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帔帛

帔帛

帔帛是美丽女式唐装的点缀,就是我们看到的画里的妇女肩上或手臂上搭着一条长长的条带,走路随风摆动,显得潇洒自然,这就是帔帛。帔帛的来历,据后唐马镐《中华古今注》女人帔帛条古无其制。

摘要

经常在古代仕女图中看到衣袂飘飘的柔弱女子,肩披彩帔,臂缠飘带,她们的帔帛与服饰相互映衬,虚实结合,动静相宜,如仙似幻,令人神往。

“石榴裙,紫褐裆,红绿灯鱼帔子,斜身倚帷,手引袖带”,帔子的线形态流畅走向,勾出了一派娴静温婉的意象。而古代仕女的万般仪态也在彩帔绣带这种错错落落的精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古往今来数千年间里,尽管女子服饰不断变迁,但帔帛作为仕女画的标准服饰组件一直延续至今。

来历

旧唐书》对波斯人有“妇人亦巾帔裙衫,辫发其后”的记载,因此而知,帔帛是在唐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的西亚服饰,后与中国当时服装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流行的“时世妆”样式。唐代妇女的帔帛并不很长,从这时期的仕女画中可见。五代十国时期帔帛变的越来越长,成为一条飘带。宋代女性已不再使用帔帛了。从此,帔帛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消失了,但它却成为仕女服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出现在各个时期的仕女画作品中。而其存在的意义在于那飞动流畅的线感能美化女性柔美轻盈的身姿,给人一种以静代动的艺术美感。帔帛虽是画家们对女性服饰的真实描绘,但他们并没有受到现实情况的局限,并创造性地发挥其在仕女画中的形式美感。艺术也正是只有超越物质感受和物质价值,才具有意义。

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寻常宴参侍令披画帔帛,至今然矣。至端午节,宫人相传谓之奉圣巾,亦曰续寿巾。续寿巾盖非常参从见之服。宋高承《事物纪原》说:“秦有帔帛,以彩帛为之,……开元中令三妃以下通服之。”实际上帔帛在晋朝时尚未出现,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女供养人及285窟西魏女供养人已有帔帛。但南梁陶俑身上仍未见。中古时鲜卑、辽朝回纥汗国吐蕃服装均无帔帛。《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印度有“横腰络腋,横巾右袒”的服式,莫高窟隋唐时期的菩萨塑像中常能见到,似现代“纱丽”一端搭于肩上,任其下阔部分散拂于腰际者,与帔帛形式也不相同。《旧唐书·波斯传》:“其丈夫……衣不开襟,并有巾帔。多用苏木青白色为之,两边缘以织成锦。妇人亦巾帔裙衫,辫发垂后。”从波斯萨珊王朝银瓶人物画上,所见女装也有帔巾,与唐朝帔帛形式略同。又新疆丹丹乌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画也有帔帛,可知帔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的西亚文化,与中国当时服装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所以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中说:“天宝初贵游士女好衣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衩衣之制度,袖窄小,识者窃怪之,知其戎矣。”莫高窟390窟许多隋朝女供养人都有帔帛。唐代除莫高窟壁画之外,从乾县李显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入葬的永泰公主墓壁画及石线刻画宫女图,周昉簪花仕女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人《唐人宫乐图》,到莫高窟98窟五代十国金玉国王后曹氏像等,都有帔帛,画出了帔帛的各种花色和披戴的方式。唐朝诗文中关于帔帛的描写也很多。中原地区衣料向来以丝绸见长,从战国秦汉东晋,妇女服装常常做成长袖或飞动的带饰,来美化妇女柔美轻盈的身姿。帔帛正是发展了传统服饰艺术以虚代实,以动育静的艺术法则,吸入西域服饰的特点为我所用,使我民族服饰更加丰富。

帔帛披戴的方式

帔帛披戴的方式多样,一般是披于颈间领下,后绕肩背,两端垂在臂旁;也可把一头固定在裙子系带上,另一头由前胸绕过肩背,搭着手臂下垂;还能将披在两肩旁的垂端结于胸前,好像穿着一件马甲。五颜六色的帔子使妇女服饰更显丰富多彩,唐代妇女穿窄袖袒领的上衣,束胸长裙,帔帛绕肩拽地,形成典型的唐朝风尚。

晚唐五代十国,帔帛和大袖衣搭配,主体弧度在身前,两端在身后或手臂外侧的绕搭法成为固定形制。

历史

对于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晋时期。在那追崇出世飘逸的时代,帔作为女子衣饰甫以出现。正如庾信在《奉和赵王美人春日诗》中所描述:“步摇钗梁动,红轮帔角斜。”此后,隋因之,至唐时盛行。从莫高窟壁画,永泰公主墓壁画及石椁线刻画宫女图,到周《簪花仕女图》、张萱《国夫人游春图》、唐人《唐人宫乐图》等各种文献古迹中,都可看到形形色色的帔帛以各种流行样式缠绕在女性身上。唐朝女子无论贵贱皆有披帔,成为一种风尚。

起初,唐代的帔子近似后世云肩、背心,有防寒和装饰双重功能,为女子常服。后来式样渐趋俏丽,秋冬季用较厚重的帔子,可遮风暖背,而夏季或室内用的轻薄、细长的带子——“披帛”,用以装饰身姿。一般而言,妇女婚前全披帛,婚后才用帔,因此,帔帛也成为分辨已婚、未婚妇女的标志。

