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
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仫佬族的总人口为277233人(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民族语言是仫佬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仫佬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忻城县[xīn chéng]、柳城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池市等县境内,与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杂居。
经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有专家认为甑皮岩遗址[zèng pí yán]人和柳江人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著民族包括仫佬族,其远古祖先是甑皮岩人,而皮岩人的祖先则是柳江人。唐朝,朝廷在州县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吏,对当地民族采取了“去者不追,来者羁之”的羁糜政策。宋、元两代,是仫佬族从僚、伶等中分化成为单一民族的时期。明朝朝廷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继续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司、镇和寨堡等机构。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民国初年,设立了团总、保董、甲长等,中国国民党利用原来的“冬头”为保、甲长,统治仫佬族人民。1949年11月,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罗城。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仫佬族地区的农业、路网、工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医疗建设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仫佬族信奉“万物有灵”,从历史上看,大部分仫佬族人都信奉道教。仫佬族以稻米为主食,以玉蜀黍属,大麦,番薯,华头和其他杂粮为辅食,他们的服饰一般都是深蓝色,以往多为自己纺,自织、自染、自缝。他们一般聚族而居,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内,房屋多为土墙瓦顶。仫佬族曾流行早婚,家长包办,少部分人因“走坡”恋爱结婚。他们的节日较多,主要有春节、依饭节、春社节、三月三、四月八等。族内有二月初一不进地,六月初一不做工等禁忌。仫佬族的民族艺术也较为丰富,有彩调剧戏、舞、“随口答”民歌等;传统体育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斗鸡、抢粽粑等。
族称由来
关于仫佬族的族称,历史追溯至“木佬”,后来者主要围绕“木佬”是否为“仫佬”进行讨论。认同这一观点的学者有张介文、韩肇明、潘世雄和罗青松。张、韩将仫佬族族称归纳为晋代称“僚”,南北朝称“木笼僚”,宋朝称“穆佬”,元朝称“木娄族”,明清时称“休猪”、“木佬"、“姆佬”、“木老苗”、“伶”、“伶人"等,解放后称“仫佬”。 潘世雄鉴于“佬”在族源和族称音与义上的统一,认为“仫佬”是自称,为古越语女性长辈人称冠词,也是尊称语,有别于“仡佬族[gē lǎo]”男性长辈人称冠词·“仫佬”、"仡佬族”都是"僚人”,前者属于阴性称谓,后者属于阳性称谓。在仫佬族自称中,"伶"是由仫佬族融合部分人的"俍"音转化而来。"谨"是仫佬族融合侗人,借用侗族自称中的“金”、“针"音个化而来。 1980年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贵州省民委组织考察团赴贵州省各地"木佬人”居住地进行实地调查;1992年围绕考察团的调查报告,根据国家民委和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省政府有关文件,在凯里市召开了“木佬人民族成分认定座谈会”;1993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贵州省“木佬人"为仫佬族。据此,罗青松也认同贵州“木佬人"为仫佬族这一说法。
吴国富质疑“木佬”即“仫佬”的观点,认为这两者在同一本书内,但引用文献中的表述时间和住地范围不一致族称出现与民族形成时间不能解释元朝"木佬"与明清时期的“僚”、“伶"有关联性。文章挖掘了大量历史文献,论证了“仫佬”和“木佬”并非同一民族,并在《关于将“木佬人”归属仫佬族的问题》一文中做了详细论述,指出历史上“木佬”应与"仡佬族”同源。
历史沿革
族源
关于仫佬族源有“三说”,即仫佬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著民族;仫佬族与僚人同源;仫佬族源于骆越古国。
一、仫佬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
