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鳌
韩家,男,1932年生于上海市一中医世家、书香世家。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北京清华附中校长、书记、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书记、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持续进修学院汉语中心顾问、美国马里兰州州立陶森大学汉语客座教授。
艺术简介
韩家鳌自幼受家学熏陶,五岁读书习字,十七岁同时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受闻一多、朱自清等先生思想的影响,选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学习,21岁毕业并留校任教;24岁被选调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任校长。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李健(李瑞清弟子)先生习篆、隶、魏碑、章草。从金文入手,立下篆书根基,以后循序以进,先用功临写毛公鼎、盂鼎,继而临写隶书、魏碑中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名迹,其后又学章草,刚柔相济,奇巧多姿,熔篆、楷、行、隶、草于一炉纯青。
曾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在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马里兰州州立陶森大学为美、日、韩、朝、英、法、新家坡等多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书法授艺,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为发扬和推广中国书法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主编《书法知识基础》上、中、下册、《\u003c大学书法\u003e教学幻灯片》;著作有著《从书法看中国文化》(合著)、《昆曲字音》、《中国气派—韩家鳌书法选》、《韩家鳌草书离骚》等。
曾任职务
北京清华附中校长、书记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书记
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持续进修学院汉语中心顾问
美国马里兰州州立陶森大学汉语客座教授
艺术特色
韩教授身为书法家、教育家、文学家,尤以书法见长,其行书、隶书和草书“刚柔相济,变化无穷”,作品以格调高逸、韵味深长而又富有现代感予以呈现给观众,在运笔上刚劲苍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摇曳多姿。在气势上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在技法上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在结字上,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端庄之中显雄快。成为当今书坛极具代表性的书风典型,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韩教授应邀在清华大学为来自美、日、韩、新家坡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书法授艺,为发扬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国外文艺界亦享有极高的声誉。
相关情况
1946年
1984年~1986年
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主编《书法知识基础》上、中、下册,编写《\u003c大学书法\u003e教学幻灯片》。
上个世纪90年代为山西五台山吉祥律院书写碑文。
1992年~1994年
任香港浸会大学持续进修学院汉语中心顾问,并受邀为香港浸会大学书写校牌、石碑、楹联、匾额多幅。
1986年后
在清华大学中文系讲授书法、美学、中国传统美学、基础写作、现代汉语语法等课程,
在清华大学对外汉语中心讲授听力、口语、视听欣赏等课程。
1997年~1998年
任美国马里兰州州立陶森大学汉语客座教授。著《从书法看中国文化》(合著)、《昆曲字音》。
2012年
完成《韩家鳌草书离骚》 一书,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受到沈鹏、李铎、欧阳中石、杨之光、张海、权希军等诸多书法名家的一致赞誉。 2012年
受邀为河北涿州六祖禅寺题写多幅楹联,受到佛、政、商等各界人士的一致赞誉!
2014年完成《韩家鳌草书九章》 一书,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5年4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竹房墨韵——韩家鳌书法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离退休处联合主办,此次展览作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百年校庆系列展中的重要展览,旨在弘扬国粹,展示中华瑰宝,普及书法知识,亦是韩家鳌教授人生第一次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5年10月
由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上海晏子轩艺术研展中心主办,上海美兰湖国际美术馆承办,中华青少年艺术发展联合会、北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杨之光美术中心、北京鼎盛千秋千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栈网联合协办的梦萦故里——韩家鳌书法展于10月7日下午2时许在上海美兰湖国际美术馆隆重开幕。
2016年12月
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缅怀开国将帅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讴歌他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韩家鳌开国将帅诗词书法作品展”在湖北大武汉1911豫和堂隆重开幕。
2017年7月29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和新四军成立八十周年,表达对人民军队的敬意,缅怀革命英烈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讴歌他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暨新四军成立八十周年——韩家鳌书法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
论家鳌书法
人书未老 养以致厚
文/潘庆恩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家鳌的祖父韩雨香中医师卜居海上蒲石路(今长乐路).往之儒医,不唯精通脉理,且长文事,讲求书法,雨香医家行书取法二王,秀润妍雅,所书方笺每为病家所珍。家鳌五、六岁时,时亦来至诊室,总是伫立于诊桌后侧默默注视着祖父挥毫处方,眼睛紧盯着那支提按游走的长锋羊毫看得出神,饶有兴味,自此时起,就在这个垂儿童的心中萌生了学写毛笔字的兴趣。稍长,祖父亲自授以执笔之法,教之临习楷书。但因他打小就住读于世界学校,每周只有一天来家,这种督教方式势难持续有效进行,也难以满足他学习书法的渴求。为了接受正规、系统的书法教育,十四岁时,他和同班最亲密又有相同爱好的小伙伴杨之光,在学校美术课老师曹铭的引介下,一同投在李健先生门下作为及门弟子,专志学习书法。
李健的叔父李瑞清,清末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总办,是我国最早推行现代美术教育的领军人物,又为当时碑书重镇,门弟子及私淑者甚众,其中如:胡小石、张大千、吕凤子等均为优著者。李健为其胞侄又入为嗣子,更尽得衣钵,而尤以书风严谨、善于施教著称。李健见这两个小学生勤学用功,资质也好,爱护有加,格外用心传教,严以规矩,示以风范。李姓授书,首从金文人手立下篆书根基,以后循序以进,故家鳌先即用功临写毛公鼎、盂鼎,继而临写隶书、魏碑中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名迹,其后又学过章草。其间,李师还视二生不同特点,在指授及采用范本上分别有所侧重,以收"因材施教"之功.
