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修勺
毕修勺(1902年-1992年),笔名碧波。文学翻译家。浙江临海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曾任上海市劳动大学、立达学团教师,上海《革命周报》《扫荡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法国文学、哲学和历史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工作。译有〔法〕爱弥尔·左拉《萌芽》《崩溃》《劳动》,E·邵可侣《人与地》等。
人物经历
1920年5月,毕修勺赴法国勤工俭学,在雷诺汽车厂做工,并在巴黎高级社会学院学习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课余阅读和收集左拉小说,立下了终生翻译左拉作品的目标。其间还接触了彼得·克鲁泡特金的著作,逐渐形成无政府主义信仰。1925年回国,在家乡浙江省回浦中学任教。1926年赴上海市,结识巴金、卫惠林等,后与匡互生、叶圣陶、夏衍等共同创办了上海立达学园和劳动大学。1930年,为翻译哀利赛·邵可侣的巨著《人与地》,毕修勺再次赴法国,用五年时间学习史地知识,翻译完成两百余万字的《人与地》,于1934年回国。抗战爆发后,毕修勺担任《扫荡报》的总主笔和总编辑。1939年5月,重庆市遭大轰炸,《扫荡报》报社被毁,毕修勺辞去总编辑之职。1941年,毕修勺在家乡自筹资金,创办更楼小学。抗战胜利后,毕修勺决心脱离政治,潜心翻译爱弥尔·左拉小说。
毕修勺晚年致力于翻译左拉、彼得·克鲁泡特金作品,坚持译完了左拉的《三名城》和《四福音》,并整理、修订旧译。1992年5月12日,毕修勺因心肌梗死逝世。
个人生活
毕修勺与巴金于1926年在上海结识,交往密切。巴金最初所译《面包与自由》卷首邵可侣写的序言即由毕修勺代译。1936年,巴金和毕修勺分别住在拉都路(今襄阳南路)敦和里21号与22号,居处相邻且屋内相通。“文革”期间,毕修勺与巴金共陷逆境,面对造反派的审讯逼供,毕修勺义正词严地为巴金辩护。某些外调人员威胁要让他“三进宫”。毕坦然回应:“我与巴金有隙,这谁都知道,但我不能诬陷他。他信仰无政府主义,但与中国国民党没有什么关系。抓十次还是这句话。”1982年,巴金腿骨骨折,在华东医院住院接受治疗。毕修勺获悉后,前往医院看望巴金,两人紧紧握手,相谈融洽,互嘱保重,相约一定再见。1992年5月12日,毕修勺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巴金得知老友逝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华东医院的那次相会,竟成了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主要贡献
毕修勺是中原地区最早翻译爱弥尔·左拉作品的学者。1927年,(毕)修勺、(陈)宅合译的《左拉小说集》由上海江湾出版合作社出版,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左拉译著。毕修勺除翻译了《鲁贡-马格尔家族》系列(《鲁贡一家的发迹》《爱情的一页》《家常琐事》《生的快乐》《萌芽》《土地》《人兽》《崩溃》《巴斯加医生》)、《三名城》系列(《卢尔特》《罗马》《巴黎》)、《四福音》等左拉名著外,还译有文学评论及哲学史地著作40余册。如翻译过地理学家哀利赛·邵可侣的巨著《人和地》,译文共分24册,当时曾出版7册,其余17册的出版事宜因日寇入侵被迫搁置。他还翻译出版了《自然主义小说家》《实验小说论》,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爱弥尔·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
后世纪念
2012年10月29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巴金研究会主办的“纪念翻译家毕修勺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江浙两地从事历史、现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及毕修勺亲属代表等30余人,共同回顾毕修勺曲折的人生和其毕生致力于左拉作品翻译的岁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