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英文名:Huanjiang Maonan Autonomous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下辖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池市东北部,东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柳州市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南连宜州区、金城江区,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从江县,境域面积4572.3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37.82万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辖6个镇和5个乡及1个民族乡。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江滨路98号。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地势呈北高南低,山岭连绵,中部为丘陵,间有小块平原,略呈盆地,属大环江河中、下游流域地区。环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富足,雨量充沛。当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岩溶分布较广,地下水丰富。环江境内主要有大环江、小环江、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全县野生动物有107种,国家保护珍贵动物27种。植物种类大约有3200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短叶黄杉、华南五针松(原变种)、短叶黄杉香木莲、伞花木属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县境大部分属桂林郡,少部分属象郡。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域内置环州,是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行政区划建置始。1951年5月,思恩、宜北两县合并置环江县。1986年11月1日,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行政区域不变。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河池市撤地设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河池市。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中原地区兰花之乡”“中国菜牛之乡”“中国香猪美食之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林业大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截至2022年年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5.94亿元,在河池市排名第六。其中,第一产业重点行业有油茶产业、蚕桑业等,增加值28.61亿元。第二产业重点行业有煤炭开采、洗选业和木材加工业等,增加值23.18亿元。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增加值34.15亿元。三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3.3%、27.0%和39.7%。
毛南族文化历史悠久,歌、傩戏、傩舞从宋代传承至今,毛南族肥套、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分龙节已经成为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境内有九万大山和木论喀斯特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8.69%。此外还有北宋牌坊、下南古墓群等自治区和国家级重点文物,另建成多彩毛南城景区等国家级AAAA景区3个。
名称由来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名由原思恩县县治环江乡(今思恩镇)得来。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思恩县分为环江乡、阿南乡、文化乡、人和乡;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思恩县改为环江乡。该乡依山傍水,有一条河(今环江,又名大环江)环绕如带,河水绕城而流,形成半环,故名环江乡。1951年8月,恩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县治思恩镇。1986年6月,将“毛难族”改名为“毛南族”。1986年11月1日,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
历史沿革
先秦
秦以前为夷戎地,属于蛮疆。
秦汉三国至西晋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县境大部分属桂林郡,少部分属象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今环江县地属南越国。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刘彻灭南越国,在其地设置郁林、苍梧县、合浦县、南海、珠崖郡、儋耳、交州、日南、九真等9郡,县域属郁林郡定周县。
三国(公元220~280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属吴国郁林郡。
西晋(公元281~316年),县域属桂林郡龙刚县。
隋唐至宋元
隋朝(公元589~618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属始安郡。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置环州,环州下辖正平、福零、龙源、饶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8县,除歌良在今宜山区及河池市境外,其余7县均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环州为正平郡(也称整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正平郡复称环州,仍辖正平、思恩等8县。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环州辖思恩、蒙都两县(余6县俱废分别人隶),先属楚,后属南汉。
宋雍熙年间(公元984~987年),抚水县壮族首领蒙令扎领导农民起义反宋,朝廷下诏书招安,蒙令扎接受招安,被委任为殿直。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将抚水县改为归仁县,将抚水州改称安化州,州治归仁县(今明伦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废环州和镇宁州,环州、镇宁州及所属辖县并人环州原属县的思恩县,治所移至带溪(今洛阳镇合作八圩),管辖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复治环江洲。
元朝承袭了宋朝的规划,思恩仍隶属宜州区。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改环州为羁州属庆远府。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思恩县属庆远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设置茆滩团长言司、安化长官司,后废,归属思恩县。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思恩县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
明清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思恩县属庆远府。洪武七年(公元1384年),析思恩县西北部地建置荔波县,隶属庆远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闰九月,都亮(今大安、大才两乡一带)莫父练等1500多人造反,夺官府仓库钱粮,后被广西都指挥使司发兵打败。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思恩县城迁至白山寨(今大才乡新坡村的白山屯)。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改属南丹州,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复属庆远府。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思恩县、荔波县改属庆远府河池州,而统治于庆远。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荔波县重归属贵州都匀府。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思恩县东南部五、六月大旱,禾苗枯死,至七月末降雨,民众趁雨播种菽麦,至冬收割,产量竟比上年成倍增加。是年至次年,思恩北部(今明伦地区)无雨,五谷无收。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析思恩县北部五十二峒、中原地区、三里等地另置安化厅,治今环江县明伦,隶属庆远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此地仍为安化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名安化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1月,安化县为避甘肃省、湖南省、贵州省等省同名而改名,因其在宜山之北,改为宜北县。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宜北县成立民团总局。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9月25四日晨,罗茂松与县警里应外合攻陷思恩县城,并自任县长职。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4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一纵队从德胜进占思恩县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冬,思恩、宜北两县均成立第一届临时参议会。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思恩县自发组成抗日民兵自卫部队。同年11月25日,日军入侵宜北县境。11月26日思恩县城沦陷。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5月23日,日军撤离思恩、宜北县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20日,宜北县解放,同月24日,思恩县解放。两县均属庆远专区。1950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思恩县委员会及思恩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5月,思恩、宜北两县合并置环江县,隶属宜山专区。同年8月11日,思恩、宜北两县正式合并为环江县,中共环江县委员会、环江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治思恩镇。1952年12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宜山专区。1953年,划齐美、龙友等乡归河池县东江区。1956年3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州宜山地区。同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1958年1月25日,改属宜山专区。同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1965年5月18日,改属河池专区。1971年,改属河池地区。
