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果蝠
棕果蝠(学名:Rousettus leschenaultii),是狐蝠科、果蝠属动物。棕果蝠体形中等,体躯粗壮,面形似犬,耳椭圆形,无耳屏,翼较短,尾也短,背和臀部暗褐色,臀后、股间膜和颈近茶褐色。
棕果蝠是典型的热带蝙蝠,不冬眠,与其他蝙蝠共栖,夜间外出活动,主要以野果或栽培水果以及其花朵为食,主要在夏季繁殖,每胎产1仔,喜栖于大石灰岩山洞中,分布于东南亚一带。
棕果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概述图来源: )
形态特征
棕果蝠体形中等,前臂长72-87mm。体躯粗壮,面形似犬,吻长,上、下唇各有一纵沟。耳椭圆形,无耳屏。翼较短,第1指的爪强壮,连爪长约20mm。第2指有3根指骨,末端有爪但较弱小。Ⅲ、Ⅳ和Ⅴ掌骨均较短,第3指第一节加第3指第2节约52mm,第5指第1节加第5指第2节达其3/4,显示翼短宽。股间膜很窄,尾很短,长14-15mm,有一半游离于股间膜外。背和臀部暗褐色,臀后、股间膜和颈近茶褐色,侧膜稍深。腹面色均一,暗茶黄色。尾背两侧、股间膜中部并沿及侧膜小部分均具毛。
棕果蝠颅骨的鼻额较长,额骨与顶骨接合处隆起,脑颅顶向腹面折转,颅基轴极弯曲。前颌骨伸出鼻骨的前方,左右在前端相接触。吻长(眼眶前缘到鼻骨前缘的直线距离)大于左右泪骨间的宽度而小于上齿列长。第1和第2上门齿紧靠,大小近等;上犬齿发达没有后附小尖;第2上前臼齿很小与第1上门齿近等,第4上前臼齿大于第1上前臼齿,齿尖锐利。第1上前臼齿和第2上前臼齿较宽,齿冠低平,有纵沟。第1下门齿和第2下门齿均较宽,第1下门齿齿冠唇缘2叶,第2下门齿3叶。下颌3前臼齿间没有间隙,第2下前臼齿显然大于下门齿,第3下前臼齿更大于第1下前臼齿,齿尖仅低于下犬齿而略高于第4下前臼齿。
栖息环境
棕果蝠喜群栖于大石灰岩山洞中,有时也在高树的隐蔽处或椰树叶和芭蕉下栖息。
生活习性
棕果蝠是典型的热带蝙蝠,不冬眠,虽常与其他蝙蝠共栖一洞,但从不相混杂,而且凡有果蝠栖居的洞穴,种群中皆以果蝠占优势,颇似有种间排挤现象。夏秋炎热季节,在洞穴栖居者数量减少,集小群而散居洞外,而冬春季节多在洞穴内大量聚集。
棕果蝠于夜间外出觅食,近天黑时开始出洞,天黑后洞中果蝠蜂拥而出,成为高潮,此后仍陆续往外,至夜间,洞内才稍安静,但仍有一小部分始终留在洞内。至凌晨,外出的复又归洞。白天以集群栖止方式,悬挂于洞顶或洞壁的凹凸处,多仅以一后肢钩爪,轮流倒吊着,头抬起,脸朝下,眼朝前。多10数头或数10头密集一堆,像蜂窝般的重叠着。
棕果蝠主要以野果或栽培水果为食,亦食如芒果等的花朵。大便不成形,象黄色鸡屎,粘性大,稍臭。棕果蝠的天敌主要是鸮形目和蛇类。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等地。
繁殖方式
棕果蝠的繁殖季节主要是在夏季,只见夏秋季的个体有孕仔。一般4、5月份的孕仔有指头大小;7、8月份的孕仔已发育完全,将近或已经娩出;10月间果蝠属的幼仔尚正在哺乳中。雌性果蝠每胎产1仔。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总的来说,该种是一个常见的物种且种数群量趋于稳定。由于该种分布广泛、适应力较强,水溶性偶氮引发剂面临的主要威胁。在南亚,棕果蝠的栖息场所受到旅游业的干扰,人类通过毒害熏蒸对其进行捕杀,不过影响不大。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为害特点
棕果蝠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等省区均有为害,傍晚飞进附近果园中在将近成熟的果树上为害,使果实损失惨重。
防治方法
挂鱼网捕杀:在果实近成熟时,在棕果蝠飞来方位挂网,加以捕捉。
熏烟驱赶:棕果蝠怕烟,每天傍晚在挂果园四周,点燃发烟物熏烟驱赶
人工捕捉:巡视果园四周山洞、枯树洞、屋檐,发现果蝠栖息地,直接捕捉。
小辣椒防治蝙蝠:据北方经验,用成熟小米椒500g,捣碎加5000mL水浸24小时,用纱布过滤后喷在果树上,每7天一次,全期2-3次,防效可达90%。
1.
挂鱼网捕杀:在果实近成熟时,在棕果蝠飞来方位挂网,加以捕捉。
2.
熏烟驱赶:棕果蝠怕烟,每天傍晚在挂果园四周,点燃发烟物熏烟驱赶
3.
人工捕捉:巡视果园四周山洞、枯树洞、屋檐,发现果蝠栖息地,直接捕捉。
4.
保护利用猫头鹰:捕食果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