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惠济桥

惠济桥

惠济桥(Huiji bridge),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桥村,地理坐标北纬34°53′、东经113°34′,横跨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历史上被称为汴河、贾鲁河等),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重要水工遗存。惠济桥曾是荥泽八景之一,有“地钟人文萃物华”之美誉。

惠济桥始建于隋唐,延续至宋元,历代多次重修。现存石桥为明代建筑,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惠济桥在嘉靖(年号)年间由官员张书基督工复修,以惠济行人之意将其取名为惠济桥。新中国成立后,惠济桥整体保存状况不佳。惠济桥后经“大跃进”“破四旧”两次大的破坏。2013年,郑州市文物部门对惠济桥本体进行维修加固。次年,惠济桥文物本体修缮保护项目工程竣工。2018年,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惠济桥的管理权移交至惠济区文化旅游局。

惠济桥是一座三孔拱券石桥,宽5米,东西长约40米。它采用木桩技术,石磙筑基,造型优美,结构合理,反映了元明时期中原桥梁建造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技价值。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段重要河道,通济渠郑州段成为郑州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后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惠济桥因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附属文化遗产。

名称由来

明朝嘉靖(年号)年间,官员张书基督工重新修复该桥,并取名为“惠济桥”,寓意为惠济行人和乡民。

历史沿革

惠济桥始建于隋唐,延续至宋元,历代多次重修,现存石桥为明代建筑。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部门根据惠济桥形状以及桥基底部的地层堆积情况分析,确定了现存的惠济桥应建于元末明初,已有600年左右的寿命了,其所在的古河道,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形成。对于文物部门的分析,现存惠济桥村的一通明代嘉靖(年号)戊戌年(1538年)的石碑,《重修龙岩寺归寂殿碑》可以佐证。碑文清晰地刻有“大明国河南开封府郑州荥泽县惠济桥”字样。碑文中还提到了,明朝初年,龙岩寺的旧址位于惠济桥旁边:“国朝初,我荥泽惠济桥艮维旧有寺一区,枕峙河浒,扁曰龙岩,相传古刹也。”碑文明确证明了明代初年已有惠济桥。

新中国成立后,惠济桥整体保存状况不佳。惠济桥后经“大跃进”“破四旧”两次大的破坏,桥的原貌黯然失色。从2011年开始,郑州市文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横跨大运河故道的惠济桥桥基进行了清理,并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惠济桥桥体做了维修加固和桥楼恢复。2013年,郑州市文物部门对惠济桥本体进行维修加固。次年,惠济桥文物本体修缮保护项目工程竣工。2018年,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惠济桥的管理权移交至惠济区文化旅游局。

建筑特征

建筑位置

惠济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桥村,地理坐标北纬34°53′、东经113°34′,横跨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历史上被称为贾鲁河、贾鲁河等)。惠济桥下的河段,正是汴河遗址段。

建筑结构

根据《乾隆荥泽县志》卷首中《荥泽八景》中《惠济长桥》图示,惠济桥为三孔拱桥,桥两侧各有6根望柱和6块石雕栏板,桥中孔券顶刻有狮兽面像,桥中孔券顶刻有狮兽面像,两端有壮观的桥楼。

材料与工艺

惠济桥为三孔青石拱桥,桥面长15m,宽5m,高度2.9m,桥面中部比两端高出0.2m。桥孔跨度中孔3.7m,拱高2.3m,通高5.4m;东边孔跨度3m,拱高1.8m,通高5m;西边孔宽2.8m,拱高1.9m,通高4.7m。拱券采用明代中原地区多用的纵联结构,为防止内、外券石分离,使其整体稳固,在拱北背上,内外券间施用勾石。桥墩结构为木钉为桩,上置石滚,再上用石条垒砌成分水金刚墙。金刚墙外侧砌分水尖。桥身撞券石共7层石条,顶部随桥面弧度铺砌1~3层石条。

