、界头、荆泉、大旗、石桥、永安、巴江、新合、白竹,下设24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栗山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西山村16号。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栗山镇总人口2.7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42人,城镇化率4.8%。总人口中,男性14441人,占51.5%;女性13459人,占48.5;18岁以下6016人,占21.5%,18—35岁7420人,占26.6%;35—60岁10319人,占37%;60岁以上4145人,占14.9%;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0.84%,人口自然增长率0.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12人。
2017年末,栗山镇常住人口为20505人。
截至2018年末,栗山镇户籍人口为27969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栗山镇常住人口为16538人。
民族
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27881人,占99.93%,另有苗、土、瑶、壮、白、侗、哈尼族等7个少数民族19人,占0.07%。
政治
共有支部31个,党员95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栗山镇财政总收入1317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6万元,增值税70万元,城建税2.5万元,个人所得税2.5万元。2011年,人均财政收入475元,比上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7055元。
2018年,栗山镇有工业企业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栗山镇粮食生产以水稻、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2.54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6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2.8%。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2.1万吨,人均77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和油料作物,2011年,油料产量为589吨,其中油菜550吨,花生37.2吨。蔬菜产量1.74万吨,主要品种有青萝卜、白菜、瓜类、食用菌等。
栗山镇畜牧业以生猪和家禽为主。2011年,出栏肉猪5.44万头,仔猪0.556万头,家禽饲养量11.08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5503.8吨,其中猪肉5440吨,牛肉50.1吨,羊肉13.69吨。畜牧业总产值1.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4%。
2011年,栗山镇造林6500多亩,绿化苗木2.6万株,林木覆盖率为44%。2011年,水果产量402吨,主要品种有柑橘属、西瓜等。
栗山镇渔业以池塘养鱼为主。2011年,鱼塘养殖鱼类967.2吨。渔业总产值1324.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2011年,拥有大型农业机械40台(辆)。
工业
2011年,栗山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2%。实现工业增加值2731万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生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3%。拥有工业企业11家,职工1300人。
商业
2011年,栗山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39万元,比上年增长9.5%;城乡集贸市场7个,年成交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共有商业网点86个,职工人数310人。
金融业
2011年,栗山镇镇内金融机构2家。各项存款余额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贷款余额5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文化
地名由来
栗山镇境内曾栗树满山,又处湘乡市至双峰县、涟源市之交通要塞,故此得名。
交通
栗山镇境内有320国道经过。
社会
教育
2011年,栗山镇有初中学校两所,在校学生411人,专任教师61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学校6所,在校学生1456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11年,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50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25.3%,比上年增长4.8%。
