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学门。2015年,学校将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调整为农学院、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2019年9月20日,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公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获组织创新奖。
根据2024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现有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历史沿革
1949年,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相关院系合并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农艺学系,并设置相应的本科专业。
1952年,随着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将原来的系和专业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
1958年,学校进行系和专业调整,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农业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专业、作物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专业。
1986年,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和院系调整,设农学系,包括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农业气象专业。
1995年学校将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合并为植物科技学院,按照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果树专业、蔬菜专业、观赏园艺专业等专业招生培养。
1999年,学校又将植物科技学院调整为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
2002年,作物学院新增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校大规模进行院系调整,将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合并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果树学系、蔬菜学系和观赏园艺与园林系等7个教学机构。
2015年,学校将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调整为农学院、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10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
科研团队一览表
实验室(研究中心)一览表
科研成就
截至2016年7月,学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项主报)、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主报)、省部级科技奖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项,转让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160余篇,其中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 等高水平论文(IF\u003e5.0)40余篇;培育小麦、玉蜀黍属、番薯新品种10个,其中3个为国审(鉴)品种。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根据2024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授61人、副教授5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人,青年创新人才项目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111引智基地1个。
人才培养
根据2017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
国家特色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应用生物科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科体系
根据2024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农学院下设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作物生理与栽培学系、作物遗传育种系、种子科学与生物技术学系4个系和1个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另设区域农业发展、作物生理与栽培、作物化控、生物质工程、玉蜀黍属、小麦、水稻、特用作物以及种子科学与技术9个研究中心。学院现有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
农学院院徽是正圆形主体形象徽标,总共使用了三个圆形,外缘双圆与中心正圆将核心设计元素分隔和收纳。
主体徽标以“生命绿”为主题色,此颜色为作物的主要颜色,象征生机和希望。麦穗色为麦黄颜色,寓意成功和收获。
外环形为中文毛体字“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和英文大写“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环书农学院中英文院名。
内环上面为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老校门和“1905”,表示学院始源;中间为学院英文名称简写:“CAB”,“A”即“AGRONOMY”,以外展的金黄色麦穗为形象标识,代表了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学研究的特征,“B”即“BIOTECHNOLOGY”,以内嵌DNA双螺旋结构为形象标识,体现农学院的另一学科特色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特点,二者结合便充分彰显了学院优势和特色,也寓意着学院“顶天立地”的使命和责任。下面为半地球状的俯瞰视角的绿色田地,蕴意学院以农立院,以农兴院,既要解民多艰,赤诚报国,“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又要放眼国际,高瞻远瞩,努力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学院。
精神文化
院训
教民稼穑,明德笃行
释义:“稼穑”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兮?”,种植叫“稼”,收割叫“穑”,“稼穑”泛指农业和农业劳动。“教民稼穑”为学校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时期的校训,为了昭示社会和训勉师生,学校将这四个大字印刻在校门两侧墙上以彰其训。寓意农学院以农为特色,以农立校,以农兴校,教授民众农业科学与技术,培养具有艰深知识的专门人才为根本。
农学院院训前四字取“教民稼穑”,旨在以史为镜,鉴史图兴,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训导农学院师生和校友不忘根,常念本,要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学农爱农,忧国报国。
院训后四字为“明德笃行”。“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笃行”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即要学有所得,践履所学。“明德笃行”寓意学院的宗旨是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全院师生和校友要始终秉持“顶天立地”的风骨,既要有高尚的品格和操行,为人为学为师,更要有躬耕深潜的坚定行动,行胜于言,笃定不悔,奋力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领导团队
获奖荣誉
2021年2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4-02-0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4-01-02
1.cab.cau.edu.cn.2019-12-27
2.cab.cau.edu.cn.2019-12-27
4.cab.cau.edu.cn.2019-12-27
党政领导.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4-02-03
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