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
织锦指的是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锦”起源于中原地区,在中国有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织锦起源于唐尧时期,在夏商时期形成生产规模,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蜀郡(成都)以生产美锦而闻名,至汉朝已形成称著全国的织锦品种“蜀锦”,并一直延续至唐朝。宋代形成了以精美、轻薄著称的“宋锦”,到元代,形成御用的云锦,云锦在元代盛极一时,并使云锦作为御用锦缎延用至明清两代。近代以来,不同城市的织锦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使织锦工艺传承下来。织锦传统工艺流程主要有原料应用特征和生产技术特征两大特点,原材料主要以染色桑蚕丝及金银线为主,生产技术决定了织锦不同的织纹和色彩效果,形成不同的织锦类别。
蜀锦、宋锦和云锦并称中原地区古代三大名锦,是中国历代织锦中的代表产品,其他民族织锦,如壮锦、土家锦等的发展均与三大名锦有着密切的关系。2006年5月20日,蜀锦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壮锦织造技艺、土家锦织造技艺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起源
中国古代丝织物的最早学术称谓是“帛”,也就是“桑、蚕、丝、帛”中的“帛”泛指蚕丝织物,而后的文献中多用“缯帛”表示丝织物的总称。汉代以前,丝织品都是以缯、帛进行称谓,彩色丝织物称之为彩帛,表面织有花纹的丝织物称之为文缯,先织后染的丝织物称之为熟帛,反之则称之为生帛。至于织锦的概念,根据汉代刘熙所著《释名》中的解释“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所以锦的称谓出现可以认为是源于“金帛”。《词源》则释名锦为“杂色织文也”,是多彩花纹的意思。可见锦在汉代才正式定名。
历史沿革
古代的发展
中原地区织锦起源于唐尧时期,在夏商时期形成生产规模,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蜀郡(成都)以生产美锦而闻名,至汉朝已形成称著全国的织锦品种“蜀锦”,并一直延续至唐朝,宋时蜀守吕大防在成都修造“锦院”,募工匠数百名,岁用丝十二万五千两,专造贡锦,供应王朝。到南宋,由于战乱,江南丝织业的兴起,四川蜀锦的生产开始衰落。随着蜀锦生产走出四川盆地,织锦生产在中原生根,经唐代的技术更新,织锦的品种进一步丰富。在宋代形成了以精美、轻薄著称的“宋锦”,到元代,以华丽、富贵为特色的御用“云锦”脱颖而出,云锦在元代盛极一时,并使云锦作为御用锦缎延用至明清两代。
近现代的发展
近代以来,由于五口通商,国门开放,我国古老的丝绸行业也遭遇了社会变革、技术进步、全球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织锦业也不例外。在危机面前,不同城市的织锦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的坚守传统,有的积极转型,有的大胆创新,形成了传统与新型织锦并存、继承与创新发展并重的格局。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染织设计基本奠定了我国20世纪丝绸产品的基本面貌,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这三大织锦工艺传承下来,同时创新开发了新型织锦,使织锦艺术在大批量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得以延续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织锦技艺作为传统工艺获得了人民政府重视,政府组织织锦艺人和设计力量,对织锦的产品、纹样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创新,织锦艺人的经验得以记录和传承。
中国织锦的特点
技术特征
原料应用特征
中国古代名锦的原料以桑蚕丝为主,由于织锦采用的是桑蚕丝的染色丝,在桑蚕丝的应用前要对原料进行精练和染色处理。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红花染、蓝染、媒染等,通过单染和复染工艺,可以将桑蚕丝染成无数种色彩,色彩应用十分丰富。在织锦中的春蚕色丝常采用并丝和捻丝的工艺来改变单丝的风格,增加织物的厚实度、牢度和丰富织锦的绸面效果。