仫佬族的自称“muy lamy”,“lamy”的读音则与广州话“琳”相同,至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上地栋村骆姓仫佬族仍然沿袭这一读音。同时,仫佬族群众一致承认的传说:“他们的祖先初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当地早已居住着一种将仫佬话的土人,由于他们的祖先娶了讲仫佬话的女子为妻,后代子孙一切习俗和语言,才与将仫佬话的人融合为一”。仫佬族的居地分布,基本上是连城一片聚居区,尤其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仫佬族,住区连在一起,四面层峦叠嶂,中间形成一条长达百里的“仫佬山乡”,结合上述的自称与传说,证明仫佬族就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土著民族。
二、仫佬族与僚人同源
僚人与仫佬族的语言基本相同,《庆远府志》与《广西通志》上记载的僚和仫佬的语言,与现代仫佬语基本相同。根据贵州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提供的材料说:“贵州黄平县重客区代支乡仫佬族自称‘烂窝’”。这与《归海虞衡志》上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僚人“一村中推有事力者曰‘郎火’”是相符的。即“烂窝”是“郎火”的音转。《大清一统志》卷464:“姆佬即僚人。”从以上史籍可充分论证仫佬族就是僚人。
三、仫佬族源于骆越
仫佬族来源于百越,先秦时期为西瓯骆越[瓯:ōu],秦汉以后包含在俚、僚、乌浒当中。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僚有众多称呼。如西原蛮、南平僚、守官僚、葛僚等。唐宋时期的仫佬族,当与仫佬族居住区邻近的岭南道的桂州(桂林市)、象州县、梧州市、邑州、宜州区等僚有密切关系,史籍对这些地方的僚的记载,与仫佬族有关。罗青松对历史上“凿齿”这一佬、仫佬族先民共有的习俗进行了考察,发现他们与古代"僚"人的渊源关系。通过两族凿齿习俗中存在的差异。进一步解析了两个民族在民族源流上的差别,认为佬族先民系南北朝时期由僚人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支族,仫佬族应包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百越民族共同体中。
形成与分化
战国末年,居住在岭南西部一带的仫佬族先民,属于西瓯骆越民族一支。汉书载:“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赢,面南称王。”又载:“骆越之人父子同江而浴,相习以鼻饮。”秦朝建立,统一岭南,仫佬族的祖先同岭南其他族群一道进入祖国民族大家庭,被统称为僚。汉朝,大批汉族人进入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加速了岭南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隋唐时代,中央王朝在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政策,设置了几十个羁縻州县,并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吏。对这些长吏,中央王朝采取的政策是:只要他们承认中央王朝的政权,服从调遣,履行义务,就可以世代袭职,享受有关的待遇,而且还可以保留当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这一时期,仫佬族先民岭南“僚”的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牛耕开始出现,稻作技术有了提高。手工业的冶炼、淘金、制陶、采铜等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还生产出一种作为农副产品交换的“僚”布。在晋朝,仫佬族的祖先有被称作“濮僚”的;在南北朝,也有的被称为“木笼僚”。宋朝、元朝两代,是仫佬族从僚、伶等中分化成为单一民族的时期。据史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在桂州琳洞地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先隶融州,后属庆远。并派汉官管辖,废除五代十国时的苛捐杂税。宋仁宗:共治时代皇祐年间,中央王朝镇压侬智高的起义之后,在桂西广大地区普遍建立了土司机构,而伶僚族所居住的罗城、天河等地却设汉官制度。元朝,有关仫佬族活动的记载就多了起来。史书中所记载的“木佬”、“木娄”、“木摇”以及“老”等等都是指的仫佬。
明朝继承宋朝元朝制度,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宜州区等仫佬族聚居区继续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司、镇和寨堡等机构,让当地头人任职,把汉官与土官统治结合起来。当时农业已有一定水平,进入了封建社会,人民每年向朝廷交纳夏、秋两次的税米。清朝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冬”约十余户,设立“冬头”,由大家推任,负责筹粮收款。“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区域单位,由于仫佬族大都同姓聚居,一个村大都居住着同一姓氏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因此后来“冬”以下又分“房”,实际上成了封建宗族制度下的姓、房组织。民国,设立了团总、保董、甲长等,中国国民党利用原来的“冬头”为保、甲长,统治仫佬族人民。
