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数学教研室(组),历经基础部、数学系、数理学院等发展历程,于2011年11月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
历史沿革
1960年,学院前身数学教研室(组)成立。藕舫楼
1996年,南京气象学院基础科学系微机实验室成立。
1999年,数学系纯粹数学教研室成立。
2003年,学校批准组建南京气象学院数学系应用数学实验室。
2007年,成立了面向全校多学科、多专业的“数学教育实验中心”。学风建设(2张)
2011年,“数学教育实验中心”批准成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11月,学院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3年,“数学教育实验中心”获批成为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建设点。
2017年9月,“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正式启动。
科学研究
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大学数学部、数学教育实验中心、空间天气研究所、流体动力学研究院等研究教学机构。
多个科研方向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曾获得诸如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NorbertGerbier-Mumm”奖、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颁发的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进步(课题)奖等等。近三年,主持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34项,主持省级项目20余项,承担企事业委托项目20多项,主持与主要参加“973”、“863”和气象行业专项等多项,科技经费超过2500万,主持多个系列性国际会议,主编相关国际学术期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40多篇,共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参编研究生教材5部。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1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空间天气研究所和多个校级实验室。
省级科研平台: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
科研成就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40余项,主持省级项目20余项,承担企事业委托项目20余项,主持与主要参加“973”、“863”和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课题多项,科技经费超过2500万;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学院获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NorbertGerbier-Mumm”奖、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颁发的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进步(课题)奖等多项荣誉。
合作交流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与美国佛蒙特大学、雷丁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等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3个系,有3个本科专业。
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学系
学科体系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1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空间天气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空间天气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统计
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数学
师资队伍
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教授18人(含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39人,全时非华裔专家1名。40岁以下教师100%实现博士化,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工作、学习、进修归国教师40多人。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对象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博导7人、硕导29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获得者、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5人次。另外,聘有海外全职“特聘教授”11人。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1个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有全时教职工100多人,其中教授17人、海外非全时教授12人、副教授39人,博导12人、硕导44人,45岁以下教师100%实现博士化,85%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教师队伍中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对象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另有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28人次。
人才培养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2个中国气象局共建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开设了大气科学数理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学术型培优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课程实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气象长望国际培优班)等特色班级。
中国气象局共建教学团队:科学与工程计算、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数学教育实验中心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出版教材20余部,参编研究生教材5部,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教学奖励30余项。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学生自2011年以来共获得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2011年获,全国唯一本科类“高教社”杯),一、二等奖52项;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2012年获),特等提名奖3项,一、二等奖86项;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25项。
现有纯粹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7个硕士点和大气科学之空间天气学博士点、硕士点,数学一级学科为国家气象局重点学科。
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课程实验班和应用数学长望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整体为“江苏省重点专业”。
承担了多项教育部、江苏省教改项目,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每年发表数十篇教学论文,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高校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等。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900余人。学院从严治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多位往届毕业生先后入选北京大学、南信大专家、或成为国内外知名教授、管理人员与实业家。目前,学院已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美国佛蒙特大学等国外高校签定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文化传统
院徽
院徽是以圆形为主体,外环是由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英文和中文组成,内环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徽
获得荣誉
数学建模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1年荣获了“高教社”杯、国家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六项,获美国数模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2012年获全国数模竞赛国家二等奖5项,获美国数学建模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6项;2013年获全国数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美国数学建模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2014年获全国数模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美国数学建模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领导团队
发展规划
学院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就空间天气学科建设和空间天气业务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学院重视实验室建设与行业合作,在海内外十多个企事业单位设立了实践实习基地,“数学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成为2013年全省唯一一个数学类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数学与信息联合创新科研平台”,2014年开始建设。
参考资料
中心简介.官网.2021-08-20
学院领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