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
梵呗(参见鱼山梵呗)就是和尚念经的声音;是中国佛教音乐原声的特称;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梵呗简介
梵呗是佛教徒(确切地说是指出家人比丘、比丘尼)举行宗教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诵、供养、止断、赞叹的音声修行法门。包括赞呗、念唱,即和尚念经说法的声音。
梵,是印地语“清净”的意思。呗,是印度语“呗匿”的略称,义为赞颂或歌咏。梵呗与梵乐、佛曲、佛乐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不能等同音乐。一般佛曲不能称梵呗。
当代梵呗圣僧 法振老和尚 开示道:梵呗是梵呗是佛教之圣乐。
“鱼山梵呗”----我国最早梵呗
中原地区最早的汉传梵呗是由曹植曹植的鱼山梵呗开始的(唐密和显教)。“三国曹叡太和四年(公元230),陈思王曹植游鱼山,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太子瑞应本起》始著《太子颂》(今浴佛赞)而“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传为后式有六契的“鱼山梵”或“鱼山呗”,后世简称“梵呗”,现全称“鱼山梵呗”。属印度声明学的中国汉化念经体系,也是解决汉梵“单奇”、“重复”唱诵的体系,是中国化梵呗标准原声的简称。历史以来鱼山成为正宗梵呗标准的代名词。
鱼山梵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曹植曹植始创梵呗,支谦、康僧会、觅历、帛法桥、支昙钥、昙迁、僧辩、慧忍、萧子良、萧衍等
僧俗名家陆续发展和提倡梵呗,开始尝试进一步用中国民间乐曲另创新声改编佛曲,使古印度的声明音乐逐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梵呗从此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兴盛至今。古之“佛曲”、今之“佛教音乐”均由梵呗发展而来。故历史上尊称曹植为中国佛教音乐创始人——梵呗始祖。天宝年间(804—850),日僧空海、圆仁等大师将梵呗请至日本大原生根,谓之“鱼山声明”。真鉴大师请至韩国,称之“鱼山”。故鱼山成为中国化佛教梵呗标准“丛林腔”的代名词。流失千年至今,经肩负传承使命的梵呗高僧永悟禅师正本清源,传承重辉,2008年6月成功申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全称“鱼山梵呗”。
梵呗注册徽标说明
佛光普照的“花开见佛”是以两片碧绿的“莲叶”捧起敲打着净化人心的木鱼、放出奇异彩虹的五明圆满“佛光”瑞相,光环上,显现映出“南无阿弥陀佛”五线谱的音韵。音符倒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差翅亚目立上头”的一番风味;整体构成一尊如意莲花“佛光普照”的吉祥“禅定坐佛”,象征佛陀“宣说神咒”的梵呗,响彻净化整个宇宙的真理,正是包涵“一日一月一世界,一花一声一大日如来”之境界。清净智慧、吉祥圆满,梵呗“花开见佛”见闻者当受持熄灭万缘,清净身、口、意、三业,智慧圆满。以莲叶,木鱼,佛光构成吉祥如意,佛光圆满的花开见佛禅定图。声光一体,可谓是珠联璧合,浑然天成。寓意深妙,智慧之智,耐人寻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梵呗传承人释永悟法师设计)。
梵呗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
梵呗商标注册的目的,是保护梵呗文化原生态的内涵传承,不容商业化,扭曲、亵渎、添加时代气息的破坏。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山东梵呗寺为“鱼山梵呗”项目保护单位的资格。
梵呗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胡呗”传入中国
自佛教传入至三国时,来自印度、西域的一些高僧在汉地传播、翻译佛经的同 时,也带来了印度、西域的佛教音乐。
月氏人支谦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制成《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康僧会亦曾制此曲,又传《泥呗声》。
此外,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的帛尸黎密多罗也是西域人;月氏人支县南“裁制新声,梵响清美”,传“六言梵呗”于后世。“原夫经震旦大学,夹译汉庭。北则些(法)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康)僧会,扬曲韵以讽通。”(宋赞宁《宋高僧传》)他们所传梵四,应该是西域风格的佛曲。然而,这些异国风味的“胡呗”并没有广泛流传开来。