中国共产党历史成立后,仫佬族地区的反抗斗争,逐渐汇入党的领导之下。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路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县等仫佬族地区,仫佬族人民受到革命的教育和鼓舞。1933年以后,随着中国国民党史势力的深入,建立了区、乡、村的保甲制度,乡长兼任民团队长及小学校长,实行所谓“三位一体”“五户连保”的统治。仫佬族中的一些“乡老”、“氏长者”往往上通官府,下揽族权,群众遵守“乡约”、“族规”、“家训”,极力维护族权、夫权等封建宗法制度。在抗日战争中,仫佬族人民不仅参加了党组织的柳北抗日挺进队,而且还自动组织了武装队伍,抗击日本侵略者。1946年以后,仫佬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中国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和抗税斗争,有的直接参加了柳北人民解放总队。他们与各族人民一起,抗击中国国民党史军队的进攻,终于在1949年11月,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
人口分布
人口
根据中国政府历年的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人口2000年为207352人,2010年为216257人,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人口数为277233人。
分布
仫佬族现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镇、四把镇、黄金镇、龙岸镇、天河镇、小长安镇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县、柳城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池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等县。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都匀市、福泉市等县。
仫佬族居住的地区大多是喀斯特地形,群山叠翠,峰峦叠翠。仫佬族大多居住在山地、半山地,村落依山而建。居住地气候宜人,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约在摄氏度20摄氏度,年降水量1300mm,适合种植各种作物。他们以水稻、玉米、番薯、芋头、小米、小麦、荞麦和高粱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茶叶,烟草,棉花,花生,大豆,大麻,芝麻,油菜等;这里还盛产五倍子,忍冬等中草药。除此之外,煤、铁、硫、铜、铝、锌等矿藏也很丰富。其中,硫磺矿的储量最为丰富。广西仫佬族聚居的勾山、九龙、白马、塘底山至太平、银村、桥头、四把镇、小长安、龙岸镇一带,总面积87平方公里,被称为“百里煤乡”。
宗教信仰
自然崇拜
仫佬族与壮侗语族其他民族相似,笃信万物有灵。路边的巨石、山间的河流、参天的古木都可以成为仫佬族崇拜、信仰的对象。其民间流传的一首民歌这样唱到:“五月里来茶叶黄,姐妹在家绣龙盘,多买纸钱供土地,山神土地保平安。”在仫佬族人看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通灵的对象。
道教
从历史上看,仫佬族的大部分人都信奉道教。道教自身就是一种“多神论”,由于其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天道,所以其所供奉的“神”、“仙”也较多。天上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地上的山川河流,草木庄稼,飞禽走兽,地上的圣贤,地上的忠孝之士,无一不是“神”。仫佬族常见的民间信仰有,“社王”祭祀来源于中原王朝后土信仰的延续;“梁吴”二帝信仰其实质是中央王朝对有功战将褒奖,以及民间为了祈福谴灾的目的,刻意将其“再造”为地方神灵的结果;“白马娘娘”更是出于对“外来”文化有效处理的民族智慧,以维系边地民族与中央王权不可割断的政治血脉等。清朝初期,统治者重视佛教,禁止道教的传播,所以佛教出现了一个兴盛的时期,而在这段时间里,仫佬族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语言文字
语言
仫佬族主要使用以下3种语言,仫佬语、汉语西南官话和壮语。仫佬语一直作为家庭生活的日常用语,也是仫佬族之间相互交际的使用语。汉语西南官话(当地人称之桂柳话)则为官方用语,它用于日常的商品贸易、学校、机关等部门,作为仫佬族地区的族际语。壮语作为壮族与仫佬族杂居的山村以及以壮族为主体额度集市贸易场所使用的语言。
仫佬语存在两种方言变体,一是东门镇、四把镇一带的仫佬话,这是民族通用语的主体,使用人口较多,分布比较集中,另一种变体就是龙岸镇仫佬话,这部分人早先也是从东门一带迁到龙岸镇的,之后与汉族、壮族人居住在一起,而这一带的主体语言是汉语的另一种方言——客家话。
仫佬族使用的语言尽管比较复杂,但是几种语言各自在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层次中发挥作用,为社会交际提供各自的功能。
文字
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民族文化
风俗习惯
生产