除了桑蚕丝色丝,金银线是织锦常用的辅助材料,锦中织金起先用于织锦的点缀,到后来,织金已是织锦追求富丽堂皇的主要手段。金银线的应用最早见于蜀锦中的加金锦,在盛唐时丝织加金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宋锦中金银丝的应用已是成熟技术,一种是使用金箔切片的片金,另一种是使用捻金线。早期的片金是纯金箔切成片金,到宋代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牢度,将极薄的金箔贴在皮子或绵纸上再切成片金使用,这种复合片金金色由于底衬色而呈现各种不同的偏色效果;捻金线是采用近似黄金色的蚕丝或棉线作芯线,将片金以螺旋状缠绕其表,形成圆形捻金线,云锦的主要特征就是锦中织金技术的应用,在云锦的三大类品种库缎、库锦和妆花中,都以使用织金技术而著称。
生产技术特征
织锦的生产技术是丝织原料的物化手段,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织锦不同的织纹和色彩效果,三大名锦就是不同时期丝织技术进步的产物。中原地区古代丝织提花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手工挑花和花楼机提花2个阶段。
在原始腰机时期,综杆数目在4根以下,只能织制平纹和3枚、4枚的斜纹等简单组织,这是早期织锦的制作方法。斜织布机出现在公元前5、6世纪的战国时期,是最早有机架的织机,利用综框进行经丝开口,脚踏蹑提综,织工手脚分离,为手工复杂挑花提供了可能,经锦的生产开始成型。斜织机的综和蹑不断增加,催生了多综多蹑织机,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期,已使用120综蹑的织机,通常也有50、60综蹑。早期的综蹑一一对应,控制简单但生产效率低,公元3世纪,马钧改良多综多蹑织机为2蹑对应1综,利用数学组合的方法,使用12蹑便可以驱动66综,大大提高了丝织效率。这个时期的经锦生产随着多综多蹑织布机的技术成熟而大规模发展,是蜀锦兴盛的技术基础。多综多蹑织机的缺点在于:综蹑数过多,机架无法无限制扩大,而综蹑数过少,又限制了织锦品种花色的开发。束综提花机的发明弥补了这一缺陷,束综提花机分小花本机和大花本机,束综提花方式最早出现在汉代,发展成型于唐朝,与手工挑花的生产方式不同,束综提花将提花信息储存在耳子线上,耳子线不再是水平排列(综杆或综框),而是排列在花楼的侧面或后面,每一耳子线控制一部分经线,包含一个纬运动的经线提升信息,所有耳子线编成一个循环的“花本”,织绸与提花分别由不同的工匠配合完成。束综提花机的应用,替代了手工挑花的丝织机,解决了织制复杂大循环花纹织锦的问题,使织锦品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纬锦逐渐替代了经锦而成为织锦品种的主流。随着大花本机的应用,纬锦的织造技术进一步成熟,为宋锦和云锦的产生和兴盛提供了技术基础。
传统织锦(以蜀锦为例)与现代织锦的对比
织锦分类
蜀锦
蜀锦溯源
蜀锦是古代中国四川著名的丝织品,在汉唐时期一直称著于全国,到宋代随着江南丝织业的盛起,蜀锦开始衰败。但蜀锦在古代中国织锦的地位上,无疑是最高的。随后出现的宋锦、云锦和其他民族织锦,较多借鉴了蜀锦的技术和艺术风格。
蜀锦属于经锦,其出现早于汉朝,到东汉时开始称著全国,是中原地区古代最早大批量生产的织锦品种。汉代杨雄的《蜀都赋》说:“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山谦之的《丹阳记》亦称:“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蜀,至是始有之。”由蜀锦的主要产地是四川的成都,成都因此别名“锦城”和“锦官城”。元代费著《蜀锦谱》中说“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关,江名以濯锦”,可见蜀锦对四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诸葛亮曾评价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蜀中广记》记载,魏文帝曹丕面对富丽辉煌的蜀锦赞叹说:“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似。”可见魏晋时期,蜀锦生产品种繁多,产量巨大。
据文献记载,蜀锦的兴盛一直延续至唐宋时期。后唐使郭崇韬破蜀后,献给李存勖的蜀锦就有五十万匹。宋时蜀守吕大防在成都修造“锦院”,募工匠数百名,岁用丝十二万五千两,专造贡锦,供应王朝。到南宋,由于战乱,江南丝织业的兴起,四川蜀锦的生产开始衰落。至明代,四川虽置织染局,但规模与江南相去甚远,明末,四川的蜀锦生产因战乱中断失传。到清康熙时期,成都知府殷道正借江南织工和从云南返乡的技工,恢复蜀锦生产,几起几落,蜀锦已失去往日风采。清代恢复的蜀锦已经不属于经锦的范畴,如“晚清三绝”的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都是属于融合江南纬锦风格的织锦。
蜀锦的特点
蜀锦一直以“彩条经锦”为主要特征,即在彩条经线的基础上起花,这也是两汉时期织锦的主要形式。蜀锦的组织以经二重结构和经三重结构为主,如平纹经锦(变化经重平)、斜纹经锦(三、四、六枚斜纹重经组织),织纹变化小,花纹靠多段和多组的彩经来显现,经二重结构用两种不同色彩的经线与一组纬线交织。表经显色,里经背衬,两组经线交替在表面起色显花,经三重结构则用三种不同色彩的经线与一组纬线交织,三组经线交替在表面起色显花,另两组则作里经背衬。在经锦结构的蜀锦中,为了丰富织锦的色彩效果,经线常常进行色彩排列和变化。
