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谷城县东北部,是谷城县县城所在地,谷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关镇行政区域面积18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9299人(2013年),辖28个社区、17个行政村。
谷城县城关镇位于汉水中游西南岸,属半平原丘陵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87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汉江、南河、北河流经境内。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碳酸钙、石膏、瓷土、耐火石、滑石、沙金等。
城关镇境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工业以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等门类为主。谷城经济开发区坐落于境内。襄渝铁路、汉十高速铁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316国道、303省道、334省道过境。2013年,城关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比2012年增长20.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83万元,比2012年增长43.1%。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谷城县县城迁建于今址,历为县治。
民国元年(1912年),称城厢区,后易名第一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划为首善(城内)、南关(顺城街)、西关、粉滨(老街)4个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划成首善、二圣、三民、四安、五权、六德6个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镇合并为城厢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城厢镇改称谷伯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谷城解放,境内设立第一区,区政府驻城关,辖今城关镇及冷集镇部分地区。
1950年3月,设立城关镇,分设北河地区为第一区。
1954年6月,第一区更名为北河区,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是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56年7—10月,撤区建乡,撤销北河区,境内设黄康乡、胡岗乡、三岔路乡、柏果树乡;城关镇保留不变。
1958年9月,撤乡建社,设立北河人民公社;城关镇建制不变。
1960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城关人民公社,复设为城关镇;撤销北河人民公社,复设为北河区。
1975年8月,谷城县撤区并社,撤销北河区,设立文川河人民公社;城关镇建制不变。
1984年3月,城关镇更名为谷城镇;10月,实行“政社分设”,复设北河区,谷城镇建制不变。
1987年9月,谷城镇复名城关镇;撤销北河区,设立北河镇。
2001年3月,撤销北河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城关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城关镇位于谷城县境东北部中段,汉水中游西南岸,地跨东经111°36′—111°41′,北纬32°12′—32°16′之间。东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镇隔江相望,南与庙滩镇毗邻,西与盛𡐓镇接壤,北与石花镇、冷集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184.1平方公里,其中城关镇实际管辖面积144.1平方公里,谷城经济开发区管理面积4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城关镇属半平原丘陵地,西南为丘陵山区,东北为冲积平原,西高东低,呈阔扇形,平均海拔87米。境内南部最高峰老军山,海拔358.9米;最低为格垒嘴村,海拔75.7米。境内主要山岭有老军山、上老军山、傅家岭、封水湾、谷山、红石岩、过山口、鸡蛋包、四祖庙台、猴儿岩等。
境内的山谷主要有大冲瑙、祭山沟、天星沟、刘家沟、猫子沟等。
县城东3公里,地处黄家沟以东至汉江边有一个沙洲,名为五姓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此外,境内还有四姓公、唐家洲、锅底湖、聂家滩、皮家洼等几块地片。
气候
谷城县城关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热同季的特点。春季气温回升显著,冷暖变化剧烈;夏季先干热,再梅雨,后伏旱,高温湿热,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左右;秋季降温较快,气温日较差大,有时有连阴雨;冬季温度低,降水少。
土壤
城关镇境内的土壤有黄棕壤、潮土和水稻土三类,七个亚类,十九个土属。耕地以潮土和水稻土为主,土层厚,土质肥,水资源丰富,适宜于农作物种植生长。
水文
