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英文名: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NUIST)简称南信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同建设普通高等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始于1960年,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后校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正式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接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南京市江北新区校区、金牛湖产教融合园校区和滨江学院校区(2021年已独立转为公办高校),主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共设有24个学院,开设80个本科专业,并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000余名,全日制在校生约3683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73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230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03,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301-400,在2023年U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468。
历史沿革
创办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象管理的体制也由军队转到了地方,并成立了直属于国务院的中央(军委)气象局,同时对于气象方面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自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国家部署了完整的全国气象服务网,因此迫切的需要大量的气象方面的人才,但是,只有北京大学、山东海洋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大学有气象系,气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数量也远远达不到当时的需求。1959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几年以来,我国气象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气象台、站已经从解放初期的72个发展到一九五八年的2755个;绝大部分省和专区建立了气象台,各县建立了气象(候)站,各级气象管理机构也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为了弥补发展需求和人才供给方面的差距,中央气象局作为未建立知识对口院校的直属单位之一,响应国务院的方针,计划建立对口的直属高等院校。
前身时期
1954年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竺可桢先生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第一次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1959年,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主持相关会议,并提出对于学院的相关规划,次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复中央气象局“同意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将来学院独立后,南京大学仍保留一个气象系”,并计划开设天气与动力气象、大气物理、气候学和农业气象四个专业,1月31日正式启用由江苏省高教厅颁发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印信。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成立之后,经过三选校址,筹委会最终决定将院址选定在浦口区龙王山东北侧、盘城集(今盘城镇)以南地段,即今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址所在地。
1961年10月南京市浦口区盘城的校园初步建成,并在南京北郊盘城集的临时工棚里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建院初期没有现成的校舍,教师们曾借住在南京大学28号楼和南京市卢寺的禅房,师生边学习边建院,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他们自己动手搬砖头、运水泥、生活用水都需要用板车到几里外的大厂打水,“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成为了那时候的校风。
南京气象学院时期
1963年,教育部和中央气象局联合发文,同意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并表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工作已将近完成,该院所有学生将搬往新校址上课。1963年11月25-27日,南京气象学院首届党员大会召开。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任命书,任命党组成员、观象台台长罗漠任院长。
南京气象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来自于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的,因此专业设置和相关标准非常相似。为了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国际知名大学,在建校之初便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和教师,从1960年4月起,中央气象局干部处从局机关及所属观象台、气象科学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气候资料研究室、农业气象研究室以及北京气象学校等单位抽调领导干部、党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50余人来南京气象学院工作。他们包括朱和周、冯秀藻、王鹏飞、顾均禧等知名气象学家,以及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
1965年7月,南京气象学院首届毕业生136人完成了毕业分配。
“文革”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均受到了干扰和破坏,停止招生和上课长达六年之久。师生被要求进行野营拉练,并参加位于六合县建设公社、金湖农场的农业劳动。1970年开始,广大教职工响应中央气象局的号召与要求,克服重重困难重新开展教学工作,从2月20日举办第一期“天气预报训练班”开始,学校先后举办了“天气预报训练班”、“农业气象”、“雷达气象”、“农业气象情报分析”、“县级农业气候区划”、“雷达气象回波分析”等培训班34期,受培训的学员达到2720人次,满足了气象部门工作需求和对培训天气预报人员的要求。
197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专院校放暑假和招生工作的通知》及上级指示精神,南京气象学院在停止招生6年以后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首次恢复招生的只有气象专业,直到1976年才恢复了气候专业、农业气象专业和大气探测专业的招生。
发展时期
1975年,南京气象学院的师生参加昆仑山垭口南部的青藏铁路气象科考,同年,张江援等三位学生参加珠穆朗玛峰的科考活动,并三次登上海拔7007米的“珠峰”北坳。
1977年恢复高考后,次年被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南京气象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8月首届硕士研究生入学,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了保证教学科研条件、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南京气象学院利用两期世界银行贷款,先后引进了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的M-360R电子计算机、美国EEC公司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加拿大的人工气候箱等一系列进口科研设备。1986年民盟南京气象学院支部和九三学社南京气象学院小组依次成立。
1992年10月,南京气象学院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气象部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订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
1993年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
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起了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权体系。天气动力学、应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等4个学科被评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学校成为中国和世界气象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
1996年1月南京气象学院召开第六次党员大会,提出争取进入“211工程”,建设“有特色的全国一流大学”。
1998年,南京气象学院的师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截止到1999年,南京气象学院取得各类科研成果4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70多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奖70多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时期
截止到1999年,学校相继完成了新的教学楼、计算机楼,运动场、学生宿舍、新食堂、图书馆、家属楼以及职工宿舍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了教职工的教学和生活质量。2000年2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南京气象学院由直属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2002年创建独立学院——滨江学院,同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针对学院进行了相关调整,2007年7月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分别成立了传媒与艺术学院和大气物理学院,2011年成立了水文气象学院,同年11月数理学院被拆分为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2年成立海洋科学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6月,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国气象局签约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1月,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2014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签约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8月1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人员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校所协同、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1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
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入选成为首批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2019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的通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入选。2020年8月2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0年入选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成员。