唐朝,纬花技术的兴起,蜀锦融入了纬锦的特点,但仍以经锦为主要特征,虽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著名的“陵阳公样”应该是以经锦结构为主的品种。 依据是早期的双层锦、纬锦在组织结构上是经锦结构的简单延伸,生产还是在相同的设备中完成,效果上也没有产生较大的变化,像“陵阳公样”这样灵活对称的图案完全能在综蹑较多的织布机上利用经锦结构进行生产。
到宋代,纬锦进一步发展,在经锦时期称著的蜀锦开始衰败,历经元代的四川战乱,至明代蜀锦随着蜀地丝织业的摧残尽而逐渐消亡,以至技术失传。清代由江南织工恢复的四川织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锦,在组织结构上已经融合了江南织锦纬起花或经纬同时起花的特点,使织锦效果风格多样。
恢复的四川织锦大体可分五大类:1)雨丝锦:在一幅织物上有七组对称的由粗到细的19~21根白色线条,线条空隙处织有“翔凤游龙”“莲池鸳鸯”“蝶舞花丛”“芙蓉白凤”等纹样,主要是被面锦;2)方方锦:织物底色上配有等形的不同色彩的方格,格内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梅雀争春”“百花潭”等适合纹样,主要用于被面;3)浣花锦:相传为唐朝卜居成都浣花溪的某夫人,根据溪水荡漾的变化而设计的锦样,底纹有布底和绸底两种,纹样有“大小方胜”“梅花点”“摩尔纹”等,风格简练古朴;4)散花锦(朵花锦或满花锦):纹样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图案多“瑞草云鹤”“如意牡丹”“云雀”等,是极受妇女喜爱的衣料;5)民族锦:一般用单色和金线织成,纹样有向日葵属、团龙、金寿、万字等,多为少数民族的服饰用绸。受传统蜀锦经锦风格的影响,清代恢复的四川织锦仍尝试延续蜀锦经线变化的特色,并形成了独特的织锦牵经工艺,如著名的“月华三闪”锦,虽然属纬锦,却用九组深浅不同的色阶进行均匀过渡的牵经工艺,使绸面形成闪色的光晕。根据考古发现汉唐蜀锦以二重经、三重经和四重经的经锦结构为主,由于清代恢复的四川织锦与汉唐时期辉煌的蜀锦在主体结构上已大相径庭了,所以清代恢复的四川织锦从学术上看不能归为以经锦为主体特征的古代蜀锦,或可称为“新蜀锦”。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的西亚和欧洲地区,仍然保留着以经锦结构和经起花为主体特征的棉织锦的生产,使用的彩色经线数最多能达到八组。
宋锦
宋锦溯源
宋锦是古代中原地区高级丝织品中的著名品种,主要产区在苏州,由于继承了宋代织锦的艺术特色,故名为宋锦。苏州宋锦的生产在元代形成规模,到明清两代,随着江南地区丝织业的空前发展,苏州织造府的宋锦名扬全国。宋锦属于纬锦,纬锦盛起于唐朝,因此宋锦承唐锦而来。江南织锦的沿追溯到汉代的蜀锦,据记载,三国时蜀锦是蜀汉的主要经济来源,蜀锦行销曹魏和东吴。东吴在孙策时,偷袭皖城,从袁术处得百工迁回东吴。公元263年时,交趾郡太守孙言胥征集上手工千余人到建业,自此,江南丝织业得以发展。到孙权时,吴国后宫有丝织宫女数百人,吴主赵夫人亲自从事织绣,能织作云龙凤之锦。到东晋时,左思《吴都赋》称江东“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丝”,江南丝织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唐宋时期,四川蜀锦在中国最负盛名,并逐渐移至中原进行生产,唐朝益州行台“陵阳公”窦师纶就曾改进蜀锦花样,创造瑞锦宫陵花样十余种,被誉为“陵阳公样”,是唐锦的主要形式之一。到宋代,织锦仍由成都转运司锦院(北宋)和茶马司锦院(南宋)共同生产。宋朝灭亡后,成都的官办锦院逐渐衰落,江南丝织业开始成熟,到元代,江南织锦已取代四川蜀锦。宋锦正是蜀锦向江南织锦过渡的时期,经对蜀锦创新后形成的轻薄、高雅的织锦品种。而宋锦真正被人们发掘其价值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有人从泰兴季氏处购得宋裱《淳化阁帖》十,揭取其上宋裱织锦二十二种,在苏州机房模取花样,并加以工艺组织改进后大量生产,而使仿宋式锦名噪一时,也是“宋锦”得以命名和流传的主要原因。
宋锦的特点
宋锦以仿宋式锦而闻名,一般认为是以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的织锦技术来仿制宋代风格的织锦,与真正的宋代织锦有一定的区别。宋锦是纬锦结构,从历史沿革看,是唐代纬锦技术的延续。唐代纬锦的产生基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纬起花技术的成熟;二是延续久远的以蜀锦为代表的经锦,生产难度大,价格高,质地较厚,花样变化少,不适宜作衣料。因此当纬锦以精美、轻盈、花样翻新快的特点出现时,迅速为人们接受,并得以进一步发展,使织锦的消费逐渐走向大众化。