境内河流主要有汉江、南河、北河。汉江由冷集镇马台村流入城关镇,至老军山村流出入庙滩镇,流程18公里,流量726立方米/秒;南河镇由盛𡐓镇土地岭村流入,至城关镇格垒嘴村注入汉江,境内流程14公里,流量78.3立方米/秒;北河由石花镇下新店村流入,至城关镇安家岗村注入汉江,境内流程10.2公里,流量30立方米/秒。南、北二河水流较平稳,但春夏多雨季节,上游洪水暴涨,下游又受汉水所阻,易发生洪涝灾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据《谷城县志(1986—2005)》资料,城关镇有大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5座,堰塘168口,库容总灌溉面积700公顷;流经镇境的汉江年平均径流量563亿立方米,南河镇年径流量24.7亿立方米,北河年径流量4.5亿立方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区自来水水源为地下水。2004年建成第三水厂,以汉江为水源。据《谷城年鉴·2014》资料,2013年城关镇境内有小型水库7座,蓄水量540.8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城关镇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石、碳酸钙、石膏、瓷土、滑石、重晶石、耐火石、碳化硅等19种;金属矿产主要有沙金。其中,老军山的耐火石、南河的沙砾石、格垒咀的块石储藏丰富,是质地优良的天然建筑材料。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1—1955年,城关镇辖6个街道,北河区(第一区)辖19个乡。街道、乡均为乡级行政单位,设街道政府和乡政府。
1956年1月,小乡合并,北河区辖8个乡。
1958年9月,北河人民公社成立时,划分为后湖、黄康、三岔路、过山口4个管理区,共辖42个生产大队。
1961年,城关镇辖1个大队,8个生产队;北河区辖4个小公社,42个大队,314个生产队。其中后湖公社辖11个大队,85个生产队;黄康公社辖10个大队,77个生产队;三岔路公社辖11个大队,82个生产队;过山口公社辖10个大队,70个生产队。
1975年8月撤区并社后,原北河区所辖的县城周围及南河以南的黄康管理区的15个大队划归城关镇,北河人民公社划分为后湖、三岔路、过山口3个管理区。
1981年,设过山口镇,属北河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政社分设”后,谷城镇辖2个乡(大古桥乡、黄康乡),北河区辖2个乡、2个镇(后湖乡、彭家山乡、三岔路镇、过山口镇)。
1985年7月,谷城县对行政区划进行部分调整,调整后谷城镇辖辖2个乡,17个行政村、7个街道(社区);北河区辖3个乡,23个行政村。
1987年9月,谷城镇复名城关镇,原所辖小乡撤销;撤销北河区,设立北河镇,原北河区所辖小乡镇撤销。
2001年3月,北河镇并入城关镇后,城关镇辖12个社区、38个行政村。
2002—2004年,城关镇辖11个社区、28个行政村。
2005年,城关镇行政区划调整为11个社区、31个行政村。
2006年,划出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由新成立的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
2007年,城关镇实际管辖11个社区、22个行政村,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1个社区、9个行政村。
2008年,撤销太平坊村,设立东升街社区;肖家营村、胡家井村、锅底湖村、三岔路村、聂家滩村、白龙岗村、莫家河村改为社区。城关镇实际管辖13个社区、20个行政村,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7个社区、3个行政村。
2010年,洪胜村、柏果树村、曾家营村、吴家营村、赵家康村、邱家楼村、红石亮村7个村改为社区。城关镇实际管辖20个社区、13个行政村,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7个社区、3个行政村。
2011年,石花镇鲍家湾村划归城关镇,由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城关镇的苏家盘村、蒋家冲村划归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从东升社区划出6个居民小组,设立粉水社区。城关镇实际管辖21个社区、11个行政村,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7个社区、6个行政村。至2013年未变。
区划详情
截至2013年,城关镇辖28个社区、17个行政村;其中城关镇实际管辖21个社区、11个行政村,谷城经济开发区代管7个社区、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老街社区小南门街18号。
人口民族
1979年,城关镇总户数7469户,总人口42230人,其中城镇人口18155人(从业人员11500人),农业人口24075人,除回族500人,满族1人外,其余均系汉族;北河公社总人口40743人,其中城镇人口787人,少数民族有回族9人,蒙古族13人,其余均系汉族。
1986年,城关镇、北河区总人口合计70885人。
2001年,城关镇人口151157人,其中农业人口74849人。
2005年,城关镇总户数64963户,总人口151783人,其中农业人口785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12‰。
2013年,城关镇总户数73048户,人口169299人。其中城镇63760户,140605人,农村9288户,28694人;男性85135人,女性84164人。全年出生1426人,计划生育率90.04%,人口自然增长率11.6‰,出生人口性别比100:105。
经济
综述