陈思王鱼山始创梵呗
我国最早创作梵呗的是曹魏时代曹植曹植,他尝游鱼山(一作渔山,今山东阿县境),闻空中有一种梵响,清扬哀婉,细听良久,深有所悟,乃摹其音节,根据《瑞应本起经》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
其所制梵呗凡有六章,即是后世所传《鱼山梵》(亦称《鱼山呗》见《法苑珠林》)。”。[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三十六载曰:“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人讽诵,咸宪章焉,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生动心,独听良久,而侍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悟法应,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
谢安“寓居会稽郡,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之遁游处,出则渔戈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由此看来“曹植游鱼山,闻岩谷水声写之,制梵呗之谱,当为东土梵呗之始”。慧皎《高僧传。十三经诗论》载曰:“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又云:“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南音,五众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始著太子颂及颂等。因为之制声,吐纳抑扬,并法神授,今之皇皇顾惟,盖其风烈也。”
梵呗种类
《高僧传》卷十三曰:「自大教东流,乃译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语以咏梵语,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中国佛教音乐,最初起源于曹植曹植的「鱼山梵呗」。后又有支谦制作的「连句梵呗」。其余有康僧会造「泥洹梵呗」,帛尸梨窟多罗造的「高声梵呗」,支昙所作「六言梵呗」。
(一)鱼山梵呗
产生于曹叡太和四年(230年),作者曹植,字子建,曹操第四子,十岁善文艺,私制转七声。擅长诗赋文章,是「建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既精通音律又善于论著,喜欢读佛经。据《历代三宝记》卷五载:他曾参加以月支人支谦为首的《太子瑞应本起经》的翻译工作。渔山,又叫吾山,在山东东阿县西八里。曹植于太和三年被封为东阿王,相传他游览境内的渔山时,听到岩洞内有梵音的歌唱,便拟写音调。删治《太子瑞应本起》始著《太子颂》,后人因曲调产生于渔山,故称之为「渔山梵呗」。《法华玄赞》卷四曰:「陈思王登渔山,闻岩诵经,清婉遒亮,远俗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又《高僧传》卷十三曰:「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音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渔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中四十二契,便是四十二个曲调联奏。这种「渔山梵呗」已经出现与印度佛曲相异的形式,产生了中原地区化的趋势。是中国汉化梵呗标准的原声,属印度声明学的中国汉化念经方式,这种解决汉梵单奇、重复唱诵的体系叫梵呗,也叫鱼山梵呗。
(二)赞菩萨连句梵呗
简称「连句梵呗」,是支谦所作。支谦名越,号恭明,祖先是后刘宏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从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梵语,后又学梵书。「连句梵呗」制作时间与「渔山梵呗」时间相近,制于三国之吴。支谦初往洛阳市,刘协末年避乱江南,授孙权。此人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图谶,阴阳五行、音律、文学等,人称「智囊」。自黄武元年(222年)开始,到建兴二年(253年),三十年间主要从事译经活动。在此期间,又据《无量寿经》和《中本起经》的内容制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流行于江南一带。他这一创作对梵呗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泥洹梵呗
是继前两种梵呗出现后第三次出现的梵呗,是由康居国康僧会在苏州古城建康传授的。因为内容出自《泥洹经》而得名。康僧会世居天竺,随父经商至中原地区,后出家为僧,于吴赤乌十年(247年)至建兴(建康),主要从事译经工作。《高僧传》卷一曰:泥洹梵呗「清靡哀亮,一代模式。」
