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
章草是汉字草书的一体。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字具有章法、章则等含义。新体草书被称为"今草",而旧体草书以其严谨的法度被称为"章草"。章草为草书形体奠定了基础,在汉字发展史、书法史甚至艺术史上都具有一定地位。
章草书法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隶,因战事紧急,书写出现了草化的迹象。章草诞生于西汉中期,满足于当时行文和制作书籍的紧迫性需求,在东汉、三国和两晋时期达到鼎盛。三国两晋时期,随着行书、楷书和今草的兴起,章草书的实用功能逐渐衰退,渐趋沉寂。然而,它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却以它独特的方式延续至今。
章草笔法上讲究弯钩腾踔,波多变,横峰出奇,连笔翻转等;结构上讲究横向腾踔、简约特殊、偏旁互用等。因实用价值而兴盛,因艺术价值而传承,它将规范性、程式化与简略古朴、单字笔画连接完美地融合起来。这种独立字含有一种“规矩”。在章草书法领域,有一些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月仪帖》等。
命名
章草的得名,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相传刘奭时黄门令史游曾写《急就章》,章草因此得名。张怀瓘曾在《书断》中引用宋朝王的话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
二是汉章帝时人杜度所创。杜度创章草的说法相对可信,杜度原名操,字伯度。后人因避魏武帝曹操的名讳,而改其名为度。南齐萧子良《书断》称:“章草者,汉齐相杜操(度)始变稿法。”唐朝的张怀在《书断》中写道:“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为之章草。”
历史沿革
萌芽时期
草书的萌芽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连年,诸事急迫,因为大量书写的需要,战国秦系古隶出现了草化的迹象。战国中期以后秦国日渐强大,文字书写数量的激增会催化书写的潦草。秦国在其占领地推行文字输出政策也使六国文字的一些潦草写法被带入秦文字书写之中。秦至西汉早期古隶草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为隶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形成发展时期
从西汉墓出土的竹木简册的考证可知,西汉时期已有章草(黎泉《简书法》)。章草的产生实际上是由于当时行文和制作书籍的紧迫性需求,因此采用了解隶体时细微、散委曲的适应方法,"解隶体之细微,散委曲而得宜。"(杨泉《草书赋》)。早期的草书是隶书的草写,而章草是从草隶发展而来的。在草隶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和美化,既保持了隶书的基本体势和笔画特点,又减少了笔画,以求简约易写。点画之间加以连缀,使之更加规范化,从而形成了章草。
西汉中期时,章草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草书风格。例如西汉后期的敦煌汉简《敦煌书记册》和东汉前期的居延汉简《误死马驹册》《永元五年兵器册》等作品,用笔流畅,显示出成熟的章草书法和娴熟的用笔技巧。这表明在西汉中期隶书发展成熟之时,章草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
鼎盛时期
东汉初期,章草已经被广泛运用。东汉中后期,章草在流行之时,人们没有停止简化书写字体的步伐。章草逐渐滋生出今草和行书,还滋生出汉隶。汉隶在确立了正体字地位前后又逐渐滋生出楷书。所以,书坛在这个时期是精彩纷呈的,相传刘德昇“创造”了行书,张芝“创造”了今草,钟繇“创造”了楷书等等。
衰退期
三国两晋时期,中国的今草、行书、楷书均已形成。而章草在官文书领域、私文书领域都有局限性。在官文书领域,章草其推行并未得到官方的支持,故不及楷、隶。在私文书领域,进入自觉期的草书强调个人风格的展示与艺术性的加工,章草的形式与规范阻碍了艺术家表现力的抒发,故不敌今草。加上行书、今草的书写比章草来得便捷,容易交流,所以,行草逐渐替代了章草的俗体字地位。就此,章草的发展便告一段落了。章草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书体,确实在实用性和审美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法度严谨的特点,有时显得略显刻板,这导致了章草逐渐衰落,并被今草所取代。
