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廉夫
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市,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今江西省高安市)人。生于刘恒九年庚午七月初十(公元前171年),文学秀才一等,官至上大夫,时年22岁。后因得罪权要,弃职精研玄学,入终南山数载,并遨游天涯。张廉夫来崂山区后,在今太清宫一带筑茅庵而居,开山垦田,自食其力,潜居修行。后回江西,居鬼谷山,又屡来崂山,云游东海诸名胜,虽年逾百岁,仍鹤发童颜,精神不衰,后不知所终。
人物生平
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西汉豫章郡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市)人。据崂山《太清宫志》记载,他当属西汉时栖居崂山方士,生于刘恒九年(公元前171年)。张廉夫是一位才子,曾入仕途,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在终南山修行数年,并云游名山大川,终成一代名道。
隐世高人给起名字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张廉夫的出生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原崂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孙守信曾追随张廉夫当年的足迹,耗时数年对张廉夫的生平进行研究,他在《崂山名道传奇》一书就记述了张廉夫不平凡的诞生。
西汉初年,江西瑞州有一户姓张的人家,虽算不上富贵之家,但一家四口男耕女织、父慈子孝,日子过得倒也殷实。但美中不足的是张家数代单传,细算下来儿媳田氏过门已有八年,却没能为张家生出个一男半女,愁得张老汉夫妇到处求医拜佛,希望能早点抱上孙子,延续张家的血脉。为此,田氏也总觉得愧对公婆,私下里也曾劝过丈夫再寻门亲事,别因为自己断了张家的香火。可这张小哥也是个重情义的人,说什么也不肯再娶,于是田氏就越发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并常常周济穷苦邻里、积德行善。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讨饭的老汉,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张老汉把他带回家,交谈中得知老人无依无靠,只能沿街乞讨,十分可怜。张老汉有意留下老人,但又怕让儿媳受累,没想到田氏毫无怨言,像伺候公婆一样服侍老人。老人虽是个讨饭的,但见多识广,经常给一家人讲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养生之道。一晃一年过去了,有一天一家人从田里回来发现老人不见了,只留下了两片竹简,上面写着:“善恶有报,祸福有主,谢赠膏丹,必做孕妇。来年生子,当令攻书,不求厚官,须称廉夫。”田氏仔细一看,竹简旁有个小布包,里面有一粒药丸。张老汉这才知道老人其实是位隐世高人,想到他一走,凡人必定追赶不上,全家人只有向空中行礼以表感谢了。
第二年,田氏果然生下一个儿子,依照高人的指点,张老汉给孙子取名廉夫,此后一家人更是节衣缩食供这个孩子读书。而张廉夫也不负众望,自小就天资不凡。
他曾当过上大夫
据孙守信介绍,西汉的教育,没有国家统一制定的教材,只是将汉代以前中国历史名人的事迹及著作作为研究学习的课程,其中最广泛的就是诸子百家及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来的不同学术流派著作或理论。到张廉夫上学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主要教材大都是黄(帝)老(子)学说,因此,把黄老的哲学理论推演到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的各个领域,就成了当时的风气。
刘启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22岁的张廉夫因为在哲学理论上成绩卓越,被汉景帝刘启重用,成为上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官员)。汉景帝看中张廉夫在学术方面的才能,于是将他安排在专门负责研究教育的部门,职责就是对黄老学说进行挖掘和推广。张廉夫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六年,对于此类学说也研究了六年,将中国国家图书馆里的相关书籍看了个遍,所以在理论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当时对玄学(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的研究相当普遍,宫廷中从皇帝到官员都以精于玄学为荣,而玄学中养生、修身的部分更是皇帝十分热衷的话题,于是官员们聚在一起也多是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以迎合皇帝的喜好。张廉夫作为一名才子,又专门负责此类工作,于是就成了皇帝经常提问的对象。虽说已经掌握了玄学的精义,但张廉夫对这些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的正确性仍有质疑,他又是个谨慎的人,表面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内心却难免心虚。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旦哪天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上出现了问题,犯下欺君之罪,后果可是不堪设想,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亲身去实践这些理论。
为求真理弃职入道
对于张廉夫弃职,一种常见的说法是说他得罪了权臣,为官不顺,所以才离开朝堂,入道修行;但也有人认为,一旦掌握了玄学的精义,自然对官场产生厌倦情绪,弃职入道是顺理成章的事。“张廉夫是为了验证所学的理论,才辞官进山修行的。”孙守信说。
于是,张廉夫向皇帝呈上奏章,表明了自己想要通过实践去验证玄学理论的正确性,刘启深表嘉许,于是恩准并说了些鼓励的话。就这样卸下上大夫官职的张廉夫,独自来到了离长安最近的终南山修道。终南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许多名人都曾在此修行,纵横家、教育家鬼谷子曾在这里讲学,教出了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四个弟子,最让张廉夫心动的是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也曾在终南山楼观台著书讲经。