1986年6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毛南族”改名为“毛南族”。1986年11月1日,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11月24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隶属河池市。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河池地区撤地设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河池市至今。
地理
位置境域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池市东北部,介于北纬24°44′~25°33′,东经107°51′~108°43′之间,东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南连宜州区、金城江区,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靠荔波县、从江县,东西宽89千米,南北长90千米,境域面积4572.31平方千米。距广西首府南宁市约331千米,距桂林市约340千米,距金城江约48千米,距粤州约67千米。
气候
环江处于北回归线北沿,云贵高原东南麓,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其中南部边缘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南部及大、小环江河谷地带属中亚热带谷地气候,日照充足,热量富足,雨量充沛,冬短夏长,春秋适中,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干湿雨季明显,无霜期长。截至2023年,年均气温南部丘陵一带19.9℃,北部山区15.7℃。全县一月平均气温10.1℃,历年最低气温-5.2℃。七月平均气温28℃,极端高温39.1°C。南北温差2~3°C。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年平均雨日在137~187天之间。降雨多集中于4至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历年最小降雨量922.8毫米,蒸发量1571.1毫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日照时数1217.7小时,太阳辐射量年平均每平方厘米在90~100千卡之间,但分布不均,南高北低。县城无霜日平均为338天。
地质
地质构造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江南古陆南缘,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由于受多次构造变动,褶皱和断裂十分发育,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境内褶皱可划分为四堡期、加里东期和华力西——印支期三大类褶皱。
四堡期褶皱,由四堡群地层组成,零星出露于东兴镇东部县界一带。褶皱轴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常由多个次级背斜或向斜构成复式紧密线向褶皱,其上被丹洲群角度不整合覆盖。该期褶皱由距今约10亿年的四堡运动形成。加里东期褶皱,见于中洲河以东地区,由丹洲群、震旦系、寒武系组成三防复式背斜的西翼。岩层倾向南西,转轴倾角20~80度。次级褶皱发育,但其总构造线方向为北北西——南南东方向,与四堡期褶皱方向近于直交。该期褶皱由距今约4亿年的广西(加里东)运动形成。华力西——印支期褶皱,遍及全县各地,是内生多金属矿产的主要控矿构造。 该期褶皱由多个背斜和向斜组成,主要有北山背斜、川山背斜、上南向斜、大安背斜、明伦向斜。此外还有下南背斜、西南背斜、全安背斜、柳平向斜,它们均受断层破坏保存不全。上述背斜和向斜的共同特点是:形状多呈短轴状,长宽比约2∶1~4∶1,轴向多变,主要为北东或南北向,局部为北西向;背斜核部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向斜核部地层为中石炭统;核部宽,岩面转轴倾角缓,两翼岩层窄,倾角变陡,在剖面上具箱状或屉状特征。该期褶皱形成于距今2亿年左右的印支期。 境内断裂十分发育,据不完全统计,长度大于1千米以上的断裂有30余条以上,按其展布方向可划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三组。 按其相互切割关系,南北向断裂形成时间最早,北东向次之,北西向最晚,大部分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征。
地层
县境内地层由老而新可划分为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等七个大的系级单位,总厚度为8000~10000米。以泥盆系和石炭系发育最好分布最广,与矿产的关系最密切。
四堡群仅在东部县界一带小面积出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古老的地层,据同位索测定,其年龄值为10亿~18亿年。丹洲群又名上板溪群。在龙岩、东兴以东县界一带出露。根据岩性可划分为孟宗竹组、合桐组、拱洞组三个单位,其年龄值为8亿~10亿年。震旦系出露于龙岩北部及东兴东部,主要为一套含砾的砂、泥岩及碎屑岩。其同位素年龄值为6亿~8亿年。根据岩石特征,由老而新划分为上下两统。寒武系仅零星见于驯乐北部。主要为深灰色炭质页岩、含炭硅质岩夹少量粉砂岩,含海绵骨针化石,厚度大于350米。泥盆系主要出露于长美——东兴——龙岩一带及下南、用山、上朝、驯乐等地,仅见中统和上统,是内生多金属矿产的主要含矿层位。石炭系在县境内大面积分布,下、中、上三统发育完好,其中下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含煤地层。二叠系仅在县南部温平附近小面积分布,划分为下统栖霞组、茅口组和上统合山组。
地形地貌
地形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与桂中岩溶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属高丘石山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走向大致南北向,河流方向亦为由北向南流。四周山岭绵延,中部偏南为丘陵,略呈盆地;西与西北多为石山;东北多为土山。东部、东北部为九万大山山脉,山势高大,海拔在1000~1700米之间,为县境最高地区。县境最高峰是龙岩乡达科村仙桃片的老高山,海拔1683米,也是河池市境内最高山峰。中北部山系,以老纸厂山为主峰,海拔1410米,向南延伸,成为大、小环江的分水岭;西与西北部山系是高原余脉,石山绵亘,以见送岭为主峰,向南延伸到川山、洛阳,山峰海拔600~800米。西部还有龙头山、上乐山、高岭山等较高山峰。西北部有遥望岭、金坳岭与贵州省分界。县境最低处是南部长美乡八福村拉现河床,海拔149米。
截至2020年,县境丘陵面积1917.7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2.11%,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一带,坡度一般在10~30度之间。丘顶圆形,呈波状起伏。丘陵之间谷地较宽阔,形成坡地、田垌。山地面积为2363.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1.9%。高山在海拔1000~1683米之间,坡度在85度左右,海拔在800米以上,面积为516.5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1.35%;低山比较平缓,海拔在500~800米,坡度一般为25~35度,面积1847.21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0.57%。 峰林谷地和峰林洼地在山地中,石山面积为1107.7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4.3%。平地面积为271.9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9%。主要分布在大、中洲河及其支流两岸、地势平坦,坡度一般小于10度,田垌开阔,是县境内较好的耕作区。
地貌
县境地壳经历漫长的发展演化历史,在四堡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等多次地壳运动和复杂的内外地质营力的作用下,形成现今地貌形态。县境内的地貌均受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以岩溶地貌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39.9%。按地貌的基本形态和成因,县境内可分为构造侵蚀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岩溶地貌三大类,并进一步分为六种地貌形态。北与东北部属侵蚀的中低山地貌,是苗岭山脉九万大山的一部分,山体庞大,沟谷纵横,全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此区域;中北部为低山峰丛地貌;中南部为中高丘侵蚀地貌区;西南部为喀斯特地貌区。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环江境内主要有环江、中洲河、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均发源于贵州省,从北向南贯穿县境,汇入龙江。大环江、小环江大小支流有130多条。两河各形成“丰”字形流域流布境内。打狗河穿流于崇山峡谷深壑中。三河均间隔数十千米由北向南汇入龙江,构成环江境内三江并流的水系特征。
环江(大环江)习惯称环江,属珠江西江龙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从江县光辉乡廖加坡村料力坡屯西北2千米处的大山中,自北向南流,是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从源头至洛阳镇江口村渡口为上游,称驯乐河,从江口村渡口至汇入龙江处,称环江。全长164.8千米,流域总面积2793.84平方千米,县境内河段长147.2千米,县境内流域面积2028.22平方千米。最大流量303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3.1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流量66.6立方米/每秒。从河源头到出境处水位落差227米,河床平均降比为1/648。
环江大小支流有山岗河、六尧河、古宾河、龙头溪、板果溪、温洞溪、板才溪、红山溪、北山溪、文雅溪、雅脉溪、永安溪、赖洞溪、丹溪、地蒙溪、下丰溪、何顿溪、都腊溪、龙盘江(才凡溪)、妙石溪、朝北水、洛爱溪、中田溪、同营溪、大安溪、石门沟、三乐溪等27条。其中较大支流为古宾河。
地下水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岩溶分布较广,地下水丰富。查明暗河16条,地下出水点403处。地下水带在县境西南部的木论、下南等乡较为发育,常以暗河、泉水、水溶洞等形状在地表出露,流量变化大,枯水期总流量6.38立方米每秒,其中地下河枯水期总流量4.35立方米每秒,地下水点枯水期总流量2.03立方米/每秒。
在峰丛谷地的明伦——吉祥一带,孤峰平地的水源——温平一带和思恩镇清潭村一带,地下水埋藏深度约在10米以内,其余地区都超过10米以上,其中洛阳镇文雅天坑群地下长河较为著名,另外还有打狗河流域的木论、下南、上南等石山岩溶区,地下水埋藏在90~120米,直接与打狗河沟通。
水利
在“十三五”期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94处,建设小环江东兴镇河道整治工程、小环江龙岩乡河道整治工程等10处防洪整治工程,新建堤防和护岸22.09千米,河道清淤疏浚2.2千米,建设中洲灌区、恩大灌区,川山镇、思恩镇、洛阳镇、明伦镇、下庙水库5个项目区,水源镇水源社区坡北灌片和思恩镇文化灌片项目建设,完成渠道防渗121千米,新增灌溉面积6.7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9万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2.78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2430千瓦,实施水毁灾损修复项目60处,建设了溢洞水库、深峒水库、盘江水库、下滩水库、塘杰水库、塘帮水库等6座水库进库道路建设,建成自动雨量站40个,水库监测终端26宗,沿河村落图像站20处,无线预警广播30套,简易雨量报警器171台,简易水位报警46台,中心机房1间,县级监测预警平台1套。共计完成了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总投资6.03亿元。