家鳌在李师长期悉心教导下,得以练就扎实的书法基本功,概括了解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演变及有关知识,更为得益的是,从起始阶段就养成了端正的作书态度和良好书风。由于师承得自李门碑书正脉,而他遇事又执着不移,这也为他日后书法创作始终沿着碑书路线延伸确立了方向。可取的是,他执着却不偏执,能择善而从,广泛吸取有益养分以丰富自己,故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家鳌晚年的书法作品较侧重于篆草,而尤以草书之作为多。大草书,笔势奋张,气象宏阔,回环奔放,足以振扬意气、抒发情怀,最宜于宣达作者的感情与意绪,也令读者震心夺目。家鳌以其金文的根底,运鼎彝之法以入草,又参以北碑意态,形成又一篆草结合形式,颇具新意。他少年时期就受教临习过章草,后又临过怀素《自叙》等帖,但中岁以后深入探究书法源流,所致力乃以《书谱》为专深。多年间,临写、精读、默记,反复细心揣摩、领会其运笔使转与结构分布的精义所在,结合自身作书特点以化为己用,从这里所得的影响也最大。故他晚年所创作的草书作品,运金文大篆之笔振毫直书,别成体势,不事依傍,得自家面目.
综观家鳌书法之风格,虽笔势飞扬、开张奔放,究其实质则在于中正、平和。中正,立基正、方向正、取法正,一归于正道;平和,平正和谐,正而益以温蔼、允惬。正则不偏,和则不激,所以他的字,豪纵依然沉厚,雄肆仍存静穆;无尖削之笔,无悍霸之气,无诞异之态;气局朗阔而畅适,构架奇巧而多姿.
昔之论书,每曰"书如其人",时人谈艺,常说"风格即人":其意盖一——以衡家鳌,亦称适用。他任事负责,为人诚,行止坦荡,不尚浮华:一见其平正.
家鳌五十余年来一直积极从事教学育才与攻研相关课题,因此他常慊慊于未能投入足够时间更为系统地研习素所深爱的书法;认为功力所限,在笔墨运控上还远未能做到高度自如,且难免"不时流露出一些生涩之笔来".每以此与我为言,引为深憾。其实,"心手相左",书家多兴此叹,于此也可见出他凡事认真,高自要求,严肃对待艺术事业的真诚之态,乃属可许。家鳌今虽七十有七,但神清气朗,笔力雄健,"人书未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他的一贯勤奋与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必当更图精进,再谱新篇.
最后,四句话为赠:
受熏陶于髫龄,
得师承于花季,
积学养于壮岁,
纵毫翰于期。
诗词作品欣赏
《晚志》(五绝)
儿时欢闹蒲江县边,壮志追梦山前。
老去犹贪秋日好,敢将衰朽对残年?
