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华须鳗

中华须鳗

中华须鳗(Cirrhimuraena chinensis),海鳗科须鳗属的一种鳗鱼,别名面鳝、尖嘴等。

中华须鳗伸长期体长91-125.6毫米,体高侧扁呈柳叶形,头尖唇齿发达。收缩期体长可减至59.4毫米,体形变粗,唇齿脱落,出现犁骨齿和乳突状唇须。变态过程约需40-45天。中华须鳗为福建省沿海常见的小型底层鱼类。多穴居于底质为沙泥、贝类丰富的低潮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海和南海,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东岸也有分布。

中华须鳗在退潮时会用尾尖钻入沙泥中,涨潮时游到沙泥上面,大量吞食怪蛤及其它底栖动物,是蛏蛤的主要敌害。可供食用,但产量不多。

形态特点

中华须鳗因其上唇边缘具流苏状的唇须而得名。体长可达50厘米,全长为体高的30.1~42.9倍,为体宽的33.4~46.5倍,为头长的10.3~10.9倍,为背鳍前距的8.9~10.4倍。头长为吻长的4.4~5.3(5.0)倍,为眼径的10.0~16.0倍,为眼间隔的7.7~9.1倍。口裂长为口裂宽的1.7~2.3倍。

幼体体纤细,成体体略粗壮。头较短小,尖锥形。吻尖突而平扁。眼很小,眼间隔宽阔。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短管状,位于上唇边缘,接近吻端;后鼻孔呈斜形的裂孔,具皮瓣,位于上唇内侧、眼前缘的下方,开口于口内。口很大,口裂宽接近头长的1/2。上下颌扁薄而纤长,上颌略长于下颌。齿细小,尖锐;上颌齿4~6行,排列呈带状;下颌齿2行,排列不规则;前颌骨齿丛较小,呈萎形;犁骨齿2~4行,呈带状排列。上唇边缘具发达的唇须,呈流苏状。舌附于口底。鳃孔较小。

肛门位于体前方的1/3处或稍后。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明显。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上方或稍后方。臀鳍起点紧接肛门。背鳍和臀鳍较发达,止于尾端的稍前方,不相连续。胸鳍发达,长约为头长的1/3~1/2、尾端尖细。无尾鳍,尾端尖秀。液浸标本体背侧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近所在部位的体色。

生活习性

中华须鳗为福建省沿海常见的小型底层鱼类。多穴居于底质为沙泥、贝类丰富的低潮区。退潮时用尾尖钻入沙泥中,涨潮时游到沙泥上面,大量吞食怪蛤及其它底栖动物,是蛏蛤的主要敌害。在连江、长乐区、福清等沿海蛏蛤养殖场,中华须鳗数量很多。通常在退潮时将茶粕撒于海滩,迫使它由穴中钻出,然后捕捉,也有用氰化钠毒杀。

地理分布

中国东海和南海,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东岸也有分布。

经济价值

中华须鳗是中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虽然产量不高,但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常被用作民间滋补食品。

相关研究

嗅觉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10尾不同体长中华须鳗嗅觉器官的结构。结果表明:中华须鳗嗅囊呈楔型:嗅囊膜和嗅囊腹面的透明膜共同围成嗅囊腔;嗅囊长径与眼径的平均比值为2.2倍;每侧嗅囊嗅板数变化范围在 30~44之间;嗅板远轴端有一纤毛和嗅孔密集的舌状游离突;嗅板上皮纤毛密集,纤毛细胞表现为3种类型,纤毛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和微绒毛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和微绒毛细胞也出现在嗅囊壁。嗅板上大量的纤毛表明,中华须鳗嗅囊的水动力机制应属嗅板纤毛搅动型(isosmates)。除观察到嗅囊壁表面有两种类型的微嵴外,还首次在嗅板上观察到一种呈荸荠状的杆状细胞。

研究的意义

鳗鲡目是鱼类中嗅觉器官最为发达的类群之一,但以往对该类群嗅觉器官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蛇鳗科又是鳗鲡目中物种分化最多、体形最为特化、生活方式最为特殊(穴居)的一个类群,嗅觉器官在其生活当中应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华须鳗嗅觉器官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态适应性等的研究,国内外尚缺乏相关研究报道。

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技术,对不同体长中华须鳗嗅觉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试从功能形态学角度探讨中华须鳗嗅觉器官对特殊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旨在为鱼类化学感受器结构特点与栖居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积累一些基础研究资料。

参考资料

中华须鳗.《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25

..2024-10-25

..2024-10-25

中华须鳗 Cirrhimuraena chinensi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10-25

中华须鳗 Cirrhimuraena chinensis Kaup, 1856.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10-25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