土壤
全县土壤面积43.8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96.37%,广泛分布于大、小环江两岸平地、丘陵、山地、及石灰岩地区。有6个土类,15个亚类,33个土属,68个土种。其中自然土壤面积41.75万公顷,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95.17%,广泛分布于丘陵、山地及石灰岩地区。自然土壤有红壤、黄红壤、黄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五个土壤亚类。成土母岩以砂页岩、石灰岩为主,砂岩、页岩次之。其中,黄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黄红壤分布在海拔500-800米低山;红壤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或低山中下部;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农用地中,耕地36565.39公顷,其中,水田22003.73公顷,水浇地5.32公顷,旱地14556.34公顷。种植园用地17968.76公顷。其中,果园7514.05公顷,茶园1.89公顷,其他园地10452.82公顷。林地357532.72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86758.38公顷,竹林地2845.95公顷,灌木林地130742.60公顷,其他林地37185.79公顷。草地21594.31公顷。其中,人工牧草地0.19公顷,其他草地21594.12公顷。湿地280.98公顷,当地湿地均为内陆滩涂280.98公顷。
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851.13公顷。其中,建制镇用地987.71公顷,村庄用地4435.33公顷,采矿用地380.68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7.4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041.67公顷。其中,铁路用地309.68公顷,公路用地1096.80公顷,农村道路3629.49公顷,机场用地0.03公顷,港口码头用地1.11公顷,管道运输用地4.5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44.89公顷。其中,河流水面4227.38公顷,水库水面488.38公顷,坑塘水面793.19公顷,沟渠1686.04公顷,水工建筑用地49.90公顷。
水资源
境内主要有环江、小环江、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均发源于贵州省,从北向南贯穿县境,汇入龙江河。截至2023年大环江全长164.8公里,县境内147.2公里,流域面积885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62.4立方米/秒。小环江全长136.5公里,境内长94.1公里,流域面积233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39.3立方米/秒。加上各支流,全县河流总长度631.3公里。境内水资源拥有量35.96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2.863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环江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种类多、储量大和品位高等特点。已发现可供开发矿种达20多种,矿产地30多处,已探明矿藏达1161万吨,矿产潜在价值80.95亿元。主要有煤、褐铁矿、黄铁矿、铜、铅、锌、磷、石膏、石棉、滑石、白云石、水晶、锰、雄黄矿、锡、银、硫、、瓷土、方解石、大理石、方解石晶体和汞等28种矿产。有色金属中以铅锌矿储量较大,品位居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首,并且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自治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岩溶分布较广,地下水丰富。查明暗河16条,地下出水点403处。地下水带在县境西南部的木论、下南等乡较为发育,常以暗河、泉水、水溶洞等形状在地表出露,流量变化大,枯水期总流量6.38立方米每秒,其中地下河枯水期总流量4.35立方米每秒,地下水点枯水期总流量2.03立方米每秒。
森林资源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域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群落主要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天然次生林,其次是部分落叶阔叶与常绿针、阔叶混交天然次生林和石山灌木林。林地面积共约59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40万亩。
生物资源
截至2020年5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桑园19.56万亩、“三特”水果13.17万亩、核桃17.1万亩、林业(松杉)93万亩、油茶9.7万亩。县内的川山镇的乐衣村,重点发展葡萄、桑蚕、优质水稻、杉木等产业,明伦镇的英豪村,种植珍珠李,明伦镇的吉祥村则以桑蚕种殖为主。药用植物含11种及以上的优势科为:菊科、蝶型花亚科、茜草科等,合计种数为901种,占县域内药用植物总种数的62.61%。
动物方面,全县建有牛蛙养殖基地,香牛产业,蚕桑产业。其中,全县香牛出栏量2.3168万头,香牛存栏量2.5492万头,产值达到1.521亿元。2022年,新坡村完成低产桑园改造2000亩。此外,当地还进行鸡、鸭的养殖。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全县野生动物有107种,分属19个目45科,其中哺乳纲有6个目16科41种、鸟纲有11个目25个科59种、爬行纲1个目3科6种、两栖纲1目1科2种。这些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珍贵动物27种。境内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有南蟒蛇、熊猴、黑叶猴等。属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藏猴、大灵猫等。
植物
区域内植物种类大约有3200种,其中常见的乔木树种有红锥、青岗栎、木莲、深山含笑等,灌木有番石榴、算盘子、野牡丹等,草木主要有铁芒萁、野草、纤毛鸭嘴草和蕨类植物等。已识别到的主要树木有65科、165属、317种。
植物区系组成有156科390属537种。其中蕨类植物门15科15属17种、裸子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门135科368属512种。属木本植物有321种,草本植物141种,藤本植物75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包括单性木兰、单座苣苔以及南方红豆杉等。国家II级保护植物包括伞花木属、平舟木属、香木莲以及罗汉松等。国家III级保护植物包括黄枝油杉、华南五针松(原变种)、八角莲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短叶黄杉、华南五针松、短叶黄杉香木莲、伞花木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0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有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经107°53′29″~108°05′42″,北纬25°06′09″~25°12′25″,地处北回归线北侧。保护区始建于1991年,199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11月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总面积10829.7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木论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喀斯特森林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4.8%。据初步调查,区内有维管植物173科522属915种,其中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短叶黄衫、香木莲、伞花木属、平舟木属、异裂菊等21种,还发现植物新种13个,并有翠柏、单性木兰、桂楠等稀有树种为建群种的群落分布;陆栖脊椎动物有26目70科260种,其中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豹、蟒、猕猴、鳞甲目、熊瞎子等29种。
广西壮族自治区九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属苗岭山脉南缘,地跨柳州市、河池两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东经108°35′32″~108°48′49″,北纬25°01′55″~25°19′54″。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25212.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等珍稀濒危植物以及、蟒蛇、熊猴、林麝、金钱豹等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区已知维管植物229科968属2735种,种类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3,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2种,中国特有种100多种,以九万山或大苗山命名的植物有30多种。
已知脊椎动物5纲35目96科256属401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9种。此外,保护区还保存有全球性濒危鸟类白眉山鹧鸪500~600只,同时还是鸟类资源保护的重要地区,每年都有50万只以上的候鸟经过,种类多达109种。
自然灾害
全县自然灾害出现较频繁,具体包括旱、涝、风、雹、寒潮、寒露风及霜冻等。
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思恩县东南部五、六月大旱,禾苗枯死,至七月末降雨。是年至次年,思恩北部(今明伦地区)无雨,五谷无收。
2022年6月3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出现强降雨,导致龙岩乡、驯乐苗族乡、明伦镇、东兴镇等部分乡镇出现水位上涨、农田受淹、山体滑坡、公路交通中断等灾情。同年6月20日,境内多个乡镇发生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城区内出现罕见的严重内涝。当地进行了城区内排涝、地灾防治等防汛工作。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年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辖6个镇和5个乡及1个民族乡。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江滨路9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年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37.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2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66‰,死亡率6.51‰,人口自然增长率0.15‰。男性人口为143170人,占51.86%;女性人口为132906人,占48.14%。总人口性别比为107.72。0-14岁人口为63308人,占22.93%;15-59岁人口为161530人,占58.51%;60岁及以上人口为51238人,占18.5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9000人,占14.13%。
