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镇
杨庄镇,山东省沂水县县下辖镇,位于沂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地处三市(临沂、潍坊市、日照市)、四县市(沂水、莒县、诸城市、安丘市)结合部,是沂水东北重镇。辖54个行政村,1.87万户,56980人(2017),总面积158.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万亩。镇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物产富饶。另有莱芜市杨庄镇、河北三河市杨庄镇、河南宝丰县杨庄镇等。
地理环境
杨庄镇位于沂水县城东北部,居三市(临沂、潍坊、日照)、四县市(沂水、莒县、诸城、安丘)结合部,辖54个行政村,6.4万口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该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省道泰薛路(泰安市—薛家岛)横穿东西,沂潍路(沂水县—潍坊市)纵贯南北,青莱(青岛-莱芜)高速公路穿越东西11公里,设在沂水县境内的出入口位于该镇泰薛路与沂潍路交接处,生活服务区位于镇驻地西10公里处。地理条件优越,地貌多样,山区、丘陵、平原三分天下,各占其一,主要种植烤烟、果品、中药材、花生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达36%;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钛铁矿、白云母等,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其中龙头企业兴盛矿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并成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齐长城遗址、曹操回马岩、五山溶洞、鸽子崖、汞丹山林场、驻地广场、千年银杏、龙山文化遗址、抗日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全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处,其中初中2处,小学11处,幼儿园17处,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幼儿园、学前班覆盖全镇,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镇级卫生院2处,村级卫生室34处,积极落实国家医政政策,贯彻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落实好新农合政策。村村通柏油路,程控电话传入千家万户,移动、联合通信基站完备。全镇经济发展、政治和谐、社会稳定,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无邪教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群众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56亿元,工业总产值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9.7亿元,境内税收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29元。
自然资源
农业资源
杨庄镇水利资源丰富,杨庄河、秀珍河、沭河贯穿全境,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15座,大口井110眼、塘坝205座。全镇有黄烟7000亩,丰产林2.3万亩,林果1、2万亩,瓜菜3000亩,生姜4500亩。中草药5600亩,吴楼子草梅、杨林生姜、峨山全蝎、杨庄肉食鸡、八宝米、长虹酱菜市场知名,深受省内外客商青睐。
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县经济强镇。截止2005年11月份,全镇实现境内税收3035万元,其中地税入库金额1280万元,国税入库1550万元,烟叶特产税96万元(全县第一)。2005年全镇地方财力可达到2300万元,比2001年增长2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0元,比2001年增长165%。经济增长幅度居全县第一,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乡镇之一。
矿业资源
杨庄镇镇内铁矿石、白云母石、石英石、蛭石、石灰石储量丰富。其中,铁矿石为露天矿石带,铁矿石总储量5000万吨,矿山品位高,易开采。兴盛矿业有限公司年可生产铁精粉20万吨。产品销往莱芜、济南市、青岛市等地钢铁厂。兴盛矿业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拥有铁矿选厂、金矿选厂、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球团烧结和农业生态园的集团公司。临沂客商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东隆铁矿选厂,莱钢股份投资1000万元兴建的牛山铁矿选厂以及鑫源铁矿选厂等矿业企业都达到了年产10万吨铁精粉的生产规模,利用本地产铁精粉进行深加工的大型球团厂也达到5家。目前,全镇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矿石加工企业达到12家。该镇还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镇各类加工企业已达到130余家。
经济
2010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7.5亿元,工业产值33.5亿元,境内税收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2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64元。杨庄镇在全县重点工作“争旗夺冠军”活动中扛得红旗34面,夺得总冠军一个。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五个,分别是: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信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统计站”荣誉称号;被市政府授予“市级先进文化站”荣誉称号;杨庄一中被市教育局授予“绿色化学校”荣誉称号;北躲庄村被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生态村”荣誉称号。此外,在年底县委工作会议上,我镇获得省市县工作表彰项目中的16项,其中招商引资、工业和民营经济、财政税收、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板材业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均在全县名列前茅,受到县委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肯定。
