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大实蝇
柑橘大实蝇科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又名橘大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俗称“柑蛆”,是柑橘的一种毁灭性害虫 。是危害柑橘属、柚类的重要检疫害虫,也是国际检疫性害虫之一 。
柑橘大实蝇几乎危害芸香科柑橘属的所有果实,常见的宿主有甜橙、酸橙、柚、蜜橘、红橘、金橘、绿柠檬、佛手、胡柚、枸橘等。
柑橘大实蝇1年只发生1代,1个世代有4个虫态,即卵、美国白灯蛾、蛹、成虫;卵期1个月左右,幼虫期3个月左右,蛹期6个月左右,成虫期50d左右。成虫羽化出土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特性,常群集在柑橘园及附近的竹林内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卵产于柑橘幼果内,卵在果内孵化后,以幼虫成群取食橘瓣。幼虫老熟后随果实落地或在果实落地前爬出,入土化蛹。越冬入土深度通常在土表下3-10cm,以3-5cm处最多。
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上没有鬃,肩板上没有鬃中对;雄成虫的腹部第五块腹板后方向内凹陷;雌成虫的产卵管针突的长度在3.6ram左右,末端呈尖锐状。雌成虫产卵管基节较长,大约与第2-5节背板的等长。
卵:柑桔大实蝇的卵为乳白色,呈长椭圆形,长约1.52-1.60毫米。卵表面平整光滑,没有花纹。其一端稍尖,而另一端较钝;卵的端部较为透明,中部略为弯曲。美国白灯蛾:柑桔大实蝇的幼虫共3龄。其中,3龄老熟幼虫的形状类似蛆形,体型肥大,呈乳白色至乳黄色光泽,体长约15-16mm;幼虫的体节为11节;它的前气门呈扇形,含排成一行的指状突30-33个。幼虫的第2、3体节与肛门有小刺带,腹面的第4-11节的有小刺梭形区;后气门,肾形,毛端部有分支;幼虫有肛叶。
蛹:柑桔大实蝇的蛹是围蛹,呈黄褐色的椭圆形;在羽化前多呈黑褐色,长度大约在8.0-10.0mm之间。
物种对比
分类地位
柑橘大实蝇经多次更名订正,陈世骧(1940)将采自四川省的实蝇定名为Mellesiri cisri(Chen),谢蕴贞、陈世骧(1954,1955)先后改名为Tetradacus tsuneonis citri(Chen)和T.citri(Chen),并正式命名为柑橘大实蝇,之后-直沿袭柑橘大实蝇-词。80、90年代初,德莱(1989)、White等(1992)根据成虫腹部背板相互之间分离或愈合的特征,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系统,将原寡鬃实蝇类分为果实蝇属和寡鬃实蝇属。在此基础上,White和汪兴鉴(1992)在核对模式标本(产地为四川省)的基础上,发现陈世骧在1940年命名的来自四川的实蝇科Mellesis ciri Chen实际上与Polistomeies minax Enderlein,1920(产地为锡金王国)的同种异名;Enderlein(1920)根据模式种P.minax命名的PolistomeiesEnderlein是B.(Tetadacus)Miyake的新异名。经多次修订柑橘大实蝇的分类地位,目前它的学名为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u),实蝇科Tephdtidae、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
生物学习性
柑橘大实蝇通常是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第2年4月末开始羽化出土,5月是成虫羽化盛期,5月末-7月末开始产卵,6月中旬-7月中旬是产卵盛期,8-9月孵化成美国白灯蛾,出现蛀果危害。受害果在9月开始脱落,10月中下旬是落果盛期,幼虫随着落果到了地面,成熟的幼虫出果钻入土壤化蛹。成虫的寿命比较短,最长成活40天左右,羽化到成熟,约20d,羽化时最佳土温是22℃,活动最佳气温为20-30℃,而交配最佳温度是22-30℃。成虫羽化以后约20d开始进行交尾,交尾以后15天左右就开始产卵。1只成虫产卵2-13粒,最多可产40-65粒。
成虫
柑橘大实蝇成虫在白天活动较为活跃,特别是上午11:00到下午14:00,因而在这一时间段内成虫的羽化数量也最多,尤其是雨过天晴,空气中的湿度上升,温度较高,此时常常出现成虫羽化高峰景象;成虫在夜间几乎不活动,可能是温度偏低的原因。因此,在晚上20时至次日清晨7时这一时间段内,成虫几乎不羽化。室外成虫的交配时间在11:00-16:00,以12:00-14:00交尾者最多;而室内成虫交尾时间在12:00-16:00,室外成虫交尾持续的时间为最短的6min,最长时间的为80min。室内成虫交尾持续的时间最长超过180min。成虫产卵的高峰期是下午14:00-16:00。成虫具有喜阴的习性,因此,习惯在植物叶片的背面,或在树干和树下的草丛中栖息停留。
