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起

王起

王起是唐朝的宰相和学者,王起(公元760~847),唐文学家,字举之,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市),王播弟,生于李亨上元元年,卒于李忱大中元年,年八十八岁,谥曰文献,性孝友,嗜学,读书过目不忘;贞元十四年(798)王起登进士第,初官校书郎;后又登直言极谏科,投蓝田县尉,李吉甫辟掌淮南书记;元和十四年(819),王起为比部郎中、知制诰;李恒即位,王起任中书舍人,迁礼部传郎,后出为河南郡,又入朝为吏部待郎,曾数上书谏穆宗游;唐文宗即位,加集贤院学士,累迁兵部尚书,兼太子侍读;文宗好文,尤尚古学,王起以博学工文,深受宠遇;文宗曾题诗太子笏以赐,命画像便殿,号为“当世孔子”;武宗时,王起进位尚书左仆射,封魏郡公,官终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起曾四度主持礼部贡举,当时著名文士,多为其门生;据《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载,王起原有文集一百二十卷、《文场秀句》一卷、《大中新行诗 》一 卷、《五纬图》十卷、《写宣》十卷,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七十多篇,编为三卷;王起传在《旧广书》卷一六四,《新唐书》卷一六七,均附《王播传》。

人物生平

王起于李适贞元十四年(798年)登进士第,始任集贤校理( )。后在制策中登直言极谏科,被授为蓝田县县尉

李纯元和三年(808年)九月,宰相李吉甫出镇淮南,征辟时为监察御史的王起任淮南镇掌书记。后来,王起入朝拜殿侍御史,兼任集贤殿直学士,历任起居郎、司勋员外郎、直史馆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王起以比部郎中同时任知制之职。

元和十五年(820年),李恒李恒拜王起为中书舍人。他屡次上疏劝谏穆宗游猎之事,在年中的官员考核中得到第一的成绩。

长庆元年(821年),主持此年贡举的礼部侍郎钱徽接受朝臣请托,“人以为滥”。穆宗命王起与同僚白居易负责覆试,淘汰了大量凭借关系考中的人。事后,穆宗将钱徽贬官,升王起为礼部侍郎。

王起主掌贡举两年,广招人才,“得士尤精”。在此之前,贡举选拔之人多而滥,权势子弟,互相往来;寒门俊才,则多被排挤。待到元稹李绅入翰林院后,深感不平,于是才有了覆试的制度。至王起主考贡士时,奏请朝廷:当司在省试之后,先将堪及第进士的诗赋杂文呈交宰臣审阅,待其同意之后再下令当司放榜。朝廷允准此议。但有人认为王起此举“虽避是非,失贡职也”,是逃避责任,将取士之权交予宰相,他因而被外放为河南郡(但其所建议的宰相详履制度并未废除)。其后再入朝拜吏部侍郎

宝历二年(826年),唐文宗即位,加王起为集贤学士、判集贤院事。

太和元年(827年)六月,王起的兄长王播自淮南入朝,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宰相之官)。为示避嫌之意,王起不愿主管选部,文宗改授其为兵部侍郎

太和二年(828年),王起出任陕观察使,兼领御史大夫

太和四年(830年),王起入朝拜尚书左丞。同年正月,王播病逝,王起居兄长之丧,“号毁过礼,友悌尤至”。随后,王起迁任户部尚书、判度支。由于西北边备的需要,每年官府要在民间议价购物以供给军需,又烦扰百姓运输。针对这种情况,王起请求于灵武市、宁两镇开置营田。

太和六年(832年),王起出任检校吏部尚书、河中尹、河中晋节度使(护国军)。当时正逢蝗旱灾年,草谷子价格暴涨,豪商囤积粟米不售,以求暴利。王起严责屯粟豪强,令其散卖玉蜀黍属,敢隐藏的依法论处,因此百姓获得救济。次年,入朝任兵部尚书

太和八年(834年),王起再次出外,为检校右仆射、襄阳市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江汉平原的水田,因前任官员枉法,致使塘堰损坏。王起到任后,命从事李业巡行辖下郡县,检视并补缮塘堰,并特地订立用水法令,百姓因而免遭荒灾残害。

