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院前身地理系,创建于建校之初的 1902 年,始设时为史地科, 1937 年设置地理系,2009年10月更名为,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根据2017年3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下设6个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有专业教师75人。
历史沿革
1902年西北大学创立立时,始设时为史地科,
1937 年设置地理系,
1992 年顺应学科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原地理系更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
1996 年,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在原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生态环境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吸收化学、化工、管理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创立了新的交叉和应用型学科 —— 环境科学系,与城市与资源学系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
2009年10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成立,由此前的城市与资源学系、环境科学系合并而成。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城市与环境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职教师 75人,专职教师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21 人,博士生导师 11 人,已获博士学位者 20 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 5 人,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为 52% 。除此之外,系上聘请了刘昌明院士为双聘教授,选聘了陈宗兴、赵荣、李锐等学者为博(硕)士生导师。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系
王雷 庞国伟 王旭红 梁小英 黄昌 刘建红 张世强 王春梅 杨勤科 刘咏梅 杨联安 龙永清 谢元礼 赵牡丹 李天文城市规划系 范少言 赵思敏 刘健 权东计 刘科伟 吴欣 李建伟 惠怡安 何皙健 朱菁 贺建雄 王纬伟 沈丽娜 董欣环境科学系 黄华宇 赵发珠 姜彬 王森 王俊 张普 荀斌 张仁慧 曹世雄 朱志梅 陈海 白红英
环境工程系 张妍 李楠 宋进喜 杨方社 刁智俊 朱磊 韦安磊 李琦 李贺 梁丽华 朱晓丽 马俊杰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 李钢 黄晓军 刘晓琼 芮旸 李飞 张小文 胡敏 朱海霞 吴文恒 雷敏 李同昇
杨海娟 杨新军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 何毅 王宁练 邱海军 张玉柱 赵良菊 徐新文 刘波 刘闻 李书恒 何艳芬 刘康 刘万青
行政人员薛科社 张波 张哲 张潇 张蓁 任晓东 陈大年 王军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 自然地理与资源系
• 城乡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中心
• 陕西省地理学会
• 国土资源与区域规划系
• 环境科学系
• 环境工程系
• 城市规划系
• 综合仪器室
• 图书资料室
• 院教务办公室
• 环境工程实验室
•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系
• 校工会城市与环境学院分会
• 院团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 学院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
• 西安城市旅行社
• 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研究所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
• 本科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 本科专业:城乡规划(五年制)
• 本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本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
• 博士点:人文地理学
• 本科专业:环境科学
• 本科专业:环境工程
• 硕士点:环境工程
• 硕士点:区域经济学
• 硕士点:城市规划与设计
• 硕士点:环境科学
• 硕士点: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硕士点:自然地理学
• 硕士点:人文地理学
• 博士点:自然地理学
• 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重点学科
• 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
• 本学科以地球表面多种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系为对象,探索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以下几个研究方向:(1)黄土高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立足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人地矛盾突出的黄土高原地区,在黄土高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环境演变与灾害防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建设,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制与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成果。(2)环境变迁与生态修复:以地理学、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立足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在环境变化、典型生态系统响应、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河流健康与生态修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管理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3)“3S”技术与地球科学信息综合研究: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为基础,以多种时空尺度的现代地表过程为研究对象,将现代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科学与现代地表过程研究紧密结合,通过对地表要素与过程的表达和时空动态模拟,促进和强化地理科学的定量化和精确化,提高科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 我校地理学科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创建最早(1937年)的地理系科之一,基础雄厚。建国后,先后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国务院参事牛文元以及973首先科学家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崔鹏、王宁练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粉莉,刘文兆等一批著名学者和5000余名活跃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校地理学科立足陕西省,面向西部,注重地域特色,强调多学科联合,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地理学指导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赢得了良好声誉,2009年,我校地理学在全国参评的25个有地理学科的院校中整体水平排在第11位,在5个具有二级学科博士点单位中整体水平排第一名。
• 我校从事自然地理研究与教学的专职教师50余名,其中教授10余名,副教授20余名,博士学位获得者占到专职教师数的60%以上,同时还拥有专职实验人员10余名。
• 2006年以来,自然地理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各类规划设计和咨询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出版教材7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SCI检索论文20余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及科学技术奖励10余项。
目前,自然地理学科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荷兰、德国、意大利、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
长期以来,我校人文地理学科以现代人文-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系统科学和区域科学的理论方法,面向黄土高原和西北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形成了以下三个学科方向:(1)“经济地域系统演化与调控”--立足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的西北和黄土高原地区,在经济地域系统动态模拟的理论与方法、人地关系演化及其优化调控、聚落系统结构及其空间演化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西北文化景观与旅游开发”--在历史地理、文化景观、旅游开发与规划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在西北地区文化景观的历史谱系和地理格局、旅游开发中的文脉挖掘与整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独具特色;(3)“西北城市化进程的空间效应及其发展机制“--基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与社会文化特色,开展了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城镇发展与产业布局、城市化过程中的空间演变规律、城市规划模式与方法、城市形态变化与城乡边缘区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多年建设,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实力较强的学术团队之一。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6人,博士生导师7人,留学回国人员10人。人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学术团队充满活力。 200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各类规划设计和咨询项目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2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9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0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励20余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目前,人文地理学科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和我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人文地理学科为国家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国璋、傅角今、王成组、陈宗兴等一批著名学者先后执掌人文地理学科,培养了千余名活跃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目前,人文地理学科已培养了300余名硕士,20余名博士,他们大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其中20余人成为学术(学科)带头人。在校的100余名硕士生和20余名博士生成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生力军。