1986年,谷城镇实现社会总产值6406.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77.66万元,财政收入184.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元。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3.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6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3580元。2013年,城关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比2012年增长2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83万元,比2012年增长43.1%;农民人均纯收入12059元,比2012年增长15.2%。
第一产业
谷城县城郊土地大部分为江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适宜小麦、水稻的生长;北河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主产小麦、水稻,盛产花生、甘蔗、西瓜等。1979年,城关镇粮食总产1395万斤,比1949年的677万斤增长2倍,单产941斤,名列全县第一;北河公社粮食总产2880万斤,比1949年增长2.4倍,棉花总产694643斤,比1949年的24.3万斤增长近8倍,有大中拖拉机45台,手扶拖拉机116台,推土机2台,柴油机180台,脱粒机314台。80年代初,城关镇营造了油茶、柑橘属、苹果等万亩经济林,还有朱家洲花生、黄家洲西瓜、东门外白菜、泰山庙萝卜等土特产。
1986年,境内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棉花、芝麻等作物为主,推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法”,稻麦连作改为稻油、稻麦两年四熟轮作;粮食播种面积1920公顷,总产量10646吨,亩平单产370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1024万元。1987—1994年,改造中低产田,推广具有谷城县特色的“宽窄行”、“大蔸大行”水稻栽植模式,实行工厂育秧,合理施肥与科学灌溉,水稻产量逐年增长,1994年亩产661公斤,比1988年净增317公斤;同时在平原、丘陵、旱地推广北河后湖模式,沿河、滩涂、洲地推广沙洲农业模式,中低山地推广“3—2—5”模式(一年三季收),亩产1000公斤,产值5000元;主要有“麦—玉—薯”、“麦—玉—豆”双膜吨粮模式;涌现出吨粮村16个。1995—1998年,重点调整种植结构,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抛秧、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等,推广15个良种;蔬菜种植面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615公顷,果茶、豆杂种植面积大幅增长;推广“粮菜间作、粮粮间作、粮经间作”立体种植模式;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建防护林,变“旱包子”“水袋子”“尖角子”为“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修机耕路,推广机械种植收割;全镇初步形成以蔬菜为主导,以茶叶、干鲜果、养殖、食用菌为辅助产业的农业产业格局。
1999—2003年,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压粮扩油增菜”,发展特色经济;以发展优质水稻、优质小麦、优质油料、优质水果为主,全镇“四优”作物总面积2100公顷,有蔬菜、茶叶、水果500亩以上基地3个,建蔬菜大棚2.5万个,初步形成以蔬菜为主导,以茶叶、干鲜果、养殖、食用菌为辅的农业产业格局;成立菜业公司,注册商标,专门从事蔬菜运输、加工与销售;聘请山东寿光农技人员指导反季节蔬菜生产,引进春暖式和冬暖式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发展5个蔬菜种植专业村,江家洲山药、曾家营辣椒、龚家河大葱、赵家坎花菜成为主导产品,蔬菜种植面积719公顷,总产量5.08万吨。2004年,实施以水稻、小麦、油菜为重点的轻型简化栽培,在谢家营村进行水稻旱育免耕抛植、旱育抛秧、旱育机械插秧及小麦免耕等新技术试验示范,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2%,实现水稻、小麦、玉蜀黍属良种化,耕作精细化。
2005年,城关镇形成蔬菜、畜禽养殖和苗木花卉“一主两翼”的特色产业,蔬菜种植面积2900公顷,蔬菜、莲藕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6%以上;蔬菜生产向“春提早、夏排开、秋延晚、冬有鲜”方向发展,有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种6个,“北河牌”蔬菜在周边县市形成一定影响力;“菜粮间作、菜果间作、菜菜间作、菜油间作”四种模式在襄阳市全面推广,实现大田生产与大市场接轨;全镇年产蔬菜21.5万吨,亩平产值3500元,蔬菜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全镇有畜禽养殖小区3个,养殖大户122个,家禽年出笼120万只,生猪年出栏10万头,羊年出栏1万只,黄牛年出栏1000头。林地面积4507公顷,其中针叶林2202公顷,阔叶林833公顷,混交林415公顷。花卉苗木基地333公顷。