民族
截至2021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全县共有壮、毛南、汉、苗、瑶、佬、水、侗、回等34个民族杂居。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206人,占6.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7870人,占93.41%,其中毛南族人口41588人,占15.06%;壮族人口为192177人,占69.61%。
语言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毛南语,壮语,汉语,苗语,瑶语,仫佬语等种语言。壮语使用人口最多,约占全县人口70.4%。其次是毛南语,使用人口约占金县人口的16.8%,主要分布在上南,下南两个乡。汉语使用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9%,主要分布在思恩,川山。东兴,龙岩、洛阳,驯乐等乡镇。苗语、瑶语、仫佬语3种语言使用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2%,主要分别分布在驯乐,东兴。长美3个乡。环江语言兼用现象突出,各民族语言在环江毛南族地区是和谐共生的,兼语情况在环江地区十分普遍。
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之一种。毛南族人民由于长期和壮族、汉族、布依族人民相互交往,许多人都能操壮语、汉语或布依语,并通用文言文,用汉字记载本民族的民俗音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为弥补本民族无文字的缺陷,在历史上,毛南族人民还模仿汉文形声字的结构方式,假借汉字的音、义来拼写毛南语,构成“土俗字”,用以记载本民族的史诗、民歌和宗教经书等。
宗教
毛南族信仰多神。明末之前,毛南族以信奉原始宗教为主。清代,正一派道教传入毛南族聚居区。后来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的合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还愿)为主的所谓“武教”,以打斋送终为主的所谓“文教”,以及由两班人马合作的水陆道场。在从事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中,有鬼师、道士、巫师、鬼谷先生、法童等,他们统属不同,分工明确,专门从事法事并收取一定报酬。掌管敬神法事者,毛南人称为“博套”,也即“武教”,又叫“师公”或“鬼师”。
经济
综述
截至2022年年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5.9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1190元。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7元,城镇为34097元,农村为14253元。第一产业重点行业有油茶产业、蚕桑业等。第二产业主要重点行业有煤炭开采、洗选业和木材加工业等。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3.3%、27.0%和3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9%、13.4%和42.7%。2022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25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17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247.39亿元。
第一产业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以桑蚕、水果、林木种植、油茶等一产为主的农业县。
2022年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0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8.76亿元,林业产值6.57亿元,牧业产值26.48亿元,渔业产值0.49亿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74亿元。
2022年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83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3.7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0.6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0.44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0.74千公顷,果园面积9.09千公顷,茶园面积0.21千公顷。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5万吨,早稻产量1.04万吨,秋粮产量8.32万吨,谷物产量7.97万吨。其中,稻谷产量6.82万吨,玉米产量1.15万吨。
该县打造了环江香猪、毛南牛肉干、魔芋饮料等一大批地方特色品牌,年产值近1亿元。截至2023年4月,该县已通过认证并在有效期内的“两品一标”农产品有21个,其中绿色食品企业11家、产品17个,全县绿色食品认证面积1.55万亩,认证产量近20万吨。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重点行业有煤炭开采、洗选业和木材加工业等。
2022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铅金属含量1.43万吨,锌金属含量7.70万吨,硫铁矿石43.32万吨,原煤10.65万吨,人造板10.93万立方米,蚕丝0.16万吨,商品混凝土44.89万立方米。全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9.94亿元,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0亿元。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推进环江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2022年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34.15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6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7亿元,金融业增加值3.15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4.50亿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71亿元。
2022年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下卜游客集散中心、木论喀斯特景区河堤步道观景台以及汽车露营地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木论喀斯特景区运动体验线路、分龙节龙舟赛分别获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赛事。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96.83万人次、消费20.97亿元,旅游市场逐步回暖。
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0.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0.5%,餐饮收入额增长0.3%。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4.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9%;住宿业营业额下降15.3%;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2.8%。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下降34.4%;粮油、食品类增长9.7%;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类增长33.3%;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20.0%;日用品类下增长17.4%;五金、电料类下降53.8%;饮料类下降2%;化妆品类下降41.2%。
经济功能区
河池经开区环江分园规划面积为529.7914公顷,四至范围为东至大环江,西至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中兴村良言屯,南至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三乐村塘兰屯,北至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耐禾村禾仓屯。环江分园重点发展林产加工、茧丝绸加工、特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教育经费投入7.62亿元,同比增长0.7%。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小学(含教学点)66所(其中教学点25个),幼儿园85(含3个小学附设幼儿班)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总人数58637人(含学前在园幼儿12627人),其中,中专在校生547人(不含非全日制学生),普通高中在校生7099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3283人,小学在校生25007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创建于1937年11月,学校占地206亩,拥有望峰和凤凰两个相连的校区。截至2023年,学校有76个教学班,在校生4700多人,教职工300名。环江高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志向高远、能力突出的合格高中生。学校依托毛南族民族资源,顺应社会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开拓德育新途径,开展“感恩教育”“道德教育”,是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联系点和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感恩教育”活动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德育工作的成功范例。2023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荣获“第十七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河池市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1个。其中医院4个(县医院、县妇幼、爱心医院、复康医院)乡镇卫生院11个,1个防保所,诊所29个,医务室5个,村卫生室16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461张(编制数1006张床)。其中,县医院389张(编制300张),乡镇卫生院989张(编制656张),妇幼保健院(站)86张(编制50张)。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45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15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372人,执业助理医师146人,注册护士707人。
