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枣阳市

枣阳市

枣阳市(zǎo yáng shì),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县级市,属襄阳市市管辖,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域总面积3277平方千米。枣阳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

枣阳位于中国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境内东北部为桐柏山余脉,南部为大洪山余脉。枣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枣阳历史悠久,商、西周时今境为唐国,属楚地小国。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隋炀帝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后来历经沿革,境域名称未变,1988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枣阳县,建立枣阳市。枣阳市旅游业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为主,汉城景区、白水寺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枣阳市经济产业主要以现代农业与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等为主。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25.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0%。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跃升至一类县(市、区)第5位;襄阳都市圈唯一百强县市。枣阳市交通便利,交通网络由公路、铁路、航空等构成。

名称

第一种说法:据《枣阳县地名志》说,枣阳在设县治前为村。《撇元和郡县志》载:“后周改襄乡日广昌县。隋初郡废,寻避太子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因枣阳村以为名也。”

第二种说法:枣阳本来叫“棘阳”,后来又一任县官嫌这个“棘”字讲起来不吉利、不高雅,于是就把并排的两个“束”字上下一垒,就变成了“枣”字,从此“棘阳”就变成了“枣阳”。

另一种说法:古时候枣阳这个地方荆棘丛生、野果遍野,后来人们为图个吉祥,以示改变荆棘丛生荒凉景象的决心,把“棘阳县”改成了"枣阳”。而且,先辈们身体力行地在这里披荆斩棘,把荒凉之地垦成了丰饶的田园,并根据土壤条件栽植了大量的枣树,枣丰人富,由此“棘阳”才真正变成了“枣阳”。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商、西周时今境为唐国,属楚地小国。

东周时唐国于公元前505年被楚所灭,今境属楚国。

秦汉时期

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今枣阳境内置蔡阳县(治所在今城西的蔡阳),属南阳郡

西汉,公元前45年(初元四年),划蔡阳县的白水(今吴店镇)、上唐(今随州市唐县镇)两个乡,置舂山县(治所在今吴店镇北的古城),与蔡阳县同属荆州的南阳郡。

东汉建武六年(30年),刘秀命改陵乡为章陵县,后又分蔡阳县东北地带置襄乡县。今境时乃三县分治,同属南阳郡。刘协初(190—193年),升章陵为郡,辖蔡阳、襄乡两县。

三国至南北朝

三国  曹丕黄初二年(221年),降章陵郡安昌县,立义阳郡(治所在安昌)辖8县。不久义阳郡废,安昌、襄乡和蔡阳三县同属南阳郡。

晋朝  初撤销襄乡县,并入蔡阳县。太康元年(280年),恢复义阳郡(治所在安昌),辖新(野)、邓、随、蔡(阳)、安(昌)等12个县。

东晋  今境安昌属义阳郡,蔡阳县归属无考。

南北朝  今境内州、郡、县置,朝置夕改,变化无常。大致为:

隋唐时期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以州统县。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隋炀帝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属舂陵郡;并分丰良地置清潭镇县,又废丰良县并入舂陵县;废双泉、瀴源二县并入蔡阳县。炀帝大业初(605—618年),改州为郡,昌州改为舂陵郡(治所在枣阳),辖枣阳、舂陵、蔡阳、清潭(此四县在今枣阳境内)、上马、湖阳(此二县在今唐河县境)6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舂陵郡为昌州(治所在枣阳),蔡阳县并入枣阳县,属昌州。武德五年(622年)改昌州为唐州。武德九年(626年),唐州治所迁阳(今河南唐河县),清潭县并入枣阳县。贞观元年(627年)舂陵县并入枣阳县。贞观十年(636年),枣阳改属随州市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枣阳县地置唐城县(今随州市唐县镇)。至此,枣阳疆域基本定型。

五代至元

五代沿用唐制。

宋初(960—996年)依袭旧制。至道三年(997年),国分15路,枣阳县属京西路的随州。南渡后,枣阳沦为宋金战区。绍兴十二年(1142年),升枣阳为军,当年又降为县。嘉定十二年(1219年),枣阳再次县升军,属京西路。

元时降枣阳军为县,属南阳府。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行中书省襄阳路。

明清时期

明初沿用旧制。洪武九年(173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司,枣阳属湖广布政司襄阳府。次年撤枣阳县入宜城市,不久复为枣阳县。隆庆四年(1570年),鹿头店(今鹿头镇)设巡检司。

