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科学
《快乐的科学》(德语: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英文:The Gay Science)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于1882年首次出版,1887年第二版出版,第二版相比于第一版添加了前言、第五卷、作为附录的组诗“自由鸟”王子之歌以及副标题“La gaya scienza”(即意大利语的“快乐的科学”)。本书在写作时间和思想内容上是尼采的《曙光》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两部著作之间的过渡。
《快乐的科学》由箴言式的五卷构成,首尾均是诗歌。尼采在本书中所关心和谈论的主题,以及他所采取的方式都表明了他心目中的哲学的本质和任务是成为“快乐的科学”。他的哲学的“科学”目的在于对“上帝死了”之后出现的与人们的人性和可能性有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重新阐释。同时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对于科学和艺术之间冲突的解决办法,对弗里德里希·尼采来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斗争已经走到了尽头:双方在“快乐的科学”中把自己展现成一个新的实体,科学家总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反之亦然。此外,尼采哲学的一些关键概念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首次出现,包括“上帝已死”和“永恒轮回”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永恒轮回的教师”琐罗亚斯德的形象也在本书结尾处首次露面。
《快乐的科学》对开启成熟时期的尼采思想,包括“权力意志”和“超人”等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利版编者后记中,吉奥尔吉·科利指出《快乐的科学》在弗里德里希·尼采一生中具有“中心地位”。本书对后世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象学等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本书箴言式的、非体系的、非推论的写作方式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写作。
书名释义
在中文世界,尼采的“快乐的科学”也经常被译为“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科学”翻译自德语 “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Wissenschaft”在现代德语中是指广义上的有序化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概论。“快乐的科学”这个观念,尼采的灵感来自普罗旺斯的快乐的科学与快乐的骑士(gai saber),gay简单说就是快乐、心情愉快、不一本正经。尼采希望将这部书写成一种新吟游诗人之歌,知识的教条不是第一位的,而首要的是去体现一种快乐的精神,像新吟游诗人一样轻松,向他们钟爱的对象唱起爱的歌曲,这是一种新的自由精神。
关于“快乐的科学”为何是“快乐的”,对此已经有两种代表性的解释。一是全集编者科利的说法,他认为在尼采《快乐的科学》一书中,艺术与科学合一了,这才是真正的“健康”。另一种解释是美国学者朗佩特的:他认为在《快乐的科学》中,弗里德里希·尼采成了“科学的辩护者”,尼采否定科学的统治权威,尤其反对笛卡尔主义的机械宇宙观,但他并非反所有科学,而是要以语文学(解释的艺术,强调可能性而非确定性)和心理学(对意识要素的批判,旨在理解内在世界,从而理解整个世界)来取代作为科学典范的物理学。根据这两种解释,孙周兴认为,尼采在《悲剧的诞生》和《不合时宜的考察》主张艺术高于理论(科学),在之后的《人性的,太人性的》和《曙光》中则因为讨厌和批判阿道夫·瓦格纳而开始轻视艺术,转向科学和启蒙哲学,而在《快乐的科学》中更进一步,达到一个新的境界——通向“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学说,也即尼采后期的科学(哲学体系)。
成书背景
思想背景
保罗·尼采所在的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在哲学上处于以黑格尔为首的古典唯心主义占统治的时期。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体系建立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当时的唯心主义利奥六世们认为感性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依据和自由的保障,感性相对于理性只是历史和逻辑发展的一个比较低级的环节。由此,感性、肉体的欲望、情感、意志等均被占统治地位的理性所压抑。
阿图尔·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具有颠覆性。叔本华以非理性的“意志”作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而真正意识到叔本华哲学意义的是保罗·尼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叔本华的“意志”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力量已经揭开了欧洲哲学中长期被掩盖着的非理性的、感性的、欲望的一面。保罗·尼采坚持了“意志”的根本原则并将其贯彻到底,他认为意志的本质是一种“力”,这种力意味着“创造”。尼采把这种意志叫作“权力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的哲学。