2020年1月29日,县内出现一名确诊新冠肺炎病例。随后自治县人民医院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给予抗炎药、对症、支持等治疗;2月19日,患者在自治县人民医院治愈出院,成为环江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河池市首例完全利用县级医疗资源、医疗条件治愈的患者。2月4日,环江确诊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随后自治县人民医院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给予抗炎、对症、支持等治疗;2月19日,患者转院至自治区定点医院继续治疗,3月4日,该患者治愈出院,全县确诊病例全部清零。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全县的医疗指导中心、急症创伤救治中心和孕产妇急救中心、爱婴医院,河池市市级文明单位。2015年外二科获巾帼文明岗,2017年获得河池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优秀奖。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影剧院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9.1万册(件),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2个,全年共举办展览6个(场)。全年全县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8%,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82.0%。2023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第八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30日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幕,当地民众载歌载舞,集中展示特色非遗项目和民俗文化,欢度毛南族分龙节。分龙节于每年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获评“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是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
体育
常规体育运动
2023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河道沿岸建设建成5000平方米的江滨体育公园以及2千米长的健身步道,并利用村头巷尾等空间资源,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06处。
“十三五”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投入体育活动经费约1926.6万元,其中龙舟赛项目约910万元。截至2023年,投入经费约8000万元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建成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5个游泳池,健身步道10千米,乒乓球桌1500台。2022年全国第七次体育场地调查统计显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均拥有体育场地为2.32平方米。
地方特色竞技项目
毛南族人民在农闲节庆之间依天时地利举行一些体育项目。主要体育项目有同填、同顶、打陀螺、打棉球、地牯牛、抛沙袋、走三棋等。其中“同填”“同顶”还曾参加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奖。
同填
“同填”,就是两人对抗的意思。进行这种比赛时,在地上画出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圈。圆圈大小,可根据场地大小随意而定。圆圈中间画一条笔直的中线。比赛时,运动员前臂屈在胸前,双手握左右上臂下端肘关节,双脚叉开50公分左右,身体下蹲,运动员用全身力量冲拱对方。被拱出圈外者为输。“同顶”和“同填”比赛规则差不多,它是用一根二米长、直径约八公分的木杠,木杠中间系一条红布(绳子也可以)。
比赛每队3人或4人(也有一对一的),运动员腰扎一条腰带,没有腰带的可用几层布垫腹部,比赛开始,甲乙运动员面对面各站中线一米,木杠中间系的红布(或绳子)对准中线,裁判员提起木杠,运动员各双手握紧木杠的一端,置于自己的腰带或堑布上,打开左脚或前弓后箭。哨声一响,双方用力对顶,谁被顶倒或被顶出线外,就算输了。如果是多人,在上面的一人则踏在下面的人交叉手掌的掌心上,成骑马状,手和肩顶住木杆,全队人同心合力,把木杆的中心悬垂线顶过对方规定线的一方,便是胜方。
地牯牛
“地牯牛”与“同填”相似却又有所不同。比赛在平地上举行,先在划出中线和边线,而后两人在中线用头顶着头,或肩抵着肩,形成“斗牛”。《广西通志》称:“以首触撞若羊”说的就是这项活动。比赛宣布开始,两人用力顶抵,谁被抵到边线外,谁就输了。
人居环境
2022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1%。完成植树造林7.9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建设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项目总规模达7.2万亩,完成林木林地收储3.2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市前列。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南平选矿厂污染地块治理项目总体工程量约85%,塘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完工,境内主要河流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22年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22平方千米,绿化覆盖面积3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4.5%。完成项目土地征收6500多亩,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千米,城镇化率达40.22%。分别完成背街小巷提升改造9条、城市道路路面修复10条,改造城镇及县城区供水管网30.68千米,新建旧城区桥东路等22条道路雨污管网10.8千米,增设窨井盖防坠网3000余个。新建路、金龙湾小区、第三小学校园、桥东路等内涝点治理有序推进。智慧停车项目正式运行,有效缓解县城区“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改造老旧小区5个、惠及居民115户,为73户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水源、东兴、明伦等三个农贸市场完成修缮,洛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集镇面貌。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9.71万人,比上年增加10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退休)3.18万人,比上年增加79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2.6万人,减少909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3万人,减少5559人;参加失业保险1.34万人,比上年增加996人;参加工伤保险1.57万人,比上年增加271人;参加生育保险2.53万人;全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4.85亿元,医疗保险金支出8.13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支出6.64亿元,职工基本医疗支出1.49亿元),生育保险金支出0.02亿元,失业保险金支出0.03亿元,工伤保险金支出0.04亿元。
民生领域支出26.88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38人、再就业376人、困难人员就业15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199人。发放退役军人抚恤金及补助847万元,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80%。发放各类教育专项资助资金4278万元。环江五中、六幼等学校建成投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城西街道办事处揭牌成立,城西社区居民委员会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县城区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交通
公路
截至2022年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833.61千米(不含屯级公路)。其中:国道64.54千米,省道314.17千米,县道141.42千米,乡道198.37千米,村道1097.82千米。在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245.37千米,三级公路190.41千米,四级公路1380.53千米。全年全县公路客货运周转量42027万吨千米。按类别分类,客运量128万人,旅客周转量12434万人千米,货运量521万吨,货物周转量40784万吨千米。县内各乡镇均通达班车。国防公路由河池市经县内的水源乡、洛阳镇,至华山林场东折东兴乡,过融水县直达桂林。境内腹地洛阳镇成为全县交通枢纽。
铁路
环江站位于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于贵南高速铁路的广西段,该线路北起贵阳北站,经广西环江、河池西等站终至南宁东站,全长481公里,是西南地区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环江站为小型铁路旅客站房,车站总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1.3米,最大聚集人数为500人。
航运
截至2020年,全县常年通航的区间航线2条18.3千米,其中思恩至福龙航线9.0千米,长美至八福航线9.3千米。经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设置并建成的码头14个,其中思恩镇4个、长美乡10个,均为便民码头;全县有客圩渡船2艘80个客位,无货运船舶。全县无横水渡口及横水渡船。因修建环江长美八福水电站,全线停航,水运客、货运量均为0。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全县拥有客运企业6家,客运车259辆,其中:客运班车101辆、出租车133辆、公交车25辆。全年客运量258万人次。
文化
综述
毛南族文化历史悠久,傩歌、傩戏、傩舞从宋代传承至今,毛南族肥套、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多次赴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海市、深圳市等地参加民族文化交流展示;融入现代元素的毛南族傩歌、傩舞、傩戏多次登上德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舞台;毛南族分龙节已经成为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并于2013年10月被评为“中原地区最具特色民族节庆”。截至2020年7月,环江已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0个,自治区名录的5个,国家级名录的2个,自治区级以上各类技艺传承人7人,是河池市拥有省级名录以上最多的县份。环江下南乡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毛南族木面舞之乡。
饮食
毛南族人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蜀黍属为主,高粱、小米、红薯、南瓜为辅。“百味皆酸”,是毛南族传统的饮食习惯。毛南族人喜食用酸性食品,其中以“腩醒”,“瓮煨”,“索发”为最普遍,称为“毛南三酸”。除了“三酸”外,还有酸辣椒、酸番茄、酸头、酸萝卜等。环江有着许多珍贵的农副土特产品,被誉为“五香牛肉干”食品的香猪、香牛、香鸭、香菇、香就是其中代表。毛南族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他们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之习。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肴,唯独对鸭以煮烂熟为宜,在烹上有“鸡生鸭熟”之说。
