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赵观国家森林公园是于1992年经中国国家业部林造字(1992)200号文件批准建立的小型森林公园。地处五台山支脉的邛崃天台山,植被茂密,山老谷深,山山峰迂回曲折,高低错落,山势挺拔雄伟、磅礴壮丽,峭崖险峻无比、奇秀越空。岩洞,悬于陡壁、建有寺观。位于代县城南20公里处,是一处以深山古刹赵杲观为中心建设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情趣为一体的森林公园。其地形南北狭长,基本为两山夹一沟的小型森林公园。
简介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五台山支脉的天台山,北天台山确实没有南天台山大,位于代州城西南23公里,山势陡峭,峰峦迭障,古树参天,绿荫深谷间,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天然石洞,自古为隐逸之土栖居之所。北魏太延年间,又在天台山建立佛寺,称天台寺,成为佛教道教杂居的地方,人们习惯于旧称,仍将天台寺和
其它一些道观统称为赵杲观。所有寺观大都攀山附势而建,或以形胜或以势居,构成了颇具品位的岩洞风景。其主要以形态各异的洞窟建构为主,洞洞宛若神工鬼斧,凿琢于悬崖峭壁之上,仰之兴叹攀之惊叹临之赞叹。洞内周壁平滑地面平缓,飒爽生风幽然畅快,四顾山峦起伏,钟灵秀苍翠如染,真乃洞天福地。整个森林公园,无论远睹还是近观,都可谓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天台山植被茂密,其植被状况基本与五台山基本一致,最高点1951米,最低点1000米,森林长势随山就势,特别是赵杲观附近的针阔混交林,更具特色,主要以油松和桦树混交林为主,其状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或高入云霄,或匍匐于地,或横空飞跃,或展臂迎客,或钉岩挂柱,或倒挂悬空,且有山桃、山杏、虎刺花、照山白、欧黄栌等植被,形成的森林景观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自然风景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近的针阔混交林,更具特色,主要以油松和桦树混交林为主。公园内山峰迂回曲折形神皆备,峰岳高低错落互互隐互现,有的奇崛巍峨磅礴壮丽,有的险峭无比峻秀越空,钟雄奇险崛幽于一身,集峰石林谷泉观于一体,形成了一个闭合的高山山岳风景名胜区。气候在整个公园内分地区而各异,形成了天然独特的气象风暴。当冬天到来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远望山顶白雪皑皑如披金甲,近观山下雪淞垂累于树银装素裹。等到春来,山下雪融冰消淙淙汩汩,百鸟争鸣啁啁啾啾,仰视山顶却依旧是玉宇生辉的世界,此时鲜花与瑞雪相映,天然造化成了一幅立体的风景。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出没其间,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雕,二类保护动物豹等20多种,鸟类30多种,药材40余种,其中首推乌头,品质优良,储量颇丰,观中尼僧视为镇观之宝。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山老谷深,山山峰迂回曲折,高低错落,山势挺拔雄伟、磅礴壮丽,峭崖险峻无比、奇秀越空。岩洞,悬于陡壁、建有寺观。山峰、丘陵与沟谷形成一个闭合的山岳风景地带。登上邛崃天台山主峰,赵杲观主景区的全部景观可尽收眼底。
历史