(四)高声梵呗
是西晋末年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罗来中国后一直住在建康的建初寺。此人性情孤傲,不学晋语。「曾作胡呗三契,梵音凌云,次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改,既而挥涕收泪,神气自若。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于今。」觅历遂成为当时江南梵呗高僧。「高声梵呗」的名称既不标志着内容和题材,又不标志体裁和形式,而表示这种梵呗的声腔特点。
(五)六言梵呗
是东晋时月支国支昙龠所作。支昙龠初住(苏州市)虎丘山,司马曜初,住建业建初寺,特檀声法转读,后造「六言梵呗」,流行于当时。《高僧传》卷十三月载支昙龠「善转读,曾梦天神授其声法,觉因裁制新声,梵音清靡,四飞却转,反折还弄,虽复东阿县先变,康会后造,始终循环,未有如龠之妙,后进传罗,莫匪其法,所制六言梵呗,传声于今后。」「六言梵呗」被后世的「清规」和《禅门日诵》采用和著录。
中原地区的梵呗在初创时期,梵呗的作者及传授人中,除曹植之外,其余皆为西域人,他们都精通并使用梵语梵语,因为古代的西域各国,大多使用梵文梵语,祇有呗调在传授时或制作时需要变为汉语,而音律曲调无一不是梵音,都不会使用中国的音律与曲调。所谓音律与曲调的梵汉区别,祇是制作方法上的某些区别。
印度原来统称歌咏十二部经,不管长行,偈颂都谓之呗「天竺风俗,凡是歌咏法言,皆为呗。到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南音,王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梵呗传来中国后,将歌咏长行别开为转读,呗专指歌咏赞偈而言,所以也叫赞呗。如慧皎所说:「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种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后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又《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呗赞篇》,道世曰:「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给音,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名异实同。是故经言:以微妙音声赞同于佛德,斯之谓也。
梵呗发展史
曹魏特点
曹植将音乐旋律与偈诗梵语的音韵与汉字发音的高低相配合,使得佛经在唱诵时天衣无缝,“贵在声文两得”。采取以梵语发音为基础,与新制偈颂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用梵音咏汉语“偈迫音繁”;以汉曲讽梵文偈颂,“韵短而辞长”的问题。
有了曹植的经验,历代僧人们便开始尝试着进一步用中原地区民间乐曲改编佛曲或另创新曲,使古印度的梵呗音乐逐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梵呗从此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
其后支谦、康僧会、觅历等高僧结合当时中国民间音乐以及正统文学开创和初步形成了中国佛教音乐体系——中国梵呗。六朝的齐梁时代,佛教徒开始吸取民间文艺形式(如“转读”“唱导”等)。此时是我国梵呗发展的重要时期。《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卷七七八年)载有齐王融《法寿乐歌》十二首,每首均五言八句,内容歌颂释迦一生事迹,从其歌辞体制来看,无疑是用这种华声梵呗来歌唱的。
隋唐时期
隋唐时代,佛教不仅盛行俗讲音乐(讲唱经文及佛教故事),而且由 于西域交通的发展,西域方面的梵呗也渐渐传入汉地。此外还有从其他佛教国家传入的佛曲梵呗,有些梵呗还为朝廷乐府所用,所有这些都对中国梵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梵呗从此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陈旸《乐书》卷159载“胡曲调”,记录唐朝乐府所采用的梵呗就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日光明佛曲》《大威德佛曲》《如来藏佛曲》《释迦牟尼佛曲》《烧香佛曲》《十地佛曲》《观音佛曲》等26曲。现存的唐代佛教歌赞资料有善导《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和法照撰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咯法事仪赞》。所用曲调当仍是梵呗声调,唐代流行的变文也是梵呗的音韵。敦煌市经卷所载唐代佛曲就有《悉昙颂》《五更转》《十二时》等多种音调。