展望未来,我校人文地理学科将通过团队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条件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全力促进我校地理学的大发展。
教学建设
省级精品课程
生态学(双语)主讲:王俊
环境监测主讲: 李琦 王森
遥感原理与应用主讲: 张世强
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与综合实习基地建设主持人:王俊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设备设施
目前实验中心实验用房面积1180m,拥有超过5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400余台(件),实验室仪器总价值超过900万元。
实验中心主要软硬件设备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厌氧培养箱、倒置显微镜、大型彩色绘图仪、A0幅面扫描仪、普惠工作站、联想服务器、高档微机以及ArcGIS、MapGIS、SuperMAP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ERDAS、ENVI遥感图象处理软件、GeoWay数据采集软件、全数字测量系统、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等。实验数据有西安市SPOT影像(1990年、2000年、2009年)、宁强县SPOT5 影像、2005年延河流域遥感影像、太白山地区遥感影像、陕北地区部分样区的DLG数据等。
实验中心
城市与环境学院实验中心最早成立于1958建立,是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实验室。目前实验室拥有一支从事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实验教师25人,兼职实验教师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2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19人,学士10人。
实验室主要由生态环境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城市规划设计实验室等教学研究型实验室4个。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机房、遥感信息处理室、地理信息基础室等3个实验室,面积780 M;城市规划设计实验室包括城市规划室、建筑模型制作室、规划作品展评室、美术室、图档室等5个实验室,面积400 M;生态环境实验室包括生态与环境生物实验室、环境常规分析室、环境仪器分析室等3个实验室,面积150 M;环境工程实验室包括水、大气污染控制室2个实验室,面积260 M;,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1590M,教学仪器设备400余台(件),设备总价超900万元。
目前,中心承担课堂教学实验、上机,实践课程共103门,课堂实践、上机、实验学时共计1916学时。其中实践教学部分绝大多数在野外或其它场地进行。真正使用实验室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验、上机课程为68门,实验(包括上机实验、实践、演示、验证、设计)学时为1340个,实验(上机)个数为287个。
实验中心的以认真落实学校的发展战略,重点完成生态环境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设计实验室建设。通过建设,满足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资源等专业实验教学需要,成为陕西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同时满足环境学科和地理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大学生创新的发展要求,建成陕西省生态环境和工程重点实验室,积极创造条件,基本达到硕士人才培养对实验条件的要求。
实验中心的建设思路是为: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地方培养更多更好的实践应用型本科合格人才;围绕地理学科建设及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保密实验中心、野外实习基地等建设;对生态环境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已有专业实验室的改造,服务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等专业,满足课程实验教学和校内实习基地的要求。
馆藏资源
城市与环境学院图书资料室面积 200 余平方米,藏书约 2.4 万册,期刊种类约 100 种,共达 5000 余册,全部面向本系学生与教师开放,图书利用率很高。近三年图书资料的购置费用超过 10 万元。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杨勤科教授 面向土壤侵蚀评价的流域分布式坡长研究 410711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宋进喜教授 典型物理化学作用下河床渗透系数变化机理研究 510791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旭红副教授 不同地貌类型区的遥感图像信息容量的差异性研究 410712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梁小英副教授 生态脆弱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业景观格局的互动机理及模拟研究 409010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李书恒讲师 高邮湖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和大运河变迁的关系 409011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朱志梅副教授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壤驱动机制与植物的耐胁迫性研究 309101030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李同升教授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及其他地理模式研究 40871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朱志梅副教授 陕北地区沙漠化土壤驱动机制与植物的耐胁迫性研究 307006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宋进喜教授 区域性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动态分析及优化模式研究 50609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段汉明教授 西北主要城镇区域与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 506781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俊副教授 中国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研究 306101031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俊副教授 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适应演化机制—以榆中县为例 305000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赵牡丹副教授 基于DEM的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研究 40301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慧教授 中国新兴专门化开发区及其影响下的大都市区域空间重构-以中国西安为例 40310104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慧教授 开发区建设催化带动下的城市空间重构效应-以西安市为例 402710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杨新军教授 旅游空间演化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 40101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汤国安教授 数字高程模型不确定性及其对应用的影响 499710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宋进喜教授 渭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9ZX07212-002-0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水专项)
汤国安教授 多源空间信息数据挖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
杨联安副教授 抑制土壤风蚀对防治沙尘暴的作用 94005 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青年教师优选资助课题
李同升教授 流域PRED系统及其时空协同研究-以渭河流域为例 2006069700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 王俊副教授 旱作农田土壤CO2释放特征及调控机制 209123 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
杨联安副教授 中尺度土壤景观分析 教育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