沉寂期
隋唐时期章草却步入了沉寂时期。隋唐时期,章草薪火得以传承,主要得益于唐朝颜师古对《急就章》的注释。这个注释为《急就章》的传世,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
两宋时期,章草的薪火并不旺。章草在两宋得以传承,主要得益于三件事。其一,淳化三年(992),即宋皇朝建国三十二年之时,宋太宗出秘阁所藏历代法帖,摹刻成丛帖,凡十卷,名为《淳化阁帖》。此举可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壮举,有些章草名迹因此得以传世。其二,宋徽宗执政末年,约在宣和二年(1120),叶梦得在摹本《急就章》中每刊章草的左边加注了楷书释文。这个章草与楷书并存的“急就章”,在皇家的书楼里又得以保存三百多年,尽管历经虫蛀而变为残本,但是它为以后《急就章》刻石传世奠定了基础。其三,在宋末元初出现了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一些书法家,他们积极传承和弘扬了章草艺术。
复兴期
元代,文人书家的集体参与下,章草的创作运用相当广泛,大量散见于个人诗卷、多体长卷、以及各类书画题跋之中。同时,统治者认识到汉文化对统治中国的重要性,帝王中已有仁宗、朱祁镇喜好翰墨, 加之对汉族知名文士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与书法的发展。元人学章草的取法途径来看,一方面主要从传世章草刻帖来,另外也兼学赵孟頫等人的临本。由于书家个体审美能力和气质才情的差异,每个人对章草的理解和创作态度不尽相同,明显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种是因受刻帖的约束和局限,以帖为主、以我为客,尊重法度传统,亦步亦趋于章草刻帖的法度和点画形态,迥异于原体章草所具有的古朴厚重和苍茫态肆,从而别具一种精巧温润、妍丽流美、蕴籍幽雅的书美类型。这类书家以赵孟頫、邓文原、俞和等为代表。另外一种则完全打破范本刻帖的局限,以取其意为主,注重个性张扬,给自我个性的发挥提广阔的自由度,从而不拘形似,直追章草古体的内理风神。这类书家则以杨维桢为代表。
艺术特征
章草由篆书、隶书发展而来,可以说是最早、最古朴、最规矩的草书体系,表现出与其他书法不同的艺术风格,书法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字体的点线运动、笔法、结构上。
笔法
章草一般笔画都偏短,气势却很长,能够表达出深远的意境。章草笔画简省,很多字的字形相似,往往只是笔序、勾点、长短的细微不同都会影响字义。在书写章草时,需要掌握好运笔的节奏,了解章草的特点,善于运笔。笔法包括弯钩腾踔、波磔多变、横锋出奇、连笔翻转。
弯钩腾踔
“弯钩腾踔”是章草基本笔法之一。“弯钩腾踔”是形容书写笔画“乚”时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再转轻、并且迅疾向上出锋的过程。腾者,跃起也,踔者,踢出也,腾踔者,即使转、提笔、出锋是也。在章草笔法中,“腾踔”之笔的写法颇引人注目。“弯钩腾踔”的笔法,在章草中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波磔多变
“波磔多变”是章草的重要特征。章草的捺,或称之为波磔,是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快疾掠出的运笔。随着历史的发展,章草中的波磔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捺”,在很多地方还起到“变化”“简约”“删繁”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捺的重心在后边;捺的出锋是由左向右,略略上挑的掠出。
横锋出奇
“横锋出奇”是章草的笔法特征之一。章草中的横画,或称之为横锋。与古文中的横画都以圆笔收锋不同,章草中横画收尾时用的是上挑或横向出锋的笔调。因此,将章草的这个特殊笔法概括为“横锋出奇”。章草的横锋是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提笔掠出的运笔。且横的重心在前边;横的出锋没有定数,有的由左向右,有的向上,有的水平,有的向下,甚至向左。
连笔翻转
“连笔翻转”是也是章草的基本笔法之一。“连笔翻转”是很特别的连带笔法,构成了章草笔法的鲜明个获。“连笔翻转”不仅发挥了简约的快疾的功能作用实际的。《急就章》开篇的五句是:“急就奇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熹。”在这三十五个字中,竟有十二个字用了“连笔翻转”的笔法。