总之,历经述认曹植为祖的帛法桥、支昙钥、昙迁、僧辩、慧忍、萧子良、萧衍等僧俗名家将梵呗传承发展光大。称为梵呗体系,形成四种念诵方法的次第:一、音声念诵,即发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禅定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也是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我国器乐演奏的形式非常盛行,佛教也较多地采用了这一通俗的形式来供养佛菩萨,并以此来接近民众,以此来接收更多的佛教信徒。同时也大量吸取了南北民间曲调和曲牌,各地寺院相继产生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梵呗。由梵呗音声念诵、宗教仪轨流变的佛曲产生,但主要分南北之别,佛乐史上颇有影响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一书,就是采用南北曲的各种曲调填写的,本书50卷,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编。
当前流传
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一般常用的梵呗中所用的南北曲调近二百曲。除了六句赞多用《华严会》外,其余如《挂金锁》《豆叶黄》《望江南》《柳含烟》《金学经》《金砖落井》《破荷叶》以及《寄生草》《浪淘沙》等都是最常见的,这些皆为明清时期佛曲,是梵呗初级次第的音声佛事宗教活动仪式、唱诵,没有达到梵呗另外三个次第的修持方法。
北京、江西省、天津市、厦门市等地相继成立了佛教音乐团,已整理、出版、发行中国梵呗的音响盒式录音磁带。在传统梵呗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已将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用于佛门梵呗,在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原地区梵呗这一古老的佛教传统文化也遇到了挑战,但只要有佛界及音乐界等各界同仁的努力,它会随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充实,并会使之流传百世。这些佛曲加入现代时代气息对传统梵呗保护和恢复是不利的,要分清梵呗与佛曲的关系。
鱼山梵呗
鱼山梵呗恢复了唐朝之前的梵呗体系,及歌曲唱法为当代梵呗正本清源提前到一千五百年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复兴起到积极作用。从南北朝以来著作有:《鱼山声明集》、《鱼山私抄》、《鱼山目录》、《鱼山音韵》。当今,有苦修高僧著作《中原地区鱼山梵呗论文集》、《鱼山梵呗声明集》 、《中国梵呗传承法要》 等。
后世影响
《十诵律》
如听梵呗,其利有五:
一者身体不疲,
二者不忘所忆,
三者心不懈怠,
四者音声不坏,
五者诸天欢喜。
相传昔时有僧讽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天上的天神闻声,长跪合掌恭敬谛听,直待咒文诵完始起身离去。
《长阿含经》
音声具足五种清净,乃名梵音: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彻。四、其音深满。五、周遍远闻。
《法华经》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南海寄归传》
能知佛德深远,体制文之次第(能体悟佛法),能令舌根清净,能得胸脏开通,能处众不惶不惧,能长命无病。
梵呗的伴奏
在梵呗的伴奏方面,以法器、铛、铪、铃、鼓、鱼等为主,也配以简单的管乐器。如《翠黄花》《挂金锁》《水洛因》《八句赞》《准提咒》《普庵咒》等。其中《普庵咒》不仅为寺院所用。琴乐、琵琶曲和管弦合奏都有同名曲。全曲由《释章谈句》《初起咒》《香赞》《\u003c莲台现瑞》《二起咒》《钟声》《鼓声》《钟鼓同声》《鸣钟和鼓》《清江引》等组成,是一组特别优美的梵曲。
梵呗在寺院中主要用于三方面
一、讲经仪式。
二、六时行道(即朝暮课诵、斋供)。
三、道场忏法。
在这些法事活动中举唱焚呗,称为作梵,佛教认为梵音具有止息喧乱、便利法事进行的作用,所以教徒按照梵呗初梵、中梵、后梵这三节的不同要求,在法事活动的前边、中间、后边选择作梵。但近世在讲经传法时已将传统的《大日如来梵》《云何梵》《处世梵》改呼《钟声偈》:“钟声传三干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以及“天上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等梵呗。
六时行道梵呗,为古来各宗所共遵行。无论何宗何派,均受持诵习朝暮课诵。如逢朔、望日以及佛菩萨祖师诞服及纪念日,在功课的前边、中间另加有梵呗。六时行进梵,一般最流行者是六句赞及八句赞。六句赞是南北通行的赞词,其赞由六句29字构成,故称为六句头赞。北方还有一种赞谱名《古令》,赞词共有十条,亦名十供养赞,即香、花、灯、涂、果、乐、茶、食、宝、衣各系一谱,第一赞《清净妙香》共四句20字,可用六句赞谱唱念,八句赞系由八句赞词构成,多在诵经之后,法经中间唱之,亦称大赞。如《三宝赞》《弥陀赞》《观音赞》等都以八句构成。