《台湾行》(五律)
春风浑解意,送我上青天。
咫尺天涯远,相邻骨肉亲。
岛衔中州月,潭融两岸心。
何时一杯酒,同宴玉华林。
《临池心悟》
挥毫纵笔似登山,无限风光入眼帘。
引颈能临绝胜处,盘桓只在半山间。
《贺教师节【天净沙 小令】》
寒灯玉案朝霞,丹心秀笔香椿,
细雨西窗硬榻,桃李蹊下,红烛老圃梅花。
《张家界 黄石寨》
石破天惊伸五指,风烟起处现香炉。
两峰对峙青天外,鬼斧出绝壁图。
《感怀【诉衷情】》
年辛苦不寻常,桃李树成行。
无声润物春雨,脉脉袅丝长。
思往事,历沧桑,鬓微霜。
苍鹰老去,鸾鸟高翔,健舞朝阳。
《蓬莱行 仙阁》
闻道蓬莱秀,今游始觉忻。
青山藏古寺,高馆有浓荫。
极目九天远,骋怀四海深。
飘渺此仙境,爱煞异乡人。
《遥祭屈原》
骚体文章久不闻,皇皇屈原第一人;
悲吟湘上,遥祭苍空写招魂。
《满庭芳 清华园》
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
极目遥岑,荷塘绿柳,几番萦梦清华。寻幽池畔,听莲底鸣蛙。
万木葱茏秀色,涟漪里,月影横斜。循芳径,浓林碧草,思独处尤佳。
堪夸。弦歌地,导师云起,一片丹霞。观诸生鹊立,闻道惊咋。
君子自强不息,行大义,修己齐家。沐春风,恢弘意气,遍海角天涯。
社会评价
骏马踏原 一片烟云
-韩家鳌先生书法之印象
文/许少翁
一次朋友的宴会上有幸与韩先生及夫人得见一面。出于对韩先生的敬仰及其书法观后的震撼,只想谈一下后生的一点感动、理解及印象。
字是承载了几千年文明,是见证历史、研究中国文化科技艺术最重要的元素。韩教授是文科之深的专家,又承袭正门,清李瑞清传人李健。中国书法从字体的演变、种类的多样是世界任何国家及民族的文字不可相比的。其书法的艺术含概量也是艺术类别不可代替的,书法艺术经无数辈圣者先贤的情铸智炼,留下了中华文明各时代灿烂书法星河的天空。
汉字的符号是从实用萌生。书法艺术的成熟准确说应是草书的成熟,以后的唐楷是社会使用的具体需要,如当今的印刷体,草书是书法艺术的制高点。韩先生曾经从唐楷、汉隶、魏碑、篆章多书体中走过,为什么最终选择草书作为自己书法创作的最终目标。原因在他对书法有全面清楚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和人本的审美追求;学识修养的积累,能量发挥的驾驭做支撑。打开韩家鳌先生的书法作品有铺天盖地之气象,又如扬鞭策马风如烟的英姿,还有立我书法之天国的能像。具体的看,2012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韩家鳌草书离骚》每页作品章气无边无际通向外界而通过字势、句局、点划的提按、行笔转折及行气与篇气的统一对立的营造,使得每一点划、每一字、每一行整篇作品虚实伸张,可见物及不可见书外情绪调动起来成为一个与外物世界互通的生命体。这可能就做到了画论中的第一要求,气韵生动吧。扬鞭策马风如烟的场景固然壮美,但究其豪杰的功夫,那可非一句两句我能说清楚的事。历代书法论集中关于对书法美的赞誉浩如烟海,形容书法美得精论从天上到地下、从形体到内心活动都可找到,这就是说书法作品的每一个具体的载体和主体、主题都必须在这个作品完成时间内和谐精彩地如梦完成。这何止三尺冰冻之功。立我书法之天国之志是需要何等的才情及胆略。当今书法作品视如白色污染可比。当然群众热爱书法可喜。可知赏、见质、品切、明法、入道、建树,是当今书法之急。当今时代已发展到信息时代。草书书法美得信息传递之能是书法界所公认的。韩教授的书法作品可赏、见质、品切、明法、入道、有建树。并以其先生的特殊经历及勤奋加天才的努力,呈现出大韵不柔,刚气不扬而不可畏的正刚之风,已营造了自我书风的自由艺术天国,更体现出强硬的政治理念和浪漫文学情调。当今书坛不少书法爱好者、书法家,少的是像韩家鳌先生这样的纯粹书法艺术家。
再打开先生的作品集赏之不能言表。意句如下:
正气浩然溢满章,笔魂墨神开鸿荒,俯看天下墨绢金,历史度鉴是分量。
飞马扬鞭踏如烟,上下翻飞似飞燕,阵阵场惊唤喝彩,笔墨文章天地宽。
通过赏析韩先生的创作我好想说:当今书法家不要与古人抢饭吃。因为他都有其自我的存在空间和独立的心境及发展区域。有其纯粹的独立性。这一点是很多收藏家、鉴赏家所了解并注重的,也是当代从事创作者所认识不到的。书法是无声的文学语言艺术,这可能就是书画同源而不同归的原因吧!再者我看书法的艺术价值,我做这样一个等式与同行及先生共议:
书法艺术的文艺性+书法艺术笔墨质量的功能性+书法艺术哲学境界的原动性及人格的在造性 = 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
重视韩先生的草书即有怀素娴熟的流动之美更增加了线条的坚强、即有张旭草书的无滞宣泄,又增加了理性的收和放,即有于右任草书的旋道之能又筑起自我纯粹的创新与传承,不同流世俗书风的高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