结构
在章草书中,每个字都是独立存在的,字与字之间不会连绵不断,但是上下之间却能够形成独立的行气。因此,写章草书不仅要掌握单个字的草体书法,还要了解字与字之间、左右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保持文字规范和文句规范的基础上,要利用宇形的大小、笔画的多少,以及奇正、粗细、长短等因素,通过安排和调整,形成统一的结构,从而达到章草书作品的艺术效果。
横向腾踔
横向腾踔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同时抑左扬右。其中腾踔一词,意味着笔画跳跃,表达了书写时轻重起伏的感觉,使得笔画转折迅速或缓慢变化。这种方式给人以动态和舒展的视觉感受,采用弯转上挑的笔势,也可以展现出波磔多变的形态,或者采用横锋出奇的姿态。这些不同的方式共同点在于字形的横向展开,使得字体更加生动、多样化。换言之,绝大部分的章草结字所共有的形态就是横向取势,字形趋扁。这是章草结字规律最基本的特征。
简约特殊
简约的概念,源自于西汉的章草,主要因其能够实现"删难、省烦、损复"的功能而兴起。章草的出现为书写带来了简便之法,因此在官方和民间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流传。
偏旁互用
所谓的“互用”指的是在章草中,同一个偏旁的写法会在不同的字中代表不同的偏旁,这也是章草艺术的微妙之处。这一规律明显展示了章草书法的简约特点。“偏旁互用”符合“删难损复”的基本要求。
风格流派
对于章草的风格,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以劲健疏野类、含蓄洗炼类、雄浑沉着类、飘逸流动类作为初级基础风格。
劲健疏野类
劲健疏野类,代表作有《李白古风诗》《杜甫壮游诗》《苏轼赠萃老七言绝句》等。这类作品都试图改变传统章草的样式,要么融入其他书体,要么以章草参与其他书体,使笔画更有力,呈现出一种新颖而疏远的效果。创作这种风格需要注重使用章草的捺来调节,并突出点画的劲健,尤其要注意捺画和点画的充分运用,以表现出粗犷的效果。有时候还会使用章草的捺来平衡完全纵向的横势,给呆板的单体章草增加生机与节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为章草带来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可能性。其中《杜甫壮游诗》在章草的基础上融入了行草、今草、狂草,以四体混合书了章草的艺术表现。加快了章草的艺术进程。
含蓄洗炼类
含蓄洗炼类,代表作有《寒切帖》《月仪帖》等。
雄浑沉着类
雄浑沉着类,代表作有《书谱》节选和王常的“善育英才”对联等。这类作品曾被称为带“金石气”的章草,原是将碑版的剥蚀味融入笔中,或融于大篆或参以北碑,突显大篆凝重北碑苍劲。后来作品形式发展到中堂、对联等。通过笔墨偶然通过隶意的波磔来显现其雄浑有力,在点画之间的连带略有粗细变化,用笔如来彰显一种大气象。此类作品的出现是乘着清末民初的碑学大兴之势而来,受到清季追求原始真实、朴茂苍浑,崇尚古风的艺术审美的影响。开辟了章草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飘逸流动类
飘逸流动类,代表作有《神乌传》《平复帖》《秉意乎南山》等。这类作品是字法趋于规矩,而笔画意趣仍处于不成熟的作品。其中《神乌传》的字体横势明显,波磔较长,横势自然有飘逸之感,横折钩又有明显的洒脱流动之感。
代表人物
崔瑗
东汉时期的书法家,字子玉,出生在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他的代表作品有《悔祈》《草书势》等。在东汉时代,他与杜度并称为"崔杜",被誉为"草贤"。崔瑗的章草已经失传了,但从文献中可以知道他影响了许多书家,包括张芝时代的书家。崔瑗还是一位书论家,他的传世之作《草书势》是现今可见的书论文字之一,概括了草书的审美特征,提出了"入逸生奇"、"志在飞移"所指的"势"及其意义,对草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阐述了草书兴起的原因,并描述了草书的审美特征,用各种具体的事物来形容抽象的草书艺术,辩证地阐述了"势"的内涵。后来,蔡邕创作了《篆势》,卫恒创作了《字势》、《隶势》,这些都是模仿《草书势》的作品,合称《四体书势》。《草书势》还将作者的创作体会和欣赏与人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种联系方式对书法的创作和欣赏理论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芝