仫佬族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为摄氏度20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00多毫米,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有稻、玉米、红薯、芋头、小米、小麦、荞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棉花、花生、黄豆、大麻、芝麻、油菜等;盛产五倍子、忻城金银花等药材。煤、铁、硫、铜、铝、锌等矿藏也很丰富。其中以硫煤矿藏量最多。广西仫佬族居住的勾山、九龙、白马、塘底山至太平、银村、桥头、四把镇、小长安、龙岸镇一带,面积八十七平方公里,人们称之为“百里煤乡”。
饮食
仫佬族主食大米、玉米和薯类,以前除少数地主、富农外,广大仫佬族人民每天都是两稀一干,甚至三餐都是稀粥。喜爱酸辣,家家腌有酸荞头、酸豆角、酸芋蓬、酸刀豆、酸蒜头等作为佐食之用。蔬菜种类主要有白菜、蕹菜、老鸦谷、豆角、南瓜、芥菜和青萝卜等。肉类主要猪肉、鸡肉、鸭肉和鱼肉,忌吃猫、蛇肉。
糯食在仫佬族饮食中的地位与酸食并存,糯食的主要品种有糍粑、团子等。原材料主要就是糯米、籼米[xiān mǐ]、糯玉米、糯高粱、糯小米等。在仫佬族饮食中,有酸有糯那就是美味佳肴了。
服饰
蓝色是仫佬族服装的特色之一,青色即蓝色。《广西通志》记载:“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朴素无华。”据村民说,用蓝靛浸染制成的服装还有一种退热、祛病的作用。
仫佬族的服饰款式较为简洁,《广西通志》记载:“姆佬(即现在的仫佬族)女子一般穿大襟上衣、长裤。姑娘梳辫,婚后结髻[jì]。老年妇女喜欢用青布包头,腰扎绣着精美花纹的围裙。男子穿对襟上衣、长裤,头戴六片三角形合成的碗形青布帽。老年人穿琵琶襟上衣,带硬壳平顶碗帽。多穿草鞋或布鞋。因长期与汉、壮族交错杂居,现在大多数仫佬族的服饰已于附近的汉、壮族衣饰相同。”随着时代在进步,仫佬族的服饰也在衍变,但变化较小。仫佬族的年轻一代穿着的服装,会将领座增加,比原来的立领稍高些了;还有,将原来袖子的连载形式改为裝袖制作形式,更适合于体形。在时尚服装设计中,不少的设计师也直接将其款式的风格、色彩搭配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中。
住宅
仫佬族人大都将房屋建在依山傍水的平旷地带,聚居的村落背靠石山,面临田垌[dòng],生产和生活极为方便。每个仫佬族村寨在村口都会建门楼,周遭则建有围墙,门楼除了统一全村人畜的进出外,兼具防盗的功能。仫佬族人在建扎门和正屋时要求“不正南正北”,这是由于仫佬族人迷信风水,认为某年建屋某向吉利。传统的仫佬族居民一般都是独家独院,但确是“户户相通”,这一方面为了方便邻里平日交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旧社会兵灾匪祸频繁,打家劫舍的事时有发生,家家有门相通,便于走避和相互救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仫佬人团结互助,邻里和睦的民族品质。
婚俗
仫佬族青年从恋爱到订婚要经过说媒、看人、看屋、合八字、下定物五个阶段。“说媒”就是通过媒人向男女双方说明此事;看人也称相亲、看亲,经媒人牵线搭桥后进行相亲;“看屋”是指女方到男方家考察男方家房子大小、人口多少等基本状况;合生辰八字为男方父母收到八字后,先压在熏炉底下,九日之后,如果家里不发生鸡乱叫、打烂器具等意外迹象,便可“合八字”;“下定物”也称过礼,即订婚。在仫佬族婚礼上,主要以对唱山歌助兴,包括“接亲”“送嫁十姐妹”“哭嫁”“歌卡”“三双过门鞋”“洞房对歌”“妥茶”“走媳妇路”等婚俗。结婚之后,女性并不会留在丈夫的家中,她们会回到自己的父母家中,协助他们的生产工作,服侍长辈,只有在农忙或者节日的时候,她们才会在丈夫的家中呆上一段时间,等到怀孕生孩子后才长住夫家。
据说在民国初大新乡大吴村吴姓男子与同冬的寡妇相爱而结婚,组中老人认为这是乱伦行为,为“以儆效尤”,于民国九年立下祖祠禁规,刻碑入墙,有一段写到:“婚姻之事,凡同宗共祖之姊妹、婶嫂,不得以疏族而娶为妻媳,亦不得以远居异地而乱为匹配,有此原因,即是灭天理之人。”不过在解放之后,仫佬族同宗不婚的原则有所松动,且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日益丧失约束力的宗族对冬内结婚也无可奈何。
丧葬
“脚踏莲花”是仫佬族人对市区亲人装殓入棺的一称谓。即死者入殓时,脚朝棺头大木,取“莲华出淤泥而不染”之意。说这样做,能使死者亡魂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地“超度升天”,回到列祖列宗之列。因此也成为整个丧葬仪式的称呼。仫佬族丧葬活动长达三年之久,其中沉淀不少古老气息,具有年代久远,仪式性较强的特点。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丧仪式,包括送终买水,换床沐浴,装殓盖棺,告丧以及守灵;第二阶段是治丧仪式,包括设灵堂,打斋超度,吊唁;第三阶段是出殡仪式,包括“游云梦”,大祭,出殡,下葬;第四阶段是终葬仪式,包括上新坟,三年祭,做道场,脱孝归宗。
节日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这是因为仫佬族除了拥有春节、元宵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秋社、中秋节、重阳节、灶王节等当地壮族、汉族共同的节日外,还有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在仫佬族,即便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也别具民族风味。