赵杲与老子同为中国道家鼻祖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隐士和道家丛林制度的创始人。相传公元前475年,在春秋战国间,赵毋恤为了向北扩张领土,将他的姐夫、当时占领代地的头领骗到今天代县的夏屋山杀害。赵襄子的姐姐听到自己的丈夫被害,也就摘下头上的子自杀了,代国的丞相赵杲一看国破家亡,便带领一些大臣和其她姬妾逃了出来,到天台山隐居,修道成仙,后人就将赵杲隐居的地方称为赵杲观。亦被人称为天台寺,位于代县县城西南23公里天台山沟掌里。明代万历年间曾予重修。自建以后,香火日渐兴隆善男信女不断,几百年中为“观”不“关”广开山门,渐渐的容纳儒释道于一体。既为观又为寺,而观所尊奉的是道教之“仙”,寺所尊奉的是释教之“佛”,至于庙一般所尊奉的则是“神”了素称“天台十八洞”,“三晋第一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赵杲”之谜,至少是在明代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以前,人们还都一直没有破解开它。目前仍然完好保留在北天台山赵杲观中的明万历十一年《重修仙观碑记》里,记载说:“代郡之观多矣。城外有三清之观焉,东有凤凰之观焉,南有赵杲之观焉。彼赵杲者,不知何向之臣。考之经传,询之碑文,无所取证。”这里写得明明白白,直到400多年前,人们并不清楚“赵杲”为何许人。文献碑石无所证,但来自民间的各种推理和揣测还是有的。就在明万历十一年这块《理修仙观碑记》之中,撰碑文者一方面说对“赵杲”其人无所稽考,同时则又记述当时当地之人,已有推测“赵杲”为“汉世之贤相”的说法。除了赵杲,据传说,与赵杲同到北天台山的,还有一个叫“曾孩”的仙女。
赵杲观能以其博大容纳三教于一体,尤其在北洞殿中同塑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三像,而且历经或尊彼或灭此推崇不一许多年代,直到“文革”前还能够完整的保存焉,确象从北魏太武皇帝手里,在佛教史上所发生的著名的“三武之祸”,也没有波及到这里,而每一次大规模的禁佛,都意味着寺院及其佛像的大规模破坏。仅说,赵杲观所创建的北魏太延期间,佛被道斥己很明显,可是在观中还能塑以佛像。是既不扬道也不贬佛,首法跟佛法一起弘扬的结果。
观内景点
赵杲观作为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素有雁门悬空寺的雅称,其悬的程度要在悬空寺之上。它不但悬得壮观,而且还险得动魄,有的如冉冉升天之形,有的如白蛇徐徐入洞之状,任人浮想联翩称妙道绝,古人选此地筑观造庙,真可谓慧眼独出匠心别具。
寺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洞内容以道教为主,南洞内容以佛教为主。在这里,三教互补并行不悖,各自弘法其真各自张扬其道,正如《重修仙观碑记》所言:“鸿儒游此地而谈经,则诚正治平之道行焉;释子游此地而焚修,则慈悲禅定之理得焉;道士游此地而悟真,则修养飞升之术明焉。”南有大佛殿、古南洞、厂室三楹,是佛教僧侣居住处。北部是观音阁,内有天然石洞,外建五层楼阁,依崖开凿卯洞,梁架结构与崖石交接构成,构造精巧。阁内,有铁索,可攀索而上。阁东是九仙女洞,再往东南是3层楼阁,亦可以履铁索而上,名为“仙阁梯云”。赵杲观建筑特点为洞窟悬空结构,可与北岳恒山互为补壁。“天台十八洞,洞洞皆胜境”,尤其是位于滴水洞上方40米处半山腰的罗汉洞,堪为深山洞窟一绝。
北洞中区建大殿三间,另有垛殿、配殿及违驮阁等建筑。殿东有“朝园洞”,园门正对的山壁间有长三角石缝,石缝内为天然石洞,石洞之外,建有五层楼阁。楼阁梁架均架于崖壁间,木石交接,构建奇巧。入洞攀铁索,可登上楼阁。朝园洞之南的峰峦高处,建有三层楼阁。高阁凌空,绝壁下悬,壁间悬十数丈铁索,可供攀缘而登楼,名为“仙阁登云”。楼阁前建屋宇,后依石洞,楼檐与石洞相配,木石结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最上层石洞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道教二教主塑像,中层塑关帝像,远望俨然仙宫胜境。阁楼前塑有赵杲泥像,泥像依崖作檐,头顶距石崖仅寸余,故有“赵杲观,离天二指半”的谚语。“朝园洞”的贴壁叠罗汉式五层塔楼建筑,更是闻名遐迩。这座稀有古建筑物的珍贵与令人惊叹,在于它的选址及造型完全没有落入俗套,虽然规模不大,然而景致堪称独到。
“朝园洞”与“仙阁登云”之间的东山壁间又有一洞,洞内建殿三间,塑仙女像九尊,称其洞为“九女洞”。赵杲观的另—部分在山南半壁间,亦为天然石窟,石窟内有“自在庵”,塑有观音及罗汉像,并存有画像石8块,绘有观音老母救八难的故事图像。整个赵杲观依崖建物,因洞造寺,将险峰陡壁增添上人工建筑,鬼斧神工,匠心独具,真可谓是仙宫佳境。正如古人所说,赵杲观“临幽谷,倚奇岩,山清水秀,代郡之胜境,人间第一蓬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