桥面石横向铺砌。桥面遗留有东西向车辙两道,间距1.3m。车辙上宽0.1m,下宽0.06m,深0.13~0.15m。个别青石板上留有南北向车辙,当为后代翻修留下的证据。桥面两侧原有石栏杆,已毁,只留遗迹,南北两侧各有8个望柱卯口,望柱坐中,间距约1.4m。

桥雁翅有残空心砖、残石碑、石磙、不规则形的红岩石、青砖块等建筑用料,与桥基石连接交叉砌在一起,呈扇形在桥南北两侧向东西两侧敞开。桥下有桥墩4个,由琢制的青石板平砌,也个别的石磙和特制的如分水尖等石料,根据不同的位置分别采用不同的砌法,有的立砌,有的平立砌。在最西侧的桥基石下还有木桩地丁草。木桩地丁圆形直径10~15cm。上下竖立在桥基石下面,在桥基石底面的同一水平线上,还有用白灰夹黏土夯筑的硬面。

河道护坡用抗冲的石磙、石板、蓝砖和画像砖石等材料直接铺护在河岸坡面上,采用错缝方法砌成,从河道横断面看,护坡形状基本呈倒梯形,布置为长距离连续式,以控制石桥附近河流横向变形,具有防止河水顺流或回流淘刷河岸,避免堤岸崩塌等功能。

相关文化

民间传说

有说当地一名乞丐因受到大家的资助而成长、成才,高中状元之后修建了方便家乡居民的惠济桥;还有说法是一名书生到了这里贫困交加,受到这里人的好心资助才得以赴京赶考,成名后不忘报恩,修建了惠济桥。

文学作品

历史意义

2004年,惠济桥村所在的郑州市邙山区更名为惠济区,惠济桥功不可没。“惠”的字面意思为给人好处、受到的好处,如恩惠、受惠无穷等。同时“惠”又是常用的敬辞,如惠顾、惠临等体现了尊重、欢迎对方的语意。“济”在汉语中解释为对事情有益,富于成果、成效,还有形容人多之意,如人才济济、济济一堂等。“惠”“济”相连,寓意区域有“聚八方之恩泽,平等互惠;揽四海之贤才,和衷共济”的深刻含义。惠济桥村、惠济区皆由惠济桥衍生而来,正是惠济桥的价值与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后的结果,表达了人们对惠济桥的热爱、崇敬和自豪之情。总之,惠济桥是一座重要的古代石拱桥,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交通功能,现如今仍然蕴含巨大的价值,其艺术造型、传说故事等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如今,惠济桥每日接待旅游者前来休闲观光,文史研究专家也慕名而来。惠济桥的传说故事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段重要河道,通济渠郑州段成为郑州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后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惠济桥因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附属文化遗产。

相关事件

2021年6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申办城市评审会议当天在北京召开,宣布郑州获得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这是中部地区城市首次拿下中国花博会的举办权。根据郑州市申办花博会的陈述报告,第十一届中国花博会会址定在惠济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位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之间,是汇聚了“黄河文明”“运河文化”“中原历史”的文化核心区域;申办主题为“大河花正开、幸福满天下”,规划面积约3675亩,将采用大地艺术的设计手法,用国画中的月季写意画法描绘“一心一轴三区四团”的锦绣画卷。

相关评价

惠济桥,这座跨越时空的石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它不仅见证了古运河千年的发展变迁,也见证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大河网 评)

惠济桥既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上的珍贵遗存,也是古城郑州千年变迁的重要见证。(现代+ 评)

参考资料

“源”来如此丨1400多年前,隋炀帝南巡的龙舟曾从这里经过.百家号.2024-06-22

“知郑明理”——专家说郑105 郑州惠济桥——大运河上的沧桑石桥.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2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郑州惠济桥:古老商都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河南省文物局.2024-06-22

关于加强大运河郑州段惠济桥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建议的答复.郑州市政务公开.2024-06-22

国宝里的大运河|千年惠济桥讲述运河千秋.百家号.2024-06-22

我们的城市|郑州的桥,古典与现代的隔空对望.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2

大河之滨 百花盛开.百家号.2024-06-22

国宝里的大运河|千年惠济桥讲述运河千秋.华商网.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