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河村
南果河村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往乡,地处往乡东南边,距勐往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不方便。东邻景洪市,南邻勐啊乡,西邻坝散村委会,北邻糯东村委会。辖一、三队、五队等5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有农户207户,乡村人口956人,其中农业人口950人,劳动力5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45人。
村情概况
全村国土面积2.29平方公里,海拔810米,年平均气温20.30℃,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合种植橡胶、玉米等农作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01.00亩(其中:田489.00亩,地1, 712.00亩),人均耕地2.54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113.00亩,其他面积118.2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207户通自来水。有20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46.3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8户(分别占总数的66.67%和37.68%)。
该村到乡道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77辆,摩托车10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67.00亩,有效灌溉率为34.15%。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还有1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2万元,占总收入的76.38%;畜牧业收入52万元,占总收入的15.1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50头,肉牛80头);林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 7.58%;工资性收入1.80万元,占总收入的0.52%。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 人(占劳动力的3.78%),在省内务工16人,到省外务工2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橡胶、玉米、工业大麻),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9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8.1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橡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橡胶、云麻产业,该村有 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人口卫生
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195户,乡村人口876人,其中男性458人,女性418人。其中农业人口871人,劳动力474人。该村以拉祜族为主(是拉族、哈尼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218人,拉祜族529人,其他民族12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农村医疗保险585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0平方米,该村距离乡卫生院23公里。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拥有教师2人,距离勐往乡中学23.00 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1人,其中小学生78人,中学生53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6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98.5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2008年末集体总收入0.21万元,有固定资产5.8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 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计划生育宣传和账务公开等。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2个,下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6人,少数民族党员26人,其中男党员23人、女党员3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5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20人。
人文地理
民族简介
南果河村委会共有5个自然村,乡村人口:971人;农户数:218人;男性:507人;女性:464人;少数民族:971人,其中(哈尼族:240人;拉祜族:674人,傣族33人:彝族24人)主要以拉祜族为主。“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甸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琴”。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
习俗
每逢节日或过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指挥的“三鸣炮”仪式献祭品后把祭品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得到“福分”。住房一般为竹木结构的楼房,是一种木桩斜顶子栏建筑。
拉祜族男子裹黑色头巾,穿无领大襟衫和裤管宽大的长裤。妇女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末端从背后垂及腰际,穿开岔很高的旗袍,衣领周围和岔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几何纹布块或条纹布条,沿衣领至开襟嵌有银饰。
若有客至,都要敬酒献茶。献茶时,一般第一碗主人喝,第二碗敬客人,以表示真诚,茶水中无毒,让客人放心。男女客人,即使是夫妇,借宿时也不能同住一室;
忌讳有:正月初一这一天,任何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许打骂狗,禁止杀狗,忌食狗肉。
婚俗
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恋和社交比较自由。婚嫁的当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破成两半,一半仍要带回;女方家的猪头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
食俗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玉米棒。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拉祜族日常喜欢将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
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嗜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节庆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有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
拉祜年 除夕晚上粑粑,大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小粑粑象征星星和五谷丰登,在农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让它们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村寨里宰牲畜,户主都要给各户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肉之说。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呀呀葫芦或抬竹筒,到山泉去抢新水,然后便开始正式过年,喝酒唱歌。一般过年都由初一到初五;初九到十一为小年夜。小年的活动内容基本与大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