1、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就。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宏观形势的变化,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土地、环保、安全、电力等相关制约性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杨庄镇积极应对,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牢固坚持招商引资中心地位的同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以质量和规范来化解矛盾,求得突破。全镇全年共引进过1000万元项目12个,其中过3000万元项目1个,过5000万元项目4个,过亿元项目4个,过5亿元项目2个,过10亿元项目1个,实现到位资金7.8亿元。目前,豆尔食品加工项目、蓝莓苗木繁育生产基地项目、天鑫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同创精细化工项目等均已落到建设并按节点的快速推进,鑫磊尾矿砖厂项目、天舜环保项目、华凯塑胶项目等已实现开工投产。其中,华凯塑胶是我镇成功引进的科技含量高、低耗能的项目,该项目一期主要生产各种汽车胶管、汽车用橡胶配套产品、太阳能配套产品、空调洗衣机冰箱配套产品、建筑设备用密封条等。产品出口北美、南美、西欧、东亚等国家,主供丰田汽车、宝马、奔驰、重汽、中国一汽等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主要为海尔、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力诺瑞特等上市公司进行配套加工。二期主要生产可吸收防组织粘连用聚乳酸薄膜及出口板材加工用的环保漆,整个生产流程不存在污染,属高新技术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年可生产各种塑胶汽配产品200万件,可吸收防组织粘连用聚乳酸薄膜4万平方米,环保胶20万吨,实现产值8.3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目前该项目一期已投产;天舜环保项目计划占地70亩,建设生产车间32600平,新上环保除尘过滤袋生产线200条。项目建成后,计划年产玻璃纤维环保除尘过滤袋10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1800万元;天鑫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多年科研攻关,于今年成功实现了钛铁分离工业化生产,填补了山东省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成为全国第三家实现钛铁分离工业化生产的矿业企业,同时,该项目立足于“和谐矿山、循环矿山”的发展理念,符合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等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的相关要求,以山东省第三位的位次上报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列入多金属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并被评为2010年“中国节约资源与循环利用示范工程”,给予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该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8.7亿元,税收4.5亿元以上。
此外,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客商投资1亿美元的影视城建设项目已达成投资协议,该项目引进后,将全面提高我县经济、文化、旅游、娱乐等多层面、多领域的综合效益,较大程度的提高我县的知名度;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中国华能风力发电项目、华晨机械设备制造项目、香港汉兴集团加密PP吨装袋加工项目、沂源联创管业有限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加工项目、徐州三环塑料制品项目等一批项目,已基本达成投资协议,党委政府正全力协助其完善手续,落实土地指标,争取早日实现开工建设,投产达产。
2、财税工作再创佳绩。2010年,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但金融危机余势尚存。受其影响,作为我镇支柱产业的主导产品,铁精粉的价格虽有所回升,但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尚没有出现大的抬升,与历史高峰期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这种形势,杨庄镇在财税工作中努力克服等待观望、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思想,注重挖潜力、调结构,千方百计增收节支。2010年实现境内税收总额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324.8万元,财税工作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3、工业和民营经济加速发展。一是继续加大技改投入。2010年全镇共计投入技改资金9.8亿元,其中,重点技改项目14家,投入技改资金5.8亿元;非重点技改项目89家,投入技改资金4亿元,有效地提升了全镇的经济运营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
旅游
齐长城遗址
境内齐长城遗址横亘在镇境北部山区。杨庄镇境内城墙为石垒砌或混合沙土夯筑,基宽3~5米。自西向东经凤鸣峪、太古石、峨山口、北仉林、上牛山、下牛山、东西沟等村,蜿蜒在北部山岭上达10余公里。西部凤鸣峪段距“齐南天险”穆陵关7公里,东部从东西沟村东北进入富官庄乡。这段长城是沂水县境内保存完好的四段长城之一,遗址清晰,部分区段仍有30~50厘米的断墙。近年来,当地高度重视齐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管护。
汞丹山