2021年1月,获南京市“2020年创新名城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2021年,教育部发布2020年度数理和地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并获“优秀”。2021年1月,学校与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签约建立医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2021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示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结果,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顺利通过验收。2月,学校获“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2月25日,江苏省教育厅与江北新区签约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设有7个博士点,学科覆盖9个专业门类,是一所气象学科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2022年入选教育部第二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2年1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批工信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同月,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认定2021年度省工程研究中心的通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苏省气象局联合建设的江苏省智能气象探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3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月,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正式公布2021年度入会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成功入选。同月,在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中,学校的《大气科学学报》获“江苏省高校精品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阅江学刊》获“江苏省高校特色期刊”。2022年7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关于公布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等422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全国207所高校的42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4个专业通过认证,有效期六年(2022年1月至2027年12月)。
2022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甘政发〔2022〕39号)文件公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第二完成单位参与申报的《干旱灾害形成机制与风险特征及预测调控技术》成果荣获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月23日,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印发《关于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宇宙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学院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9月,学校管理工程学院碳中和与新能源政策团队成员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太阳能光伏农业减少碳排放和助力全球脱贫”(Using agrophotovoltaics to reduce 碳 emissions and global rural poverty),在线发表于《Cell》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上。10月,学校获批2022年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11月21日,学校获批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首批试点应用单位。11月2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是中国首家立足气象灾害领域的应急管理学院。
2022年12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睿科技联合研究院和微软创新学院同步揭牌,海康威视英才班举行开班仪式。12月26日,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共同发起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顺利完成线上发布。12月26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正式向社会公布了CTTI2022年度高校智库排行榜,学校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进入全国高校智库百强榜,排名第69名。
2023年4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太湖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时和吴中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校地企三方将在光谱检测、机器视觉、智能仪器等领域深化合作。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成立元宇宙联合实验室。10月23日,由教务处(藕舫学院)主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顺利举行。12月13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开展“青年会客厅”之保研学子学习经验分享交流会。
2024年3月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南通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3月2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召开2023级研究生德育辅导员座谈会。2024年3月2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喀什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在学科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加强互动合作,更好助力喀什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29日,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学院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工作,南京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一行来文学院调研交流。2024年4月24日,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院学生党支部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长望学院分别于4月21日以及4月27日晚举办“高数学舍”活动,邀请优秀学生向同学们讲解高数知识以及解题思路。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截至2023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设有24个,以及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沃特福德学院(中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80个本科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以上信息来源,统计截止于2024年5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截至2023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优势学科和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术学位博士授予点一览表
*表中信息统计截止于2024年5月
学术学位硕士授予点一览表
*表中信息来源,统计截止于2024年5月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一览表
*表中信息来自,统计截止到2024年5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科建设情况一览表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有国家杰青(含国防卓青)13人,教育部特聘(客座)教授3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20人,长江讲席学者6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B类领军人才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3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青年项目入选者13人,国家海外优青5人,教育部青年学者3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B类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优青9人,江苏双创人才、江苏特聘教授、“333工程”第二/三层次培养对象等省部级人才500余人。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入选江苏双创团队14个,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教学)团队11个,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3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8个,全国气象教学团队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获得“111计划”引智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级海外引才平台2个。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00余名,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6人、IAA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17人、省部级人才500余人。现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江苏省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50个。
*表中信息来自,统计截止到2023年12月。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开设了大气科学拔尖班、华为实验班、腾讯实验班、京东实验班、国科大联培班、奇安信英才班、海康威视英才班等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等。。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9个项目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校注重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团队作用,有省部级创新团队16个。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毕业班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超60%。学校位列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33位。2021-2024年,研究生省级以上竞赛获奖614项,其中,国家级获奖251项。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升学率(含出国)43.04%以上。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