“社节”也叫“分肉串节”,是人们祭祀社王的节日。分春秋二社,春季在二月,保佑一年的气候和粮食丰收;秋季在八月,报答社王赐予好收成。
花婆节是一种传统节日,俗信“花婆”是一位负责繁衍的神灵,每家每户都会有孩子,把猪、牛抬到“花婆”庙里去祭祀,新人成亲时要许一个愿望,生下孩子后要献上香火、鸡蛋、美酒和肉食,祭奠完后还要把红蛋分给每一个家庭,让每个家庭都幸福。
走坡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地的仫佬族年轻人在农历八月十五参加“走坡”活动,互相赠送礼物,进行爬竿、斗雀、对雀等活动,并在夜晚做“野敬”。
依饭节,是仫佬人民除春节之外最隆重的节日,于2006年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仫佬语中,又叫“喜乐愿”、“做依饭”、“拜依饭公”、“还祖先愿”、“还祖饭”。依饭节在广西罗城东门、四把等地流行,冬至前后举行,在公祠里举行,有师公主持的大典,群众载歌载舞。
禁忌
仫佬族新年第一天不可以扫地,因为他们觉得扫地会带走家里的钱。也不可以洗衣服,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让自己的好运消失。不要砍木头,因为这样做会吓走财神。二月初一不进地。六月初一不做工。播种忌火日,并在三天内不得剃头、洗发。在播种前9颗玉米粒时,不要呼吸,不要说话。做生意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煮不好的食物,打碎的盘子。
艺术
民歌
仫佬族民歌歌唱属较自由的山歌风格,运用土拐话进行歌唱,衬词行腔最为独特,音域一般在自然声区的范围之内,用真声歌唱,仅有“无伴奏二声部男女两两对唱”一种歌唱方式,没有独唱、合唱等其他歌唱形式。仫佬族习惯上把民间的歌唱叫做“对山歌”。
仫佬族具有三种风格类型的民歌,即承古源流的“古条歌”,随问随答的“随口歌”,和辩驳类的“口风歌”。“古条歌”相当于叙事性歌曲,有固定的唱词,篇幅较长,为一曲多唱或一曲变唱的分节歌形式。“随口答”没有固定的歌词,歌者临时即兴编唱,内容十分广泛,对生产、生活、爱情以及自然中包罗万象的事物随口问,随口答。“口风歌”即相互辩驳的歌曲,男女双方在对歌中相互竞技,比口才、赛歌技,其歌唱氛围十分紧张热烈。
在民歌的沃土里,成长起诗人、歌手包玉堂同志。其代表作《天河船家谣》继承了仫佬族汉语民歌的传统而播出了新曲;长诗《清清的泉水》既饱吸了仫佬族“古条歌”的乳汁,又借鉴了汉族诗人们叙事诗的艺术技巧,自铸新词,对“古条歌”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文学
仫佬族的民间文化或是说口头文学资源十分丰富,顺应喜欢喝擅长歌唱的这种民族性格,衍生出了“走坡节”,其不仅为广大仫佬男女青年大件路一个自由尽兴对歌的平台,还“走”出了一批仫佬族诗人、作家,仫佬族当代文学就是从诗歌起步的。
据载,在明朝,仫佬族文人的古汉语诗文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948年仫佬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文学作品集——龙谢兰诗集《十年吟咏集》出版问世。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相继出现了包玉堂等是个作家群、潘琦等散文作家群、魏升焜[kūn]等小说作家群以及赖锐民等戏剧作家群。进入90年代,更涌现出鬼子、常剑钧等10多位富有活力和发展后劲的中青年作家、剧作家和诗人,他们一突出的创作实力,显示了仫佬族新生代作家群雄并举的创作实力,宣告仫佬族文学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戏剧
仫佬族民间戏剧最流行的是“彩调剧”。彩调剧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桂林市、柳州市一带的汉语地方戏曲。约在1880年前后传入仫佬人聚居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地。仫佬山寨有不少业余彩调剧班子,四把镇乡大梧村在1940年前后就有两个小班子,过去吉门修建的一个彩调剧石头舞台,至今犹存。每年春节期间,为仫佬山乡演出彩调的高潮时期。
彩调剧产生于大约在1700年前后,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歌、说唱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传入仫佬族地区的时间较早。彩调剧早期剧目为一旦一丑载歌载舞的对联调,后发展为三个角色或多角色的剧目。当时的代表剧目有《双打店》《三看亲》《王二报喜》《王三打鸟》《王麻接姐》《下南京》《娘送女》《双看亲》等。
舞蹈
仫佬族民间舞蹈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依饭舞》《装身学法舞》《花灯舞》和《独角舞》。
《依饭舞》是仫佬族特有的节日,敬奉36方神灵,戴不同的面具跳不同的舞蹈动作,舞蹈由二三人表演,舞蹈以罡步为主,动作强烈平稳,舞蹈语言鲜明。《装身学法舞》是由追魂、叫魂法事表演而来,其中以10个手诀和36个罡步为主,以膝盖颤动贯串始终,手势柔运自如,舞姿柔美,感情内敛。《花灯舞》是为逝者做道场而来,表演者为四人,表演有三个段落,分别是原地走罡步和转花灯拜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串三门,行坛倒步。
手工技艺
刺绣