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渊泉(今酒泉市)人。迁至弘农华阴(今属陕西省)。代表作品:《八月帖》等。东汉后期,张芝善隶、行、草、飞白书,学崔瑗、杜度之法,变章草之字字区分为“一笔书”,气脉通畅。其草书墨迹不传,《淳化阁帖》、《帖》等丛帖收入其《八月帖》、《冠军帖》、《终年帖》、《欲归帖》、《秋凉平善帖》等作品。张怀瓘引羊欣评张芝书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突出了张芝书法的意义。他的弟弟张昶和姊孙索靖都是其家族中的草书承递者。
皇象
三国时期的书法家,字休明,出生于扬州市(今江苏扬州)。他从小就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篆书、隶书和章草,因其章草作品被时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品有《天发神谶碑》、《文武帖》和《急就章》等。皇象在篆、隶和章草方面都有出色的造诣,《书断》中称其章草入神,汉隶入妙,小篆入能,《抱朴子》中也将其称为"书圣"。《宣和书谱》收录了皇象的代表作品《急就章》,该作是他的章草作品,宋代有松江刻本,后世的章草书家多效仿其法。
索靖
晋代书法家。字幼安。张芝子孙。敦煌市(今属甘肃省)人。代表作品:《草书状》《出师颂》《月仪帖》等。索靖是一位擅长章草书的书法家,当时人们曾经将他与张芝进行比较:“精熟至极,索靖不及张芝,妙有余姿,张芝不及索靖。”索靖精通章草书,在现存的《出师颂》墨迹中,他的笔法古朴而神妙。他还擅长隶书、行书等书体。现在有传世的刻帖包括《急就章》、《月仪帖》、《七月帖》等。索靖曾著有《草书状》,其中用自然物象来比喻草书,使人们对草书的审美特征有了形象的认识。
代表作品
价值和影响
实用价值
在实用价值层面上,章草的出现提高了书写的效率。作为对隶书笔画简省和简略性快写,章草属于当时书写阶层共同遵守的一套汉字快速记录写法。在对后世书法作品的影响上,章草的出现,标志着草书作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而存在,对于草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艺术价值
通过观察章草的笔画特点,例如走之捺,可以感受到其运笔向右行至末端时向上翘起,形似昂首翘尾的游龙,十分形象生动。章草将简单的造型艺术提升为抒情艺术,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涵和韵味。章草强调波磔,并突出了隶书的特点,如"蚕头雁尾"。尽管草化过程中会不经意地改变行笔顺序或部件位置,但整体上仍保留着隶书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包围结构等结体方式。章草汲取了波磔美、曲线美、端庄美、流动美的精髓,并融会贯通。
文化价值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世人眼中的草书往往皆为潦草、随意的代名词,而章草正是打破这一固有观念的突破口。再者,章草多为省略简笔,想要了解所写内容则需深入研究文字的发展与内涵,这就推动了对中国古代文字的探究与发展章草从产生到逐步成熟,经受历朝历代历史发展背景与时代风气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与气息。
发展和困境
传承与发展
明朝,章草得到了一定的创新性发展。以宋朝的宋克为例,他的章草作品《急就章》全卷含有2000余字,融合了古今之美。此外,他还创新性地将章草、狂草和今草这三种草书字体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书杜工部楠木为秋风所拨叹卷》。他还将章草的笔意融入行楷书中,同时也在章草书体中渗透了篆隶笔法。宋克是晋朝以后的一位章草书法大家,对章草书体做出了贡献,使章草书法艺术得以向更高层次发展。
清末民国初期,章草艺术得到重新得到发展。其中王世镗花费了长达30年的时间来研究章草,广泛阅读汉晋时期的竹木简以及其他的章草墨迹,创作出了《论书诗屏四幅》等优秀的章草作品,他被誉为自宋克以来的第一位章草大家。此外,王世镗还著有《稿诀集字》,这是一部系统研究章草书法艺术的著作,对章草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民国初年到1930年代末,中国西北部出土了大量简牍残纸,引起了书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许多人对这些汉简的墨迹进行了广泛搜罗和精心整理,并进行研究和创作。这个时期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前期,沈曾植、李瑞清、郑孝胥等晚清遗老成为代表。他们积极借鉴汉简中的章草墨迹,改进了陈旧的碑学观念和僵硬的创作风格。这表明被遗忘已久的章草,在《流沙坠简》的整理推广下,以其高古、精细、简省的特点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赞赏和肯定。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章草复兴的第一声鸣响了。