科技
2011年,栗山镇有技能人才335人;农村实用人才1362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栗山镇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文化站有建筑面积328平方米。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4处,演职人员458人。各类图书室20处,藏书2.6万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龙灯、耍狮子、花鼓戏。有腰鼓队、西乐队、中乐队14支,网吧3处,文学社1家,示范村文化室3家。2011年,共有无线广播站25个,有线电视用户100户,入户率12%。无线数字电视用户400户,入户率9.1%。有电影队1个,年放映180场次,观众2万人次。
2011年,栗山镇有学校体育场5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8000人,占常住人口的29%。
医疗卫生
2011年,栗山镇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床位17张,每万人拥有床位6.2张,固定资产总值3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6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注册护士2人。24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
社会保障
2011年,栗山镇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30人,支出79680元,月人均221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84户,人数1564人,比上年增加农村低保户118户,88人,全年共发放150.7万元,月人均80元。2011年,全年共发放定额补助64.6万元。房改造补贴款50户33.78万元、大病救助款3.96万元、自然灾害临时救助款9.5万元、临时救济款15.8万元、城镇低保金7.98万元、农村低保金150.7万元、五保户生活补助金95.6万元。
2011年末,栗山镇共有社会福利单位1所,其中,敬老院1家,床位5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1人,全年发放生活补助72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13万人,参保率9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栗山镇有电信服务站2个,程控电话5000余门,固定电话1750户,电话普及率22.8%,移动电话1.1万户,互联网用户45户。
基础设施
能源
2011年,栗山镇境内有加油站1个。
2011年,栗山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
旅游
风景景点
湖南省湘乡市九峰山是栗山镇的新丰、永安、九峰等村与虞塘镇的尼山村四村接壤之处,有一座九峰山,距湘乡市城22千米,距虞唐街7千米,是当地最高的山峰,海拔814米,是群山发脉的主峰,靠西北走向犹如蛟龙舞拱,连现九个峰,因此得名“九峰山”;悬崖陡壁,山势雄伟,远看活像一只巨狮、仰天长啸,故又名“啸天狮子”。
发脉于南岳祝融峰,经衡山、湘潭市、转湘乡,蜿蜓至此,结成一座耸入云天的名山;前有荆紫峰,大旗山,千山朝拱;后有涟水河,韶山渠,万顷碧波;右有马蹄寨,犹如一只雄壮宝驹,待命出征;左有门扇山,好像玉阙城门,屏护九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古木参天,山清水秀。远观“南岳祝融”,犹如“南天柱石”,近看“龙城文塔”,又似“对天挥毫”;春游九峰,和风指煦,夏游九峰,鸟语花香,秋游九峰,天高天爽,冬游九峰,银装素裹,晨看金阳,千朵朝霞,暮观玉兔,万点银星,天地交映,其美无穷。长、株、潭320国道,及湘黔、京广铁路主干线,北通京津,南抵港澳,交通发达,旅游方便。
九峰山,天宝物华,盛产竹木,历为造纸之乡,白果纸,包皮纸,皮纸远销京沪,财源可观。更有很多名贵药材,如枝子、湘蕾金银花、前胡厚朴、天门冬百合、地黄、菊花等等,引争无数药农。登山采挖,获利甚厚。解放前,有一药农,曾在此山培育野生灵芝、人参,获得成功,传为美谈。山谷石洞,清泉四溢,水澈如镜,芳甘可口,众人喝饮,清心沁神,当地农户,引水到家,矿泉自流。水质之佳,不亚“白沙”甘泉。更是奇者,左麓“观音大塘”,盛产双芯白莲,粒大如枣,滋阴补肾,和胃健脾,品质上乘,营养丰富,乾隆,皇上索为贡品。
九峰山,地灵人杰,左边山腰曾有“诸佛庵”、“修真庵”等古寺,(遗址尚存)。曾有瞿公真人,在该寺修道登仙;乾隆年间,罗国俊曾读书修真庵,荣中翰林,升礼部;右有尼山观,屡立教馆,曾有刘健成、刘湘翰等名儒,多年停馆任教,涌现无数文人学子,杞梓梗楠,材皆栋梁,农工商学,人文蔚起,琴棋书画,才尽风流,为国为民,育出大批英才。
九峰山,含天地之秀,寓乾坤之钏灵,得雨露之滋润,聚日月之精华,不愧为风水宝地,神仙圣境。相传宋代年间,当地大旱,禾苗受损,野草皆黄,一白衣女士,慈洒甘霖,众生受泽,普沾恩露,为报神恩,恳问何神,承仙梦示,乃何祖仙姑是也。后当地信士,在山顶以土木石块,修建小庙一座,内塑神像——何祖仙姑,百姓虔诚,千秋敬奉。