演变

宋代的霞帔

宋代的霞帔,已经和大袖衫一起成为了女性高级礼服,并随品级高低在刺绣纹样而有所不同。从宋墓出 土的霞帔能看出,它是用一条罗对折缝合,平整且有一定厚度,这是礼服化的做法。当帔帛朝规整并有厚度的程度发展时,主体在前的搭法就促使帔帛本身需要改良,有一定厚度的帔帛主体绕成弧度时不能帖服于身体,呈立体形态,并且帔帛加厚本身的重量使其不利于固定在大衫上,主体中段的重量会向前拉扯两端滑脱,所以这时就在帔上加横带或横,可以系联帔本身,使其不至于滑脱。而主体形成弧度部分则将其断开,再裁成斜边缝合,使帔既能平整地服帖于大衫上的,又使其形态似“弧形”,且前端必缝合的制度也是表明两条帔其实是不可断开的一条整体,同时在尖端处挂金玉水滴状坠子,加重底部重量,让帔完全垂直在身前,显出礼服平直端正的特点。而朝向身后的两端除了用横带系联外,另在大衫底部缝制与衣服同料的兜子,将帔两端纳于其中,使帔不但固定,更与大衫形成一个整体,帔帛也至此成功地礼服化。

霞帔作为贵妇礼服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女性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普通妇女无权佩带,由此,在那时的宫廷中还衍生出了“红霞帔”、“紫霞帔”的后妃名号。

明代的霞帔

明代霞帔继承了宋代霞帔的制度,明代舆服志定皇后常服为大衫霞帔,妃嫔命妇亦如之,只是 衣色纹样各有定制。“一品衣金绣文霞帔,”,“二品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三品衣金绣大杂花霞帔”,“四品衣绣小杂花霞帔”,“五品衣销金大杂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销金小杂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红素罗霞帔”。霞帔的制作方法《大明会典》有详细记录。其霞帔为两条并列,前端裁为斜边并缝合,挂坠子,后端平直,佩带时纳于大衫身后兜子内。定陵出土两件相同的霞帔,为明孝端、王恭妃各一件。霞帔分左右两条,中间织云霞和升降龙纹,带上缀有珍珠梅花形金饰,与史载的圈金饰珠方法吻合,共四百一十二朵,华美精致之极,这样的珍珠霞帔在使用时,必须钉在另一条丝质的霞帔上。

清代的霞帔

清代霞帔阔如背心,一般为对襟无袖的样式,霞帔中间缀以补子,补子所绣纹样,一般都根据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用以标志命妇或其丈夫的官职。与官服不同的是,武官之妻的霞帔随文官纹样,饰鸟纹补,而非兽纹。寓意女性之贤淑,不宜尚武。

霞帔常与“凤冠”配套使用,凤冠为装饰金银凤鸟的帽子。“凤冠”是古代妇女最高级别的礼冠,原本只是以金银打造成凤鸟形状的凤钗。后来经过各代的改良,成为今天博物馆中陈列的凤冠样式。这种凤冠是预选用金银做成一顶圆框形的帽子,再用做成花树的金花固定在帽上,并增加龙凤等装饰物。这样的凤冠,穿戴起来雍容华贵,是宫中及官家妇女的头饰。礼服化的霞帔与凤冠,作为妇命服,为古代社会贵妇身份地位的象征,荣华富贵的象征。

封建社会的霞帔

封建社会冠履佩饰,等级分明。在不同的朝代,色彩、款式虽有变化,但衣冠上的尊卑贵贱却始终不变。循礼或非礼,不仅是道德规范,还形成律例,用法律手段实行强制。因此,小小的凤冠霞帔,千年来却承担着女性一生中的最大愿望。能够凤冠霞帔风风光光做夫人,正是从前女子们的人生理想。后来,据说是平民出身的朱元璋皇后——马皇后,特别恩准民间嫁女也可借穿凤冠霞帔。这才使得普通的民间女子都有了一偿心愿的时刻。女子出阁时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在人生最幸福的那一天可以装扮得如斯华丽,想那凤冠霞帔原是后妃之服,拜天地又是帝王的郊天之礼,由此中原地区民间女子的一生中,婚嫁当天亦是王者。

分类

经过五代十国,到宋时,帔开始礼服制。宋帔分两种,霞帔和直帔。民间女性常服中所继续保留的帔帛,称为直帔。直帔为细长精致的带子,搭垂于肩臂,其质地可厚可薄,纹样可繁可简,为清雅的服饰增添亮色,成为仕女身上最为靓丽飘逸的部分。而另一种极致繁复华美的帔帛——霞帔则正式被用作命妇礼服,非恩赐不得服。所谓霞帔,一般用锦缎制作,上面有绣花,两端做成三角形,下端垂金玉坠子。因为其帔上绣织有云霞纹,谓之霞帔。也有称是因其美如彩霞而得名,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摇冠”的形容。

影响

今天我们的衣饰中,围巾和披肩可能算是与帔最相类似的了,然而帔所传达的那种或娴雅或灵动或高贵的精致风情却远非今天的衣物所能表现得出的。那种在散散漫漫中铺洒下一片新巧的夹,举手投足间便能拖了半天明霞,半江流水的闲情雅致始终只能在前人留下的诗词歌赋中想望。然而在品味这点点滴滴的美丽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拼接出一叶两叶残损掉的历史画面,它们身上也曾蕴含着历史的曲折,使我们在感悟技艺的妙谛之时,感叹其不因岁月风霜而消退的美的闪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