个人背景
青年时期的尼采极其崇拜阿图尔·叔本华,并且在其影响下在发现了古希腊人中“悲剧的诞生”的线索,这条线索在于“酒神”和“日神”的区别——这两个概念分别反映了作为意志的世界和作为表象的世界的思想。酒神与音乐相关,更为普遍地指向人性中的激情方面;而日神与视觉艺术相关,更为普遍地指向人类的规训和赋型原则。然而,《悲剧的诞生》的中心论点却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叔本华:古希腊人没有像叔本华那样以一种佛教徒式的否定来回应意志;相反,他们从艺术中获得慰藉,他们的生命强大而且欢愉。后来,保罗·尼采进一步发挥这一主题,认为人之力量在于其承受巨大苦难和创造性地应对巨大挑战的能力;他称这种能力为“酒神精神”。在《快乐的科学》中,酒神精神亦有所体现。
同时,尼采深受Apple Darwin的影响,但是他没有像他的很多同代人那样持有乐观主义并在进化理论中找到无限进步的许诺。相反,尼采认为达尔文否定人兽之间的肉体差异的学说可能会摧毁西方传统中人类的独有尊严,并且会有极为糟糕的历史结果。尼采试图挽回人类自身的尊严感,他追问自然主义的道德是否可能,也就是说,在超自然的裁断之外是否有人类价值的可能。
1879年,尼采从大学教席辞职,理由是健康不佳。此后的十年间,他生活在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地。1882年问世、1887年出版第二版的《快乐的科学》正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作者介绍
弗里德里希·威廉·保罗·尼采(奥地利公国: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利奥六世和古典语言学家、散文诗人、文化评论家和作曲家。其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论道德的谱系》《权力意志》等。
保罗·尼采于1844年10月出生在普鲁士王国萨克森公国州,其父是一个信奉路德教的乡村牧师,在尼采不到5岁时就去世了。阳信县实验中学毕业后,弗里德里希·尼采先后在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和语言学。因其才华出众,尼采在1869年被巴塞尔市大学聘为古典语言学教授,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主要生活在瑞士和意大利社会共和国。1879年,尼采因健康原因辞去巴塞尔大学的教席,35岁的他自此开始从事自由写作。这是尼采创作成果最多的时期。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神志失常。1900年8月,尼采在魏玛去世。
保罗·尼采的哲学对于整个西方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意味着要把传统基督教的道德这根支柱连根拔起。尼采宣告“上帝死了”和虚无主义的到来,而他也通过沙奎尔·奥尼尔哲学”“权力意志”“永恒轮回”等哲学思想为虚无主义的现代性危机提供了答案。尼采的哲学思想对20世纪上半叶时兴的存在主义和下半叶时兴的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存在主义所讲的自己设计自己、自己的抉择决定自己的存在,后现代主义所讲的“叙事被权力支配”“诠释由权力驱动”“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等,都能在保罗·尼采的著述中找到出处,但其“奴隶道德”“伟大政治”等思想也被批评为极端主义和暴力主义的代表。
内容概要
《快乐的科学》的第一版只有序诗和第一到第四卷,第二版则包括了前言、标题为《戏谑、计谋与复仇》的63首序诗、由箴言或警句构成的第一到第五卷以及作为附录的14首诗《“自由鸟”王子之歌》。其中第三卷篇幅较大,以简短的随笔形式行文。除第四卷和第五卷外,其余各卷均无副标题。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快乐的科学》是一个宽泛的哲学工程,它包括思考真理和知识、科学和逻辑、宗教和艺术、社会和文化现象、道德和价值,甚至还包括更普遍意义上的生活和世界。然而,其出发点和不断重复出现的主题是“人的生活及可能性”。对尼采来说,认识自己既困难又是可能的,也是最重要的。他相信研究人性是哲学的任务,他称之为“快乐的科学”或“快乐的哲学”。他的哲学的“科学”目的在于对“上帝死了”之后出现的与人们的人性和可能性有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全面的重新阐释。
在第一卷,弗里德里希·尼采明确了自己对人之本性的看法:他将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他认为,在人身上,自然的基本法则在强有力地运作着,即使处于更高级的自然也是如此。随后他转向去思考高级人性的某些标志,他认为,这种高级人性使得某些人超越并脱离了常人。在本卷中尼采广泛思考了各种各样的人类现象,反思了基本的人性以及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也反思了其中的那些非常异常和例外的变形形式。
第二卷以及第三卷的结尾部分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它们集中表明了弗里德里希·尼采如何理解日常生活诸多现象中的人性的普遍倾向。他以这种方式解释生活的普遍的表面特征,将之与对人性的更宽泛的“自然化的”解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尼采在这部分论及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艺术和思想问题。一方面,这些论述是尼采对社会的尖锐观察;另一方面,它们为尼采正在展开的对人类生活进行“自然化”的描述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它们都是基本人性的变体和表现形式。在第四卷中,尼采对更高人性的可能性的关注成为了中心。
