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银川中国湿地公园是继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江苏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后,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第三个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分为阅海、鸣翠湖两个园区。其中,阅海湿地公园总面积3万多亩,由湖泊、沼泽、草甸组成,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地貌保持最完整的一块生态湿地。阅海公园位于金凤区,总面积2000公顷。南起艾依河北京路码头,途经西湖游乐园,北通银川市最大的湿地阅海。享有“银川之肾”、“城市绿肺”之美誉。景区内水域面积广阔,河道蜿蜒曲折,依山偎桥,穿街过巷。公园内有植物114种、鸟类107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余种,中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2006年9月25日,银川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立。
公园现状
湖中有自然植物114种,鸟类10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小鸨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鹤等19种。每年春夏季节,数十万只鸟类在这里繁衍栖息。湿地内还有鱼类、哺乳动物、爬行纲、两栖动物,以及大量的昆虫和水生物资源。
这里的冬季娱乐项目众多,有竞道滑雪、滑雪圈、雪地摩托车、冰车、冰上自行车、冰上拔河、雪爬梨、雪地排球、冰陀螺、冰上垂钓、溜冰、迎新春冰雪大联欢、以及冰雪花絮摄影赛等。
资源现状
面积、类型及分布 根据中国的湿地现状以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我国初步确定湿地分类框架,共分为5大类28个类型。银川市湿地类型主要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等人工湿地4个类型。全市湿地面积47090公顷,其中,天然湿地面积24361公顷,占52%(其中湖泊湿地面积12807公顷,河流及泛洪平原湿地面积11554公顷)。人工湿地面积(包括库塘、渠沟、水稻田、鱼池)22729公顷,占48%。
类型及分布
银川湿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和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密度大、范围广,面积在一公顷以上的湿地共有430多块,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少见。银川市历史上就有“七十二连湖”之称,被盛誉为“塞上江南”。
湖泊湿地:银川市现有自然湖泊近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20多个。湖泊的来水主要源于农田退水、渠沟补水、季节性洪水、地下水渗集及少量降雨。银川湖泊水位一般在1.5米——2米,湖泊常常和沼泽、草甸连在一起,湿地长有茂密的芦苇及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浮游生物等,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
城市市区内湖泊由于受到城市建设等因素影响,面积萎缩,目前有大小湖泊20多个;城市周边湖泊受到开垦农田和开挖鱼塘等影响,加之受降雨减少等自然因素影响,部分湖泊湿地退化,湖泊被分割成若干小块;离城市较远的湖泊湿地基本保持原生态,生境状况较好。
沼泽湿地:银川湿地沼泽湿地面积不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如于祥湿地。
河流湿地:黄河是银川市最大的河流湿地,过境长度80多公里,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河流湿地主要分布在银川市东部沿黄河两岸的灵武市梧桐树乡,永宁县的望洪镇、杨和镇、望远镇,兴庆区的掌政镇、通贵乡,贺兰县的潘昶乡、通义乡。黄河洪水泛滥淹没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形成了泛洪平原湿地。
人工湿地:银川市主要灌溉渠系有惠农渠、汉延渠、唐徕渠、西干渠四大渠系,总流量约270立方米/s。排水系统有第二排水沟、永二干沟、三一支沟、四二干沟、四三支沟等主要排水沟。沟渠纵横交错,为湖泊湿地提供补水。银川市西部贺兰山前冲积平原滞洪区面积3288公顷,把季节性山洪水引入湖泊湿地,起到补水作用。银川市成规模、成片的鱼塘、稻田与湖泊、沟渠交织分布。
动植物资源 银川湿地野生动物共有6纲23目49科153种和66个亚种,占自治区湿地野生动物种类总数地86.1%。特别是水禽资源丰富,全市有湿地水鸟有159种,这些水鸟中属于留鸟有33种,夏侯姓鸟62种,旅鸟52种,繁殖鸟11种,冬侯鸟1种。在上述种类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小鸨、大鸨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等19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2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Ⅰ级保护的有1种;Ⅱ级保护的有5种;Ⅲ级保护的有8种。属中日侯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有59种;属中澳侯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有34种。银川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繁殖地。
