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步兵战车
黄鼠狼步兵战车(英文:Marder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研制的一种履带式步兵战车。
黄鼠狼步兵战车于1960年开始研制,其间研制曾停滞一段时间。1964年研制恢复,1969年4月正式批量生产,1971年5月7日,第一批生产型车交付驻卡塞尔和基尔的陆军部队。到1975年,该车预订的产量已全部完成,总计生产2136辆。但用于改装“罗兰德”型防空导弹发射车的底盘生产,直到1983年才结束。
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钢装甲全封闭焊接结构,由15~40毫米轧制均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采用MB833Ea-500柴油发动机,HSWL-194液力机械式变速器。双人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炮塔全重2300公斤。炮塔上装有1门外置式20毫米的MK20Rh202航空机炮机关炮,在Rh202机关炮右侧有1挺7.62毫米口径的MG3并列机枪,左侧有6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
2023年1月6日,德国向乌克兰提供总计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这些步兵战车在2023年第一季度内向乌克兰交付。2023年3月27日,德方向乌克兰提供了约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2024年4月1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此前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缴获一辆由德国提供给乌军的“黄鼠狼”步兵战车,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对这辆步兵战车的“车评”视频。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在德国联邦国防军组建之初,采购合适的步兵战车非常困难,因为当时没有装甲车辆能够满足德国装甲部队实现上下车作战迅速转换的需求。这一点在德军临时采购的M39装甲输送车和小型履带式装甲车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德军于1956年5月授予了伊斯帕诺Suiza公司一项合同,要求为其研制HS30步兵战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HS30步兵战车计划持续受挫,德军对该车并不满意。因此,在1959年秋,当该车开始交付部队的时候,德国陆军司令部就清楚,HS30步兵战对于其装甲部队最多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德军又提出了新的步兵战车研制计划。
发展历程
1960年1月德国与莱茵金属和马克公司、亨舍尔公司及瑞士莫瓦格公司(克罗伊茨林根市)签定了研制合同,要求为其第一代步兵战车研制7辆样车。然而结果是:即便撇开这些样车技术上的不足,这些车辆依然不能满足军方的需求。通过对首批车辆进行测试,德国陆军司令部得出结论:为了保证步兵战车研制计划能够实施,必须放弃一些束缚性要求。在取消了车体高度不超过1890毫米的规定后,搭载人数也由12人减少到了10人。
1962年10月,德军与莱茵金属和莫瓦格公司签署了一项合同,要求两家公司为其第二代步兵战车研制出7辆新型样车。亨舍尔公司此次并未参与该项目的竞争。为了实现车辆尾部大舱门出入口设计,莱茵金属公司的样车将动力总成前置,这样一来便省略了易损的连接轴环节。第二代步兵战车中还包括莱茵金属公司新设计的DL-RH 3步兵战车。该车采用单人炮塔设计,顶部除了装有1门20毫米机关炮外,还计划安装1挺机关枪。最初车长座椅位于炮塔左侧,但在后来的样车设计中,莱茵金属将其置于驾驶员的正后方,以便利用炮塔左侧的空间安装反坦克导弹发射器。重新设计后车辆的体积也随之增大,其战斗全重增至约26吨。采用扭杆式悬挂后,车辆的越野能力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制造商为RU 264步兵战车采用了液压式悬挂设计,以期得到更佳的行驶性能。经过5年的努力后,由于弹簧元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制造商最终停止了该车的试验。德国第二代步兵战车并未进入批量生产,原因是第三代步兵战车的研制已经迫在眉睫了。