清代沿用旧制。康熙三年(1644年),湖广布政司分为湖南省、湖北两个布政司,枣阳隶属湖北布政司襄阳府。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废除府制,枣阳县直属湖北省。次年5月,省下设道,枣阳初属鄂北道,后改襄阳道。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道,由省辖县,枣阳县属湖北省。1932年,省下设督察区,枣阳县属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襄阳)。1937年,第八区改称第五区,枣阳县属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改称鄂北办事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鄂北行署等。1945年10月,鄂北行署撤销,复称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其间,枣阳隶属关系未变。1945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解放枣阳,成立县民主政府,属鄂北专属,次月因部队转移撤销。1947年12月,刘邓大军所属部队解放枣阳,今境以襄花公路(316国道)为界,路北置枣阳县,属桐柏行署三专署;路南置随枣县、襄枣宜县同属江汉行署一专署。1949年5月,撤销随枣县、襄枣宜县,两县所辖原枣阳地区合并设枣南县(治所在熊集);同时,划清潭、平林入洪山县,属江汉行署一专属。同年8月,撤销枣南县并入枣阳县(治所在城关镇),属襄阳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枣阳县属湖北省襄阳行政专员公署。1955年7月,洪山县撤销,清潭、平林复归枣阳。1981年,枣阳县属襄阳地区行署。1983年10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属襄樊市管辖。1988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枣阳县,建立枣阳市,延续至今,现属襄阳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唐白河入汉水汇合处的东部,属汉水流域;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2°30′~113°00′,北纬31°40′~32°40′。枣阳全境东西宽53千米,南北长78千米,地域总面积3277平方千米,占襄阳市总面积的16.6%,占湖北省总面积的1.76%。

气候

枣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降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全年无霜期长,平均为232天,严冬酷暑时间短。

地质

枣阳凹陷为受淮阴山字型和新华夏系构造联合,复合作用形成的中-新生代构造盆地。基底和四周山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柳林群中酸性火山岩,其次为震旦系和古生界的硅质碳酸岩石,白垩系地层分布在局部地区。境内有两条大型断裂,受两大断裂和造山运动影响,枣阳境内多中小断裂,尤其褶皱节理甚多。

地形地貌

枣阳位于中国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境内东北部为桐柏县山余脉,南部为大洪山余脉。地表呈马鞍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是东北部鄂豫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最低点是西南部与襄州交界处的瓦子岗,海拔70米;地表构成境内水由东往西流的独特特点。随着山河走向,漫岗、平、低山丘陵三种地貌自然形成。

土壤

枣阳系黄棕壤土向褐土过渡地带,土壤普查表明共有60个土种,归类合并为40个。主要有黄棕壤土、水稻土和潮土三大类型,分别占土壤面积的54.3%、42.71%和2.91%。

水文水利

水文

枣阳属汉水流域,地表径流汇聚唐白河后注入汉江,内有小水系6支,大小河流180多条,承雨面积3514平方公里(入境客水284平方公里)。年总水量7.74亿立方米左右。

水利

全市有21座市管大中型水库,镇(办、区)所辖369座小型水库。2022年5月,枣阳市水利工程蓄水达7.15亿方。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枣阳市土地总面积3277平方千米,占襄阳市土地总面积的16.6%,占全省总面积的1.76%。其中耕地面积1607.21平方千米,园地面积79.62平方千米,林地面积618.43平方千米,草地面积81.84平方千米,村庄面积266.77平方千米,交通面积98.45平方千米,水利面积412.62平方千米,其他用地面积112.06平方千米,分别占总面积的49%、2.4%、18.9%、2.5%、8.2%、3%、12.6%、3.4%。

水资源

枣阳水资源总量为7.74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部分,地表水资源量为6.6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92亿立方米。全市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4.7758亿立方米,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4.4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31亿立方米;用水量分布大致为生产用水4.30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4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02亿立方米,年用水消耗量2.67亿立方米,耗水率55.8%。