动植物资源
银川湿地共有维管植物54科119属192种,包括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另外在湿地内还有硅藻、绿藻门、蓝藻、金藻门、隐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的浮游植物8门69属。按经济用途划分,有纤维植物、药用植物、淀粉植物和观赏花卉等。银川湿地植被类型按不同地类分布,主要有三个植被型组,阔叶林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黄河滩涂及河岸的河漫滩区域;灌丛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低洼盐碱地;草本湿地植被和水域植被主要分布在湖泊。
水资源(一)地表水资源
水资源情况
银川市引黄河水灌溉量:2002年为20.27亿立方米,2003年为14.5亿立方米,2004年为18.28亿立方米。
银川市主要湖泊水资源量情况(见表):
贺兰山下银西各蓄洪区蓄水量228.4万立方米,发挥蓄洪调节功能(见表)。灵武市有大小水库11个,其中鸭子荡水库库区面积1330公顷,设计库容2053万立方米,设计水位1249.50米,现水面面积285公顷,年平均水深5.5米,常年蓄水量1567.5立方米。
(二)地下水资源
银川市地下水资源主要由平原区补给和贺兰山地下水补给。平原区补给量7.39亿立方米(见表)。倾斜平原地下水资源量0.70亿立方米,贺兰山区地下水资源量0.06亿立方米,共计8.15亿立方米,扣除山前侧向补给量,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96亿立方米。
(三)湿地水体水质
对鸣翠湖、阅海(大西湖)水质监测结果(平水期)如下(见表):
鸣翠湖和阅海水体水质在水温、PH、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均符合国家标准GB3838-2002Ⅳ类,透明度与叶绿素a超过国家标准。鸣翠湖和阅海水体水质在银川市湖泊湿地中有一定代表性,按照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控制标准,属于中营养化,有富营养化发展趋势。
面临形势(一)湿地保护的有利条件
面临形势
一是我国政府对湿地生态保护十分重视,银川湿地保护与恢复被列为国家湿地恢复优先项目之一。2000年11月,国家17个部(委、局)编制并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在《规划》中,明确了分区建设重点,其中西北干旱湿地区提出“重点恢复银川黄河周边湿地”。《规划》将银川市湿地恢复作为优先工程之一,明确指出“在宁夏银川市湖泊、沼泽湿地和黄河河滩湿地,通过退田、调节水位和栖息地改造等措施,恢复水禽栖息地2万公顷”。《规划》还将“建立银川市湖泊湿地保护区”列入全国拟建湿地自然保护区中。
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银川市高度重视湿地保护,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银川市委、政府确立“生态立市”战略,打造“塞上湖城”,实施了以湖泊湿地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2002年,市政府制定并施行了《银川市湖泊湿地保护办法》,成立了银川市湿地保护办公室。2003年以来,银川市实施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银川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自治区实施了艾依河水利工程,连通了七个重要湖泊,对湖泊湿地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泊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初步形成了以湿地保护示范区、湿地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相协调的全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体系。
三是银川市建设西北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目标对湿地保护提出新的要求。2004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打造“塞上湖城”品牌,创新城市特色,争创中国人居范例奖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关于把银川市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湖泊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为进一步做好银川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创造了机遇,提供了动力。
(二)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是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不足。目前,湿地生态功能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已逐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但公众对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参差不齐,对湿地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滞后;湿地保护的资金缺口很大,缺少保护专项资金;湿地分布分散,权属复杂,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缺乏对湿地综合协调和合理利用的管理机制。