刺绣是仫佬族优秀传统文化,分平绣、剪纸绣和三都水族马尾绣三种,主要应用于背带芯、服装、围裙等纯手工工艺品。2010年,仫佬族刺绣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仫佬族刺绣起源于唐朝,历经宋朝、元两代,明清为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刺绣技术多为母传女继,代代相沿。仫佬族的刺绣只在服装的衣襟和袖口,其余地方为纯素色。仫佬族刺绣有自己的特色,主要在女性的帽子、背带等贴身用品进行刺绣技艺。技艺精湛也主要体现在背带芯,这是仫佬族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仫佬族绣的纹饰是并蒂莲和凤凰,主要是因为仫佬族的图腾是凤凰,除此,还有凤蝶总科、双鱼、青蛙、蝙蝠等,像“石榴树、青蛙”寓意多子多福;“蝴蝶、花草”寓意美好生活,人生极致;“凤凰”寓意飞黄腾达;“太阳、月亮”寓意万物生存、天人合一;“蝙蝠”寓意送福来;“麒麟、喜鹊”寓意吉祥如意;“双鱼”寓意年年有余等等。
剪纸
仫佬族剪纸的传统题材中以动物纹样体现对自然界的崇拜的内容居多,这主要源于仫佬族人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他们借此表达期盼。随着时代的变迁,仫佬族剪纸题材也随着民俗事项的带花而发生改变,更多的传递仫佬族人生观、道德观的内容,比如,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的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饭节庆》《仫佬族医药》等,用剪纸的艺术题材歌颂生活,弘扬感恩品质、讲述道德伦理,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重温传统节日的内涵。每逢寒暑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都会举办青少年剪纸培训班,不仅训练他们灵活的双手,更是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从而时期创作出积极向上。寓意美好的剪纸作品。
2017年,罗城仫佬族民间剪纸技艺被列入河池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绘画与雕刻
仫佬族地区的绘画与雕刻(木雕、石雕)多体现在建筑上,如民房、风雨亭、寺庙等,多为装饰性图案,且用建筑物的门、窗、柱墩和墙壁作为载体。在内壁和大门上方依山墙顺势绘上约40厘米高的壁画,图案多为花、鸟、虫、鱼、麒麟、龙、凤和云彩、葫芦等,形象生动。还在挑梁(也称挑手)、大柱的石墩上雕刻各种艺术图案。
体育活动
仫佬族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包括:舞草(布)龙、舞狮、仫佬竹球、打脚包、滚珠环、抢粽粑、斗鸡、打陀螺、竹连球象步虎掌等。
其中源于民俗的有舞草(布)龙、舞狮、斗鸡,尤其是舞龙时更有民族特色,一定要大放鞭炮“烧龙”,祈求龙神保佑,消除灾难,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有源于仫佬族特有的“冬”的社会组织的,如打脚包,多早“会款”祭祀日(五月五日)举行;反映民族团结、庆贺丰收、家庭和睦的有抢粽粑、仫佬竹球、竹连球等;民间游艺有象步虎掌、凤凰护蛋、打陀螺、竹连球等。
发展现状
1950年,仫佬族地区获得解放,进行了清匪、反霸斗争。1952年初,进行了中国土地改革,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1958年9月,仫佬族地区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具体体现。
农业之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推行“农业稳县”的政策和措施,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主要任务,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新型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糖蔗、野生毛葡萄、种草养牛“三大”产业和烤烟、桑蚕、木薯“三小”产业,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生产获得突破性的进展,200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4亿元,增长13.8%。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三赢”目标得到实现。
道路建设
据典籍记载,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百年前一直处于“僻处偏隔,向无驿站”的状态。2005年,仫佬族地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进路网建设,并以乡村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完成11个乡镇的60多个行政村的村级道路建设,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
