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之战
九门之战,指的是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合击叛军史思明的战役,时间为唐朝天宝,地点九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西北),此战奠定了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基础。
此战役后,九门被唐军占领,一些回纥人开始迁居到这个地区,逐渐形成了回族聚集区,沟通了九门的丝绸之路通道,在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战役简介
李隆基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举兵谋反,河北郡县沦落叛军之手。当时李光弼是唐代名将,他率领辽朝、回鹘和汉族将士组成的步骑万元人和三千太原市弓弩手,东出太行山进入河北,很快控制了真定城,时值史思明正围攻饶阳县,听说真定被占领,急率两万人马日夜兼程,企图夺回真定。而李光弼早有准备,以逸待劳,准备歼敌于城下。这时,九门附近的村民来报,从饶阳赶来的叛军正在九门县南蓬壁村边造饭休息。李光弼大喜,派出步骑兵各两千人袭击正在做饭的叛军五千人。当时叛军正在做饭休息,没想到官军来袭,几乎被全歼。李光弼首战打出了气势,史思明退至九门和藁城区,不敢轻举妄动。李光弼趁势收复了井陉县、平山县、获鹿镇、灵寿县、行唐县、石邑六县。
同年四月初,郭子仪大军也开赴河朔地区,一路所向披靡。史思明闻讯,立即将大军集中在九门,准备负隅顽抗。郭子仪、李光弼率十万大军进逼九门。史思明见官军势不可挡,便分兵三路突围,官军顺势收复九门、藁城、赵州,并乘胜追击,在大沙河畔将叛军大部围歼。
战役点评
李光弼面对强敌,据城固守,待郭子仪大军来援,便集中优势兵力,进击叛军,并乘胜追歼,一举获胜。此战不仅展现了唐军的军事实力和高效的指挥,也体现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及对局势的精准把握。通过严明的军纪和对民众的仁慈政策,唐军赢得了人心,为后续的战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役影响
九门之战不仅在打击安史之乱叛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给九门带来了伊斯兰教。当时李光弼部队中有大量的回鹘(维吾尔)士兵,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士兵、客商在此定居,故这里成立了河北省地区最早传播伊斯兰教的古城。明朝永乐年间,随着朝廷组织的河北大移民,由山西省迁来的一部分回族定居九门。从此,不同信仰的回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融为一家。
参考资料
石家庄九门,请出列!(斗恩担仇). 斗恩担仇.2024-09-20
魅力藁城 古韵新风|千年古郡——藁城九门. 掌中藁城.2024-09-20
九门之战(唐朝).跟我学历史.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