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镇
龙城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间岛和龙市中部,长白山东麓,海兰河上游和图们江支流红旗河流域。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为封禁地,后属南岗垦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和龙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属明新社;同年,改明新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更名和新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改为城关区;后并入和龙镇、富兴乡。
1984年7月,设龙城乡。
1993年7月,和龙镇河东、黎明、太阳、镇南、兴隆5村划入。
2000年,龙城、富兴2乡合并为龙城镇。
2003年,土山镇划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龙城镇下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里心镇、牛心、太平、泉水、龙新、新加坡元、兴隆、黎明、和南、合新、清湖、百里、青山、工农、富兴、大成、兴西、东南、和兴、源河、土山、官地、水南、五明;下设3个居民小组,13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龙城镇下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永安社区、牛心村、太平村、泉水村、和南村、合新村、新元村、清湖村、黎明村、百里村、青山村、富兴村、东南村、兴西村、兴隆村、工农村、大成村、土山村、官地村、水南村、五明村、和兴村、源河村、太阳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城镇地处和龙市中部,不咸山东麓,海兰河上游和图们江支流红旗河流域,东与福洞、南坪街道、崇善3镇接壤,南与崇善镇相连,西与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松江镇毗邻,北与八家子镇、西城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1727.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城镇地处长白山区,西南高,东北新干线低,自西南向东北斜展,属山区、半山区。
气候
龙城镇属中温带纪太年半湿润气候,大陆性季风明显,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5.6℃。
水文
龙城镇境内有马鹿沟河、红旗河、海兰河、牛心河。红旗河发源于境内峰岭山脉东麓,沿途有大小马鹿沟河汇入,于和龙市崇善镇汇入图们江。海兰河发源于境内甑峰岭山脉老岭老里克湖,流向东偏北,贯穿和龙市、龙井市,于延吉市小营满族乡双河屯汇入布尔哈通河。流域面积1726平方千米,均属于图们江流域,其中红旗河流域面积1140平方千米,占66%;海兰河流域面积586平方千米,占34%。河流总长度348千米,河网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龙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低温、霜冻、冰雹等。水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7月27—28日,全市遭百年一遇的大暴雨袭击,龙城镇是重灾区之一。
自然资源
龙城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铜、沙金、岩金、钨、铅、锌、煤、石英石、珍珠岩、滑石、矿泉水。野生植物主要有红松、兴安鱼鳞云杉、鱼鳞松、沙松、臭松、冷杉、樟子松、日本落叶松、赤松、水曲柳、黄菠萝等用材树,木通、日本南五味子、三叶五加、北苍术等中药材,蕨菜、紫萁、刺嫩芽等山野菜,林芝松茸、木耳、元磨等菌类。野生动物主要有繁花林蛇、黑熊、花鹿、马鹿、野猪、原麝、花母鸡、沙鸡、东北黑兔、蛤什蟆、蛇等。
人口
2011年末,龙城镇总人口24583人。总人口中,男性12354人,占50.3%;女性12229人,占49.7%。总人口中,以朝鲜族为主,达14569人,占59.3%;陈士修9811人,占39.9%;另有满、蒙古等少数民族,共203人,占0.8%。其中满族186人。2011年,龙城镇人口出生率6.88‰,人口死亡率8.79‰,人口自然增长率-1.9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人。
2017年末,龙城镇常住人口为14721人。
截至2018年末,龙城镇户籍人口有2189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龙城镇财政总收入958万元,比上年增长3%。人均财政收入386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5872元,比上年增长16%。
2018年,龙城镇有工业企业2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2011年,龙城镇农业总产值9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粮食作物以沈禾201、丰软占、世界大豆王1号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7万吨,其中玉米1.8万吨,豆类4000吨,油粘米414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紫苏、白瓜子、蔬菜、凉山马铃薯等。畜牧业以饲养黄荣灿、生猪、羊、家禽、兔为主。2011年,黄永玉饲养量17500头,年末存栏15146头;生猪饲养量45000头,年末存栏35404头;羊饲养量8500只,年末存栏6275只;家禽饲养量7000羽;兔饲养量3780只。2011年,生产肉类1250吨,禽蛋209吨,蜂蜜267吨,畜牧业总产值1930万元。
截至2011年末,龙城镇累计造林232.7万亩,林木覆盖率80.6%。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6825亩,产量414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产量4000吨。2011年,龙城镇有大中型拖拉机367台。
工业
2011年,龙城镇工业总产值76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3.6%。2011年,龙城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职工69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4.2%。
商业
2011年末,龙城镇有商业网点102个。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
金融业
2011年,龙城镇有金融机构开1家;各类存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7%;人均储蓄2419元,比上年增长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龙城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49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6所,在校生223人,专任教师1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4人,专任教师3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龙城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龙城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3个;各类图书室24个,藏书近4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0人。由7个村150人组建的集体舞表演队,参加了百年县庆集体舞表演。2011年,龙城镇有体育场地1个。5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常住人口的2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龙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卫生院3个,村卫生所24个;病床2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固定资产总值6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6800人次。
2011年,龙城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13.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5%;孕产妇死亡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龙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5户,人数920人,支出23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209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64人次,支出15.5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64户,人数1624人,支出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00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19人,支出44.03万元,比上年增长23.3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4人,支出20.58万元,比上年增长44.1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3%。敬老院1家,床位112张,收养98人。社区服务设施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服务站5个。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7万人。
交通运输
2011年,龙城镇有和龙至二道白河铁路通过境内,设有十里坪、枕头峰、和龙、官地站,日发运火车9列,其中客车2列。境内有和龙一级公路、和三省级公路、和长边疆公路、运材专用公路4条主要公路,境内总长300千米。日有134辆客运汽车途经境内,年客运量200万人次,年货运量50万吨。
地名由来
龙城镇原名环城乡,1984年7月,取“和龙”的“龙”字和“环城”的“城”字合并,得名“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