幼虫
柑橘大实蝇从卵的孵化一直持续到3龄幼虫,均在果实内取食为害。随着龄期的增加,食物的量也递增。一个鲜果在为害后内部基本被掏空,呈棉絮状,果肉部分都被幼虫取食尽,被害果外观上多呈现有黄中带红的色斑,还未到果实成熟的季节,便极易脱落。
蛹
化蛹的场所多在表土层,化蛹的深度一般为土表下3-7cm;蛹在土中多呈现头部向上形态。柑橘大实蝇的蛹为非滞育蛹。温度高于30℃,蛹不羽化;当蛹暴露于30℃-35°C的高温条件下,5-9天蛹发生死亡现象;踊的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5℃-10℃时,蛹不羽化,存活时间为156-250d;-5°C-0°C时,蛹不羽化,蛹的存活时间为7-19天。当土壤含水量为14%-20%时,蛹的羽化率最高。
卵
柑橘大实蝇的卵存在滞育性,为滞育卵。
主要危害
柑橘大实蝇是全球植物检疫性的有害生物,也是危害柑橘病虫最严重的虫害之一。
寄主范围
柑橘大实蝇为寡食性昆虫,其寄主主要为柑橘属类植物,包括柑橘属柑橘属 L.的甜橙(如甜橙和冰糖橙)、酸橙、柚、温州蜜桔、红橘、京桔、焦柑、槿柑、柠檬、香橼、佛手等等;同时也包括金柑金柑叫,枳属枸杞等。
为害程度
雌蝇将卵产在柑橘内,单雌怀卵量最多109粒,最少47粒,平均71粒。美国白灯蛾在果瓤内蛀食,破坏瓤囊,柑橘果实的部分或全部腐烂并成糊状,果实从内向外腐烂、萎焉、脱水,尽管基本上能保持果实的整体外形,但已完全丧失了果实的食用价值;或造成果实未熟先黄而脱落,其为害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收。
柑橘大实蝇优先选择在合适的宿主植物产卵后,产卵处的果实外表皮会留下周围凸起的烟灰色凹陷和直径约为2毫米的产卵孔,去掉外表皮可以观察到产卵孔的四周还可溢出褐色的黏性物质。纵切果皮,还可以发现约4毫米的浅黄褐色区域。
柑橘大实蝇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危害程度也同样存在差异性。在寄主植物中,以橙类的危害程度最重,而蜜桔和蜜柑类次之,之后再是柚类等植物。它通过在果皮内产卵,孵化后的1龄至3龄美国白灯蛾均在果实内以果肉为食,致使为害的果实在未成熟之前,就呈现黄色,或是黄中带红的特征,病果一般随着幼虫发育完成了成虫期,在未成熟就会提前掉落到地面上,外观上呈现病态,同时也完全丧失了其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生活史
柑桔大实蝇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产卵于果实中进行为害,常温下,2-4天即可孵化,卵孵化为1龄幼虫之后,幼虫由果皮钻进果实内部取食,待发育到2龄幼虫、3龄老熟幼虫后,即从危害果实内钻出进入沙土内化蛹,钻入沙土约为5-10厘米深,直至翌年四月气候回暖,蛹从土壤中羽化为成虫,成虫再次产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化踊,蛹再羽化,生命周而复始,延续了物种的存在。在贵州省地区的4月至5月,成虫羽化,其中,羽化高峰期多集中在5月份;羽化后,成虫补充营养完成自身生长发育,身体的生殖系统也趋近于成熟,在5月-7月便开始交配繁殖,以完成延续种族后代的使命;羽化后,6月中旬-8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卵的孵化盛期发生在9月上旬,10月-11月上旬进入高龄美国白灯蛾化蛹阶段。在对湖南省地区生活的柑桔大实蝇做出了观察比较研究时,发现与贵州地区的柑桔大实蝇的生活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
一是羽化期不同。在湖南地区,成虫的羽化期从4月下旬可以一直持续到8月下旬。相对贵州省地区,羽化期延长了近1个月。
二是产卵期不同。在湖南地区,成虫的产卵期从6月中旬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相对于贵州地区,又推迟了1个月。
三是化蛹期不同。湖南省地区,10月上、中旬3龄老熟美国白灯蛾开始钻入土壤中化蛹越冬;而在贵州地区,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柑桔大实蝇化蛹高峰期,近90%以上的3龄老熟幼虫已进入沙土内化蛹越冬。不同国家和地区,山区平均海拔不同,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年份,季节的气候变化都会影响到相梧大实蝇科成虫羽化的时间。