文化与教育共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仫佬族地区群众文化事业极其落后,教育事业也停滞不前。仫佬族地区的文物挖掘和管理工作在新中国建立后是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于1985年建立文物管理所,设立专职的文物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与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相配合,对全县的文物及文物景点进行普查,至2003年元月,共普查出文物点115处。在此基础上,对查出的文物逐步实施保护。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还于2004年建成了罗城仫佬族博物馆,博物馆分设历史文物展厅、民族民俗文物展厅、革命文物展厅及仫佬族农家场景等。展出民俗民族文物502件、历史文物470件、革命文物70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仫佬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步入了改革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至2005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有完全小学144所,教学点108个,初中16所,高中2所,教师进修学校和职业中学各1所,在校学生小学26126人,初中14462人,高中4209人,2004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普九”验收。小学升初中比率达到100%。该县现代技术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131所学校建立了卫星电视教学收视点,20所中小学建立了微机网络教室,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开通了宽带网。
医疗卫生
新中国建立初期,于1953年成立卫生科,1960年改设卫生局。罗城县人民医院是1959年在罗城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规模较大、设备基本齐全的医院。罗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也得到逐步发展。医疗机构由小到大,1984年建立罗城县中医院。2001年中医院通过“二甲”的评审认定。至2005年,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80个,比1984年自治县成立时增长了57.5%;医疗条件的改善,有效地提高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的健康水平。
工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聚居地的经济,政府开始逐年增加工业投资,并同时进行工业所有制和经营体制的改革。
旅游业发展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仫佬族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品牌,以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和“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生态农业观光为支点,充分利用本县与桂林市、柳州市、融水镇、贵州省等省市县旅游带交汇的特点,形成特色鲜明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格局,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旅游、考察。
参考资料
概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21
第七次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2023-06-16
风俗习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21
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21
仫佬族史(部分内容).广西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6-30
发展现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21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仫佬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0-09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2023-06-16
index.国家统计局.2023-06-16
依饭节、八极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30
仫佬族艺术.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6-30
广西罗城推动传承仫佬族刺绣非遗文化.中国新闻网广西新闻.2023-10-08
仫佬族“非遗”传人的剪纸人生.广西文明网.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