香猪肉
环江香猪属中原地区珍稀猪种,皮黑较软。重量在10斤左右的幼猪是最美味的时候。自古以来香猪是作为贡品来进贡朝廷。一般可烧烤、白切、清煮、红烧。香猪肉做法有多种,如酸肉和白切香猪等。制作酸肉的所有材料包括香猪肉,糯米,盐,辣椒。经过长时间酸液的侵蚀,肉块已酸化变熟,吃时不必煮。白切香猪则可搭配一碗油碟,蘸料中配有醋精、马蹄香、生姜、辣椒等。
豆腐圆
毛南族人爱吃豆腐圆,毛南话叫“打勒婆”。人们爱吃豆腐圆的原因,是除了它有特殊的美味外、还寓意着大家团结和睦。客人来时,吃上豆腐圆,被视为上宾。婚嫁婚庆酒,有没有豆腐圆是区别喜筵大小的标志之一。赴宴回来时,主人送给豆腐圆也是表示一种厚礼。
麻辣香鸭
毛南族人的香鸭跟香猪一样是当地的特色美食。这些鸭放养于河流田间,摄食小鱼、小虾及水草等水生物,生长周期长,体型不大,体重只在3斤左右,肉质结实,皮下无脂肪,瘦肉极厚。毛南族人的环江香鸭是我国珍贵微型鸭子之一,主要放养在阴凉的山涧,一般只长到两斤左右。
酸辣魔芋
魔芋是一年生的块根植物,喜欢生长在石缝中肥沃的山地里,刮去皮洗净后,放在钉成孔的铁皮上,来回磨成薯浆,把薯浆盛在盘中凝成块。用禾草烧取碱水或用石灰水,把薯浆块放在锅里和碱水一起煨,经三四小时,薯浆块结成晶体,散发出碱香味,放进清水盆里浸泡,就成了魔芋糕,毛南话叫“香喝”。
环江香牛
环江有着“中国菜牛之乡”的美誉,饲养菜牛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10年,“环江菜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当地共有10道下南菜牛特制的菜式,有辣和不辣,以及焖炒炸煮几种烹饪方式。
习俗
节庆
毛南族的“南瓜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各家把收获到的形状各异,桔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年轻人走门串户,到各家评选“南瓜王”。不仅要看外观,而且要透过表面看到瓜籽。待到众人意见基本一致,由一身强力壮者用砍刀劈开“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饱满的籽留作来年的种子用。然后把瓜切成块,放进小米粥锅里。文火煨炖,煮得烂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尔后众人共餐同享。
广西毛南族有“放鸟飞”的习俗。春节来临前,广西毛南族人就将采集来的藤叶精心编织百鸟。编成的燕子、环颈雉、鸬鹚、画眉等都是精美艺术品。
除夕清早,各家主妇给百鸟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还拌上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然后上锅蒸或煮熟。煮熟后把“百鸟”提耳穿起来,吊挂在整根的甘蔗上,间隔均匀地一字摆开,架挂在堂屋香火前。孩子们央求着母亲给自己一只。于是,孩子们拿着烫手的百鸟糯粑满村子疯跑。
掌灯时分,主妇们把串着百鸟的甘蔗横挂在堂屋正中的香火堂前,让百鸟面向大门尾朝壁,祈祝百鸟啄食害虫,保护农作物丰收。初生小孩的年轻母亲这天专程回娘家为小孩领鸟,期望孩子们像百鸟一样伶俐可爱。这种习俗会从除夕一直到元宵节,元宵这一天,人们砍断甜甘蔗,再煮百鸟群,晚餐用百鸟当饭,以果汁解腻。
民族服饰
毛南族服饰与附近的壮族、仫佬族相似,据性别、年龄、季节、用途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和样式。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忌穿白色衣服,只有丧事时才穿。男装称为五扣衣,不镶花边。服饰通常分为外衣(毛南语称“骨勤班”)、女衣(骨勒别),青年服装(骨勒作)、儿童服装(骨勒洁)和老人服装(骨勒老)是不一样的,根据季节与用法区分,冬季穿的衣服称“骨年香”、夏季穿的衣服称“骨年突”;喜事、走亲访友、赶穿的称“骨拜板”在家做工和下地劳动穿的称“骨费工”等等,各种称谓五花八门。妇女尤其喜欢戴花竹帽。
毛南族妇女爱穿绣鞋,有“双桥”“猫鼻”“云头”等三种款式。“双桥”鞋用红、绿两种颜色,在鞋面上镶成两条花边,像两座石拱桥横跨河面,也像一对彩虹吸水,因而得名。“猫鼻”鞋用五色花带,在鞋面上构成勾头的鞋面绣有云藕图案,精致素雅。这些绣花鞋,通常放在箱子里保存,赴喜宴和走亲戚时才拿出来穿。平时在家穿黑色布鞋。
毛南族的银器饰物除了常用的银手镯、耳环、银项圈外,还有银麒麟、银环、银簪、帽饰、银颤花、银钗、银梳等。
婚姻
历史上,毛南族不拒族外和同姓通婚,但同宗五服内不得通婚,亦有姑表婚、兄终弟及(弟终兄及)、不落夫家的现象。一般为一夫一妻,少数纳妾。毛南族青年男女有唱歌恋爱的自由,但婚姻大事主要还是由父母作主,从相亲、定亲到举行婚礼都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毛南族的婚礼分为“女婚礼”和“男婚礼”两种。
“女婚礼”规模较小,送的彩礼不多,程序也比较简单,是平常农家办的婚礼。
“男婚礼”规模较大,送的礼品名目繁多,迎亲队伍也比较庞大,它除了包含“女婚礼”的全部程序外,还有许多讲排场、讲阔气的场面,富裕的大户人家才办得起。有“不落夫家”的婚俗,婚礼办完后新婚媳妇要回娘家小住几天,再由夫家接回,生孩子以后才长久安居夫家。
人生礼仪
毛南族人传统的人生礼仪也很有特点。妇女在怀孕期间,家里人就会请师公来祭祀鬼神以解脱灾难,叫“祭解”,好让孕妇能够安全度过孕期,胎儿顺利出生。“祭解”有七种方式:血盘解、血罗解、落井解、半路解七井关、平头杀解、七令关刀。
孩子出生后,还要举办一系列的仪式,如办“三早会”“卖猫月”“肥固几”等。“卖猫月”毛南话叫“别年猫”,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33天举行,就是母亲产后的第一次串门。要串哪一家,先向对方预告,让对方有所准备,以便回赠一些礼品。老人说:回赠礼品,以后孩子才不咬衣角和手指。
“肥固几”是仅次于婚筵的一次较大规模喜宴,多在孩子满五、六个月时举办,也有的孩子满一周岁时举办,很少超过两周岁才举办。届时,主家的亲戚朋友都送礼包祝贺,外婆家的亲戚、房族都赠送背带、被单等物。
毛南人年过六旬,如果身体虚弱多病,民间称之为“倒马”。“倒马”就要找算命先生选择吉日“扶马”,俗称“添粮补寿”,过去毛南人认为,人老体弱多病,吃了“百家米”就会早日恢复健康,延年长寿。
“添粮补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庭经济较宽裕的,由子女筹办几桌酒菜,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给老人“送粮补寿”,并请一位师公来举行“添粮补寿”仪式。这种活动一般放在重阳节举行。
另一种是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办不起“添粮补寿”仪式,就由老人自己赶圩“讨粮补寿”。到了赶圩日,老人先准备好一些零碎钱,上街到米粮行沿摊讨米。老人来到米摊前,先向卖主讨米,卖主见老人家来讨米,知道是“添粮补寿”用的,也乐意献“粮”。老人自己抓上一把米,然后向米箩里丢下几分零碎钱,表示酬谢。讨了几十摊,约得三四斤米就可以了。讨来的这些米,回家后专门给老人吃用,直至吃完为止。这样讨米只赶一圩,吃完了如果身体还没有恢复健康,仍要办酒席举行“添粮补寿”仪式,请亲戚朋友来“送粮补寿”。这种习俗体现了毛南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直到现在还流行。
毛南人死后实行土葬,请师公“念经送葬”。尤其是老人的葬礼一般都十分隆重庄严,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才下葬。
宗教习俗
许愿和还愿是毛南人最主要、最普遍的集体宗教活动。毛南族凡有事都要事先起愿,一般小愿自己在神明前声明就行了。如果能如愿以偿,就要按所许的愿来还愿。毛南话称“还愿”为“肥套”,是向万岁娘娘求子和向其他神祈求出入平安、人丁兴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的还愿活动。还愿活动分“黄筵”和“红筵”两种,“黄筵”是单家独户向神祈求的小范围祭祀活动,而“红筵”则规模比较大、仪式繁多。除请师公来跳神舞外,还要杀鸡、鸭、牛、猪等18头牲畜作祭品,如果这一代没做,下一代要偿还,所用祭品要翻倍,法事时间更长。
艺术
傩文化
毛南族傩文化诞生于毛南族的“还愿”仪式,在环江当地,毛南族称之为“肥套”,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肥套”里的表现出来的傩文化,主要以傩舞、傩歌、傩乐、傩戏、傩面及乐器和服饰等体现。“傩面舞”因其神秘性、民族性、原生态与唯一性,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除了歌舞大戏,分龙节期间,毛南人会拿出亲手制作的各式美食,祭祀、祈福、招待宾客。
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
木面舞最显示的艺术特点是配合唱师和打击乐表演,以诗、乐、舞三者融合的形式出现。尽管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却以颂扬真、善、美的观念为主题。从整体上看,木面舞是以“情”为母体,借助神秘色彩浓厚的宗教礼仪的外壳来表现毛南族人民的内心情感。木面舞排除那些虚无缈缈的东西,舞蹈者虽说戴着代表各种神的木面具,但舞蹈的内容都以现实生活为主。故木面舞中表现性爱的动作风趣而不放荡,做到“乐而不淫”;而反映消灾除难的舞时又能“哀而不伤”,体现一种艺术上的蓄美。
毛南戏
“毛南戏”源于民间,形成于道教跳神节目,多是一些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等传统剧目。毛南戏集歌舞、话剧、民俗音乐、民谣及“师公”的舞姿于一身。表演时,对白和歌舞并用,有二胡、笛子、唢呐、铜鼓等伴奏。
工艺
如今存留在下南乡堂八村东南凤腾山上的古墓群就是毛南石雕的典型代表。这里是毛南族祖先的“两周王陵”,有大小古墓700多座,毛南族的始祖谭三孝就葬在这里。这些墓用大块大理石砌成,墓碑、拱门、石柱矗立,在上面雕刻楷体书联、墓志以及故事图案。石墓柱擎着重檐石楼阁,上刻武士跃马扬鞭、姜太公江边垂钓、儒生寒窗苦读,以及雷王、水神等形象。两墓柱之间靠里是巨形墓碑,碑两侧刻有大幅挽联,联边雕刻着不死鸟、画眉、丹顶鹤、蝙蝠、游鱼、梅花鹿、仙桃、苍松、水仙、大象等栩栩如生的图案,以象征吉祥、长寿、厚禄、清廉等祝愿和赞颂。古墓群就像一座楼阁更迭的古城,是毛南山乡的艺术宝库之一。作为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毛南族古墓群已经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南山乡盛产竹子,毛南人普遍擅长用竹子编织各种竹帽、凉席。用当地产的孟宗竹和墨竹编制的花竹帽,俗称“毛南帽”,又称“顶盖花”,意思是“帽子下面的花”。这种帽子是毛南族独特的手工艺品。制作方法是:将竹材劈削成只有半根火柴梗那么细的竹篾,编成带有精细美丽的花纹图案。编制的竹席也很有名。毛南凉席以当地盛产的“泡竹”为主要原材料,先用刀削成薄篾,用手工编制而成,韧性很强。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群于2000年7月获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截至2023年是环江唯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江县凤腾山古墓群位于下南乡堂八村,占地面积28.52亩,建设控制地带占地面积49.75亩,总占地面积78.52亩。墓群从山脚排向山顶,不规则地分布有大小墓体一千二百余座,分有碑文墓和无碑文墓两种,均坐西向东。无碑文墓年代上限有待考证,有碑文墓绝大多数为清代不同时期所葬,毛南族谭氏始祖谭三孝就安葬于此。石砌的墓群用料讲究,墓冢形状或圆或方,均为青石砌筑,有单体墓、连体墓,形式多样;墓前大都设置有墓碑与护碑石,碑顶是造型各异的石刻,表面雕饰各种动植物图案,动物有蝙蝠、凤凰、丹顶鹤、神鹿等,植物有梅花、寿松、仙桃、水培水仙、吊兰等。雕饰工艺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线雕、阴阳雕等不同的技法。
北宋村石牌坊
