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门
中华门是明朝都城南京的正南门,是南京明朝内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前身为南唐江宁府城和南宋建康府城南门,建于明洪武二至八年(1369年—1375年)。1931年国民政府改聚宝门为中华门。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中华门城楼在战火中被毁。1988年,中华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2012年,中华门所在的南京城墙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4月,中华门正式划并至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实行统一管理。
现存中华门瓮城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城高21.45米,占地15168平方米,由主城台、三道内瓮城、27个藏兵洞、东西马道、登城曲道组成,整体呈“目”字形结构。中华门主城台是南京十三座首都城门中唯一一座两层结构的城台。
中华门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好、设计最精巧、结构最复杂的砖石结构城门,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1937年12月,中华门是南京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华门瓮城既是中原地区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抗战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名字由来
聚宝门的得名是因为正对城南聚宝山(即今天的雨花台)。在修建聚宝门的故事中,加入了聚宝盆这一传奇宝物,更突出了南京城墙修建不易。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认为聚宝门的名字具有封建意味,将其更名为中华门。
位置境域
中华门位于南京市雨花台景区北边,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南京老城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
中华门是于明洪武二至八年(1369年—1375年)在南唐都城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南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据《明史》记载,应天府城墙最南端的南门,因为根基不牢,屡次建造、屡次塌,朱元璋于是下诏强行征收当时富翁沈万三的宝物——聚宝盆,并将其埋压在城门的建筑基址下面用作扶助,城墙根基于是不再下陷。正德十五年(1520年),朱厚照南幸,曾于正月迎春日,在此“坐观百艺”,可见当年此门形制之宏大。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城楼倒塌,十余年后江宁县筹款重建,形制有所缩小,仍为三重檐歇山顶式样。太平天国时期,重修城楼毁于战火。光绪年间,对城楼屡有修建。
民国至今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曾在《金陵游》一文记载:“出聚宝门,即城南门,其城墙上之层楼,虽不及北京正阳门之严整,但城墙规模之宏壮远胜之。”
1931年国民政府改称聚宝门为中华门。同年,南京市把城墙列入了保护范围。1936年,市政府修缮了中华门瓮城。次年,中华门瓮城安装了城门的电动装置,开门关门电动化。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中华门城楼在战火中被毁。1949年,中华门瓮城被损坏的对开木城门,改装成四扇铁门。1955年1月开始拆除中华东门。3月,拟拆除中华门瓮城。到了4月,又开始拆除中华西门以及西干长巷一带的城墙。1957年中华门瓮城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5月,大规模拆城被制止了。
结构布局
现存中华门瓮城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城高21.45米,占地15168平方米,由主城台、三道内瓮城、27个藏兵洞、东西马道,以及一条登城曲道(上世纪80年代为方便游客登城游览而建)组成,从上往下看,整体呈“目”字形结构。中华门主城台是南京十三座首都城门中唯一一座两层结构的城台,其中一层正中为城门通道,两侧各设置3个藏兵洞,二层设置7个藏兵洞,加上东西马道下还各有7个藏兵洞,共计27个藏兵洞,据估算可以藏兵三千,藏粮万担。此外,中华门的主城门与三道内瓮城城门南北贯通,每道门都设有一门一闸,门是双扉包铁门,闸是千斤闸,平时千斤闸都是吊在上方的绞闸楼中,一旦敌军从城外攻入,四道千斤闸可以在几秒之内迅速落下,将敌人困在这三道瓮城之中,形成“瓮中捉鳖”、“关门打狗”的态势,守城的士兵在二层平台上居高临下向下射弓箭或投石,就可将敌人轻松歼灭。中华门的精妙设计使得城门从原来的军事防御弱点变成了“攻者难攻,守者易守”防御强项。如今,第一道闸门的绞关木柱穴仍存。
主要建筑
第一通城门
中华门第一通城门由三层建成:第一层为城墙,第二层为楼基,均为砖石结构。第三层为木结构的镝楼(城楼)歇山顶,三重檐。
镝楼
中华门上原有“镝楼”,在一些报道中被称为“敌楼”,甚至就连中华门城堡景区内的一些标示牌上也写成“敌楼”,实际上,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错字。“镝”在词典里的解释是箭头,也指箭。顾名思义,镝楼也是箭楼,因其木质结构可挡箭,也可用于眺望。
中华门城堡上的镝楼是一座由城堡中轴对称展开的建筑,,镝楼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倒塌并复建,在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时再次被毁。此后,城堡上部平坦无垣,成了一个偌大的平台。
藏兵洞
中华门的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人。而东水关为砖石结构,共有3层,每层有11个券洞,共有33个券洞。上面二层券洞用于安置守城的将士和储藏物资,最下面一层券洞用于调节内秦淮河水位和防洪,中间的铁栅栏可以防止敌军潜水进城。
三道瓮城门
三道瓮城的门洞之上各筑一基座,其上原建有闸楼现己无存。
建筑特点