对外合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等100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了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省—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高校;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沃特福德学院。学校还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江苏省人民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社会/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1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始于1960年,占地面积30712.03平方米,阅览室座位4700余席。截止到2023年3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约265万余册,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期刊996种,电子图书199万余种,电子期刊227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近60种。截止到2023年5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网站和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术语在线数据库、维普、超星等24个中文数据库,美国数学学会、美国气象学会、ACM、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Nature等32个外文数据库达成了合作。大气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期刊均有完整馆藏,并且拥有1951年以来全国和各地区大气科学类、水文气象类的资料和1956年以来的高空、地面历史天气图,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
该校图书馆构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局域网络,并采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管理,该图书馆的中英文网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检索馆藏文献、阅读和下载电子资源等服务。
学术期刊
200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阅江学刊》两个刊号获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阅江学刊》是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核心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2009年,原《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更名为《大气科学学报》,入选2014年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科研平台
截止到2023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有4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人文社科类省级以上科研基地一览表
理工类省部级科研机构一览表
学术成果
在科技创新方面,在“十三五”以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课题专题)201项、省部级项目363项,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特别是2014年姚克敏教授参与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荣获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全球环境变化职业中期奖、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奖项。2018年和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海外院士Klaus Fraedrich教授和Toshio Yamagata教授荣获江苏省海外专家的最高荣誉“江苏友谊奖”。除此以外,有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科学》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诸如大气学院的朱丰老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对大型火山喷发事件对ENSO的影响的评估与看法,邓洁淳副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关于北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AMV)和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形成的机制的相关成果。
在社科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2项、(人文社科类)省部级项目343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2020年12月,商学院老师王蒙蒙参与撰写的论文“EXPERIENCE BASE, STRATEGY‐BY‐DOING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在管理学国际最顶级的学术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
学校文化
校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训为:“明德格物,立己达人”。明德格物来源于《礼·大学》,取立德修身,笃学求是的含义:立己达人则是来自于《论语·雍也》,取自律自强,尽心尽责的含义。
图
校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徽,由上方的中文校名,下面的英文校名以及中间象征着地球的球形图案组成,地球的左上角为祥云,在右下角的数字是学校成立的时间“1960”。
校徽以地球作为主要标识代表着学校放眼全球的远大抱负,同时代表着学校拥有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宏伟胸襟。不闭合的光环和祥云则是敞开校园、迎接世界的开放姿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徽
校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风是“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
校歌
同心创辉煌
作词:集体创作
作曲:黄承箱
我们享有同一片蓝天,
我们拥有同一个校园。 这里有共同的青春年华,
这里有共同的师长同窗。 我们拥抱同一轮朝阳,
我们怀有同一个理想。 这里有共同的辛勤汗水,
这里有共同的歌声荡漾。
啊,艰苦朴素,勤奋好学,
明天的栋梁在这里成长。 人生的风帆在这里启航, 希望向未来,同心创辉煌, 同心创辉煌。
我们享有同一片蓝天,
我们拥有同一个校园。 这里有共同的青春年华,
这里有共同的师长同窗。 我们拥抱同一轮朝阳,
我们怀有同一个理想。 这里有共同的辛勤汗水,
这里有共同的歌声荡漾。
啊,人民重托,祖国召唤,
明天的栋梁在这里成长。 人生的风帆在这里启航, 希望向未来,同心创辉煌, 同心创辉煌。
校区情况
截止到2023年1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现有南京市江北新区校区和金牛湖产教融合园校区两个校区。
江北新区校区
江北新区校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具体地址为宁六路219号,截止到2023年3月,江北新区校区共有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18个学院。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校区
金牛湖产教融合园校区位于安徽省天长市,具体地址为金牛湖新区纵二路28号,截止到2023年3月,金牛湖产教融合园校区共有自动化学院、电信院、计算机学院、管工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等6个学院。
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具体地址为锡山大道333号,截止到2023年3月,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有环科院、自动化学院、电信院、计算机学院、管工学院、商学院、文学院等7个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信息来源,统计截止于2024年9月
历任领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历任领导一览表
*以上信息来源,统计截止于2024年4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历任党委书记一览表
*以上信息来源,统计截止于2024年5月
校友情况
学校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3年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301-400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3年U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468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0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03名。
所获荣誉
2014年12月15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阅江学刊》荣获江苏省直重点社科理论优秀期刊二等奖。
2018年1月3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大气科学学报》荣获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19年3月2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评为“2018年度优秀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2019年11月2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10月2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
2021年10月5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得2020年度南京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2年1月13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
2022年2月1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入选第二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22年5月1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大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入围“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2022年6月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2年11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南京市2022年度市级“园林式单位”。
2022年11月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三项全国一等奖。