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拨专款抢救性加固维修。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石刻碑廊。该牌坊是环江境内唯一的且保存较完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存世稀少的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1986年3月3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环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8日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村石牌坊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北宋村北宋屯东北面公路旁。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牌坊为四柱三连门两座,全石制结构,坐东向西,前后间距8.8米,每座宽6.2米,高7米,底座2.25米。前后牌坊正门上方刻有“一门贞烈”“一门九烈”四个楷体大字,背面刻有旌恤部文。正侧面石柱上刻有清代官员敬题的对联、诗作等。整座牌坊均雕刻有龙戏宝葫芦及鳌鱼、神佛、麒麟、狮虎、凤凰、八仙等浮雕图案。重檐斗拱,榫卯相接。距牌坊西南面15米处立有四块龟座各高2.4米,宽1.2米,厚0.15米的碑刻,碑文分别用满、汉两种文字铭刻“一门九烈”的身世和光绪帝的命。
方家祠堂
2012年11月12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8日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方家祠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三才村盘江屯前西南面山脚下。建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面阔三间10.7米,进深23.4米,硬山式小青瓦屋顶,风火山墙高高耸立,雕饰各种动物花草图案。堂前砌一堵高3.5米,宽5米的影壁。祠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改为校舍,祠内设施不复存在,只遗存挂于大门上方“宗祠”木匾一块及两块碑刻,一块“家庙记”碑,一块“庙规文则”碑。方家祠堂保存清代寺庙的建筑风格,对研究地方祠堂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建筑
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面阔三开间,中间是厅房,两边是厢房。干栏一般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柴草以及其他杂物,门外有晒台。这样的建筑结构采光充足又可以防潮且结实稳当。毛南族居住大石山区,到处有石头,因此房基或山墙多用精制的料石砌成,用长条石制成登门的石阶,毛南话叫“突结”(意即石梯)。干栏的楼柱也是石柱,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不少家庭在这些石制用品上都雕刻有花鸟鱼虫图案,既经久耐用,又美观悦目。
20世纪80年代以后,干栏式建筑逐步淘汰,改修硬山搁式建筑和砖混结构的方盒式楼房,一般也是两层,也有个别经济较好的楼房修建3~5层高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2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0人,市级传承人21人。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传统美术,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竹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清《广西通志》载:“竹笠极细密,少年妇女戴之”,民国《思恩县志》说:该地区“出产最精致的斗笠”。可见,过去花竹帽多被当作雨具使用,后成为毛南族服饰的组成部分。花竹帽的取材讲究,通常于夏至后立秋前选取修直匀称的筋竹和墨竹。所用竹篾分黑篾与黄篾,黑篾系以蓝淀黑色染制,黄篾则以黄桅子榨汁染制。花竹帽的基本造型为平面和圆锥体的立体组合,编成的篾纹以五角星为中心,周边又按六角形环叠交叉辐射编结,整合定型后还要以上好桐油炼膏涂刷。
毛南族肥套
“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其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毛南族肥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
毛南族肥套的形成、发展、演变对认识毛南族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傩文化以歌、舞、乐、戏等多种形式表现,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与嬗变的印记。
毛南族分龙节
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在阴历的“分龙”日前两天开始举行,主要是祭祀神灵与祖先,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远道的亲友都赶来参加,隆重而热烈。过分龙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还要烤香猪。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团的,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硕果丰收,祈望五谷丰登。毛南族分龙节被评为“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大节庆品牌之一。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0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分别是多彩毛南城景区、环江牛角寨瀑布群景区、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多彩毛南城景区
“多彩毛南城”景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内,隶属于思恩镇,占地面积约3200亩,交通便捷。景区整体风格融入毛南族文化元素,展现毛南族古老深的文化风情。目前,景区已建成傩面广场、铜鼓广场、毛南族博物馆、龙门桥与游廊休闲区、江滨体育公园、江滨公园、思恩塔地标建筑、毛南民族酒店、毛南族文化风情街等主要景点,并打造夜游环江项目,是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娱乐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景区。
环江牛角寨瀑布群景区
牛角寨瀑布群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坐落在本县中部的明伦镇,离县城42千米,离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景区也很近。景区占地10多平方千米,属溶洞。景区是集峰丛、峡谷、溪流、瀑布、潭池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观。瀑布群中最大的七仙女瀑布,宽60米高50米,被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黄果树"。
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环江喀斯特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木论乡,距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75千米,从环江出发往贵州荔波县二级公路经都川、塘万、木论可达。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829.7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3.4%。保护区属喀斯特地貌,以锥形山为主,典型的裸露纯质石灰岩山地环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形成中亚热带石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是隐域性森林植被项级群落,森林覆盖率94.8%,加之灌木林0.611平方千米,覆盖率达95.4%。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幸存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
对外交流
2021年5月20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宗局与环江民宗局组织仫佬族、毛南族等多民族干部群众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到罗城税务局、罗城第二小学、石围古村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进行参观考察,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还举行了多项民族文化体验活动,促进了仫佬族毛南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2022年8月8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党委副书记、县长毛华慧率队到凤山县,就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进行交流学习,凤山县县长杨胜涛,凤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蔚岚陪同调研。
2023年3月2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袁雄宇率队一行7人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考察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4年,环江喀斯特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9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列入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20年11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荣获中国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同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
2021年2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获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同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民委联合发文授予当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宗局第四届全国民委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2023年1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联合授予2022年“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称号。
参考资料
View of Huanjiang Maonan Autonomous County in S China.新华网.2023-09-16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广西壮族自治区4A级旅游景区一览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2年11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机构职能.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先睹为快!看看贵南高铁河池境内四座车站究竟长什么样?.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概况.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发展现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简介.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养眼!环江野生兜兰花正艳.环江融媒体中心.2023-09-23