整个建筑用石灰、桐油等作黏合剂,极为坚固,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中华门的兴建前后历时21年,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非常坚固。砌城墙所用的大块城墙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块重量15-20公斤不等;城砖的制作由京师工部、京师驻军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湖南省、湖北、江西省、京师四地共125个县承担,京师应天府以外制作的城墙砖烧。
保护
1960年,市政府对中华门瓮城进行了地基加固,并对瓮城进行维修。1979年3月。中华门瓮城以旅游景点的标准,开始进行清理和维护。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南京市开展金陵新四十景评选,中华门瓮城以“中华古”的美名高票入选。1989年再次维修瓮城,1994年,为了拍摄电影《屠城血证》,在中华门瓮城上搭建了临时的镝楼模型。1995年,中华路、雨花路道路及两侧旧房改造,从23米拓宽到37米。镇淮桥两侧分别建了镇淮东桥、镇淮西桥。在中华门瓮城的北面建了一座广场。1988年,中华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2012年,中华门所在的南京城墙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4月,中华门正式划并至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实行统一管理。2014年至今,南京市作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的牵头城市,努力推进城墙申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门瓮城几经修缮,外观基本恢复原貌,但由于城楼的缺失,城台部分一直处于露状态,长期遭受雨水侵蚀,渗漏、风化现象严重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砖石灰浆析出,墙面钙化明显。中华门共有27个藏兵洞,其内部顶面均密集垂挂类似钟乳石样的小石柱,两侧墙面凝结大面积乳白色灰浆。若任其发展,砖石内部结构势必变空,从而增加不稳定系数。墙体鼓胀降凸,部分开裂错位。瓮洞内部顶面存在不规则的拱凸,致使个别城砖突出墙面,恐有坠落危险。部分墙面因鼓胀较其,出现裂缝、错位现象。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墙体坍塌,极不利于城墙的持久性保护。饱受战火蹂躏,内部创伤不明。
近年,南京城墙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为契机,针对解决南京城墙保护体系不完善、展示方式较单一、活化利用不充分、公众参与度低等“痛点”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文旅融合、文物保护、展示传播好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的“组合拳”。如利用中华门藏兵洞设置14处展览展示空间,围绕老城南、城墙记忆、南京城门等遗产主题,自2014年以来策划举办了14场基本陈列和76场专题特展。
价值意义
中华门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好、设计最精巧、结构最复杂的砖石结构城门,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1937年12月,中华门是南京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几千名中国军人在此浴血奋战,谱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中华门城顶原有的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城楼也在侵华日军的炮火中被毁灭,从此再未复建。中华门瓮城既是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抗战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相关事件
1985年,邓小平视察南京明城墙。1988年,江泽民与家人参观中华门瓮城。1990年4月,李瑞环参观中华门瓮城。1996年11月,胡锦涛参观中华门城。
在中华门瓮城改造的施工中发现了不少古物。中华门城内西边,当时叫沙湾在这里发现了一口古井:在中华门内东边府街,也发现了一口古井,两井遥遥相对。古井内还发现不少古钱币。在城外墙脚,还发现一个石秤锤,高2尺,重200斤,龙纹缠绕,被一位卖秤的店主用5元钱买去了。在城外西干长巷口,还发现4只沙缸,高3尺,口1尺,敲击起来,清越有声,这4口缸都被路人买走了。后来当地老居民说,这4口缸也许是朱元璋当年筑城时埋下的。沈万三聚宝盆的传说,有可能就是因此而得来的。
2023年8月7日,大型沉浸式光雕艺术演出《心印·中华门》在中华门上演。《心印·中华门》演出通过真人实景演绎、3D投影秀、光影互动等创新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心印·中华门》包含三个篇章《中华门之源》《中华门之尊》《中华门之光》共12个故事。中华门瓮城有三重门,每进入一重门,就是一个场景。作为中华门首部沉浸式光雕艺术演出,《心印·中华门》还引入南京白局、戏剧、锣鼓、舞蹈、琴、阮、琵琶、马灯等多种非遗和传统文化元素。
相关传说
传说,明朝初年在修建这座城门时,屡建屡塌,工期一再被延误,朱元璋十分着急,于是派刘基到民间打探。在打探过程中,刘基听到一则童谣,唱道:“金陵城,金陵城,金陵有个聚宝盆,找到聚宝盆再找戴鼎成,戴鼎成头顶聚宝盆埋在城墙根,城墙笃定建得成。”因聚宝盆是江南首富沈万三的传家之宝,于是朱元璋与刘基便施计从沈万三处强行征借了聚宝盆,并找到名叫戴鼎成的人。说来也奇怪,当戴鼎成头顶聚宝盆埋在城墙下,城门居然真的顺利建成了。于是朱元璋便将这座城门命名为聚宝门。
参考资料
小课堂 | 天下第一瓮城——南京城墙中华门.南京城墙.2024-02-28
城门内外看秦淮|中华门.秦淮发布.2024-02-28
南京城门 || 中华门: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南京民政.2024-02-29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南京城墙活动精彩纷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24-02-29
南京城墙实施系列“组合拳” 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文物报.2024-02-29
穿越600年,玩的就是沉浸!.南京发布.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