二是湿地生态形势仍很严峻。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湿地保护的艰巨性,目前我市湿地退化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完全遏制;湿地水资源平衡是我市湿地恢复与保护的关键和难点;全市湿地分布差异较大,城内湖泊保护十分迫切;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湿地旅游业发展也给湿地保护带来新的压力;湿地面源污染逐步加剧,湖泊呈现富营养化发展趋势等问题日益突出;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任务仍然很重。
三是湿地保护科研监测和管理能力薄弱。我市湿地水资源的平衡和保障、湿地植被恢复技术和方式的试验、水禽栖息地的修复、湖泊水质净化、湿地生态监测指标方法确定等湿地恢复与保护技术应用十分缺乏,专业人员奇缺;人员培训、宣传教育、信息交流、管护能力等方面十分薄弱。
规划布局
指导思想按照国家《中国湿地行动计划》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以及《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要求,以保护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构筑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为目的,以实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工程为重点,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和社区参与机制,加强湿地科研、监测、培训、宣教等能力建设为保障,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指导思想
规划原则—— 遵循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湿地公约》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应尽的国内、国际义务的责任,符合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政策;
规划原则
—— 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湿地保护与恢复,抓好示范,促进湿地资源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促进保护”的湿地合理利用原则,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 坚持有效保护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以科技为支撑,维护湿地生态平衡;
—— 坚持依法保护和社区参与相结合,有效保护湿地生态;
—— 遵循客观性与可行性的原则,立足湿地生态的发展变化规律,密切衔接其它有关规划,确定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标、内容和任务。发展目标—— 全面实施银川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恢复和保护湿地水禽栖息地20000公顷;
发展目标
—— 建立国家级银川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湿地综合示范区、湿地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体系;
—— 建设湿地公园5个,其中中国湿地公园2个;建立湿地生态旅游综合示范区3个,促进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 银川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项目争创中国人居范例奖和联合国迪拜人居范例奖;
—— 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和培训、信息系统,科学保护湿地;
—— 建立依法保护、综合协调、公众参与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布局分类 一、规划分区
布局分类
根据银川市市湿地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结合银川市湿地资源的实际,围绕打造“塞上湖城”,银川湿地规划为三个区域。
(一)城内湖泊湿地区。以绕城高速公路为界,控制面积400平方公里内的城市建设控制区内。该区域内有湖泊湿地20多处,有唐徕渠、艾依河二条河、渠贯通该区南北,规划湿地面积2000公顷。重点湖泊湿地有:阅海(南区)、西湖、海宝湖、陈家湖、龙眼湖、七十二连湖(关湖)、宝湖、化雁湖、丽景湖、金波湖、燕鸽湖、孔雀湖等。该区域湖泊多处于城市市区,人为影响较大。艾依河连通了阅海、西湖等湖泊。目前已建设和正在建设的湿地公园的有阅海湿地公园、宝湖湿地文化公园、海宝湖公园、丽景湖公园、西湖公园等。该区域湖泊湿地重点是进行环境治理,防止侵占破坏,以建立湿地公园为主,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形成湖泊湿地与居民生活的统一和谐体,实现“湖在城中”的最佳人居环境目标。
(二)城市周边湿地区。指城内湿地区以外城市近郊的湿地,规划范围西起201省道,南至平吉堡-银川林场-望远镇-通桥线,东到惠农渠,北至镇北堡-阅海北界-金贵镇。该区域内有湖泊湿地56个,惠农渠、汉延渠、西干渠自南向北穿过,规划湿地面积5000公顷。重点湖泊湿地有阅海(北区)、犀牛湖、鸣翠湖、孙家湖、阎家湖、东清海(原清水湖)、王家广湖、官湖、联丰湖,以及西干渠两侧的蓄洪区。该区域湖泊湿地以恢复和保护为主,扩大湿地面积、恢复湿地生态,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开展生态旅游、实行湿地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城在湖中”的目标。