太和九年(835年),王起在山南东道任上被加授为银青光禄大夫。当时王起主持贡举时选出的门生李训掌权,打算援用王起拜相。八月,朝廷遂下诏拜王起为兵部侍郎,判户部事。同年冬,“甘露之变”发生,李训被杀,王起因其“儒素长者”的身份,被认为不应该被受到牵连,于是仅被免去判户部事而已。

文宗耽好文学,尤其喜欢古学。当时朝臣中,郑覃擅长经义,王起则以知识广博著称,二人都被召入翰林院,讲论经史。王起非常喜好学习,即使官位尊崇,仍专心研习而不厌,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以至于忘记了寝食。他几乎阅读了当时所有的书籍,只要看过就不会忘却。

后来,王起转任兵部尚书。庄恪太子李永被立为太子后,唐文宗想要让儒者向他讲授经文,于是命王起兼任太子侍读,判太常卿事,充任礼仪详定使。在礼仪详定使任上,他根据《周礼》的记述,创造礼神用苍璧、黄琮九种玉器的方法,请求文宗施行,文宗允准。王起又增补《五运图》及《文场秀句》等献给太子。

开成三年(838年),王起以本职充任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逝后,王起奉命起草的哀册文话语与文辞婉转华美。

开成四年(839年),王起改任太子少师,判兵部事,仍任翰林侍讲学士。唐文宗因其家贫,特地下诏,每个月将仙韶院的月料钱分出三十万赐给他。王起擅长文学,但治家无方,俸料钱拿入家门,即为奴仆婢妾占用。文宗因为自己与王起有师友之恩,所以特加恩赐。舆论认为他与伶官共分给养,应以此为耻。

开成五年(840年),李炎即位。八月,王起充任章陵(唐文宗陵墓)卤簿使。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担心为政敌所害,想要借修筑章陵的军队废立君主。王起与山陵使悉知其密谋,暗中上奏武宗,将二人诛杀。不久后,王起改任检校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

会昌元年(841年),王起被征拜为吏部尚书,判太常卿事。

会昌三年(843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昌四年(844年),正式出任尚书左仆射,封魏郡公,第四次知贡举。同年秋,外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相)衔。赴镇之日,王起在延英殿陛辞,武宗设宴款待,赏赐颇丰,并对他说:“您是国家的耆老,宰相无分内外(王起时带同平章事,为使相),朕为政如果有所缺失,您可用飞表使朕闻知。”王起在山南西道任职两年,以年老且病为由,请求朝廷派人接替自己,武宗不许。

大中元年(847年),王起在镇所逝世,享年八十八岁。李忱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懿”。

主要成就

王起四次主持贡举,所挑选的都是当代擅长文辞的人,他们都擅名当时。他拔人才且恪守公道的能力受到舆论称赞。

人物评价

广宣:从辞凤阁掌丝纶,便向青云领贡宾。再辟文场无枉路,两开金榜绝冤人。眼看龙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明日定归台席去,鴒原上共陶钧。(《贺王起》)

李炎:卿国之耆老,宰相无内外,朕有阙政,飞表以闻。(《旧唐书》引)

范摅:光福王起侍郎,自长庆三年知举,后二十一岁,复为仆射。武皇朝,犹主国。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远人得路,皆相贺庆而已。(《云溪友议》)

刘昫:①王氏二英,播、起位崇将相,善始令终。(《旧唐书》)②王氏儒宗,一门三相。(《旧唐书》)

个人作品

王起自少嗜学,读书过目不忘,素有文名,有“当代孔子”之称。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纬图》十卷,《写宣》十篇,今已佚。

全唐诗》、《全唐文》分别存有其诗赋奏议及神道碑等作品,详见下表:

亲属成员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王起的高祖父、汾州(治今山西汾阳)长史王满,与望族“太原王氏”同为太原晋阳人。王满生乐山市(治今四川乐山)司马王大,即是王起的曾祖父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九十二》

参考资料

《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二》.汉典古籍.2018-09-07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国学导航.2018-09-06

《云溪友议》.国学导航.2018-09-12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九十二》.国学导航.2018-09-06

《北梦琐言·卷二》.国学导航.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