2013年,城关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67.7公顷,总产量25543吨;农业机械6019台,农机总动力41780千瓦,农业机械净值2650万元,其中耕作机械2056台,收获机械84台;机耕面积2257.4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机播面积1931.3公顷,占播种面积的26%;全年使用化肥8269吨,使用农药287.3吨。全年生猪出栏97167头,存栏80516头;牛出栏6731头,存栏10990头;羊出栏7524只,存栏7116只;家禽出笼72万只,存笼108.89万只;肉类总产量10637.75吨,禽蛋总产量2890吨。
第二产业
1979年,城关镇有56家工厂,从事软木、造船、棉织、手钩、羽毛粘画、刺绣、缝纫、制革、竹制品、小型农机具、台钻、翻沙、砖瓦等一百多项,工业总产值924万元,总收入395万元,其中工副业收入152万元,占总收入的38.5%;北河公社有水泥制品厂、造纸厂、粮食加工厂、农机站、砂石场等13个社办企业,实现收入158.75万元,占公社总收入的22.5%。
1986年,镇办工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状态,主要有轻工业、纺织服装业、建材业、通用机械制造业4个门类84家工业企业,多为手工作业,生产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其中竹器、藤编、漆器、羽毛画、烙画工艺为出口产品,羽毛画年创出口外汇37万美元,藤编创汇7万美元。
1987年,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依托大企业发展镇办工业,有5家企业与外地大企业进行联营;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965万元,其中村组企业产值342.3万元。1988年,镇委、镇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搞活企业的决定,工厂采取租赁、联合、兼并、招标等形式进行改革,实行按件计资制,内部承包,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干,强化财务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测,同时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工业生产实现手工生产向现代机械化生产转变,向高技术、高产值转变。1989年,县第二轻工业局、城关手工业联社所属13家企业划归城关镇管理;同年,县软木厂升级为省级先进企业。1991年,县软木厂改制更名,有塑化剂生产线2条,软木砖生产线2条,年产增塑剂3000吨,软木砖2000立方米,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软木生产企业。1992年,谷城第二农机厂的液压油缸系列产品开发纳入国家“八五”星火计划。1993年起,逐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镇办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形成机械、纺织服装、化工、造纸、建筑安装五大产业体系;实现工业总产值5691万元,村组工业总产值1582万元,个体工业总产值2715万元。1995年,成立的纺织服饰公司成为城关纺织企业龙头,城关镇亦成为鄂西北地区的纺织重镇。1996年,对镇办企业进行改制,发展私营经济。将面临倒闭的企业实行买断经营,在岗工人重组,推行股份合作,以现有厂房设备入股重组企业,实行闲置厂房租赁,聘请技术专家,上新项目等,以促进工业发展;19个村办企业实行村组与个体户投资合股办厂,走出困境;16家企业与22所科技院校合作,聘请专家408名,引进项目21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镇办企业面临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的竞争,1997年镇办23家工业企业有21家出现亏损,镇政府对镇办企业实施改革,突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上新项目13个。1997年,23家镇办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572亿元,利税1100万元,工业增加值3600万元;有民营工业企业145家,产值3.78亿元,税收312万元;村组工业总产值4.5232亿元,个体工业总产值6.419亿元。1998年,对复活无望的小厂实行破产、改制和出售。1999年,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通过公有私营、合资经营、股份合作、私人买断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民营经济;全镇有3231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外资企业3家;投资1738万元,改造新上13个项目,开发20个新产品。2000年建立过山口民营科技园。2005年,城关镇形成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四大产业,有各类企业3317家,其中纺织企业75家,汽车配件加工企业26家,科技园区企业34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97亿元,增加值2.97亿元,利润3250万元,税金2416万元。