宋锦的经线分两组,地经用有色熟经,专织地纹,基本组织为经斜纹(三枚)和平纹。纹经(面经)为本白单根厂丝,用于压纬花浮长进行接结,地经与纹经的排列比常用2:1、3:1、6:1几种,因此宋锦的生产一定要在双经轴装置上完成。宋锦纬丝采用多种色彩的真丝熟丝,分地纬常抛和特抛。特抛又称“活色”,用梭子轮流换色,多至二十多种色彩,如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宋锦“盘丝花卉纹锦”用了二十一色特抛,使织锦表面呈五花十色,绚丽多彩。宋锦根据工艺的精细、用料优劣、织物厚薄及使用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大锦(重锦)、合锦(细锦)和小锦(匣锦)。
大锦(重锦)是宋锦中最珍贵的品种,以熟真丝、捻金线、片金为原料,在三枚经斜纹地纹上由纹经与纹纬交织成三枚纬斜纹浮花。常抛纬用多色来织,特抛纬不连续,以分段抛梭方式在主花部位进行点缀。捻金线、片金常用于装饰主花边缘。大锦花纹层次丰富,色调多变,织纹风格自然、生动、绚丽,多用于宫廷屏风、铺垫、陈列品的装饰。
合锦(细锦)与大锦组织结构相似,也采用地经和纹经的排列,但组织变化比大锦丰富,常见的有:1)地、纹组织均为平纹;2)地组织为斜纹,纹组织为平纹;3)地、纹组织均为斜纹;4)地组织为平纹,纹组织为斜纹;5)地组织为不规则六枚缎纹,纹组织为斜纹。合锦以常抛纬制织几何地纹、花的枝、叶、茎和花纹包边,以特抛纬制织主体花。特抛纬可用到二十几组,使主花色彩丰富但不增加织物厚度,因此合锦厚薄适中,应用广泛。
小锦(匣锦)图案相对简单,常用几何小花,用色素雅。常用两种方法进行设计:1)采用特经的斜纹地,斜纹显花;2)不用特经,地组织为不规则的六枚经缎,纹组织为纬浮长。生产时以一至两纬常抛制织地纹和简单花纹,用不连续特抛纬制织主体花纹或点缀花纹。小锦质地稀疏、柔软,织成后背涂浆糊使之挺刮,专用于装裱书画囊匣之用。
从宋锦的品种特征看,注重显色经纬的配置和结构的设计。首先宋锦中的小锦、合锦和大锦都保留了双经分别控制的技术特点,素综是基本的配置,还可以辅以棒刀机构来生产复杂的花纹;其次,由于宋锦的花地采用不同的经纬来制织,在宋锦的结构设计时花地的组织需要分别设计,并相互配合。
云锦
云锦溯源
云锦产于南京,因其绸面“灿若云霞”而得名,云锦最早形成于元朝,成熟定型于明朝,大发展在清朝。云锦属于纬锦,也是中国古代纬锦技术程度最高的代表,其无法替代的手工制作工艺“织成”一直保持至今。从13世纪70年代以来,江南的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三地,一直是特种织锦的重要生产地区。据文献记载,公元1280年元世祖始设“东、西织染局”于建康,至14世纪60年代,明承元制,在南京设有“内织染局”“神帛堂”和“供应机房”。到清代,延续元明两代,继续在南京设立官办织造局。元代的织锦留世稀少,而明清时期留下了大量纹彩华美、技术精湛的锦缎。
从南京织锦史考证,据山谦之《丹阳记》云:“斗场锦署,平关右迁其百工也。”记述了南北朝时刘裕平关右后,迁其关中百工在丹阳市的斗场(今南京)设立官办的锦署,这是江东丝织业的发端,也是南京地区设官办锦署的起始。随后,南京作为南朝都城一直有生产“彩锦”的文献记录,但品种规模无法与当时四川蜀锦和北方织锦相比。直到宋代辽、金南侵,宋王朝南迁,带来大量丝织能手,才使江南的丝织业快速发展起来。到元代,随着东、西染织局的建立,南京织锦在江南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云锦的定位与元朝蒙古族人衣金戴银的官场风俗密切相关,锦中织金源于三国时的蜀锦,到元代在云锦的生产中,才大量使用“织金”,使织锦更为绚丽、华贵,既满足了元朝达官贵人的同时,又形成了“云锦”的独特魅力。高档织金锦“纳石失”就是典型品种,在元代盛及一时,并使云锦作为御用锦缎延用至明清两代。
云锦的特点
宋锦是苏州地区生产的仿宋锦的统称,而云锦指的是南京生产的传统织锦。云锦的传统品种类型很多,一般地可分为库缎、库锦和妆花三大类。
库缎又名“摹本缎”,分为花缎和素缎两类。素缎为素织的库缎,表面洁净,与提花无关;花缎品种丰富,起本色花的花缎称“暗花”,花地两色花缎的称“亮花”,在“暗花”和“亮花”的基础上加织金银线、彩绒线进行局部装饰的花缎可称为妆金、妆银花缎和妆彩花缎。库缎是明清时期的御用贡品,因其织好后即存入宫廷里的“缎匹库”储存备用而得名。
库锦又可分为“金库锦”和“彩库锦”两类。“金库锦”又称“库金”或“织金”,是采用金银丝织主花的缎地织物,经丝原料为桑蚕丝和绢丝,纬丝以金银丝为主。与妆金、妆银花缎相比,“金库锦”的花纹全部由金银丝织出,不是局部的装饰。“彩库锦”又称“织锦”或“彩锦”,是一种多色的彩锦,它用多色彩纬来装饰织物花纹。一个循环的花纹最多可用四、五色进行表现,根据配色的需要,可以分段变化配色,即色纬换道。“彩库锦”色彩丰富,由于妆彩由通梭(又称抹梭)织成,整个织锦厚薄均匀,表面平挺,背面由于色纬换道而呈现纬向彩条效应。“彩库锦”与妆彩花缎相比,纬色更多,妆彩更丰富。另外,“彩库锦”也可在妆彩技术不变的基础上用金银线替代彩纬(彩绒)进行局部妆金。在库锦中,还有结合“金库锦”“彩库锦”技术的品种“金宝地”,以捻金线织地,在满金地上通梭织出五彩花纹。