由于车重持续增至27.5吨,第三代步兵战车采用了功率为442千瓦的新型MB883 Ea 500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其行动装置采用扭杆式悬挂,车辆左右侧各装有6个负重轮。1964年底,德国军方与莱茵金属、亨舍尔公司和莫瓦格公司达成协议,三家公司要为德军第三代步兵战车生产共计12辆样车。这批车辆在1965年至1966年经过试验之后,紧接着经受了部队试验。在这批车辆生产期间,军方追加了一些附加要求。因此,车辆需要装备可安装尾部机关枪的活动枪架。此外,军方还要求第三代步兵战车能够将车长置于炮塔内。这个问题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因为炮塔旋转环的直径仅有720毫米。车辆生产期间,德军要求增加载员在全装甲防护下作战的能力。满足该要求须在车辆上安装4个球形座射击孔,这需要对车辆后部的战斗室重新改造,因此德军的这个要求显然无法得以实现。这样一来,在历经9年的研制后,前后生产的共计28辆步兵战车只能再次成为一代“样车”了。之后德军宣称,将生产10辆预批量生产型样车。
在1966年10月的选型计划中,德军最终倾向于RU系列车辆。通过对部队试验和车辆技术测试的评估,最后一批样车于1967年驶入预批量生产站。这些车辆采用了伦克公司的新型HSWL 194传动装置,从而实现了车辆前部平滑的设计,提高了驾驶员的视野。所有的预批量生产型样车都安装了双人炮塔,武器位于炮塔顶部,车体侧面共设有4个球形座射击孔。未安装侧裙板时,预批量生产型样车的战斗全重达到了27.5吨。1968年-1969年间,德军对这些预批量生产型样车进行了深入试验。虽然这批车辆在设计上能够满足部队的要求,但车辆的一些部件缺陷却随之增多。由于车辆全重的不断增大,其传动、制动和行动机构出现故障的几率也在增加。在经历了11年的研制,共生产出28辆样车和10辆预批量生产型样车后,制造商终于在1971年5月7日向德军交付了首批“黄鼠狼”步兵战车。1971年5月7日,第一批生产型车交付驻卡塞尔和基尔的陆军部队。到1975年,该车预订的产量已全部完成,总计生产2136辆。但用于改装“罗兰德”2型防空导弹发射车的底盘生产,直到1983年才结束。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钢装甲全封闭焊接结构,动力舱和驾驶舱并列于车体前部,驾驶舱在左,动力舱在右,中间以复合热绝缘降噪板隔开。战斗舱位于车体中部,车体中央上有炮塔、内有吊篮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载员舱尾部有外开式尾舱门。驾驶员配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被动式夜间驾驶仪。在驾驶员后面有1名步兵,其潜望镜可旋转360°。该车载员舱在车体后部,中央设有2个长条椅,可载步兵6人,背靠背坐。座位系莫瓦格公司设计,可以快速调整供步兵躺下休息,可供4人躺卧。
该车发动机室内装有发动机、传动装置以及空气滤清器等部件,它们连成一体组成整体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装置的所有燃料和水冷导管都采用带自动闭锁器的快速接头所有联接动力传动装置的电缆线都有联接插销传动箱两端输出和侧传动之间都采用可快速分离的弧形齿轮联接器。
动力系统
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的是安特优(MTU)公司MB833Ea-500柴油发动机,伦克(RENK)公司HSWL-194液力机械式变速器。MB833 Ea-500柴油发动机是奔驰汽车公司在其民用柴油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大行程、低转速、大扭矩MB837系列军用柴油发动机之一,它的V型气缸夹角为90°,汽缸缸径和活塞行程为165毫米x175毫米。
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扭杆弹簧悬挂系统,车辆每侧各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采用双轮缘负重轮和双销式销耳挂胶钢质腰带。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450毫米宽体履带能够顺利通行平原和丘陵地带,使用双轮缘负重轮也是为了增加车辆行走系统的乎顺性。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双销式销耳挂胶钢质履带虽然利于公路机动,但是它不利于泥泞和冰雪路面机动。黄鼠狼步兵战车车辆每侧第一、五、六负重轮处都装有液压减振器。
武器系统
黄鼠狼步兵战车炮塔上装有1门莱茵金属生产的外置式20毫米MK20Rh202航空机炮机关炮,该炮是一种气体推动式自动机关炮,采用浮动击发,气压供弹,火炮的身管寿命为8000发。该炮的装弹待击、击发、重装弹和退弹均在炮塔内遥控完成。火炮采用左、右、上3个方向弹链供弹,炮手根据不同的目标在中心控制面板处选择弹种并射击。火炮可单发和连发射击连发射速800~1000发/分,弹壳可从炮塔内自动抛出。火炮有电击发和手动击发两种击发装置,炮手和车长通过电波装置操纵火炮射击,车长可以超越控制。火炮高低射界为-17°~+65°,方向射界360°,火炮方向最大瞄准速度60°/秒,高低最大瞄准速度40°/秒。当电液炮控装置失效时,可以通过机械手动操炮,脚踏板击发。
火炮配用DMS1A1式曳光燃烧榴弹和DM43式曳光穿甲燃烧弹,还可以采用电光脱壳穿甲弹,弹药基数1250发。发射DM43时可以在500米距离内以30°着角击穿35毫米厚钢装甲,发射脱壳穿甲弹可以在1000米距离以30°着角击穿24毫米厚的钢装甲,发射DM51A1时对付软目标最大射程7200米,有效射程2000米,对俯冲飞机有效射高1600米,对掠过飞机则为1400米。