2022年11月2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选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1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招生考试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2022年12月1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奖。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11
校庆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留学生管理人员公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5-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校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4-05-11
学校领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4-05-11
尚洪波已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陈海山已任校长.今日头条.2024-09-09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08
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2024-05-08
Search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U.S. News.2024-05-11
校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1
校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1
院系介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05-11
我校杰出校友刘征宇教授获Bert Bolin全球环境变化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颜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1
我校80级校友陈飞当选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士 ”.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05-11
17所高校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5-11
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5-11
学校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4-17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的函.教育部网站.2023-05-11
六十年筚路蓝缕 一甲子气象风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历程回顾与展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肩负使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甲子歌|甲子浩荡风光长——写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2
教育部正式批复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甲子歌|六十年筚路蓝缕 一甲子气象风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历程回顾与展望.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2
正式启用“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印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基本建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第一任院长罗漠由周恩来总理签署任命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名师云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教学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学生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科学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导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改革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科研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党群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学科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教学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条件保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导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学科建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回首甲子峥嵘 再展万千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60年发展历程回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0
2013年南京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省级)立项评审结果公示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2024-05-30
新疆生地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院.2024-05-30
我校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顺利通过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天际新闻网.2024-05-30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立.中国科学院.2023-05-12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5-30
大气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合作交流 推动双赢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24-05-30
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关于确定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通知 .教育部网站.2024-05-30
百度安全验证.百家号.2023-05-12
我校荣获南京市“2020年创新名城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并获优秀.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签约建立医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荣获“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江苏省教育厅与南京江北新区签约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147所高校入选.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2
我校获批工信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获批江苏省智能气象探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我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校史馆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三期刊入选省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新增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荣获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率先设立全国首个元宇宙工程系.澎湃新闻.2024-05-30
管工院碳中和与新能源政策团队研究成果在《Cell》合作期刊发表.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获批2022年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获批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首批试点应用单位.天际新闻网.2024-05-30
全国首家气象灾害领域应管学院揭牌成立 .腾讯网.2024-05-30
南信大软件学院正式成立 海康威视英才班开班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与多家单位共同发布《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进入全国高校智库百强榜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南信大苏州太湖研究院成立 .苏州新闻网.2024-05-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成立元宇宙联合实验室.同花顺财经.2024-05-30
我校举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0
自动化学院开展“青年会客厅”之保研学子学习经验分享交流会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与南通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天际新闻网.2024-05-30
软件学院召开2023级研究生德育辅导员座谈会.天际新闻网.2024-05-30
我校与喀什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南京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一行来文学院调研交流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生党支部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天际新闻网.2024-05-30
长望学院开展“长望学舍”学业交流活动.天际新闻网.2024-05-30
国家重点学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省优势学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博士学位授权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4-05-11
硕士学位授权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4-05-11
专业学位授权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4-05-11
省重点学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杰出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综合门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美国工程院院士黄锷教授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天际新闻网.2023-05-12
人才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2023-05-12