张廉夫上山后,一路询问牧童、樵翁,了解山中修行人的情况,根据他们的指引,直向伏虎观寻去。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眼前出现一片茂密的古树丛,只见一位童颜鹤发、慈眉善目的老者端坐树下,正对弟子们讲道。张廉夫不敢打扰,驻足树后聆听老者对于生死与修行的看法,只觉茅塞顿开。后来讲完,老者转身请出了藏在树后的张廉夫,他连忙上前行礼:“晚辈此来是求师学道的,方才聆听仙音一段,已解多年盲学,足见道长乃真道人,还望仙师收留。”老者捋捋胡须笑道:“荣华富贵,客自俱有,少年捷足,已令世人羡慕,何必再入深山,受世人厌恶之苦?”原来老者早从张廉夫的语言穿着上将他的身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张廉夫钦佩之余将自己的经历如实道来,并说:“轻易可得的,必不可贵。倘若能够学得真道,再多艰难困苦也是值得的。”老者见他志向坚定,于是同意收他为徒。
就这样,张廉夫开始了在终南山的修炼,由于有先前多年的理论基础,在学道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比众师兄进步得都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吐故纳新”的功课。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张廉夫又先后在终南山上的降龙观和缚雀堂潜心修炼,完成了别人需要30年才能完成的学业。此时,张廉夫的内外修为已经达到上乘,于是结束深山修行。
崂山道教的“开山始祖”
张廉夫下山后,开始云游各地名山大川,以增长阅历见闻。一路上,他还利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治病救人,惩恶劝善,所到之处都留下美名。许多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更有一些受过救助的人自愿追随他。张廉夫将那些有家眷的人一一劝回,挑选了几个单身汉为弟子,并带着他们一路向东,于刘彻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来到崂山区(现太清宫风景区)。
师徒一行站在山脚下,背山面海,被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观所折服,见深山之阳,临海之滨,当下的太清宫处,山青水绿,天蓝云白,林木茂盛,鸟兽成群,景色幽雅,十分爱惜。便在此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号称“乐山居士”。并利用三年时间,率弟子们建起了“三官庵”,供奉天官、地官、水官;随后,建起了“三清殿”,供奉太清、玉清、上清神像,这便是崂山最早的一处人工道教修行场所。
师徒们在山中修行的同时,也为周围居民治病,没过多久,这座伽蓝便声名远播,引来不少修道者。渐渐的,初建的房舍已经不够住了,于是在张廉夫的带领下,大家又在三官庵的右侧新建了一组房舍,起名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三官庵和三清殿,两殿合名为太清宫。两殿比刘彻建明堂早了45年,是崂山道教的最早庙宇,因此,崂山道士尊称张廉夫为“开山始祖”。
开创崂山庙宇之后,张廉夫不满足于现状,委命弟子刘方清、赵冲虚、冯若修等继续庙事,自己便屡次南下北上,往来于九州大地道教庙宇之间。每次归来,都带回各道教庙宇的经典、经韵曲牌,充实崂山区的道教典籍,使崂山道教在各方面成为我国历史较早、内容丰富的斋醮科仪。
年过八十仍云游四方
有人说张廉夫在崂山道教的功绩不仅仅是开创庙宇,而在于他屡次南下北上,来往于中华大地的各处道教庙宇之间,推进了各地道教经书典籍、经韵曲牌的交流,充实了崂山的道教典籍,使崂山道教成为中国历史较早、内容丰富的道场。据载当时太清宫的道士已多达90余名,规模相当可观。
张廉夫85岁时,把庙事交给刘方清、赵冲虚、冯若修三位徒弟主持,自己则潜心修道、云游四方。这之后他多次来崂山区,以近百岁高龄往返大江南北,这在交通相当便利的现代都是不容易的,何况在2000多年前,没有极高的修为,没有健壮的体魄根本做不到。
据资料记载,张廉夫云游河间、太行山、豫西等地时,带回了一些树木、药材的种子,播撒在崂山道场周围。公元前82年,88岁高龄的张廉夫召集弟子们,告诉他们这一次要出发去闽、黔、滇等地,如果能回来就不再云游,如果回不来也不必挂念。而这位崂山“开山始祖”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他在云贵高原仙逝,也有人说他逝于江西鬼谷山三元宫。
学术思想
张廉夫认为,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是一种无限的存在。山之所以高,渊之所以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辰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源泉。万物自然而然的生成。在这一大环境下,如时,张廉夫先入终南山学道数年,得师真传后,便开始云游名山大川。道家对山水的观照与感悟是中原地区古人遐想揭露自然界秘密的一种尝试。道教代表神奇幻异的天真世界,主张信顺柔弱,躬耕而食,常于止足,归乎无名。即重返自然,因而逃循这个世界,回归自然。
张廉夫道行精深,谈玄讲道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夫元气之在天地也,周际充满,混沦无朕;万物之居气中也,通贯互涵,氤不离。人之呼吸常与气通,一息不调则病,呼吸不续则死,如鱼之不可去水也。正是如此,张廉夫年逾百龄,精神不衰,鹤发童颜,行走如常,结实健壮。
汉柏凌霄
在崂山区众多的道教庙宇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迄今已有2150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对太清宫进行过修,至今还一直保留着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这在国内的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
当下,三皇殿院内,有一株古柏高22米,胸围4米,树龄2100余年,与三官殿大门外的古柏,同是张廉夫创太清宫时所植。1979年邓小平游览崂山区时,仰观汉柏树冠遮天蔽日,拍拍树干说:“这个地方很好,单凭这么几棵大的古树,就可招引很多人,有条件安排开放,发展旅游业,崂山要把牌子打出去,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1982年,崂山风景区成为国家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