到2012年,城关镇主要有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医药化工、造纸印刷、粮食加工等产业。2013年,城关镇有工业企业37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从业人员6328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29.40亿元,比2012年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6.8%;工业销售收入126.98亿元,比2012年增长24.9%;实现利润12.34亿元,比2012年增长807.2%;实现利税2.52亿元,比2012年增长38%。
第三产业
1986年,谷城县镇有商业门市部946个(含县属城区商业)、批发部4个,总营业额4427万元;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主要靠国营、集体商业部门,个体户主要从事服装、日杂、餐饮业;同年开始商业体制改革,实行集体承包经营责任制、个人租赁承包责任制。1987—1990年,国营、集体商业部门对门店实行定利润、销售、品种、库存、服务质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个人承包制,实行第二轮承包经营,每年与企业联合在县府街举办“国际劳动节”“十—”“元旦”年度展销会。1991年建成谷伯商城,以经营林、土特产和餐饮服务业为主,发展商家160户。1992年,国营、集体商业部门实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政策,改造扩建顺城街仿古商业一条街。1993—1998年,国营、集体商业部门推行“国有民营”改革,400人参与改革,180人买断经营;个体商业经营成为主要形式,商业贸易中心逐步转移到县府街、粉水路、县府西街;民营五金、交电化工个体商户发展迅猛,出现数家大型家电商场。1999—2003年,建成双雄路步行一条街,主要经营鞋帽服装等;先后涌现出一批民营商业企业;品类经营聚集,服装鞋帽、家电经营集中在县府街、粉水路,五金、建材经营集中在粉阳路、西关街,摩托车经营集中在泰山路、双雄路,板材经营集中在中华南路,美容美发集中在南门、十字街,过山口、黄康、三岔路分别形成商贸集市。2004年,90%的商贸企业实现民营化。2005年,全镇有各类商业经营户2090家,其中餐饮业568家,大型超市、批发商126家,百货商店568家,五交化商店120家,衣帽服饰商店508家,药店37家,美容美发106家,照相馆22家,浴池35家,个体经营营业额6亿元。
截至2012年末,城关镇有邮政代办所2处,邮政业务总量59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3万份;固定电话用户1.4万户,电话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互联网用户0.9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00万元。2013年,城关镇实现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额13.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5.1%;有商业网点5000余个,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万余人;个体工商经营户3555户,从业人员7111人;私人商业企业50户,从业人员2100人,注册资本2500万元;农(集)贸市场186个,面积63.8万平方米,年成交额40.89亿元,比2012年增长30.5%;有外贸出口企业6家,出口额1770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862%;全年接待游客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0万元。
交通
公路
316国道自刘家沟村北入境,经三岔路、白龙岗、莫家河等村,至黄家湾出境,原为省道老白路,2001年省级为国道,为二级公路。303省道原为207国道,2002年降格为省道,自格垒嘴村入境,跨南河镇大桥经县城,至三岔路与316国道相接。谷水路(县城—石花镇水星台村)是303省道与316国道的连接线,2005年由省道降为县道。2003年,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线路自汉江仙人渡大桥入境,向西北至李家湾西出境,为双向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行车速度80公里/时,境内三岔路设有谷城出入口和高速公路谷城管理所。截至2012年,城关镇境内高速公路长约20公里,国道约20公里,省道约25公里,县道19.6公里,镇道约120公里,通村公路314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组公路硬化率达95%;有桥梁4座,分别为612大桥、620大桥、南河大桥、北河大桥;有汽车客运站1个(谷城汽车客运站)。
铁路
襄渝铁路自格垒嘴村入境,向西北至洞山寺村出境,过境10公里,1976年建成通车,境内设有谷城站、黄康站,原均为四等站。2000年,谷城站升为三等站。谷城火车站隶属六里坪车务段,管理谷城站、黄康站的客货运输。2005年,铁路由单线改为复线。
2015年7月,汉十高铁谷城段启动建设,线路途经城关镇,在城关镇龚家河村设有谷城北站。
水路
城关镇濒临汉江,南河、北河穿境而过,水运曾是城关对外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随着现代公路、铁路的兴起,水运逐渐萎缩。2005年,城关镇境内有汉江、南河、北河3条航道,其中汉江通航能力为500吨级,南、北二河为支流航道;有1个港口(格垒嘴港口),2个码头,其中龚家河码头以运送鹅卵石为主,江家洲村的北河口码头以运输黄沙为主。截至2012年,城关镇境内有通航河道3条,格垒咀、银杏苗木2个水运码头。
社会
城乡建设