(三)城市外围湿地区。指银川市行政区域内以上二区域外的湿地,主要分布在贺兰县、永宁县和灵武市。该区域有湖泊湿地115个,黄河河流及泛洪平原湿地处于该区,规划湿地面积13000公顷,其中湖泊湿地面积6000公顷。重点湖泊湿地有三丁湖、鹤泉湖、于祥湿地、江南湖、海子湖、胭川湖、月牙湖、梧桐湖、北大湖、三道湖、雷子湖、管子湖、黄家湖、马家湖、南湾湖、桃池湾湖等。该区域黄河及泛洪平原湿地主要规划兴庆区掌政镇段、月牙湖段,贺兰县通贵、京星等段,灵武市梧桐树乡段。该区域规划全面保护现有湿地资源,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持湿地自然原始面貌,改善银川市生态大环境。适度开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
二、项目布局
黄河湿地、鸣翠湖湿地群、阅海湿地群、银西蓄洪区是鸟类主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地,也是银川市湖泊湿地相对集中、湿地生境状况较好的区域,规划项目主要分布在这四个区域。
(一)黄河湿地区。范围为黄河流经银川段的泛洪平原湿地,包括灵武市、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等区域。规划项目以全面保护为主,建立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围栏工程,指示牌、警示牌、界桩工程;建设保护管理站、湿地监测站、了望塔等工程;建立湿地社区参与共管机制,开展黄河湿地生态旅游。
(二)鸣翠湖湖泊湿地区。范围在惠农渠和汉延渠之间,南自永宁鹤泉湖,北至兴庆区东清海(清水湖),并向北延至贺兰三丁湖。规划项目以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开展湿地生态宣传教育及发展湿地旅游,发展湿地综合利用等为主。项目内容包括:湖泊湿地水平衡、植被恢复及栖息地修复和重建工程;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建设工程;湿地农牧渔业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湿地保护管理站、湿地生态监测站、了望塔;建设围栏、指示牌、警示牌和界桩等工程;建设湿地宣传教育基地。
(三)阅海湖泊湿地区。范围南自七十二连湖,通过艾依河连接到阅海,再向北至于祥湿地。该湿地区穿越永宁县、金凤区、贺兰县,及市区新区。规划以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为主,重点建设阅海、海宝湖、西湖、宝湖等湿地公园。项目内容包括:湖泊湿地水平衡、植被恢复工程;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建设湿地保护管理站、湿地生态监测站、鸟类环志站、了望塔;建设围栏、指示牌、警示牌和界桩等工程;建设湿地科研培训基地。
(四)银西蓄洪湿地区。范围为西干渠与贺兰山间的7个蓄洪库区。涉及永宁县、西夏区和贺兰县。规划项目以恢复和保护为主,重点围绕银西生态防护林范围内湿地建设和鸟类栖息地修复,恢复和保护水禽栖息地。项目内容包括:适当连通分隔的蓄洪区,增强蓄水防洪调节能力,恢复湿地生态;湿地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
恢复生态 黄河湿地、鸣翠湖湿地区、阅海湿地区、银西蓄洪湿地区是银川市湿地的重要类型,是重点实施湿地恢复、重建和保护的区域,通过退田退塘、还湖蓄水、湖泊连通、调控水位、植被恢复和栖息地修复等措施,恢复、治理和保护湿地水禽栖息地。
恢复生态
湖泊连通及清淤疏浚
重点对鸣翠湖南北相邻湖泊沟通,退田退塘还湖及湖泊、水道清淤;在阅海湿地北区进一步退田还湖,扩大湿地面积,并清淤疏浚;三丁湖与相邻的大北湖连通湖泊,退田还湖和清淤疏浚;关湖湿地将部分农田、鱼塘还湖,使湖泊相连、清淤疏浚;海宝湖将湖泊面积扩大,并清淤湖泊和水道;银西蓄洪湿地区适当将部分蓄洪区连通,扩大湿地面积,改善湿地环境,共计扩大湿地面积1180公顷,清淤900万立方米。
补水蓄水
重点对目前湿地萎缩退化严重的部分湿地,采取开挖引水道补水、蓄水,设置进水闸、出水闸及调节闸调节控制湿地所需要的基本水位、水量。防治湖泊湿地生态退化,以及盐渍化发展等。
(一)水利设施。北塔湖建设扩大湖面,需铺设进水补水道、设置进水、出水控制设施;鸣翠湖湿地由于湿地扩大,南北狭长,开挖引水渠并设置进、出水闸及调节闸;阅海北区新扩湿地,开挖引水渠并设置进、出水闸和调节闸;三丁湖与大北湖连通开挖引水渠并设置进、出水闸;关湖开挖引退水渠并设置进出水闸。共计挖、铺引水渠、道34公里,设置进、出水闸和调节闸36处。
(二)“中水”利用。充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中水”补充湖泊湿地水量,发挥第一污水处理厂已建2.2万吨/日“中水”能力,在第二、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对“中水”回用管道覆盖范围内的城市湖泊如海宝湖、丽景湖、西大湖、金波湖、兴庆湖等,制定政策和机制,鼓励和充分利用处理后达标水,以节约用水,保持湖泊湿地水量平衡。“中水”回用量达到11万吨/日。
三、栖息地修复
由于部分湿地萎缩和退化,部分湖区滥捕现象十分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和威胁,影响了湿地生态平衡。对水禽栖息地修复和恢复,通过调节控制水位、水量,恢复湿地水生植被和湖滨植被带,改造和修复鸟类栖息地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栖息地环境,增加鸟类种群和数量。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重点对黄河及泛洪平原湿地、鸣翠湖湿地区、阅海湿地区及蓄洪库区湿地水禽栖息地进行修复,栖息地恢复面积20000公顷。项目内容主要包括退田还湖和清淤等土方工程,调节和控制水位、水量的水利工程,以及自然恢复植被和人工造林等工程。
四、污染防治和水质净化