妆花是在缎地或罗地上织出五彩花纹的云锦品种。妆花技术与通梭织彩不同,是用不同色彩的绒管(一种小纬梭)在织料上作手工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作坊中亦称过管妆花)。云锦妆花的主体花纹用深浅不同的色纬作多层次的装饰,由于是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配色方便自由,相同的主体花纹可用多种色彩进行装饰,突破了花样四方连续循环的限制,一件织物的配色一般有6~9种,多至18色。在花纹的边缘用片金(扁金线)包边,织出花纹的轮廓,使织物整体配色效果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云锦中的妆花织物的生产常以匹料(四方连续)形式和织成(成品构成)形式相结合,用于御用龙衣、龙袍等的制作,这在明清时期是织锦最高技术的象征,相关织成技术早已失传,现有技术为仿制。
根据云锦的品种特征看,云锦中的库缎、库锦是通经通纬的织锦结构,包含了单经或双经的使用,并以纬显花为主要形式,而妆花显然是一种在通经通纬结构基础上增加回纬的织成结构,由于回纬的手工特征,目前无用机器进行替代。另外,云锦中的库缎、库锦、妆花都以织金、织银为共同特征。
广西壮锦
壮锦溯源
明代中国手工业发展迅速,各地织锦的技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壮族人民也不例外,借鉴了云锦、蜀锦的生产技术,编织锦缎的工艺比原来越精进,甚至编织出来的个别特殊图案的壮锦已经成为专供皇室的贡品。到了清代,壮锦更为绵丽多彩,除了仍旧作为贡品之外,还逐渐向大众普及,惠及普通百姓并广为流传,是百姓都热爱购买的畅销品。由于市场需求的迅速加大,壮锦生产规模也成倍增长,在当时,壮族人民几乎每个家庭的妇女都会在家里摆放一台织布机,天天生产编织壮锦。这一时期,壮锦成了壮族地区的代表性产品,壮族人民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壮锦。
清朝末年,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廉价的工业制品和纺织产品,如廉价洋纱布等,广西未能幸免。商品倾销扰乱了广西当地长期以来的自给自足、自纺自用的纺织品市场,大量农民家庭手工业开始解体。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当时中国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壮族人民也不例外,人民仅能解决温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关注衣物布料,壮锦的生产和使用开始降低,壮锦工艺的发展也进入了停滞期。但好在壮锦历史上传承时间较久,底蕴足够深厚,已经融入了壮族人民的骨血中,艰苦的条件也没能使人们中断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壮锦迎来了复兴时期。1954年,壮族所在多个城市都建立了生产合作社,集体大批量生产壮锦,甚至发展成为专业生产壮锦的工厂;到了1987年又购买了许多现代化的机器来改进和优化壮锦的生产速度。当时的壮锦不仅在中国市场销售良好,甚至出口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到来,自90年代以后,以传统手工艺生产出的壮锦优势逐渐降低,现代机械化生产的纺织品在生产、成本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几乎占据全部市场,导致壮锦又一次面向衰落的局面,当代青年很少介入织锦行业,壮族织锦技艺目前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难题。
壮锦的特点
壮锦织锦工艺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布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传统小木机又称竹笼机,机上设有“花笼”用以提织花纹图案用花笼起花。壮锦传统织锦过程全部依赖手工,织锦速度很慢,如一幅140厘米X120厘米的壮锦,整个工序约需20天左右才能完成。现在改进型的平板架子机,可以编织较大幅的壮锦,但操作还是比较复杂。壮锦的设计图出来后,要经过技术人员编译成意匠图然后再制作成机器用的“程序”,这样才能织出与效果图相同的壮锦。
湖南土家锦
土家锦溯源