在本书的第三卷和第五卷中,“上帝已死”乃是保罗·尼采首次明确论及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其他卷中也隐约可见。上帝已死,其意义远远不止表明基督教和普通宗教信仰的幻灭,还表明那不能再以永恒物质和神学原则为基础的物理学和玄学的死亡。尼采认为,上帝之死反而是促成人性解放的前提。上帝已死,过去承袭的原则与价值体系也随之失去效力,此乃一种胜利和痛苦并存的意识,从这种意识里人滋生一种观念,即必须植入新思想,以便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混乱无序的废墟中应运而生。
在研究人性的核心主题之下,艺术也是本书的重要话题之一。在弗里德里希·尼采看来,艺术家最有可能与“快乐的科学”这一观念相吻合,因为他们拥有对表层,亦即对虚伪、谎言和掩饰的感知理解能力。然而在尼采看来,艺术也有其阴暗面,艺术家们常常面临着逢场作戏的诱惑,为了装腔作势和获得社会影响而大事炒作。于是,德国音乐和浪漫主义文学等成了尼采批判的对象。尼采指出,为了不至于丢失自由,人们需要狂妄的、轻飘的、舞蹈的、揄的、幼稚的和快乐的艺术。而只有在“快乐的科学”之中,艺术和科学的冲突才不复存在,艺术家同时是科学家、科学家亦是艺术家,二者均成为“快乐的”。
“价值重估”在保罗·尼采早期著作里已露端倪,在此书中又扩至新的范围,包括对爱情血统学的批判,对认识自我的戒律提出质疑,对迄今被视为毫无价值的种种个性予以重估和高估等等。第五卷中还涉及到几个与重估一切价值相联系的主题,包括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问题。
也正是在本书的第四卷末尾,尼采哲学的关键概念“永恒轮回”第一次得到表述。尼采不再把个人的意志同普遍原则相联系,个人的行为原则是遵循所面临的事物不断重复的这种强制。行为者不是为当下,而是为永恒行事;他不是遵循法律和社会的效力,而是遵循自我轮回,由此而产生每一时刻那沉重的自我责任感。
重要概念
永恒轮回 (Eternal Return)
永恒轮回(德语原文:Ewige Wiederkehre)是尼采哲学的核心术语,指的是有限的同一事物在永恒的时间中不断重复。
弗里德里希·尼采最早是在《快乐的科学》的第341节中讲到了永恒轮回的学说。通过永恒轮回,尼采提出了一种超历史的和非历史的时间性,这种时间性就是“瞬间”或“当下”。这种时间性既是流逝的和生成的,也是当下的瞬间就可以达到永恒的。这种时间性是克服了基督教的时间性和现代历史主义的时间性之后的新生命的时间性。从永恒轮回的字面上来看,只有有限的存在才会永恒轮回,而无限的存在则会自足不动。因此,永恒轮回实际上乃是有限的同一事物的不断重复。但每一次轮回不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是事物自身的自我创生和不断选择的过程。因为,正是在同一事物的永恒轮回之中,人们可以看到生命本身的自我存在和价值,整个自然处于一个各安其位的等级秩序之中,没有外在于自身的价值、意义和目的。可见,保罗·尼采提出“永恒轮回”学说是要克服由柏拉图主义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现代历史主义所导致的西方虚无主义危机。
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
权力意志(德语原文:Wille zur Macht)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在保罗·尼采的哲学中,“权力意志”意味着追求更强有力的生命的意志,它是生命维持和发展自身的意志,是一切生命的创造性力量。尼采的权力意志的哲学是针对整个欧洲的虚无主义所提出的一种矫正性和治疗性的哲学。
“权力意志”代表了保罗·尼采晚期成熟思想,这一概念在《快乐的科学》第349节中已明确出现。在本书中,尼采指出全部生命的目的都是为了增长和扩张,都是为了权力,权力意志就是生命意志。“权力意志”和同样在本书中出现的“永恒轮回”,以及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的“超人”学说不是三个学说,而是一个学说的不同侧面。“超人”学说其实质内容就是“权力意志”学说,超人就是拥有权力意志、自我克服的人。“永恒轮回”学说则是权力意志学说的深化。如果说一切都是权力意志的结果的话,那么,很容易导致一切都注定要毁灭、消失和无意义的虚无主义的后果。然而,只有以权力意志去肯定一切意义或价值都是权力意志的创造,肯定并不存在一个超验的目标或永恒的意义,那么,权力意志就肯定了生命自身,肯定了大地的意义,肯定了人在这个尘世上的生活。当生命不能以权力意志肯定自身的生命的时候,生命就注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而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以权力意志肯定有限存在的永恒轮回,生命才能不断地克服和超越自身,从动物向超人提升。可见,保罗·尼采以权力意志学说克服了从历史主义去理解永恒轮回所导致的虚无主义。
上帝已死(God's Death)
“上帝已死”(奥地利公国原文:Gott ist tot)是尼采哲学中流传最广泛的一句话。这句话并没有说基督教的上帝不存在,而是说他已经死了,而且现代人是谋杀上帝的杀手。
尼采最早在《快乐的科学》的第三部第125节中借着一个疯子之口喊出了“上帝死了”,这个疯子说,是“我们”(即现代人)杀死了他。尼采所说的“上帝之死”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断言,而是一种对欧洲处境的激进的历史主义的分析。“上帝之死”是弗里德里希·尼采对欧洲虚无主义的判断。尼采的话“上帝之死”首先要表述的就是基督教信仰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情况,“上帝之死”即是说上帝连同整个基督教的文化,连同整个西方对最高价值的规定,都已经不再被西方人所信仰和信任了。尼采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欧洲虚无主义”。