矿产资源

市初步探明金红石(钛)、金、银、铜、铁、锰、铅、钒、锌等金属矿藏9种,储量最大的是金红石矿(钛);另有滑石石榴石、云母、正长石萤石重晶石石盐透辉石膨润土、石膏石、冶金石英岩、饰面用花岗石、建筑用辉绿岩、建筑石料(大理石、大理岩、白云岩)等非金属矿藏20余种,又以金红石伴生矿床石榴子石储量为最多。枣阳30 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中,进行过地质详查或勘探的有金红石、饰面用花岗岩、石英岩、岩盐、膨润土等7种,大中小型矿床40 多个,总储量130亿吨以上。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枣阳种籽植物在千种以上,有木本植物91科237属536种,草本植物928种;常见的木本植物有120多种树种,以松目壳斗科、杨科为主,国家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杉杜仲刺楸,其中水杉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银杏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受国家级保护古树名木160株(一级13株、二级48株、三级99株)。木本树种17类果树中共有144个品种,草本植物中常见野生草药有154种、主要园林花卉150余种。有6门30多科藻类水生植物,以及挺水、浮叶、混水、漂浮四大类多种水生维管植物

野生菌类有露水菌、栎树菌、松树菌、毛木耳、兔耳侧盘菌(俗称地脸皮)等;人工培植菌类有黑木耳、白木耳、平菇、花菇、猬状猴头菌毛头鬼伞金针菇等。

动物

全市有野生动物5纲21目7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纲8目19种。

兽类有猕猴、狼、赤狐、貉、豺、黄腹、、欧洲狗獾猪獾、花面狸、豹猫大灵猫华南兔赤腹松鼠等14种;

鸟类有鸬鹚、鹭、大白鹭、白鹭、东方白鹳灰雁赤麻鸭、绿头鸭、、芲鹰、鸟雕、鸟白尾鹞金雕猫头鹰红腹锦鸡红腹角雉、株颈斑鸠、楔尾绿、小杜鹃白喉针尾雨燕白腰雨燕斑姬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家燕、虎纹伯劳八哥灰喜鹊、喜鹊、大嘴乌鸦、画眉、麻雀等33种;

爬行纲平胸龟、草绿龙晰、脆蛇晰、五锦蛇、玉斑锦蛇乌梢蛇、花红柳蛇、青处彪蛇、土布袋蛇等9种;

两栖动物中国小鲵、中华中华蟾蜍虎纹蛙沼水蛙、湖北金线侧褶蛙石蛙、青蛙、中国林蛙花姬蛙等9种。

有鱼类18科65种,其中鲤鱼科(含四大家鱼)37种;原生、枝角目桡足类萼花臂尾轮虫四大类浮生动物,寡毛类、蛭类、瓣腮类、腹足类动物甲壳亚门、水生昆虫六大类底栖动物以及龟、鳖、虾类水生经济动物

自然灾害

枣阳自然灾害频发,水灾、旱灾、风雹灾较常见,霜冻、低温、病虫等灾害亦有发生。据历年灾情资料反映“五月抬头,八月高潮,十月煞尾”是枣阳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

生态环境

截至2022年11月底空气质量优良率87.7%。滚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全年新增造林3.28万亩,枣阳市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规划评审、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预验收。新增口袋公园6处;沙河流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全面建成,实现“四水连通”;沙河湿地公园建成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行政区划

枣阳市辖南城、北城、环城3个街道办事处,鹿头、新市、太平、杨、七方、琚湾镇、熊集、吴店镇、平林、王城、兴隆、刘升12个镇和西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车河、随阳2个管理区(农场)。政府驻地北城街道。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初, 全市常住人口888794人,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04741人相比,减少115947人,年均下降1.22%。其中:男性450097人、女性438697人;全市共有家庭户312579户,集体户10495户,家庭户人口为838441人,集体户人口为5035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9人相比,减少0.61人。

民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枣阳市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仫佬族,怒族,共计23个民族。

语言

枣阳属北方汉语方言区范围,使用语言接近普通话又稍有区别。枣阳话有部分字的读音,在声母、韵母或声调上与普通话不同,导致发音出现差异。

经济

综述

枣阳市经济产业主要以现代农业与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等为主,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5年的17.5∶45.9∶36.6优化至2020年的15.1∶41.8∶43.1,产业质量明显提高。

2021年,枣阳市首次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一类县(市、区)进行考核,在当年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即位列第五。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25.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0%。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跃升至一类县(市、区)第5位;在赛迪县域经济百强榜中前进6位,居第84位、中郡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中前进3位,居第83位;襄阳市都市圈唯一百强县市。