柑桔大实蝇每个虫态的发育历期都不同:成虫寿命为21-45d,最长86-92d;卵期40-50d,较短的约为35d左右;幼虫期(1龄、2龄、3龄)66-79d;预蛹期2-2.5d,蛹期16-17d。产卵前期为33-42d,最短也需要23d,最长时间达到69d之久。在20℃温度下,蛹期缩短为31-36d,其中最短31d,最长61d。
分布
柑桔大实蝇的分布在海拔230米-1850米处,北纬24-33度之间。其中,主要分布在海拔400米-900米,北纬25-32度。国外有记录的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印度、不丹、日本和越南等国家。而在中国分布的省区有以下地区: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慈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道县、沅陵县、吉首市、张家界市、表顺、龙山、黔阳、会同、保靖县、辰溪县、沪溪、新晃侗族自治县、桑檀、江永县、浜江(计21个县市)。湖北省:巴东县、枣阳市、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秭归县、宜城市、钟祥市、兴山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宣恩县、西(计11个县市)。
云南省:太关、水富、绥江县、盐津县、建水县、永薯、巧家县、彝叠(计8个县市)。
四川省:江北、台川、巫山、江津区、峨眉山市、永川区、綦江区、粱平、涪陵区、南川区、台江县、泸州市、乐山市、眉山、井研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资阳市、宜宾、屏山县、南溪区、丹棱县、邛昧、彭山区、新津区、成都市、广元市、沪县、巴县、巫溪、酉阳、平武、剑阁、安县、旺苍、庐山(计35个县市)。
贵州省:晴隆县、罗甸县、关蛉、都匀市、安顺市、仁怀市、荔波县、平塘县、长顺县、独山县、翁安、黄平县、贵定县、开阳县、施秉县、凯里市、金沙、兴义市、大方、丹寨县、黎平县、铜仁市、思南县、玉屏侗族自治县、镇远县、石阡县、德江县、三都、印江、兴仁、桐梓、榕江、麻江、毕节、循谭、赤水、镇宁、余庆、水城、册亨、剑河、望漠、惠水、纳雍(计44个县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凤山县、天峨县、田林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东兰县等(计7个县市)。
江苏省仅为东海市发现有柑桔大实蝇。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直接减少柑桔大实蝇危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以“预防为主”为宗旨,通过适时摘除植株上的虫果、病果,收集掉落在地面上的落果,进行严格的药剂喷洒并深度掩埋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杜绝来年的虫口数量达到控防的效果。农业防治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集中掩埋、火烧被美国白灯蛾姓害的黄果及掉落在树下的虫果,彻底消灭卵和幼虫。
二是冬、春两季通过翻士灭踊,破坏蛹的越冬场所和影响成虫出土羽化。
化学防治
柑桔大实蝇成虫具有较强的近距离迁飞能力,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效果不理想,化学药剂防控技术不适合大面积防治害虫。在桔园防治柑桔大实蝇的实际操作中,大多采用向植株喷药的方法来达到杀灭柑桔大实蝇的成虫的目的。化学成本低,防治效果好,能很好地减少害果率。在成虫羽化盛期和产卵前期,用化学药剂(40%养乐果、80%敌敌畏或90%的敌百虫)和霉饵喷洒植株,使用药剂杀灭成虫。每隔5-8天喷洒一次树冠,持续1个月,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化学防治中重要的是抓住二个点:一是化学药剂的筛选,二是根据相橘大实蝇科行为学和生物学特性,选取最适合药剂防治时期,使防效达到最佳效果。
引诱剂防治
致力于减少柑桔大实蝇成虫数量,降低害果率,而研究出的具有“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的引诱剂是近年来防治柑桔大实蝇的热点。
(1)食物引诱剂:
①.是糖醋酒液引诱剂。利用柑桔大实蝇成虫对糖、蛋白的趋向性,对病害植株的树冠实施诱剂防治,防治的效果显著。