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发达国家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达国家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海外院士加盟 我校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迎来新院长.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武庆明院士为计软院师生讲学.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回归——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波兰科学院Zbigniew W. Kundzewicz院士加盟我校.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法国海洋外籍院士Yamagata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江苏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在南信大揭牌 南信大再添两位外籍院士.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新西兰皇家学院院士Geoffrey Austin教授受聘为我校非全时教授.天际新闻网.2023-05-12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苏才江加盟我校.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文学院驻校院士刘康教授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天际新闻网.2023-05-12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James C. McWilliams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天际新闻网.2023-05-12
美国工程院院士Eric Wood教授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水文院邀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an Cluckie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天际新闻网.2023-05-12
著名海洋、气候学家Toshio Yamagata受聘为南信大荣誉教授.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太平洋气候影响联合中心主任Francis Zwiers教授来访并开展学术交流.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欧洲科学院、芬兰科学院院士Moncef Gabbouj教授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师列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综合门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教师列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教育部人才支持计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学院获批人才项目清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人才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23-05-12
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 领军人才 青年拔尖人才 教学名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国家杰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师列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个人主页门户.2023-05-12
本科生培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我校10个专业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实验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科学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4-05-26
本馆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2024-05-11
中文数据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2023-05-12
期刊简介.中国知网.2023-05-12
期刊简介.大气科学报.2023-05-12
大气科学学报.中国知网.2023-05-12
期刊介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3-05-12
科研平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科学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05-12
我院姚克敏教授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我院非全时专家Klaus Fraedrich教授荣获“江苏友谊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23-05-12
我校海外院士Toshio Yamagata教授荣获2021年度“江苏友谊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朱丰教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我校邓洁淳副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我校教师在UTD 24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发表研究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校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章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江山如有待 峥嵘气象开.天际新闻网.2023-05-12
@NUISTers|蓝天、校园、朝阳、理想……《同心创辉煌》最新MV火热出炉~.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2
校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简章、目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无锡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历任领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2023-05-12
历任党政主要领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4-05-11
校友风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4-05-30
校友风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4-05-30
我校杰出校友金飞飞当选美国气象学会会士.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名师荟萃】77级校友、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的求学故事.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校友、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邢文革获评“央企楷模”.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校友吴国雄院士获陈嘉庚科学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许健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徐祥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潘剑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卞林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朱跃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张明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李旭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邢文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4-05-30
汪学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4-05-30
余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4-05-30
喜报!祝贺许映龙校友入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1
校友荟|王辉: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1
校友荟|高蒙:守望长空,逐梦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1
校友荟丨榜样!我校校友刘诗卉:以三尺讲台,揽见星辰大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1
部分优秀校友代表简介(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2024-05-30
部分优秀校友代表简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2024-05-30
我校召开2023迎新春校友座谈会.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校友企业艾瑞智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来校洽谈合作.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校友葛家齐获得2012年度中国企业创新优秀人物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朱云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2023-05-12
不忘初心,勇担社会责任——优秀校友李世涛采访实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05-30
校友荟丨王志强:光而不耀,静水流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1
校友荟|孙运启:逐浪开境,履践致远—他是奋斗路上的追梦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1
校友荟|聂佳彤:繁星何惧误流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05-31
2023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4-05
《阅江学刊》荣获江苏省直重点社科理论优秀期刊二等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大气科学学报》荣获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荣获“2018年度优秀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天际新闻网.2023-05-12
全国50强!南信大入选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荣获2020年度南京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荣获2022年省技术转移联盟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百度安全验证.百家号.2023-05-12
我校入选首批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荣获2022年度市级园林单位称号.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中荣获3项一等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荣获2022年度全省高校招生考试宣传工作 “突出贡献单位”.天际新闻网.2023-05-12
我校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奖”.天际新闻网.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