第一产业

枣阳市第一产业以现代农业为主,具有麦面、大米、油脂、畜禽、皇桃、油茶等特色农产品。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204.22亿元,可比增长1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0亿元,增长13.0%。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4.45万亩。全力克服极端高温旱情影响,投入抗旱资金3730万元,连续87天调水4.4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8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130万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广泛应用,京东科技集团助力丰满园皇桃基地建成数字化、标准化农场,配套农业保险资金6011万元。出台产业振兴奖补办法,17个项目签约落地,11个项目建成投产,枣阳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第二产业

枣阳市第二产业是其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在2015-2020年达到百亿级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2022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8个,实际到位资金434.7亿元,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项目8个。预计全年完成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12个省、襄阳市重点项目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6亿元。1-11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总数达到278家,工业销售产值达914亿元。

第三产业

枣阳市第三产业以零售业、服务业、旅游业为主。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兴起,线上交易额2020年达225亿元,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22年,新增线上商贸企业73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175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272亿元。2022全年接待游客4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枣阳市入选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

社会

教育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6所,在校学生12.30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3737人;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5.08万人;小学108所,在校学生6.84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76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

文化事业

全市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21.09万册。体育场馆1个,剧场影剧院5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

市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在2022年主体工程完工,琚湾镇获评“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村镇”。

科技

2022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飞龙摩擦等5家、三三电气等31家企业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工程大学(枣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大学隆胜四海“襄阳市揭榜制”项目等一批校企、校地合作项目落地见效;市一医院、米朗科技成功获批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大力实施“白水龙腾”人才工程,引进“高精尖”人才79名。

医疗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919张;医疗卫生机构人员6489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5654人,执业(助理)医师1862人,注册护士2449人。

体育

市全民运动健身中心2022年底投入使用,顺利完成省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整县(市)推进”项目。2022年建成镇级运动健身中心5个、村级文体广场25个。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4万人。医保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7%,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实现“十八连涨”。1-11月,民生支出5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8392张。筹集公租房105套、人才公寓69套。

交通

公路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330.6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222.03公里,过境高速公路108.62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到100%。2022年国省道干线公路提档升级29.5公里,建成农村公路310公里。境内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寺沙省道、335省道贯穿,并与京珠北高速上海-成都高速公路相通。

铁路

枣阳境内有汉丹铁路、武十高铁(武汉市至十堰)贯穿,境内有枣阳站

航空

2022年枣阳通用机场已纳入省、襄阳市通用航空规划,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公共交通

全市拥有一级客运站1个,客运周转量36265万人公里。

文化

饮食

枣阳习惯日进三餐(农民冬春两季节多为两餐)。一般是中午一餐较丰,早晚两餐较俭,农忙较丰,农闲较俭的习惯。枣南产水稻,习惯吃米饭;枣北产小麦、杂粮、红薯等,习惯吃面食加杂粮和红薯;枣中小麦、水稻均产,习惯米面兼食。枣阳传统蔬菜有萝卜、白菜、茄子、茼蒿等,后又引进卷心菜、西红柿、花椰菜等,猪牛羊、鸡鸭鱼等肉类食品也成为百姓餐桌常见菜肴。香薷是枣阳独特菜,渐渐传向外地。

酸浆面

酸浆面是襄阳市枣阳的独特面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几代人的不断改良、更新,加以几十种香料,所做出的酸浆面面丝雪白,泡在油汪汪、黄灿灿的酸浆汤里,上面是一勺鲜红鲜红的辣椒油,味香而不腻,酸辣爽口。

枣阳摊馍

枣阳摊馍类似于外地的煎饼,先将适量小麦面粉加入食盐、葱姜碎,兑水调成稍稀的糊状,用铲子将面糊撵平擀匀,此时小火慢煎,待锅中面糊边缘翘起摊馍成型,用铲子插入底下与按馍左手配合一起转动,稍后淋几滴油翻面,用刷子继续在锅内滑动几圈折叠铲起。

枣北酸汤

酸汤是枣阳北部民间特色小吃,早年出现在枣北待客的扣碗子席中。制作酸汤以肉汤(高汤)作底,下入浆制肉片、泡发好的木耳、黄花,待锅烧开后放进菠菜及备好的鸡蛋皮,勾芡顺锅边汆入醋、胡椒粉等,再次开锅点入香麻油即成。