坐落于素有小泰山之称的镇山——沂蒙山东南50公里处,相传因秦汉时期有道人在此炼丹而得名,至今在汞丹山山西坡仍有一甩宝石,又名晒宝石。山东坡曾经有一座巍巍壮观的玉皇庙,据传建于明末清初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了,当时在一处三山环形叠托的地带,祖先以高超的技艺,修建了一座远近闻名的寺庙,在庙宇内,塑有天宫玉皇大帝的塑像,还有一些其他神像,神像塑造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不亚于泰山上岱庙等一些寺庙里的佛像。在修建寺庙时,大院内一同载下了两棵长寿果树——银杏,至今尚存,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解放初期,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玉皇庙被作为封建迷信之物被推毁,只有这两棵银杏树保留下来,原来的玉皇庙在建国后被国家改建为国营林场,即现在的“汞丹山国营林场”。现在,每逢正月初九、上巳节、四月八,九月九等庙会期间,附近乡民仍到山上烧香敬佛。
孟母及孟母庙
孟母教子
孟母,孟子的母亲仉姓,祖籍杨庄镇南仉林村,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而著称。孟子三岁丧父,靠母亲教养成为后世儒家追慕的亚圣。孟母也为后人留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千古以来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她与三国时代的徐母、宋代的岳母被誉为国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且居于首位。西汉刘向《列女传》等典籍有较详实的记载。
三迁择邻:孟子名轲,孟轲从小和母亲仉氏相依为命,靠母亲给人做针线活或纺线织布维持生活,少年时孟轲同一般百姓的孩子并无区别,很爱玩耍,《列女传·母仪篇》记载:“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由于出殡送葬的人群经常走他家门口,九岁的孟子竟模仿送葬或学吹鼓手,或和小伙伴们做抬棺材埋死人的游戏,孟母看到这一切,认为长居此地不但会影响孟轲读书,而且会败坏他的品德,“此非所以居也”,于是毅然迁居。孟母携子迁居集镇后,终日置身于熙熙攘攘的闹市中,孟轲又和邻居的孩子们“嬉戏为贾炫事”,又学着商人做生意,讨价还价,叫卖吆喝,因东临一家屠户,孟轲还学杀猪宰羊。孟母发现了这个环境仍然对孟子的成长不利,遂又一次迁居到学宫之傍,孟母迁到这里以后,孟轲被书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所吸引,时常到书院里跟学生们学习诗书,演习周代礼仪,“嬉戏乃设豆揖让进退”,孟母大悦,“此其可以居矣”。就此定居下来,并把孟子送入学宫读书,以至终成一代大儒。
断机教子:孟轲入学宫后,初学诗书、礼仪驾车、射箭,开始很有兴趣,但时间一长就渐渐感到厌烦了,因为他爱玩已成习惯,所以有时因受不了老师的约束而逃学,孟轲十五岁时有一天又不到放学时间就跑回了家,孟母正坐在织布机上织布,经询问知其逃学,很生气,立即把孟轲唤到跟前,当着他的面拿过剪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纺线全部剪断了,被孟母这举动惊呆了的孟轲喃喃地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遂压抑住心中的气愤,语重心长的教导孟子: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把线割断,布就无法织成了,读书求知也和织布一样,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不可中辍,才能获得渊博的学问,现在你逃学如同我断机,线断了则织不成布,常逃学则学无成,孟母这番深入浅出的道理使得孟轲那年少的心灵深受启发和震动,从此“旦夕勤学不息”,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孟母庙
孟母庙位于沂水县东北方向30公里孟母村东处,这里东面是丘岭,北面有石山,当地人称石花山,为河环绕,依山傍水,是古人常说的风水宝地。这里看上去有几分令人心悦神怡的灵气,确实是安葬圣贤先哲的好地方。明代沂水知县马知图所撰《新建孟母庙碑文》中所言:经沭水东望,山峦郁郁葱葱,其中必有古人遗迹、先贤陵墓……始知其地有孟母墓在焉。相传,孟子母亲仉姓系仉林村人(今杨庄镇南仉林村)。孟子3岁丧父,孟母把他教养成人。孟子40岁时奔走于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次去齐国路经福全庄(今孟母村),看到这里翠绿荫,景色秀丽,人民安居乐业,认为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随手投下一枚铜钱作标记。孟母随后沿沭河逆流而上寻找儿子时,也发现此地环境优美,遂将头上银钗投下作标记。后孟母病逝,孟子的父亲葬在老家邹城市村,按理孟子应把母亲运回凫村与父亲合葬,但其时正是齐鲁两国征战不休之际,孟子作为齐国重臣,想把母亲运回邹县老家安葬绝非易事,孟子运送母亲之灵柩回鲁国时途径福全庄,想起留下的标记,发现母亲的银钗正好插在自己投下的铜钱孔上,知道母亲喜欢此地,于是便将母亲葬在这里。这里与她的故里仉林只有十几里路,因早年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死后不能回娘家安葬,这也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一种安慰。孟子在此守孝3年,并建庙立碑,后来这个村也改名为孟母村。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爱新觉罗·弘历南巡沿沭河顺流而下,路经此地,恰遇急风骤雨,便下船休息,看到孟母庙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便命人重新修缮,并刻字立碑,铸造孟母像。后孟母庙毁于战乱和匪患。但孟母教子的精神,深植民众心中,后人多次修孟母庙,历代碑刻得以保存。杨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孟母庙的重修工作,组织专门人员对孟母庙遗址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考察,积极调动力量做好修缮保护工作。
代表人物
历史名人
