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昕更
施昕更(1911年—1939年),原名兴根,浙江余杭县良渚镇人。地质矿物学家、考古学家。是良渚遗址最早的科考发掘者,也是良渚文化的研究者。
曾就读于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附设高级工科职业学校艺徒班文工科,专攻绘图专业,后因家境拮据,辍学回家。1929年,杭州市举办西湖博览会,施昕更被录用为讲解员,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文物和矿物标本,令他眼界大开。后来,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成立,他来到博物馆的地质矿物组工作。在参与发掘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些器物在老家良渚时有发现,就此展开了对良渚的调查,有了震动全国的发现。1937年写就6万余字的书稿《良渚》,制图100余幅,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良渚》一书付印后,迫于生计,投笔从戎,任县抗日自卫队秘书。1939年5月,病逝于瑞安医院,葬于瑞安市西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施昕更出生在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良者镇,父亲施甫才给取名为“兴根”,后来施昕更认为这个名字太俗气,自行改名“鑫赓”,后又变为“昕更”。
父亲施甫才在镇上开茶店。施昕更7岁进入镇上的杭县瓶窑区立第二国民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父母借了学费,送他到杭州上中学。施听更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系半工半读。该班分金工、文工2组,施昕更本着自己的旨趣,选读文工组,专攻绘图;除正课外,他还兼习国画和西洋画。该校系由浙江大学代办,著名敦煌艺术专家常书鸿,那时就在该校兼课,施昕更曾亲受他的教育。
参加工作
1929年6月,杭州市举办第一届西湖区博览会, 施昕更的绘画功底派上了用场,当上西湖博览会艺术馆甲部的管理员。次年,任绘图员。1929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因举办西湖博览会搜集的大量展品,决定成立“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因在西湖博览会上的出色表现,施昕更被馆方聘为职员。杭州西湖博物馆内设历史文化部和自然科学部,自然科学部下有动物组、植物组和地质矿产组,施昕更被安排在地质矿产组,给地质学家盛莘夫当助手。1933年赴孝丰一带发掘生物化石,采回三叶虫、贝类、鱼类等古生物化石数箱。1935年代表西湖博物馆出席在天津市召开的全国地质矿产会议。会后,写成《浙江地质矿产志》和有关地质矿产论文数篇。1936年5月,参加发掘杭州古荡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有孔石斧,因曾在良渚见过,乃于7月回良渚,在枯涸池底捡得石器数件,又在地面发现许多陶器碎片,其中有陶鼎足。11月初,再赴良渚,在棋盘坟进行第一次发掘,出土大批陶器。同年12月和次年3月,又进行第二次及第三次发掘,把发掘范围由良渚扩及安溪县、长命、大陆3个乡的10余个村,获得石器和陶器500余件。4月,陪同南京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董作宾、梁思永到遗址考察。施昕更对3次发掘的出土文物进行研究整理,在馆长董聿茂和同事钟国仪等协助下,于1937年春写就6万余字的书稿《良渚》(又称 《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的初步报告》),制图100余幅。民国27年秋,《良渚》一书问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
与良渚遗址渊源
1936年5月31日,经卫聚贤倡导,由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和吴越史地研究会合作对遗址作了一天的试掘。本来,杭州西湖博物馆派施听更参与古荡发掘的原意,是让他绘图记录发掘的地层,但施昕更“不务正业”,见到古荡已搜集的石器后,觉得熟悉,他觉得应与古荡出土的石器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古荡试掘后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回到故乡良诸搜集,除了石铲之外,又得到许多不同形制的石器。同年7月,他再次回良者,终于捡到了几件粗糙的石器,他马上给自己提出了研究课题:石器和玉器究有何种内在联系?有石器和玉器发现的地方,到底是古人的生活区还是墓葬区?11月3日,他在良诸附近的棋盘坟的一个池塘里(因农民戽水灌田,池水已干),发现了几块黑色的陶器碎片。开始以为可能是乌甏的碎片,因为良诸西北的瓶窑镇曾以烧制优质乌甏出名。他带到杭州市同别的陶片进行比较,又参照考古书籍加以研究,才知道这是一种黑陶碎片。他捡到的陶片有石器在同处发现,而山东龙山城子崖遗址遗址的遗物出土状况也是如此,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认为良渚很可能与城子崖一样,是一个古文化遗址所在地。他的注意力从石器转移到黑陶上来。他向梁思永、董作宾等考古学家讨教,以《城子崖》这部经典的考古报告为范本,开始整理黑陶与石器,撰写考古报告。
施听更发现良者遗址,受到了《城子崖》发掘报告的启发,加上杭州古荡遗址发掘的经验,他特别注意黑陶和石器的关系。在石器一节中,35件石器描述都做了材质鉴定,并列了专门的“质料”一节,简略罗列了主要岩性和器类的对应关系。虽然他知道家乡出士过玉器,但当时人们都以汉玉视之,而城子崖遗址又没有发现玉器,所以他也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在《良者》报告的“其他类”章节中资料性收录了2件良渚玉璧。董聿茂对施听更的新发现非常重视,由馆方依照当时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第八条之规定,呈请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取得采掘执照。1936年12月1—10日、26—30日,1937 年3月8日一20日,施听更先后三次代表杭州西湖博物馆对棋盘坟、横圩里、茅庵前、古京坟、荀山东麓以及长明桥钟家村等六处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大批黑陶和石器,并且,这期间经调查,发现了以良诸为中心的十余处遗址。这是他28年短暂人生中唯一的田野考古,也是良诸文化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
逝世
《良渚》 一书付印后,迫于生计,到瑞安市工作。938年五六月间,施听更投笔从戎,担任浙江省瑞安县抗日自卫委员会秘书一年后,忽患猩红热并发腹膜炎,1939年5月29日午2时30分施听更在瑞安县立第二医院二二号病房去世,年仅28岁,遗有一妻一子,子仅8岁,名叫廊忆良。葬于瑞安县西山。经过考古界继续发掘和研究,这一最早由施昕更等人发现的石器文化,于1959年底被命名为“良渚文化”。
后世影响
《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超越了同时期的《杭州古荡新石器时代遗址之试掘报告》和《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成为揭开江浙远古文化面纱的最经典的早期考古发掘报告,也是中国考古学初创时期继《城子崖》之后第二部史前考古专刊。施昕更凭借报告和他在良渚文化考古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良渚遗址的发现者”和“良渚文化的发现人”的学术地位。
参考资料
生命最后3年,他推开良渚文化的大门.时代楷模发布厅.2024-09-08
施昕更.施昕更.2024-09-08
以最大努力,护文化之魂!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京报网.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