银川湿地由于农业使用农药、化肥的残留物通过农田退水进入湖泊湿地,以及水循环不完善等,湖泊水体水质有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城市中的一些湖泊也受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的影响。要从源头治理水污染,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发展生态农业,防治湖泊湿地富营养化,同时采取生物-生态法等水处理技术净化湖泊水质。
(一)加强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建设城市集污设施和污水处理厂,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基本消除城市生活污水对湖泊湿地的污染。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的监督管理,使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重点对城市中的湖泊,如文昌湖、银湖、金波湖、兴庆湖、燕鸽湖、西湖等城市湖泊加强监督管理,防治污染。对城市周边及远郊比较大的湖泊湿地,重点是防治畜禽粪便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畜禽养殖场必须对影响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态渔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在我市开展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进行示范、总结经验和推广。
(二)整治沟、渠。对部分沟通湖泊湿地的排灌沟渠进行整治和清淤疏浚,疏通水系。重点对穿越鸣翠湖湿地区南北的四三支沟,穿越阅海湿地的四二干沟,连通宝湖、关湖等湿地的三一支沟、二二干沟,以及三丁湖区的沟渠进行整治治理,提高灌排水能力,治理沟水污染,争取清污分流,共计整治沟渠70公里。
(三)净化湖泊、水道水质。针对我市部分湖泊及水道已出现水质富营养化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及早控制水质富营养化发展。同时,试验净化生物法和生化处理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生态处理法(PBB法)、生态型人工湿地污染处理系统等污水净化技术净化水质。净化水质技术做到技术成熟可行、建设投入少且运行维护成本低、处理设施简便易操作,处理设施与湖泊景观相协调。
五、植被恢复
\u003c/strong\u003e(一)生物围栏封育。沿湖岸四周建设乔、灌、草结合的紧密型宽幅植被带,以达到护岸固土、减少扬尘,以及保持水土、削弱水冲刷作用。同时形成湖泊湿地绿色景观。重点在鸣翠湖区、阅海湿地区、海宝湖、宝湖、鹤泉湖、三丁湖区等处人工营造植被带1000公顷。
(二)湿地植被带建设。在重点湖泊湿地建立湖滨植被带,既有利于降解污染,保护湖泊水质,发挥湿地功能,又可形成湿地景观带,给人们提供休闲、旅游之地。重点在鸣翠湖、阅海、海宝湖、宝湖、鹤泉湖、三丁湖等重点湿地和城市市区湖泊实施。选择在湖边、水位较浅的区域,采取无性繁殖的方法种植本地芦苇和引进试验推广芦竹,恢复芦苇截污区1000公顷;在水位相对较深的区域,种植莲、菱、荸荠、慈姑等浮水植物,恢复浮叶植被300公顷。
加强保护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的有效途径。总的规划建设思路是建立统一的保护体系和分级的管理机构。具体方案是,在具备条件的湿地,首先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做好示范;用2-3年时间,建立自治区级银川湿地自然保护区(包括银川黄河湿地和银川湖泊湿地),在2010年前,争取建立国家级银川湿地自然保护区。
加强保护
一、湿地保护小区
在湿地权属基本明晰、湿地面积较大、生境状况较好、生态功能重要并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湿地建设湿地保护小区,同时设立湿地保护管理站。规划建设九个湿地保护小区:
(一)鸣翠湖保护小区:位于兴庆区,隶属银川市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拟将阎家湖、清水湖一并纳入湿地保护区域。湿地区域面积900公顷。
(二)阅海保护小区:位于金凤区,隶属国有西湖农场。湿地区域面积800公顷。
(三)三丁湖保护小区:位于贺兰县四十里店乡,隶属贺兰立岗镇,湿地区域面积1112公顷。
(四)于祥湿地保护小区:位于贺兰县常信乡和暖泉农场,隶属贺兰洪广镇,湿地面积2200公顷。
(五)关湖(七十二连湖)保护小区:位于金凤区和永宁县,隶属良田镇、永宁县望远镇,湿地面积300公顷。
(六)鹤泉湖保护小区:位于永宁县扬和镇、望远镇,隶属永宁渔场和扬和镇,湿地面积320公顷。
(七)黄河掌政段保护小区:位于兴庆区掌政镇、通贵乡,隶属掌政镇及通贵乡,湿地面积1500公顷。
(八)黄河月牙湖保护小区:位于兴庆区月牙湖乡,隶属月牙湖乡,湿地面积960公顷。
(九)黄河梧桐湖保护小区:位于灵武市梧桐树乡,隶属梧桐树乡。湿地面积1678公顷。
保护小区工程建设内容
—— 建设湿地保护管理站9处,建设内容包括办公、公安、生活和接待用房。总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并配备监测仪器设备。
—— 建设湿地生态监测站9处,含办公用房和监测设备。总建筑面积540平方米。
—— 建设了望塔9处,起对湿地保护的巡护、防火、防盗等管理作用。设计高度15——20米,建设防火道40公里。
—— 界桩和标牌设置。在每个保护小区各设置指示牌1块,;各设置警示牌5块;各设置界桩15个。
—— 围栏建设。防止人、畜等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建设工程围栏,采用水泥支柱和镀锌钢丝结构,共建设围栏144公里。
—— 附属设施。为保证湿地保护巡护和管理,每个保护小区配备越野巡护车一辆,配置电瓶巡护船一艘,配备必要的有线和无线通讯设备和执法设备。