1986年,谷城县镇有大街小巷47条,总长2.38万米,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主要街道17条(十字街、东街、西街、南街、县府街、西关街、顺城街、老街、河街、新街、中码头街、五发街、五福街、铁匠街、米粮街、车站街、后街)。1987—1998年,对老街进行抢救保护,对其他街道拓宽、取直、硬化,兴建西大街(粉阳路)、县府西街、康乐路、银城大道、双雄路、中华路等街道。1999年,对16条旧街进行拓宽取直,铺水泥路面,增设水电设备。2003—2004年,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农户实行“一建三改”,修筑村村通公路38公里,31个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90%的组通水泥路,修筑田间作业道21公里;70%的农户住进楼房,80%的农户装有电话,自来水使用率60%,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40%,村组电力覆盖率100%;建设新农村示范点3个,新建休闲小广场3个,新增绿地13公顷。2005年,建成高速公路出口路、洪胜路,拓展银城大道和中华南路,整修谷水路。截至2005年,城关镇人均建筑面积26.05平方米,城区人口发展到11.5万人,建成区面积13.4平方公里,住宅建筑面积298.28万平方米,建成区道路面积0.92平方公里;排水管道总长度52.42公里,生活垃圾淸运量7.4万吨;行政村建成面积5.5平方公里。2012年,城关镇启动邱家楼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城内北街改扩建工程;11个村建有农村饮水工程165处,受益村民1.5万人,沼气池160个,太阳能9868户,农村公厕54个。2013年,启动建设三里桥居民公寓,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全镇共配备保洁员258名,购置垃圾清运车辆6台,设垃圾筒500多个。
水利建设
北河地区地处南、北二河之间,地势低洼,又系河沙淤积成洲,含水量差,水旱灾害频繁。南河、北河由西南入城关境,水流较平稳,但春夏多雨季节,上游洪水暴涨,下游又受汉水所阻,往往泛滥成灾。据旧志记载,在清代二百多年间,北河地区曾发生水灾30余次,旱灾20多次;谷城县县城曾发生过十多次水灾,“禾尽淹没”,“漂流者半”,“庐舍尽",“水封城门”,“街心行船”。解放后,先后在韩家卡子至二道沟修筑了一条7.5公里的南河堤防;为防旱灾,又在团湖河上游修了团湖水库,北河上游修了潭口水库,在南河上游修了南河水电站,蓄水灌地;北河公社境内修主干渠70余公里,支渠100余公里,自建小型水电站2座、大小堰塘2520口,沿汉江、北河、南河岸设提水泵站4处,安装水泵226台,形成自流灌溉网,有效灌溉27689亩,占水田面积的60%;为扩大耕地,将北河下游从安家岗至王家岗之间进行了截弯取直的改道工程,开挖了一条长1030米、宽171米、深7米、排洪4000立方米/秒的新河床,把北河缩短7.5公里进入汉江,减轻了洪水威胁,并在老河床入口处修筑了一道长216米、宽34米、高8米的土石坝,平整老河床,扩大耕地5550亩;在南河、北河沿岸筑起19公里长的防洪大堤,城关镇基本上消除了水患。1995—1998年,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建防护林,修渠挖堰,建机井,立泵站,以期旱涝保收。2002—2004年在后湖片区9个村实施农业节水示范项目。2004年平整土地2000公顷,修复渠道26公里,维修改造水库堰塘12口,建泵站6座,打机井17口,渠、库、堰串珠成网,自流灌溉面积达1.05万亩。截至2013年,城关镇有有小型水库7座,集水面积24.08平方公里,库容540.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900亩;有水渠41条,总长112公里;电灌站19个,装机容量148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0810亩,有效灌溉率82%;水管网6条,总长106.62公里。
教育事业
解放前,城关仅有县办初中1所,师范学校1所,小学2所,教师30余人,学生300余人;北河只有几所私塾,入学儿童寥寥无几。1979年,城关镇有小学18所,121个班,在校学生6090人,镇办中学2所,学生327人,中小学教师3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5%;北河公社有小学24所,学生6061人,初中3所,学生2876人,高中1所,学生441人,共有教职员工438人。谷城县第一中学为县重点学校。
1986年,全镇有中小学26所,中小学专任教师503人;其中小学21所,教学点4个,教学班125个,在校学生4980人;普通初中4所,教学班43个,在校生2618人;职业高中1所,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495人。1987年,城关镇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8年,镇内有学校49所,341个班,教师762名,在校学生15430人;学前班30个,学龄儿童1285人。1993—1996年,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校园面积,并完善学校各项配套设施,校园总面积达到444919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67792平方米,其中教学楼98112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3650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10328平方米;有标准化运动场10个;小学图书藏量6.6万册,生均7册,初中图书藏量7.26万册,生均10册;4所初中建起一级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所有小学建有二级标准化自然实验室;中小学环境面貌得到改善。1998年,城关镇职业高中停办。2001年两镇合并后,全镇有初中4所,小学35所,教学点1个。2002年,城关镇教管会撤销,成立城关镇中心学校,负责管理全镇教育业务和日常事务。2003年对部分小学进行调整合并。2005年,城关镇有幼儿园18所,幼儿入园率100%;小学32所,教学点1个,教学班266个,在校学生839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4所(城关中心学校、城关一中、城关三中、城关四中),教学班87个,在校学生5957人,初中入学率100%,毕业率98%;高中入学率65%;全镇中小学教职员工1747人。