成书版本
学术价值与影响
《快乐的科学》对开启后期尼采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书中,关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冲突,尼采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他在一个被美化的领域里把艺术和科学、快乐和知识引向共存。
同时,还可以看到尼采反对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二分的意识研究,他批判了传统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反对本质主义的观念构成方式,对后世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象学等均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外,在尼采关于意识和心理现象的细致而丰富的描述中,经常透露出一些天才般的洞见,在不少问题上先行开启了意识现象学和现象学心理学的题域和路径。尼采在本书中已经触及现象学所讨论的意向性意识结构、意向行为的分析等课题,替现象学家们做了先期的准备工作。
写作特色
箴言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快乐的科学》采用箴言/格言(Aphorismus)式写作,它超越科学和艺术,又将两者合一,构成一种“快乐的科学”。中文版译者孙周兴把Aphorismus 译为“箴言”,因为“箴言”是以告诫规劝为重的语句,同时“箴”也有“纠谬”之义,可以表达出尼采对传统哲学、科学的批判与纠正。尼采以箴言形式来反对体系哲学的写作方式,并且明确主张:体系哲学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尼采之前的欧洲也有使用箴言形式写作的传统,比如法国的米歇尔·德·蒙田和帕斯卡尔,德国的哈曼和利希滕贝格等均有富含哲理的箴言集传世。弗里德里希·尼采之后,非体系性或者非推论式的哲学写作方式已成大势,比如后期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和后期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哲学研究》均采取了非体系、非推论式的哲学写作方式。
诗歌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的首尾用诗歌框住中间的格言、警句等内容。序诗以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歌剧《戏谑、计谋与复仇》为标题,开篇的序诗首先是以爽朗而严肃的态度探讨那些不仅需要戏谑和计谋,而且也需要勇气和果敢加以处置的事物:艺术和知识,人间和宇宙,幸福和勇气。书末的《“自由鸟”王子之歌》的抒情性则是多义的,这与《戏谑、计谋与复仇》那些诗的警句特点形成鲜明对照。其中“鸟”的形象起到了点题的作用:鸟象征摆脱束缚的轻盈灵动,又表现对广袤空间的占领。与此相契合的是诗中信天翁科那激情的“爱的表白”,为了继续奋翮高翔,它无惧风暴和恶劣气候。
评价
保罗·尼采全集的编者吉奥尔吉·科利认为,《快乐的科学》在尼采一生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尼采表达哲学的最成功的尝试。但此书刚出版时,尼采的友人们包括雅各布.布克哈特、海伦·凯勒等人物,都对之作了消极的评价。
著名尼采专家,美籍德裔学者瓦尔特·考夫曼认为,《快乐的科学》具有论战的弦外之音,它意味着“反德国、反学者派头、反学院”。
美国哲学家夏哈特认为,《快乐的科学》在内容与连续性意义上已经迈出了前两本著作的范围,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展现了以前作品从未出现的清晰性。他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开朗,甚至是乐观主义的。
德国当代学者萨弗兰斯基认为在弗里德里希·尼采《快乐的科学》中包含着一种“现象学”。在《快乐的科学》第五卷第354节“论‘种类的天赋’”中,尼采使用了“现象论/现象主义”(Phaenomenologismus)一词,萨弗兰斯基高度重视这节文字,称赞它“内容如此丰富,足以让人写出多本书”。
名言
是的!我知道我来自哪里!就像火焰一样不知餍足灼烧自己,折磨自己。我抓住的一切全都变成光明,我丢弃的一切全都变成灰烬:我是火焰,毫无疑问!
意愿自由的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身成为自由的,自由是不会作为神奇赠礼掉到任何人的怀抱里的。
上帝死了:但依照人类的方式,也许历经几千年之久,还会有山洞来展示上帝的幽灵。——而我们——我们还必须战胜上帝的幽灵!
大胜以后。——一场大胜以后最好的事体,莫过于它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我为何不能也失败一回呢?”——他自言自语:“现在我可是有足够的本钱了”。
什么造就英雄?——同时面对自己至深的痛苦与至高的希望。
你相信什么?——我相信:一切事物的价值都必须得到重新规定。
你的良心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最强大的魔力:有一块用金子编织的美的可能性的面纱笼罩着生命,蕴含预兆、反抗、羞怯、嘲讽、同情、诱惑。是的,生活就是一个女人!
参考资料
欢悦的智慧.豆瓣读书.2024-03-23
尼采的《快乐的科学》.众园.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