—— 管护设施。每个保护小区各配备计算机一台、传真机一台、扫描仪一台、数码相机一台、望远镜三架、电话二部等。
二、银川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做好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和加强湿地保护小区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银川市湿地自然保护区。
银川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为20000公顷。包括黄河及泛洪平原湿地8000公顷,主要保护区域为灵武市梧桐树乡段、永宁县河西滩地段、兴庆区掌政段、月牙乡段、贺兰县通义段等;湖泊湿地12000公顷,主要保护区域为阅海湿地区、鸣翠湖区、清水湖、三丁湖湖群、鹤泉湖、月牙湖、于祥湿地等。
第六章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第一节 湿地公园
建立湿地公园,可使湿地保护和湿地合理利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切实做到保护湿地,发挥湿地功能效益的作用。主要规划建设湿地公园:
(一)阅海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国湿地公园。作为银川市西北部最大的湿地,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观鸟、及湿地动物驯养、观览,湿地植物种植,建设水禽博物馆;同时建设成为全市主要的湿地培训基地。
(二)鸣翠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作为银川市东部的一片较大湿地,开展旅游、观鸟、垂钓;同时作为湿地生物知识和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基地。
(三)宝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国家级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银川市市区湿地公园,结合湿地文化、民族文化,建成供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城市湿地公园。
(四)海宝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作为银川市市区北的较大湿地公园,结合国家重点文物海宝塔等文化景点,建成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休闲娱乐融和的城市湿地公园。
(五)西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由于西湖与阅海已经连通,面积扩大,西湖作为一个城市休闲公园的属性越加明确,结合改善周边环境,建设以度假、休闲为主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有:
—— 建立湿地水系平衡系统。建立进水、出水控制和调节水量系统;建立补水机制,修建补水渠及管道;建设“中水”利用项目。
—— 营造湿地植被,特别是湖滨带植被生态系统。
—— 建设湿地区域内的道路(包括作业道路和游人小道)。
—— 建设供水、电力、通讯等设施。利用天然气、电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 设置小型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集污设施。
—— 建设管理和生活用房等设施。
二、湿地生态旅游区
在鹤泉湖、三丁湖、月牙湖等湿地生境状况和保护工作较好的湿地,规划建设湿地生态示范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主要规划建设内容:
—— 生态保护工程。修复、恢复水禽栖息地;治理湿地生态环境;湿地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及管理能力建设等。
—— 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排水管、电力、通讯等建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污和处理设施。
三、湿地综合利用
银川湿地类型,湖泊、渠沟、鱼池、水稻田相连,互相交叉,不易严格区别。湿地保护不影响湿地区域内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原则,宜通过农牧渔业综合利用和统筹管理试验,达到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 鸣翠湖湿地群北区有集中式鱼塘,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条件。规划发展生态渔业及观光渔业等,建成为“农牧渔业湿地管护区”。
—— 阅海湿地四二干沟以东区域,有大量的鱼池和农田,可改造成为水禽养殖场,引进外地特种水禽繁育。部分土地可改造成为种植林果树、水生等经济作物,建设成湿地经济作物种植和观览区。
—— 银西蓄洪湿地区结合防护林工程建设,种植经果林等经济作物,提高湿地资源产出。
所获荣誉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入围“中国最美六大湿地”
\u003c/强姓\u003e
2008年,美景中国网站推出“中国最美(最佳)旅游胜地评选”活动,通过广大网民投票的形式,评选出中国最美(最佳)的旅游胜地。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凭借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景区舒适完善的基础设施入围“中国最美六大湿地”。此次评选分推荐、初选、审定、出版编辑4个阶段,是由旅游专家、媒体记者和旅游玩家组成专家评审团综合评定,网民网上投票最终确定入围名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