细考何祖身世,历史记载不一,据“辞源”所载,出生唐朝年代,永州市人氏。又据“广东省史志”记录,何祖仙姑,本名何素女,又叫何奉,母亲吉氏,素女自幼性情温柔,聪明伶俐,她坚持婚姻自主,遭到父亲反对遣责,强迫许配给一个情不投意不合的富家大龄男子,并迫近期出嫁,素女反抗无效,正在做饭之时,手持捞箕,投井自尽。素女死后,隐居衡山一石洞内,整整修炼了一百多年,其时玄女见她贞节可嘉,刻苦勤修,多次传授大道仙诀,在民间做了许多铲妖除魔的好事,度为八仙之一,现在脍炙人口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何乃八仙一神。
仙姑降临九峰庙之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男女清吉,老少平安,人欢神乐,香火不断。
庙中有庙
九峰山,还有一大奇观,即“庙中有庙”,实为罕见。相传清同治年间,家住巴江永安桥瑞荫堂的王金堂,跟随清代名将左宗棠,清军收复新疆之战,路过甘肃省,教以突围之计,王喜悦忙问,女子尊姓大名,何方人氏?白衣女子回答:我姓何,与你老家是对门对户的邻居。王惊醒方知是梦。次晨王按梦情,仔细推敲,很觉战术有理,便重整旗鼓,奋力突围,果终胜利。后来皇上封王金堂为“振威将军”。王载凯回乡,念其白衣女子指引之德,遍访梓里,无何姓之人,后经人提醒,只有九峰山,有何祖仙姑菩萨。王便诚登庙前,躬身祈祷,瞌头问卦:“如系尊神指点,许以扩建庙宇”,卦示“武威郡之困,乃吾之小计。(尔若虔诚建庙),小庙当存。”王金随即动手筹建,并晓以四乡信士乐捐,择吉日开工,凿石动土,麻石为壁,一栋一横,石门石柱,庄严静肃,隆盖在小庙之上,此为“庙中有庙”之由来。大庙落成后,殿门上方用汉白玉镶嵌“何仙姑庙”四个金光闪闪大字,落款为同治五年,两边对联为“仙有心而济世,姑无论其何人”。大庙两头,建有山门,殿坪前边,麻石栏杆,殿坪中央,设有铁铸香炉壹座,高超太余,重达吨多,两边上下之路,石砌拾级;殿堂中央,悬挂红绸神帐,精装金佛,仍安小庙,上陈香案,下设拜席,上匾下额,左钟右鼓,抽签问卦,陈设俱全,香烟缈缈,神光普照,有求必应。一派仙风,朝拜信士,络绎不绝。
大庙建成之后,众信赖仰神光,九峰山成为六、七、八三者辖管,(即今虞唐、栗山、山枣三个镇)四方菜同朝拜,神通广大,人民清吉。
同治年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患重病,曾登山求保清吉,并献铁瓦,原物尚存少许,献名清晰可识。因九峰、山高风大,青瓦常有吹走之虞,众善信士,便献铁瓦,仙姑庙成了石壁铁瓦之殿。
民国二十年(1932年),界头赵家冲赵墩煌(即现今湖南省人大代表、南岳南台寺方丈、湘乡云门寺名誉方丈之宝昙法师),从攸县回乡到九峰山,在仙姑庙吃斋礼佛做小和尚,神恩普施,信士云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天年大旱,四方信士,恭迎仙姑菩萨下山,到虞唐福寿庵、栗山接云峰祈祷求雨,有求必应,普降大雨,雨露滋润,禾苗转青,百姓受泽,神恩普施之后,隆重送仙姑回殿,广大信士,红旗统伞,飞舞龙灯,大锣大鼓,鸣炮放,热闹非常,除九峰山麓前后左右百姓,还波及南酸枣、湖山、潭市、江口、测水、梓门、中沙、桂花、歇马、石鼓,茶佩、土桥等地信士,送驾人数之多,难以数计,可见神恩浩荡,信士虔诚。
可是“十年浩劫”,庙宇受到严重影响,铁瓦被拆,石壁受损,成为一堆废墟,劫后一老人重阳登高,见此情况,抒诗一首:“九月九日登九峰,山前山后问山人,山人不知何处去,空向残壁香焚,”此乃对情景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盛世出现,百废俱兴,保护名胜,提倡文明,时有尼山陈保元老人,记念神恩,又在山顶复建一小庙,重开旅游之光,香火之地,后有梅下村曾凤根,新丰村易伏生等善士,倡议还原起庙之举,出具报告,当地尼山、岱头、梅下、新丰、永安、九峰等村盖章签字,呈报栗山、虞唐两镇,转湘乡市宗教办,于2000年5月9日,湘民宗字第13号批准,九峰山为宗教活动场所,并发印鉴备案。
随即,曾凤根、易伏生、王建新、邓建南等热心人积极组织捐款。几年来共收信士乐捐七万两千多元。逐年捐款,逐步建设添置,一年一个新项目,当年在旧庙原址上,建成佛殿、厨房、住房,内外粉刷装饰,金装佛像,捐钟献鼓,陈设静肃,焕然一新。殿门上,有山枣镇王凤乔先生的两个儿子王勇、王敏,敬献青石精刻金字门联,横副“九峰寺”,联曰:“仙居八洞,神佑九峰”,更显殿门庄严,为适应佛殿香烛,寺内管理,需设置庙祝一员,经管委物色研究,邀佛教信徒伍纯光(女)住寺。佛殿拂拭,内外清洁,朝暮香火,佛灯长明,游人进香,接待热情。
每年七月二十五日,仙姑诞辰之,庙委举办,虔诚祭礼,事先庙委商量研究,组织服务人员各司其事,有接待香客的,有供应茶水的,备有方便饭菜的,有负责许愿还愿的,有维持秩序的,有管理香楮鞭炮燃烧防火的。为了避免游客拥挤,祭礼在凌晨一时举行,殿堂香烟缈缈钟鼓齐鸣,乐奏悠悠,祝词朗朗,鞭炮隆隆,热闹庆诞,礼拜恭诚;祭礼未毕,香客早至,焚香炳烛,献资捐款,有抽签问卦的,祷四时清吉,八节平安,盛况空前,人山人海,上上下下,往往来来,络绎不绝;山下四方,停靠各种车辆,难以数计,一派仙风,热闹虔诚。
2001年,从尼山一组布袋冲,埋地缆线500多米,通电顶峰,寺内院外,普照光明;并在殿顶高悬大灯一盏,光照远近,犹如北斗明星,蔚然壮观。
2002年,为方便游人香客,登山有休息之所,又在两边山腰,复旧新建“半山亭”、“回音阁”凉亭,采用钢筋水泥结构,琉璃瓦檐结顶,四柱鼎立,四角扳爪,新老结合,仿古创新,既按旧址复修含古之意,又具现代建筑新颖之色,凉亭建成后,许多热心信士,撰书凉亭对联:
其一:山清水秀添亭景;文明礼貌树新风。
二:众游名山亭停步;仙风拂面重阵凉。
三、步亭歇足朝圣地;诚心至意拜仙佛。
四、仙山绕祥云,玉亭沐神风。
五:关途已过,鹏程更大;山峰在仰,壮志攀高。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5-24
湘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湘乡市人民政府网.20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