同时,这些学者分散在南北重镇,并且多为社会名流,对推动章草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卓定谋对章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他主持出版的《自青丛书》汇集了《补定急就章偏旁歌》《宋仲温临急就章真迹》《章草考》等著作,收集了近3000个章草字,使章草能够在广大民众中得到认知和普及。
近现代,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汉字改革成为热点。革命儒生章太炎首先提出以章草作为标准简化汉字的主张;五四文化干将钱玄同以章草《急就章》为例,指明章草字数多,且多举物名,可取偏旁最多,便于组合和利于推广;北京大学教授卓定谋认为章草书法有继承隶书、开楷法的特点,而今草则更注重信手挥洒和想象创造,着重于艺术表现。相比之下,章草书法更适合实际应用,更便于使用。章草书家林宰平则从实践角度指出章草结体变化皆具法度、不伤狂蔓,笔画视隶与楷皆简、平正流速、兼而有之等特点。各界推广、普及章草的呼声客观上催生了这一时期草书热潮。
现当代,章草书家的崛起对现当代的书法创作和研究产生了影响。他们承袭了清末遗风,受到了汉简残纸的影响,并将章草的实用性转化为艺术审美。这使得他们能够通晓篆隶,碑帖兼容,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现代章草书法家高二适和王蘧常是章草书法的重要推动者,他们致力于继承和发展古代章草书法,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尽管他们的作品源自同一传统,但却展现出不同的风采和特色。
王常是以章草主碑而闻名的书家,他将篆隶、汉简、汉匋、汉帛融合在一起,晚年形成的高古书风,被称为“蘧草”。
高二适草书则推崇“草本于章”,将章、今、狂草相融合,创造出真气弥满、风神凌厉的“狂草新体”。
沙孟海的草书以碑入帖,晚年深入研究《急就章》,他的作品博古,体势潜藏于章、今、隶、行之间。
这些章草书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塑造的艺术风格,为章草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努力开创了新的艺术形式,使章草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困境
章草书法的发展和传承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承前启后的问题
在长达2200多年的时间里,从南北朝到元朝的700多年间,章草书法陷入了低迷期,鲜有人关注。清朝时期又一次将其束之高阁,禁了300多年。因此,章草书法实际上只有一半的时间存在于古代和现代的众多书法名家之中,仅在十多位书家的作品中得以保留。
缺乏理论支撑
理论是通过实践经验总结而得出的对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方面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的结论。理论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和发展。中国传统书法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相对于书法实践而言,理论发展则相对滞后。尤其是章草这一书体,几乎只有一本较为系统的论著,并且出现在距今100多年的历史上。这一点应引起书论界和有志于研究章草艺术的书家们的警觉,以避免前人的过失。
书法队伍问题
书法队伍的规模是评判书法艺术兴衰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个队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对书法艺术的自发热爱。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对章草这一书体关注的比例严重失调,虽然行草书的队伍在逐渐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