②.是水解蛋白类。这类引诱剂对柑桔大实蝇的成虫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
③.是不同的宿主植物。柑桔大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具有选择性。这可能与寄主植物所挥发出来的气味有关。
(2)性引诱剂性:
相比食物引诱剂,性引诱剂具有专一性。在田间应用较多的如:棉铃虫性信息素、家蝇性信息素等。
食物引诱剂的优点是所耗费的成本低,对引诱的昆虫不具有专一性,诱集范围广,不足的是引诱的效果不理想;性引诱剂的优势是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但是研究成本高,有专一性,诱集范围窄。将食物引诱剂和性引诱剂混合使用作为诱杀剂,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
辐射处理
将昆虫不育技术(简称SIT)引入对柑桔大实蝇虫害的治理。用射线(源于钴60)在一定剂量下,对复眼和翅变黑的末期蛹进行辐照处理,然后将这些外观正常却已丧失生殖能力的成虫释放出去,与野生成虫交配而不产生后代,使得下一代害虫的数目大量减少,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但SIT实际操作性不强,尚未广泛推广应用。
天敌防治
应用相梧大实蝇科蛹期的天敌一卵孢巴氏蚕白僵菌,以及成虫期的捕食性天敌蜘蛛目类进行防治,尽管生物防治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在实际应用范围较小,收到的成效也不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抑制柑桔大实蝇自然种群数量起到了辅助作用。
注意事项
1、兑好的药液要妥善保管,不要让人畜特别是小孩误服,以免造成人畜中毒。
2、要在柑桔园比较醒目的地方插上“树上罐内有毒,不得误服”或“剧毒,不得触摸!”的字样予以警示。
3、容器口面要大,设置防雨界面,药液表面要放漂浮物,为成虫取食提供栖息地。
4、不能用白糖代替红糖,红糖浓度越高,诱杀效果越好。
鉴别特征
成虫:头黄色或黄褐色,中颜板具圆形黑色颜面板1对,中胸背板大部黑色,缝后黄色侧纵条1对,伸达内后翅上鬃之后;肩、背侧胛完全黄色。小盾片除基部一黑色狭缝带外,余均黄色。头、胸部鬃序:侧额鬃1:2,颊鬃、内顶鬃、外顶鬃、中侧鬃、前翅上鬃、小盾前鬃及小盾鬃各1对,肩板鬃、背侧鬃、后翅上鬃各2对。翅前缘带褐色,伸达翅尖,较狭窄,其宽度不超过R2+3脉;臀条褐色,不达后缘。足大部分黄色,后胫节通常为褐色至黑色,中足胫节具一红褐色端距。腹部棕黄色至锈褐色。第二背板的前缘有一黑色狭纵色,自第三背板的前缘直达腹部末端。组成“T”形斑。第五背板具腺斑1对。雄虫第三背板具栉毛。雌虫产卵管基节棕黄色,其长度略短于第五背板。卵
乳白色,菱形,长约1mm,宽约0.1mm精孔一端稍尖,尾端较钝圆。
美国白灯蛾:3龄老熟幼虫长7~11mm,头咽骨黑色,前气门具9~10个指状突,肛门隆起明显突出,全部伸到侧区的下缘,形成一个长椭圆形的后端。
蛹:椭圆形,长4~5mm,宽约1.5~2.5mm,淡黄色。初化蛹时呈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羽化时呈棕黄色。前端有气门残留的突起,后端气门处稍收缩
起源地
对于柑桔大实蝇的具体起源地,目前学术上存在有两种看法:
(一)我国最初在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江津发现柑桔大实蝇,有研究表明:70年前四川省就发现该地存在柑桔大实蝇的为害,因此能不能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柑桔大实蝇可能就是起源于我国的四川盆地。
(二)结合贵州省当地某些县志的史实资料中记载明朝进京的贡桔有柑桔大实蝇为害,以及从现有的资料中提及的地理分布区域我们大胆推测,柑桔大实蝇在贵州多地均发生为害,而且,发生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给当地的柑桔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还有些资料似乎可以证明柑桔大实蝇就可能发源于贵州省某地。目前尚未报道,柑桔大实蝇在福建体育会、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等沿海地区有分布迹象。
参考资料
柑橘大实蝇防治方法-柑橘大实蝇危害-用什么药防治.景观苗木网.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