在史籍中记载着土家织锦起源于商周,在唐宋趋于成熟,到了明清才逐渐完善。从作为土家族祖先的古巴人的原始织造到布、兰干细布、斑布、溪峒布,最终定型为土锦。这一历史进程的演变发展,恰恰印证了土家族从原始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发展成为单一民族这一过程,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织锦技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演变形式。据考证,六千多年以前,在酉水流域就有了纺织工业,“从树皮上取纤维,纺布以穿着”,说明了粗麻业在这个时期已有初步发展。而四千年前的巴人身为湘西北人民的始祖,在一定意义上讲,土家的主源是巴人,巴人的干流是土家,所以对土家织锦要追溯到巴人时期。到了商周时期,《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麻宁皆纳贡之。”王任叔在居住的地方种桑、养蚕、织布,而在《诗经·周南·葛覃》中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可见葛麻为原料的织造方法十分常见。根据湘西北地区的酉水河地区的考古发掘,在苗儿滩、殷商、周代龙山县等有“织锦之乡”之称的地方,出土了大量带有“绳纹”和少量的“麻布纹”的陶瓷碎片,大部分的瓷块上都有清晰的绳状花纹,也有少量的亚麻花纹,虽然较为简陋,但大致上已经形成了布料的轮廓,证明了土家族的祖先已经初步具备了纺织技术。西周 316 年,秦灭亡了巴国之后,一部分巴人进入武陵山并融入了本地族群。《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辞海》解释说:“賨,秦汉间今四川、湖南一带少数民族交纳的贡税名称,交的钱布叫賨钱,交的布匹叫賨布,这一部分发民族也因此叫賨人。”从秦汉时代开始,朝廷就下令用“賨布”来征税,由于人类的生产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土家族的先辈早已熟练使用了浙江络麻、青麻等天然染料,并创造了染制和织造工艺,为以后的民族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晋南北朝时期,酉水流域的土家先民又融合僚族的“武陵山区”,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兰干细布”,《华阳国志》卷四中作为赋税进贡的賨布就是后来的“兰(蘭)干细布”。天宝时期,也被称为“溪峒”,溪峒布的制作工艺在此期间已是较为成熟和精细。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说:“桑味苦,叶小,分三叉,蚕所不食。仡佬取皮绩布。系之于腰以代机。红纬回环通不过丈余,名圈布。”此处所述的树皮纤维是桑科类的,例如桑树、构树等,其树皮中可以提炼出纺织用的纤维,经剥皮、锤打、沤泡、析条、辑纱、漂煮等六个步骤,使其能纺出可用的“纱”,然后采用水平式踞织腰机的织造方法,制成“经锦”一种有红白两色相间的原始意义上的织锦“圈布”。这种“圈布”就是从“布”向“锦”发展过渡的关键点:“其绩五色线为之,文彩斑斓可观,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称峒布。”此时的织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不但有普通的土布,还有用丝经棉纬织造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自明代晚期以来,土家族织锦就形成了两种工艺,一种是手工织造,另一种是机器织造。根据调查,土家织锦的技艺早在唐朝时就已经流传至中国南部,但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所限,其工艺还停留在人工操作的水平。清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家族民族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并将土家织锦视为一种生活的延续,土家族在明清时期的纺织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清朝《永顺府志·物产志》记载:“斑布,即土锦”,“土妇颇善纺织,布用麻,工与汉人等。土锦或丝经棉纬,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挑花,遂成五色。”土家妇女擅长织造,布料以麻衣为主,与汉族同工同酬。土人用一只手织纬线,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线,就织出了五颜六色的布,其织锦是由棉、毛、丝等各种纤维制成的,由手工挖花编织而成,质地厚实,经久耐用。土家族诗人彭施铎,在《竹枝词》中描绘了永顺县土司王古都在老司城的繁华:“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下,土家女子更喜欢用美丽的花纹装饰自己的身体,可见土家人的民族气质和审美趣味。曾经号称“城中有三千户,城外有八百户”的福石城里,土家织锦已经渗透进了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用土锦做“窝”,用的是土锦,但是目前织锦业还属于自产自销的状态,产量少,数量少,其造型也更为固定和单一化,保留了传统的形态。土家人对土家织锦的热爱,也是土家织锦传承数千年、繁荣昌盛的主要因素。在此期间,土家织锦不但是民族服饰的主要装饰品,更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技术。元、明、清土司时期的“土锦”“斑布”“花布”等是清代雍正改土归流后西兰卡普的源流。