民俗

艺术

特产

平林镇大米

主要产于枣阳市平林镇何平林村、余咀村、方湾村、新庄村等地。平林镇素有“鱼米之乡”和“枣阳粮仓”的美誉。该地域气候独特,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加之良种良法栽培,所产大米质优爽口,兼具营养保健功能。平林镇大米2007年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十佳畅销农产品”,2008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认为A级绿色食品,2009年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

枣阳黄酒

枣阳鹿头镇、新市镇民间有酿造黄酒的传统。到过枣阳的客人说,枣阳黄酒喝着像香槟,入口香甜,当发觉似乎喝多了的时候,已经醉了。正宗的枣阳黄酒入口是甘甜的,酒下肚后有丝丝意味悠长的清苦。据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版的《枣阳县志》记载,枣阳黄酒“不亚于绍兴黄酒”。

非物质文化遗产

枣阳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经普查,全市共收集非遗线索2281条,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门类。枣阳市已入选襄阳市市级以上非遗名录25个,其中国家级1个(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省级5个(琚湾酸浆面制作技艺、刘秀传说等),襄阳市级19个。

名胜古迹

综述

枣阳市旅游业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为主,“千古帝乡·花海枣阳”品牌深入人心,汉城景区、白水寺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汉城景区

市第一家国家4A级景区,汉城景区以“汉光武帝刘秀”为历史原点,上溯下拓,深入发掘汉文化核心资源和文化精髓,致力打造中国汉文化核心地标、华夏汉文化展示中心、世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白水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南15公里的吴店镇,是历史上“十大名君”之一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故里,被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张衡赞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圣地,是“光武中兴”的发祥地。区内有1个国家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文化景观和光彩名片。

九连墩楚墓风景区

九连墩楚墓风景区位于枣阳市城东南25公里处吴店镇东赵湖村。墓地遗存封土堆9个,由南往北依次编为1-9号墓,站在岗地东西远眺,可见九座隆起的土堆由南至北巍然耸立在岗脊上,连绵起伏达3公里,当地俗称“9连墩”。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雕龙碑风景区

雕龙碑风景区位于枣阳城东北25公里处。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河流、山林和平原为古人类从事渔猎、稼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五六千年前古人类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过着原始氏族公社的群居生活,创造了极可贵的文化。自1990年开始,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此进行了五次发掘,使理藏于地下数千年的遗迹和遗物一层层、一件件重现光彩。雕龙碑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6-23

地理环境.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12

行政区划.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12

枣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枣阳市人民政府.2024-10-15

历史沿革.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18

“十三五年”经济概况.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枣阳市2022年1-12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2022年经济发展概况.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2021年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地名故事:枣阳,中国桃之乡.西部文明播报.2023-06-23

枣阳市多措并举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襄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自然资源.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孔令波.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张少卿.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杨朝晖.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邢红丽.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康丹.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望少辉.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乔军强.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张文广.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曾刚.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市委领导.枣阳市人民政府.2024-04-10

人口简况.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枣阳市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6-27

枣阳市获评202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关于枣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湖北襄阳枣阳市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6-27

武十高铁枣阳段全线开工 未来枣阳到武汉仅40分钟.凤凰网湖北.2023-06-27

枣阳的民间风俗——生活习惯.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枣阳八大特色美食.中国传统美食文化.2023-06-27

枣阳民间风俗--敬酒.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枣阳渔鼓.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枣阳花鼓戏.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皮影戏.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优势农业.襄阳史志纲.2023-06-25

枣阳黄酒:待字闺中的千年一秀.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枣阳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度部门决算.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琚湾镇上榜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村镇名单.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调研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枣阳4个项目入选襄阳市第八批市级非遗名录.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中国(枣阳)汉城景区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4A级 旅游景区.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中国汉城景区:奋力打造新时代文旅融合新高地.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国家级文化瑰宝——九连墩楚墓风景区.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雕龙碑遗址.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黄山农.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熊有伦.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聂海胜.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7

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光明网.2023-06-27

枣阳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枣阳市人民政府.2023-06-23

2022年度湖北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公布,黄石等17地上榜.极目新闻.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