截至2013年,城关镇有幼儿园13所,在园儿童4054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8所,教学点9个,在校学生5585人,专任教师40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100%;中学3所,在校学生2895人,专任教师40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
文化体育
新中国成立后,城关先后建起了县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图书馆、体育场、剧团、电影院、书店、广播站等文体设施。1979年,北河公社有电影放映队2个,广播站1个,30%的家庭拥有收音机。1981年在黄康建起一座能容纳近千人的电影院。1986—1990年,全镇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主要是听广播、看电影;政府倡导“普及放映”,国办、社办、村办、个体放映等蓬勃发展,保证平均每年丘陵地区群众看8场电影,平原地区群众看12场电影。1991年始,受多元文化影响,加之电视逐渐普及,电影放映陷入低谷,除县电影院勉强维持放映外,镇内多家电影院先后关闭。1992年,有线电视交由城关广播站管理经营,1993年与县电视台联网。2005年,境内的文化场所有文体服务中心、图书馆、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及歌厅、舞厅、酒吧、歌吧、网吧等100家,新华书店总店及社会书市、书摊、租书屋等67家,书画、民俗音乐、拉丁舞、跆拳道等培训中心10家,老年茶社19家,儿宽娱乐场所5家,农村文化中心户25家,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有设备,有场地,有活动内容;有线电视用户1400户。
截至2013年,城关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农村文化书屋32个,藏书8.5万余册,文化中心户32户;年放映电影32场次,观众4100人次;有专业、业余文艺表演团体24个,年组织演出254场次,观众7000人次;有休闲健身娱乐场所38处,标准跑道的体育场地4个,球类场地2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约2万人;有广播电视转播站1个,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
医疗卫生
1956年,城关镇卫生院成立。1971年在米粮街建镇卫生院一所。1979年,城关镇城南、城北、城内分别设有诊所、中医门诊部,有医务人员282人,床位35张,生产大队普遍有医疗室,生产队有赤脚医生,城镇农村已形成医疗卫生网;北河公社办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20人,普遍实现农村医疗保险。
1986年,境内有卫生院2所(联合医院、北河卫生院),卫生所33个,门诊部38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01人,病床150张;农村卫生室38个,卫生员62人;个体从事医疗23处,卫生员23人。1987年,城关联合医院更名为城关卫生院。1994年进行卫生体制改革,医务人员自愿组合分设门诊,择优上岗,实行绩效工资,同时对城南农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和卫生室建设。2003年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当年参合率82%。2005年,城关镇有卫生院2所,其中城关卫生院有病床40张,住院部设骨伤、痔瘘专科,年门诊量5万人;北河卫生院有病床30张,年住院病人300人,年门诊量12.5万人;有精神病院1个,年诊治病人90人;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室80个;全镇共有医师145人,护士92人;医疗参合率99.8%;各种地方病、传染病经多年防治基本绝迹。
2013年,城关镇有乡镇卫生院2所,病床85张,卫生技术人员164人,收治病人2000余人次;有乡村卫生室39个,乡村医生92人;全年传染病发病491人,发病率327.69/10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6624人,参保金额219.74万元。
社会保障
1986年,境内有福利院2所,老干部活动中心1个。2003年,新增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对象161户714人。2005年,全镇农村特困户累计达到521户1254人,年救助金额达15万元。全镇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2053户,4410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由月人均110元提高到月人均130元,年低保金额达377万元。