宋进喜教授 渭河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陈海副教授 城乡交错区微观土地流转行为与宏观土地流转模式空间演化互动机制研究—以西安市市为例 10YJC790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李钢讲师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部季风区历史灾害群发期蝗灾动态与社会发展研究 10YJCZH06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杨联安副教授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土壤网格采样技术研究 10YJA910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曹明明教授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示范研究 2006k08-G1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社发攻关类项目
曹明明教授 陕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相关技术集成研究 2009K01-117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社发攻关类项目
曹明明教授 可持续性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 2004K09-G4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社发攻关类项目
马俊杰教授 陕南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和科技保障研究 2008K01-36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社发攻关类项目
张阳生教授 城镇化技术示范研究 2010K11-05-06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社发攻关
白红英教授 秦巴山区生态群落与生物种植资源调查 2007FY110800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
刘科伟教授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研究 2006KR79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
吴文恒讲师 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生活能源优化利用研究 2010JQ500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杨方社副教授 流域水沙响应下沙棘“柔性坝”的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 2010JQ500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范少言副教授 西安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合作领域研究 JI09003 2009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赵牡丹副教授 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研究 2007CB407203 973计划专题子课题
杨海娟副教授 陕南(汉中)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 2008GXS1D040-4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
部分著作
部分论文
李书恒 Evaluation of H₂O quality and 管理学 of Hongze Lake and Gaoyou Lake along the Grand Canal in Eastern China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1 176(1-4):373-384 1 王俊 Responses of soil water balance and precipitation storage efficiency to increase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winter wheat Plant and Soil 2011 Doi: 10.1007/s11104-011-0764-4 1
张普 Effect of plant life form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δD values of leaf wax n-alkanes and altitude along Mount Taibai, China Organic Geochemistry 2011 42(1):100-107 1
宋进喜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for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lower Weihe River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10 24(24):3547-2557 1
宋进喜 Variability of Streambed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ith Depth along the Elkhorn Riv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10): 992-999 1
宋进喜 Variation of specific yield with depth in an alluvial aquifer of the Platte River valley, US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0 25(2):185-193 1
宋进喜 Observation of Bioturbation and Hyporheic 熔剂 in Streambed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u0026 Engineering in China 2010 4(3): 340-348 1 王俊 Inorganic 磷 fractions and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in a calcareous soil receiving 21-years superphosphate application Pedosphere 2010 20(3): 304-310 1
王俊 Soil H₂O 动力学 and deep soil recharge in a record wet year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0 Doi:10.1016/j.agwat.2010.01.001 1
张普 A test of stable 碳 isotope record characteristics of phreatic and outcrop profile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0 227(1):75-80 1
宋进喜 Feasibility of grain-size analysi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streambed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9 375(3-4):428-437 1
韦安磊 Modeling of a permeate 熔剂 of cross-flow membrane filtration of colloidal 混悬剂: A wavelet network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3):395-406 1
李书恒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modern period from the record of Gaoyou Lake sediments, Jiangsu,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7 17(1):62-72 1
宋进喜 Effect of Hyporheic processes on streambed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7 Doi: 10.1029/2007GL029254 1
宋进喜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for the Wei River—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the 黄色 River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7 21(8):1066-1073 1
杨勤科 Improving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by reducing source 数据 errors and optimising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parameters: An example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地球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07 9(3):235-246 1
朱晓丽 Variations in Dominant 抗原 Determinants of Glutaraldehyde Polymerized Human, Bovine and Porcine Hemoglobin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 2007 35(5):518-532 1
刘咏梅 An applied research on remote sensing classific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3 13(4):395-399 1
汤国安 Simulation on slope uncertainty derived from DEMs at different resolution levels: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3 13(4):387-394 1
赵牡丹 A GIS-based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Yulin of northern Shaanx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2 12(2):171-176 1
汤国安 Evaluation on the accuracy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1 11(2):209-216 1
汤国安 The Impact of resolution on the accuracy of hydrologic 数据 derived from DEM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1 11(4):393-4
文化传统
会徽
研究生会徽
社团文化
我院第十届“城市风华”文化周开幕
我院举行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会
那难以忘却的记忆
——城市与环境学院“盛夏社会实践队”纪实
我院学生在西北大学““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中再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