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榆园军起义

榆园军起义

榆园军起义,又称榆园军反清起义,刘泽清、李化鲸反清起义,是在南明时期的山东地区发生的民众反清起义事件。这支农民武装力量以榆园丛林地带为根据地,拥有任七、张七、李化鲸范慎行为领袖,是清代农民起义中有组织、有纪律的抗清武装之一。起义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期间占领了包括曹州在内的多座城市,并一度有进军北京的趋势。然而,到了顺治十二年,随着清三省总督张存仁采用火焚丛林、决黄河淹没义军地道的方法,榆园军的根据地遭受严重破坏,大部分领袖牺牲,这场持续了约12年的抗清斗争最终宣告失败。

历史背景

山东曹州府濮州、范县一带自明朝末年起就有被称为“榆园贼”的群体。万历后期,山东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大片土地弃耕,榆树丛生。任七、张七等饥民在此集结,号称百万。他们利用茂密的榆树林作为掩护,并发明了地道战术,地下通道绵延数百里,使得官军难以捉摸。清代,榆园军势力扩展至朝城县、观城、郓城县城武等地,声势日益壮大。

反清行动

1649年(顺治五年)五月,原明东平侯刘泽清在北京看到全国动荡不安,判断清王朝即将衰落,便秘密派遣家人前往南方联络“南梁”,并得到积极回应。他认为这是反清复明的好机会,于是与李化鲸密谋,计划在当年八月十五日起事。李化鲸回到曹州后开始招募兵力,准备反清。清河道总督杨方兴察觉到李化鲸的异动,设计将其调离,迫使他在七月提前起事。李化鲸联合附近的榆园等义军,拥立一位明朝宗室为王,建立新政权,发布文檄,接连攻占菏泽市定陶区城武、东明等城镇。山东钜野和邻近地区的居民纷纷响应。清廷担心局势失控,调动三省军队围剿。参与围攻的将领包括赖恼、佟养量宜永贵鲁国男高第孔希贵等。尽管义军顽强抵抗,但由于人数悬殊,最终被清军击溃。清军夺回多个城镇,并在八月初一日包围曹州李化鲸试图通过交出“伪王”来求和,但清军并未接受。九月十五日,李化鲸再次出城谈判,被俘虏,随后与“伪王”及刘泽清的亲属一同被送往北京。曹州城内的义军坚持抵抗,但在十月初,清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指挥军队使用红夷大炮攻城,城池失守。李化鲸等人被捕后,刘泽清销毁了相关证据,但仍被揭发,最终在十月二十五日被处决。

抗争延续

尽管刘泽清、李化鲸的反清活动被镇压,榆园军的反抗仍在继续。1649年(顺治帝六年),清廷任命张存仁为三省总督,加强围剿力度。张存仁到任后,派张胆领兵摧毁榆园林木,堵塞地道,义军失去依托,最终被清军击败。1651年(顺治八年)十月,榆园军首领梁敏遇害,张七被杀,任复性投降。此外,清代山东省各地仍有其他的反清斗争,如丁维岳领导的起义等。

结局

榆园军的抗争虽遭挫折,但他们的行动显示了与鲁监国政权的联系,是复明运动的一部分。清山东巡抚报告称,丁维岳、张尧中等人为东南地区的叛乱分子,他们在东、衮地区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济宁市道臣。清军在堂邑县的战斗中,成功消灭了义军的据点,缴获了一份伪造的文书,上面盖有鲁王监国的印章。

争议

清史稿作者赵尔巽张存仁的恶行而为其辩护,文中提到侯方域的《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但实际上,侯方域仅在顺治七年春季提出了这一建议,而张存仁扒开黄河大堤的行为发生在顺治八年。

参考资料

南明遗弃山东后,10万人起义并建都曹州,却毁于一个意外.搜狐网.2024-08-19

清朝入关遭遇到的最为头痛的对手:“地道战”专家榆园军.新浪看点.2024-08-19

榆园军:反清复明的一曲悲歌.参考网.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