2013年,城关镇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加“五险”245566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149人,参加医疗保险153230人,参加失业保险18257人,参加工伤保险26208人,参加生育保险20722人;城镇新增就业2515人,下岗失业再就业712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5人;全镇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194户1957人,发放低保金248.59万元;享受城镇低保1905户3317人,发放低保金1009.61万元;有五保老人267人,其中集中供养67人,年人均补助2500元,分散供养200人,年人均补助1800元。
旅游
旅游景区
汉江湿地公园位于谷城县南、北二河与汉江交汇的城关后湖地区,三面环水,西偎县城,湿地面积38.3平方公里,公园核心区面积21.88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规划为生态保育、神农农耕体验、湿地生境游赏、汉水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管理服务六大功能区。截至2013年,湿地内有无公害蔬菜基地2万亩,养殖水面5000亩,生态林地1万亩,滩涂湿地1.5万亩亩。
明清老街风景区
位于汉水南岸,新县城东部,由三神殿巷子、米粮街、五发街、五福街、中码头街、老街、新街和河街等8条街道和200余座古老民居组成,其中三神殿、清真寺、石家大院和“立盛东”山货行保存较为完好。老街保留着明清时期古建筑群的组群布局,建筑风格别致,设计采用对称式,四合院与四合院间用封火墙相隔,白灰墙、小青砖依然如旧。街道纵横交错,临街门面用隔扇、屏门装饰。
文物遗迹
格垒嘴遗址
遗址位于城关镇格垒嘴村汉水西岸的高台上,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00米,上为耕地,其中心部分比周围高3米,从东侧断面可以看到约40公分厚的文化层。出土有石斧、夹砂红陶鬲、红陶杯底、灰陶杯底、陶器残片、直绳放瓦片等文物。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认为该遗址有较多的夏商文化因素。
肖家营遗址
遗址位于肖家营南河北岸,包括张飞城、鱼鳞寺和麻王城,东西长1500米,地面为耕地和村落。文化层厚处1.8米,含大量的简板瓦片。暴露的遗物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麻点纹、斜方格纹、粗细绳纹。遗址内有陶井2个,采集的标本有筒瓦、板瓦、瓦当豆把、鬲足、鼻形器耳、小陶片等物。该遗址为东周时期遗址,后曾为城址,残留基垣呈“7”字型,高和宽各为2米,1969年修筑襄渝铁路时平毁。旧县志称其为“张飞城”。据文化层和遗物及地理位置分析,可能为筑阳城旧址。遗址在防汛修堤时局部遭到破坏。
周谷伯墓
墓葬位于三岔路的谷山上。墓东距汉水250米,西距老白公路500米,南去谷伯寺700米,封土呈椭园形,南北长80米,东西宽20米,高6米,有切断面。据传,此墓为公元前7世纪谷国伯爵赢绥之墓。
东汉延岑墓
墓葬位于城关镇原铁佛寺(已拆毁)后,县人民医院住院部门旁。原有封土,高1米,周围30米。旧县志记载为东汉大将军延岑墓。墓已平毁。
清代李将军墓
即清朝振威将军李殿元之墓。位于肖家营南河北岸,周围12米,封土高1米;右侧为二品官李勇墓,周围12米,封土高12米。墓座南朝北,墓前原有石碑3座、石人3个、石旗杆1对、石马1个、石狮子两对,俗称此地为“石人石马”。除古墓外,其余全在“文革”中被毁坏。
过山东周古墓群
墓群位于过山口路北侧一带山岗,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200米,古墓均深埋地下,表面无冢,墓群西端因砖瓦厂取土遭到破坏,其余保存完好。1977年砖瓦厂开山取土时掀出1座墓穴,取出鼎、、、壶、剑、簇等青铜礼器及车马具、兵器数十件。1979年对墓区进行钻探,发现小型墓10余座,并发掘4座墓穴,取出铜器、陶器葬品近百件。经实地勘测,对墓穴及铸有殷商时期金文的铜缶等文物鉴定,为春秋战国时古墓群。
三神殿
三神殿座落于县城兴庆区中间地带,曾是商贾云集之地,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由回族出资兴建,是为满足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外地人信仰需求而兴建的道教庙宇,以供奉水神、财神、雷神而得名。整个建筑群由山门、戏楼、中殿、后殿组成,保存完好,尤其是戏楼,为湖北省保存最好、仍能演出的古式戏楼,具有文物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1911年10月10日凌晨,杨洪胜在武昌就义。烈士灵柩于1912年从武昌运回谷城,公祭半月,葬于城关茶庵村高亭山上。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对烈士墓进行修缮,墓前立高大石碑,正面刻“杨洪胜烈士之墓”,背面刻“辛亥革命烈士杨洪胜永垂不朽”。1995年,杨洪胜烈士之墓被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代表人物
杨洪胜(1875—1911),字益三,谷城县城关镇黄康人。早年在家务农,后入行伍,为绿营兵,随后入新建陆军为正目,立志革命。1911年加入文学社,负责交通联络工作。同年9月任湖北革命军总部指挥部交通,负责运送军火。10月9日在武昌起义中被捕。10月晨与彭楚藩、刘复基同时在武昌英勇就义,史称“首义三烈士”。1912年,杨洪胜灵柩由武昌运回谷城,安葬于黄康高亭山上,孙中山、黎元洪等政要送挽联哀悼。
获得荣誉
2019年9月11日,城关镇入选“2018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舒城县人民政府.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