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萧军纪念馆

萧军纪念馆

萧军纪念馆建于1986年,始称“萧军资料室”,是全国第一个在世作家资料室;萧军去世后改称萧军纪念馆。现有藏品4085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3件,三级文物282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凌海市萧军纪念馆是一座蕴含浓厚文学气息的标志性建筑,集展览、收藏、学术研讨、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是全面展示著名作家萧军人生轨迹和创作道路、思想风格的一座主题性纪念馆。

馆舍简介

凌海市萧军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始称“萧军资料室”,是我国第一位在世作家资料室,萧军去逝后改称“萧军纪念馆”,彭真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萧红、萧军、舒群故居纪念馆新馆经1995年和2006年两次改建,现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2800平方米,新馆设计新颖、建筑独特、设施齐全,设有萧军生平厅、文物收藏厅、音像资料厅等十多个展厅。萧军纪念馆是最早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纪念馆,并被辽宁省列为第一批省级红色之旅建设工程。

萧军纪念馆设计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博物馆、纪念馆设计理念,将现代化展示手法和高科技展示技术相结合。馆内设有萧军生平厅、文物收藏厅、多功能展厅、东北作家群展厅、音像资料厅等十多个展厅,并在生平厅安装了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制作的萧军创作《八月的乡村》的幻影成像;鲁迅、萧军、萧红在上海的情景蜡像;宝塔山的场景复原;萧军故乡的半景画;先进的电子图表等高科技设备,文物展厅主要展示了萧军捐赠的古字画、古籍以及大量的珍贵手稿。展馆内还设有全楼报警设备、配备温度、湿度调控设备,为方便到馆参观游客,馆内还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游客购物中心、游客参观指南、医务室等。

萧军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锦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渤海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渤海大学中文系学习实践基地”、“辽宁科技大学德育教育基地”、“锦州市文明单位”、 “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锦州市‘三八’红旗集体”、“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博物馆学会文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萧军研究会研究基地” 、“武警八六一 一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凌海市第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馆藏品

萧军纪念馆总面积440平方米。由展厅、库房、接待室、办公室等几部分组成。展 厅面积120平方米。

展览内容供两个部分:《我的文学生涯》和《游子故乡情》。

库房收藏萧军作品手迹33件;生前录像带4本;盒式录音磁带10本;线装古书260套;明清时代的书画253幅;现代名人书画21幅;有关萧军的各种资料200余件;日本友人赠送的木刀等实物25件。另有碑刻拓片、书籍、杂志若干。

萧军故居

萧军(1907—1988),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原名刘鸿霖,笔名除萧军外,还有颜三郎、田军等。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跋涉》(与萧红合著),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等。

萧军北京故居位于西城区东北部的鸦儿胡同6号。鸦儿胡同就在什刹海北边,东起小石碑胡同,西至甘露胡同,这一带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群之一。

鸦儿胡同6号并不好找,因为故居的院门没有开在胡同中,它开在了后海北沿上。故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西式小楼,萧军的卧室和书房就在二楼,萧军晚年的很多文章都注明是写于“银锭桥西海北楼”,指的就是这儿,“海北楼”是萧军书房的名字。

解放前这里是一位中国国民党将军的官邸,1951年萧军来北京工作后就搬到这里居住,在这里他写下了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及书信集《鲁迅书简注释》、《萧红书简注释》等几百万字的作品。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37年直到去世。

“文革”期间萧军受到了迫害,他的家居被红卫兵挤占,只给他留下一间不足两平方米的储藏室作为写作室,乐观的萧军以“有窝就下蛋,有水就行船”自勉,又把这里戏称为“蜗蜗居”。

小楼周围的民房大多已经拆迁,而小楼本身也非常残破了,这里早已没有了居民,只有院子里的古树还在品味着过去的沧桑。故宅依旧,只是时光已经流转了。

萧军之墓

凌海市萧军公园(原为凌河公园)北部的密林旁,有一座花岗石结构的陵墓,著名作家萧军就长眠在这里。萧军墓园占地800平方米,地面全部用花岗岩铺就,墓园四周护栏采用花岗岩材质镶嵌而成。墓园正中面积81平方米,象征老作家终年81岁。墓园中央面南,竖着二米多高的萧军墓碑,墓碑由碑体和“基座”两部分构成。碑体高一点六米,宽零点七米,是用一整块白色花岗岩雕琢的,并且前后镶装着黑色理石。“作家萧军之墓”几个行书大字,就凹刻在正面理石上,字体是从鲁迅书稿上辑字放大的;碑阴,有墓志铭,全文如下:

作家萧军(一九〇七——一九八八)本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等,凌海下碾盘沟人。生前曾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艺网委员,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等职。

萧军早年投身民族解放运动,“九· 一八”事变后开始文学创作,用笔唤起民众反满抗日。后,去上海市,在鲁迅先生指导下,从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文学活动,参加《海燕》、《作家》、《七月》等刊物的编辑工作。一九三五年出版的《八月的乡村》被誉为抗战文学的一面旗帜。萧军先后两次去延安市,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称他是“极坦白豪爽的人。”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八〇年,萧军蒙受不白之冤,在艰难环境下创作出《第三代》、《五月的矿山》和《吴越春秋史话》等文学著作。丰富了祖国文学宝库,深得国内外读者们的敬重,他是鲁迅先生忠实的学生。

萧军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他对故乡充满深情;对党、对祖国忠贞不渝,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是我们党的真挚朋友。

碑体立在七十公分高的花岗石基座上,这基座也是用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其棱角分明,线条洗练、图案装饰简洁明快!体现着萧军性格。在这块沉重的基石下埋葬着萧老的骨灰。此碑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米处立着高大的花岗岩屏壁,一排整齐的浮雕图案嵌在屏壁上方,令人感到深沉、古拙。屏壁底部是用凹凸不平的“蘑菇石”砌筑,象征着萧老粗犷和倔强!萧军那首著名的言志诗,刻写在屏壁中央:“读书击剑两无成,空把韶华误请缨。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这一行行仿萧军手迹的阴刻大字,使屏壁默然生辉。墓碑在屏壁衬托下显得秀美、挺拔!整个陵墓建筑被绿树掩映得浑然一体,清晰洁白。现“萧军墓”已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萧军生平

萧军,1907年7月3日(农历5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凌海市(时称奉天省义县)沈家台镇碾盘沟村;1928年,萧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1933年,萧军与萧红结婚后出版 了第一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其中有他6个短篇;1934年11月,“二萧”到上海市,得到鲁迅亲自指导,参加了《海燕》和《作家》等杂志的编辑工作;1935年7月,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由萧军自费出版,鲁迅、周扬、乔木都给予了高度评价;1938年,前往西安市,途经延安市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接见。在西安,他与萧红协议离婚,后与王德芬相识并相恋,结为夫妻;1940年6月,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并在鲁迅研究会工作;1946年,萧军重返哈尔滨市,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后因为《文化报》与《生活报》论争事件,萧军成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被排斥出文艺界;1951年,调至北京市“文物组”当文物研究员。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迫害。粉碎“四人帮”后,萧军得到平反,恢复了名誉。1988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