在Rh202机关炮右侧有1挺7.62毫米口径的MG3并列机枪,弹药基数2500发。左侧有6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可在车前形成40~50米宽的浓密烟雾。车后的载员舱顶部还有1挺莫瓦格公司的遥控式7.62毫米MG3机枪,弹药基数也是2500发。遥控机关枪的高低射界为-15°~+55°,方向射界为180°。车体两侧的球形射孔方向射界为40°,高低射界为-10°~+25°。机关炮和尾部的遥控机枪构成了“黄鼠狼”步兵战车的环形火力,可以有效对付90年代前期出现的各种轻装甲与非装甲目标以及低空目标。
车载设备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载员舱左侧安装有三防装置、风扇等设备。载员舱右侧布置有燃油箱、蓄电池箱、电台以及导航设备。车内的电气设备采用24伏直流电,由1台9千瓦的发动机供电,6个蓄电池的总容量为300安小时。车内有2部无线电台、1部收报机、3根天线和6部车内通话器。载员舱两侧各有两个球形射孔和3个潜望镜,射孔与潜望镜匹配,这样4名步兵可从车内安全射击。载员舱尾部有供人员出入的液压操纵跳板式尾门,载员舱顶部有4个圆形舱口和一挺遥控机关枪。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双人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炮塔全重2300公斤。车长居右,炮手居左,他们和武器之间是密封隔绝的,武器射击时产生的发射药气体无法进入乘员舱内。炮塔的射击控制系统设置在中部,方便炮手和车长操作。车长和炮手各有1个PERIZ11瞄准镜,放大倍率为2x和6x,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和对空射击,该瞄准镜也可由红外夜间瞄准镜取代。炮塔上共有11具潜望镜,6大5小。大潜望镜布置在炮手侧3具,车长后3具。5具小潜望镜位于车长门前,以便于车长环形观察。在主炮的左侧有1具红外白光探照灯,白光照射距离600米、红外光照射距离800米,可随主炮俯仰。在炮塔左侧还有6具烟幕弹发射器。
防护能力
黄鼠狼步兵战车由15~40毫米轧制均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其正面可以抵御20毫米脱壳穿甲弹的攻击,侧面和后部可以抵御14.5毫米机关枪曳光弹的攻击。黄鼠狼步兵战车有宽大的侧裙板,能很好地抵御空心装药的单兵火箭弹的攻击。在核冲击波过后载员舱通风增压方面,其空气滤清系统的进气效率很高。除此之外,德国凭借着自己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优势,为黄鼠狼步兵战车装备了良好的灭火抑爆系统,大大降低了车辆被击穿后的二次效应。
性能数据
以上资料来源
衍生型号
黄鼠狼A1型步兵战车
从1979年9月到1982年12月,所有2136辆“黄鼠狼”步兵战车均按A1型的标准进行了改进,其中有640辆改进为A1(+)型。主要改进项目为:Rh202机关炮改为双弹链输弹,以便能迅速更换弹种;改装带热探测器的PERIZ59微光夜视仪;改进了火炮控制装置,方向机改为电液式,可以在倾斜路面旋转炮塔。为了增加战车单独面对敌方主战坦克时的生存能力,在炮塔顶部安装了“米兰”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车内增加了4枚反坦克导弹。改进后A1型的战斗全重增到30吨,乘员仍为4人,但载员却由原来的6人减为5人。350辆改进为A1(-)型,与A1(+)不同之处在于未安装热探测器。其余1146辆未装被动式夜视仪,故命名为A1A型。
黄鼠狼A2型步兵战车
1983年到1991年A1型又按A2型标准改进,主要是改装热成像瞄准镜,大大增强了夜间和恶劣气候下的作战能力。采用热成像瞄准镜后,取消了炮塔上的白光/红外探照灯,车后的遥控机枪也被取消。改进了燃料箱、冷却系统、水上推进清洗装置和行动部分。
黄鼠狼2步兵战车
按照KW90计划(90战斗车辆)的要求,1986年7月,原德国陆军提出了“黄鼠狼”2步兵战车的招标书。1988年初,克劳斯-玛菲公司的方案中标,1991年9月17日该公司推出了VT001试验车。黄鼠狼”2步兵战车强调了防护和火力。样车战斗全重42.3吨,已经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代中型坦克的防护水平。在常规双人炮塔上安装1门Rh503式MK35/50毫米机关炮。这种由莱茵金属研制的外部能源机关炮的身管可以更换。样车上装的是35毫米机关炮,根据需要可以很方便地换装为50毫米机关炮。火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配用电子时间引信的预制破片榴弹,威力强大,可以满足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火力需要,样车的动力装置为最大功率735千瓦柴油机和先进的传动系统,并且在信息化和人机工程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按照德军计划,“黄鼬”2步兵战车于1998年列装,采购的数量达700辆以上。但是随着欧洲政治格局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于1992年12月15日宣布取消其研制计划。