尤其在清朝乾隆、民国期间,受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土家族的织锦纺织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第一个兴盛期。在税务统一的政策下,土家人的负担大大降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不论男女还保持着“喜斑斓服色”的习俗。在清政府的鼓励政策下,各种染料作物、棉麻蚕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规模不断扩大,土家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土家织锦也不再局限于小农经济下的自产自销,使土家织锦的技艺更上一层楼,尤其是“棉”的推广与传播,为土家织锦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契机,逐渐走向各地,迎来新的发展融合与创新。土家织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历经了几次波折。“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土家织锦被视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所以陷入了一段低迷时期,土家织锦的技艺也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以湖南省龙山县土家族织锦之乡捞车村为代表,传统的土家织锦技艺在传统上逐渐没落,其具体体现为织锦生产数量稀少、技艺革新中断、面临后继无人的纺织技术问题。土家织锦在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今天,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其工艺也在逐步消失,然而,即使在这个年代,一些土家族姑娘、妇女仍在默默编织,使得这项传统手艺得到延续。西兰卡普的加工设备非常古老,一直沿用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腰裹斜织布机”。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织锦在改革、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之下,生存条件大为好转,迎来了其第二个兴盛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土家织锦之乡洗车河流域,在对当地的传统土家织锦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发掘、梳理;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精神和美学要求,研制出了沙发巾、枕套、电视机罩、鞋子、各类包包等一批新的产品,并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向规模化发,把工业和家用产品结合起来。1988年,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及其夫人访问中原地区,将土家织锦包列为国礼,让中国土家织锦名扬四海。2006年,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阶段,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土家织锦工艺发展有所缓慢,新一代学习土家织锦技艺的人数偏低,民众对土家织锦的了解有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致使其发展曲折。
土家锦的特点
湘西土家织锦的美感,同样表现在材料的肌理美上。不同的材质所织造的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美感。如古朴、朴实、厚重的艺术风格,古朴、华丽、流畅的艺术风格,传统的湘西土家织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因此,湘西土家织锦大多具有平实、朴素的特点。湘西土家织锦对材料肌理的运用多变而丰富,充分体现了多种特征,如材料的厚薄差异、线条的疏密反差、层次的凹凸起伏等,可以产生雅拙、精致、粗犷、秀丽、光洁、憨厚、豪放等风格。湘西土家织锦肌理的形式美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给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引发人们不同的审美心理。湘西土家织锦沿用古代斜织布机的腰机式织造方法,即把经线全拴在腰上,眼看手背,手织正面,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挑织而成。以红、蓝、黑作为织锦经线的棉线颜色,纬线则由织者自己决定,各种颜色均可。湘西土家织锦整齐美观,结实耐用,画面多姿多彩,色彩秀丽生动,具有素雅、古朴、沉着等特点。湘西土家织锦是从土家人的历史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工艺还是纹样,都融入了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因素,弘扬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民族特征。