环江野生建兰成片盛开 秋季之美藏在深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3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国新闻网.2023-09-23
吃货日记·广西有料 | 广西环江香牛指南!地道毛南味, 香飘万里~.新闻在线.2023-09-14
环江成为“中国香猪美食之乡”.广西新闻网.2023-09-23
2022年凤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河池凤山县人民政府.2023-09-24
2022年东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河池东兰县人民政府.2023-09-24
2022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4
天峨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峨县人民政府.2023-09-24
大化瑶族自治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4
2022年都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都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4
2022年巴马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4
2022年南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南丹政府网.2023-09-24
河池市宜州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河池宜州区人民政府.2023-09-24
2022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河池金城江区人民政府.2023-09-24
环江:聚焦绿色产业 加快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升级.人民资讯.2023-09-14
广西环江:激活新动能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中国新闻网.2023-09-14
环江:“换挡提速”开辟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新蓝图.环江融媒.2023-09-14
蓝厅话竹|竹编技艺之东南竹编.国际竹藤组织.2023-09-14
毛南族肥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展民族文化 秀民族技艺.广西新闻网.2023-09-14
喜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获殊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3-09-14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多彩毛南城景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09-14
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成功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2023-09-14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10-16
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14
环江水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广西河池政协网.2023-09-14
环江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2022年绩效工作重点及亮点成果汇报.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8
【千名记者一线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江毛南族脱贫战记系列报道之一.广西新闻网.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牛蛙唱响致富歌 产业致富“顶呱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3-09-14
环江:壮大香牛产业 奔向“牛”日子.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发展桑蚕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广西民族报网.2023-09-14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09-14
夕阳群峰.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09-14
持续关注!暴雨致环江多地受灾 多部门紧急救援.环江融媒体中心.2023-09-14
【抗洪抢险】环江县 | 灵川县 | 恭城县. 国防时报.2023-09-14
县政府领导-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中国共产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九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6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1].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民族人口及民族分布情况.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各民族语言和谐助推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经验调查.广西民族报网.2023-09-14
概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14
毛南族习俗.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 聚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广西日报.2023-09-14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好消息!河池市新增一自治区级开发区.河池政法.2023-09-14
广西新增一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划定.广西卫视.2023-09-22
【教育强县】祝贺!环江高中喜获第十七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首页.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3-09-14
二高简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09-14
医院介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23-09-14
医院荣誉.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中国唯一毛南族自治县举办分龙节 推出非遗文化盛宴.中国新闻网.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助力全民健身再加速.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毛南族民族体育活动.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6
2022年环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金台资讯.2023-09-14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4-10-16
贵南高铁全线贯通运营 中国唯一毛南族自治县通高铁.中国新闻网.2023-09-14
环江文化.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天天吃海鲜不带重样,不愧是全国最富裕民族之一!.广西卫视.2023-09-14
“百味皆酸”古味酸坛,“天龙泉”带你寻找神秘毛南的美食故事.广西新闻频道.2023-09-14
2018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五香美食文化展示.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舌尖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道菜——毛南族.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会.2023-09-14
风俗习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14
毛南族婚姻习俗.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9-24
毛南族艺术.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凤腾山古墓群 有了“ 保护伞”.广西河池政协网.2023-09-14
环江县凤腾山古墓群简介.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县方家祠堂简介.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环江县北宋村石牌坊简介.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厉害呀!原来环江这些地方都是国家4A级景区!.环江生活圈.2023-09-14
“多彩毛南城”景区 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广西河池政协网.2023-09-14
环江牛角寨瀑布群景区.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了解喀斯特.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2023-09-14
罗城环江两地开展仫佬族毛南族交往交流活动.中新网广西.2023-09-16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到我县交流学习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广西河池凤山县人民政府.2023-09-16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领导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考察交流.广西蚕业信息网.2023-09-16
奇绝山水,民族非遗……当你在秋天走进河池,这本身就是一场浪漫 | 36小时乡村奇遇记.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国家民委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人民网.2023-09-14
优秀!广西乐业蒙山环江富川四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天然氧吧”.广西天气.2023-09-14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环江一一扬脱贫苦干“牛”精神 焕毛南山乡“新”希望.广西民族报.2023-09-14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宗局荣获“第四届全国民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宗局 .2023-09-14
祝贺!环江荣获自治区级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