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西部高山向东部平原过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夷陵区西北部、长江西陵峡北岸,总面积14225公顷,森林覆盖率98%,森林蓄积量48万立方米。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及区内景观资源。
2017年7月,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处西部高山向东部平原过渡,位于夷陵区与兴山县、秭归县交界处,紧邻三峡工程坝头库首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08"~111°00′26",北纬30°52′35"~31°07′24"。
地形地貌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新中原地区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在前震旦纪,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多种岩浆岩,从酸性到超基性,从侵入体到喷出岩都有存在,并形成一系列变质岩系。自震旦纪到三叠纪,又长期受海水入侵,形成以浅海相沉积为主的各时代地层,其发育非常完备,总厚度可达3000米以上,其中震旦—寒武纪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之一。三叠纪末,经燕山运动,境内形成内陆盆地,又发育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陆相沉积。
气候特点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平均气温16.9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41.4摄氏度(7月),极端最低温度零下9.8摄氏度(元月)。年平均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5200摄氏度以上,持续天数达250天。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辐射量100.7千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538~1883小时,日照率40%。
区域范围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2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7288公顷,缓冲区5866公顷,实验区9090公顷,国有林地面积近10万亩。范围包括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林场和夷陵区邓村乡、太平溪镇部分区域。
保护目标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维管植物246科1010属2469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78科861属2202种,栖息林间的陆生脊椎动物92科266属418种。
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大面积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和水源涵养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珙桐、红豆杉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豹、林麝、白肩雕、猕猴、红腹锦鸡等国家珍稀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
鸟类有斑、钝翅苇莺、褐顶雀鹛、、丘鹬、乌鸫、小燕尾、中白鹭、棕脸鹟莺等。
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
宜昌三峡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属副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与宜昌市国有大老岭林场管理处、宜昌市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宜昌三峡库区湿地保护管理局合署办公,一套班子,四块牌子,内设9个科室,下辖3个管理站、1个农业村、2个码头、4个居民点。现有职工165人,其中在职在编41人、长期合同工26人、离退休职工98人。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15年,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立10公里生态科普长廊,10个高校产学研基地,2个文化体育广场,1座科普展示馆。保护区实施建设任务5000亩,封山育林建设任务5000亩,生态公益林管护9.03万亩,集体公益林兑现6828亩;退耕还林兑现121.6亩;实施管护站点标准化建设,同时资源管护区划图、管护网络图及管护制度上墙;实施宣传标牌规范化建设,设置管护站标识牌1块、制度牌6块,管护点标识牌2块、制度牌8块,设置公益林公示宣传牌3块,安装大型防腐木材质标牌2块,中小型宣传标牌9块;设置石碑标示牌4块。
2017年,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三峡后续规划项目,包括植被恢复、生态廊道、动物栖息地廊道建设3个项目,完成苗木栽植17439株,草种补播318亩,苗木抚育350亩55080株,鼠害防治287亩。并完成了三峡后续规划项目煞尾工程、项目变更、实绩核查、绩效评估等工作。
品牌建设
1956年,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成立国营林场。
1992年,大老岭设立国家森林公园。
2006年,大老岭获批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大老岭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正式启动,委托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总体规划和科学考察。
2010年6月,功能区划调整得到湖北省政府批复。
2011年3月,通过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2011年上报环保部。
2013年9月,大老岭完成环保部初审整改意见。
2015年12月11日,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湖北省文明办命名表彰为2013-2014年度省级文明单位。
2017年7月,大老岭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价值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和三峡库区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在湖北保护区中名列前茅,涵盖了中山分水岭到水库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谱系,保存着亚热带北部山地特有的多种珍稀植物群落,是中国中亚热带北缘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其生物物种基因库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是中原地区中部候鸟迁徙的千年古道,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交通路线
自驾市路线为:宜昌市市区-三峡坝区-太平溪镇邓村乡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
参考资料
单位介绍.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