价值与影响
价值
经济价值
汉代刘熙所著《释名》中的解释“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织锦艺术在丝绸中以编织复杂、色彩丰富、外观华丽著称。从西周,再到明清,锦从古至今都是奴隶主,贵族,皇帝,官僚,上流社会,还有富人的奢侈品。
近年来,各织锦技艺不断创新方式,坚持非遗带动就业模式,加快非遗市场化、产业化步伐,通过建立非遗扶贫工坊,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
艺术价值
近些年,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提升,在纺织品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应用传统织锦纹样造型的纺织品,传统织锦纹样造型成为中国风纺织品中最为关键的设计元素。
传承与保护
保护措施
申遗情况
2006年5月20日,各织造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情。
织造技艺申遗详情
代表性传承人
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工作
科技助力 人才为先
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南京云锦保护条例》和中长期保护规划,完善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数据库,建设南京云锦传习基地。南京云锦研究所作为非遗传习基地,通过“师带徒”、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等方式加强传承人培养。借助科技力量,开展云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脑挑花两大工序的数字化工作,进行云锦织造技艺数据库抢救性挖掘整理,将相关云锦历史资料纳入资源共享工程。
让非遗融入民众生活,走进市场
湖南许多市州采取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开发非遗旅游景区,进一步融入非遗项目。“织锦最重要的就是配色,配色好看大家才愿意买。”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执教的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水云说,他们在保证土家织锦传统图案的原汁原味同时,又探索了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构图、配色,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参考资料
苏州市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录.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2023-11-19
叶永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1-05
莫让云锦织造成为“绝”技——访云锦国家级传承人金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1-05
非遗里的中国故事:她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如今焕发新光彩.澎湃新闻.2024-01-05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1-04
为传统织锦插上“数字”翅膀.今日头条.2024-01-05
秀山:土家织锦“织”出幸福生活.今日头条.2024-01-05
张家界:培训织锦技能 助力妇女就业.中国新闻网.2024-01-05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2023-11-01
申遗”十周年,江苏非遗点亮薪火传承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1-05
湖南非遗保护传承循规而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