黄鼠狼A3型步兵战车
1987年到1998年按每年改进220辆的进度进行了第3次改进,第一辆A3型于1989年11月17日达到设计要求。A3型主要是全面加强装甲防护。在车首上装甲、车体两侧装甲、车体顶部、炮塔两侧装甲和车体后门均安装了间隔式附加装甲,附加装甲重量达到1600公斤。经过改进后,A3型在重点部位可以防御BMP-2步兵战车30毫米口径火炮的打击;车体顶部对攻顶子母弹药也具有了较好的防御能力。由于车体两侧加装了附加装甲,故取消了球形射击孔。按人机工程改进了乘员进出门和座椅。采用了提高可靠性的新型电台。并列机枪移到了火炮左侧。改进后的A3型战斗全重超过了33吨,因此其悬挂装置采用了加强扭杆,最大行驶速度降低到65公里/时。
黄鼠狼A4型步兵战车
黄鼬A4型和A3型的唯一差别是采用了带保密机的通讯电台。
黄鼠狼A5型步兵战车
A5型在A3型的基础上,强化悬挂系统和装甲防护、车底增加附加装甲、改进座椅系统等,从而使该车能更好地防御地雷的攻击。改进后的A5型战斗全重达到38吨以上。截至2005年4月,总共有74辆A3型按A5型标准进行改进。在74辆步兵战车中,首批15辆部署给德国驻巴尔干地区维和部队,另有15辆用于士兵训练,剩余44辆将用于作战准备。
黄鼠狼A5A1步兵战车
2011年,为35辆车安装了舱内空调及多频谱伪装装备,该车称为黄鼠狼1A5A1步兵战车。
“罗兰德”防空导弹发射车
“罗兰德”防空导弹是法德联合研制的防空导弹武器。法国型号采用AMX-30主战坦克底盘,而德国型号则采用改进型“黄鼠狼”步兵战车底盘。车上装备双联装“罗兰德”2型导弹发射装置及配套的搜索与跟踪雷达,装2枚待发导弹,车内另外备弹8枚。德国陆军共装备了144辆。
TAM中型坦克
应阿根廷陆军的要求,蒂森·享舍尔公司研制了TAM中型坦克车族。该型坦克的底盘以“黄鼠狼”步兵战车为基础生产。由于TAM坦克重量比“黄鼬”重且需要承受较大的火炮发射后坐力,所以加强了底盘,但是仍然保留了尾门。
服役状态
2008年,黄鼠狼步兵战车外销成功,智利购买了德军库存的207辆黄鼠狼A3步兵战车。
2023年1月6日,德国向乌克兰提供总计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这些步兵战车和一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在2023年第一季度内向乌克兰交付。2023年3月27日,德方向乌克兰提供了约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
2024年3月26日,俄“南部”集群第一集团军第一独立近卫摩步旅的英勇士兵们,从阿夫杰耶夫卡地区的接触线上,撤出了一辆缴获的德国赠送给乌克兰军队的“黄鼠狼”步兵战车。
2024年4月1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此前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缴获一辆由德国提供给乌军的“黄鼠狼”步兵战车,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对这辆步兵战车的“车评”视频,对其设计提出批评。表示德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90辆“黄鼠狼”1A3型步兵战车,另有30辆尚未交付。
2024年11月6日,俄罗斯新闻社发布视频展示俄军南部集群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基方向摧毁并缴获10余套乌军装备,其中包括德制“黄鼠狼”步兵战车。
相关评价
黄鼠狼步兵战车并不适合乌克兰冲突中典型的战场环境。该战车重量超过30吨,其履带内置用于保护路面的橡胶垫,不像苏联和俄罗斯设计的同类装备配有增强抓地力的部件。(俄罗斯军方评)
黄鼠狼步兵战车足够装备一个机械化营,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提升乌军的作战能力。(中国国情评)
参考资料
Tried-and-tested warhorse of Germany’s mechanized infantry.rheinmetall.2024-08-01
Marder 1 Infantry Combat Vehicle.步兵战车.2024-08-08
Marder.weaponsystems.2024-08-06
德国今年一季度将向乌克兰提供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今日头条-光明网.2023-01-07
德国18辆“豹2”主战坦克已运抵乌克兰.人民政协网.2024-04-25
俄媒:俄国防部发布缴获德国战车的“车评”视频,批评其设计存在问题.今日头条.2024-04-25
俄军将缴获的德制“黄鼠狼”步兵战车,撤出阿夫杰耶夫卡.财经头条.2024-08-01
西方援乌装备“水土不服”?俄军缴获10余套在作战中被摧毁的乌军装备.今日头条.2024-11-06
宝刀不老的“黄鼠狼”:德国援乌黄鼠狼战车战斗力如何?.今日头条.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