高万荣(1918~1967),杨庄镇高家楼子村人,靠租种他人土地养家糊口,勉强度日。1943年秋,他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莒沂边县武装部参谋。1950年3月回村务农,先后担任互助组长、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等职。1950年,他带头组织了有8户人家的本村第一个林业互助组。采取“凑粮换树苗,按工计股分成”的办法,带领群众植树,两年时间造林600亩。1952年,他又组建了7个林业互助组。认真总结林业生产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造、管、护林制度。至1965年底,全村的2200亩荒山全部绿化。还在山坡上扎起63道山沟,以养土保水。同时积极开展旱地育苗,向沂水县、莒县的8个区提供了260多万株苗木,推动了这些地方的绿化工作。1955年,中央参观团参观后,对该村的林业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授予锦旗一面。1956年3月,高万荣参加了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8—1966年,他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将松树林改建成402亩苹果园和200亩山楂园,还营造板栗林500亩,刺槐林300亩。并在地沿、路旁、水边植花椒、核桃、桑树11000棵;栽金银花4800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虽不担任村干部,但仍一心扑在山林上,为封山造林奋斗了一生。
卢修(1927~1979),善乡仁村人,地主出身。9岁读小学,14岁随父去大连市当店员,15岁回乡继续读完高小。1943年家乡解放后,当抗日小学教员。1945年被选拔到区政府任文书兼通讯站长。1947年调莒沂县政府支前指挥部任通讯干事,同年调华东野战军随营学校。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化干部、副政治指导员、指导员、师政治部教育干事等职。1951年8月转业到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任县委副书记、县长,1952年任墨江县委书记(行政14级)。1963年8月,调任威信县委书记,1964年2月,调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山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负责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揪回墨江县接受批判,精神上、肉体上受到无端折磨,致严重疾病。1976年恢复工作后,以顽强的毅力带病工作,1979年10月病情恶化,在昆明市病故。卢修当小学教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利用工余和假日组织农村剧团,自编剧目和教材宣传抗日。到区里工作后,他不仅做好文书和通讯工作,还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打击武装土匪和缉查汉奸等活动。在县支前指挥部,由于工作出色,被记大功一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里,他既是政治工作者,又是出色的指挥员。从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到渡江南下,直到祖国大西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参与大小战役、战斗20多次,立二等功两次。转业到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工作后,在一个面积5200平方公里,十几种民族,不到2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卢修?克服了民族风俗、生活习惯不适应等种种困难,坚信党的领导,依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血肉关系。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了许多很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对墨江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受到迫害,仍以坚强的毅力同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恢复工作后,虽身患疾病,仍顽强地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终结。深受墨江县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戴和怀念。
张宗文(1903~1971),善疃乡大罗章村人。10岁给本村一富户人家放牛,23岁起以卖面食、当机匠、做小买卖为生。1939年任八路军地下交通员,活动在岸堤、坦埠镇一带。1943年春,为了战胜灾荒,支援前方,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粮、种菜,纺线,养猪、羊、牛等。组织村民成立消费合作社,被推选为经理。当年秋参加工作,在莒沂边办事处杨庄区做供销工作。1943年底任莒沂边县杨庄区联合供销社主任。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调任沂水县国营汞丹山林场场长。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一心扑在植树造林工作上,带领职工植树造林。同干部群众协商,以种、苗、劳力入股,或场村联营等多种办法,开展了林场的造林工作。还用以场带村的办法,走村串户宣传植树造林的好处,组织周围村进行分山划界,各自造林绿化荒山、荒滩。造林没有种苗,他就苦口婆心地发动群众自采、自育,使村村建起了苗圃。并组织场与村、村与村分别建立了“联合护林委员会”,定期开会处理毁林案件,研究护林措施,巩固了造林成果。连续奋战5个冬春,终于使千亩林场和杨庄区的6万亩荒山河滩披上绿装,实现了绿化。自1955年起,他多次出席了省、县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5年冬,国务院授予汞丹山林场驻地的杨庄区为绿化区,奖锦旗1面。1956年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汞丹山林场为以场带村开展植树造林先进单位,奖锦旗1面。1956年4月,张宗文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代表大会,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荣获奖章1枚。1965年10月24日退休。
获得荣誉
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乡镇,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省计划生育委、计生协会评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
参考资料
临沂沂水杨庄镇有哪些村 孟母生前看中的风水好地.今日临沂.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