道场忏法,其旨在化导俗众,即“诸佛善权方便,立悔罪之仪”,所以其仪式尤为重视歌咏赞叹,道场忏法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最常用的有《蒙山施食》《瑜伽焰口》《水陆》《梁皇宝忏》《大悲忏》《禅定水忏》等。在这些佛事活动中,梵呗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多以《四大祝延》《八大赞》为主。即《唵嘛呢叭* (左口右弥)吽》《唵捺嘛巴葛瓦帝》《唵阿穆伽》《佛宝》《西方》《十供养》等赞呗,除此以外,佛教徒在每堂忏法结束时,加一些俗调赞词来慨叹人生无常,劝世人早日觉悟,回头是岸,如《青山无雨叹人忙》《春宵梦》《南柯一梦熟黄粱》等。或者赞叹西方极乐世界妙境,祈亡者灵魂勿恋红尘,回向西方,同登极乐彼岸。
赞呗
经过历代高僧的倡导,赞呗在古代许多宗教仪式中被普遍运用。
讲经时
首先,在讲经时必用赞呗,这类赞呗一般行于讲前讲后。据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三十九所记讲经应遵行的节目称:初礼三宝、二升高座、三打磬静众、四赞呗、五正说、六观机进止、七说竟回向、八复作赞呗、九下座礼辞。
另据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所记讲经顺序是:打讲经钟,大众上堂;讲师上堂登高座间,大众同音称叹佛名;登座毕,一僧开始“作梵”,唱“云何于此经”一偈;梵呗讫,讲师唱经题目,讲经;讲毕,大众同音长音赞叹,赞叹语中有回向词;讲师下座,一僧唱“处世界,如虚空”偈。
六时行道
其次,六时行道必用赞呗,这是古来名宗各派共同遵行的。近世寺院的朝暮课诵,犹可见其遗风(详见“课诵”)。再次,道场忏法因其旨在化导俗众,所以其仪式尤其重视赞呗。据隋智□《法华三昧忏仪》第八“明行道法”所记行道次序称:行道欲竟,称三宝名,烧香正念作契呗,呗竟,唱“三皈依文”。
斋会
最后,在一般斋会时亦常行赞呗。据载,唐大历中(766-779)宋州刺史徐向等在本州岛设“八关斋会”,曾饭千僧于开元寺,其余官民各设一千五百人、五百人、五千人的斋会,当时“法筵等供,仄塞于郊;赞呗香花,喧填于昼夜”(《金石萃编》卷九十八颜真卿撰《八关斋会报德记》),可见,赞呗当时在民间亦是相当盛行的。
赞呗差异
赞呗在中国流传之后,因为中国地域广大,故其音调亦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大体说来,主要有南北之异。据道宣记载唐朝的情况说:“地分郑卫,声亦参差。然其大途,不爽常习。江表地区(指长江以南地区--引者注)渭河平原(指北方长安地区--引者注),巨细天隔,岂非吴越志扬、俗好浮绮,致使音颂所尚,唯以纤婉为工?秦壤雍冀音词雄远,至于咏歌所被,皆用深高为胜。”(《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篇》卷四十),可见南北梵音各有特长。宋代赞宁亦论梵音有南北二体,并指出这是由于授受渊源不同所造成的,他说:“原夫经传震旦,夹译汉庭。北则竺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僧会,扬曲韵以弘通。兰乃目氏之生,会则康居之族。……部类行事不同,或执亲从佛闻,更难厘革;或称我宗自许,多决派流。致令传授各竞师资,此是彼非,我真他谬;终年矛盾,未有罢期。”(《宋高僧传·读诵篇论》卷二十五)
文本
鱼山梵呗,就赞叹文本而言,唐朝以前流行的主要有《大日如来呗》、《云何呗》和《处世呗》三种。
《如来呗》有二偈,出《胜经》。其一为“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其二为“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此二偈均为行香赞佛时所唱,故又称为《行香梵》。
《云何呗》亦有二偈,出《涅盘经》。其一为“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其二为“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处世呗》出《超日明经》,即“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
其中,《云何呗》与《处世呗》至元代仍然流行于寺院(见《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沙弥得度》仪式)。但到近世,讲经时已改唱《钟声偈》、《回向偈》以代替上述两个赞呗了。
后世于课诵、祝延等时举唱的赞呗,一般最为流行的是六句赞及八句赞。六句赞是南北通行的赞词,其赞由六句共二十九字构成,故称六句赞。其代表作品为“炉香乍”《香赞》,其余佛菩萨、韦驮、伽蓝等赞词亦多用六句形式,故此赞韵调流行最广。六句赞多于法事开始时唱之,目的是启请诸佛。八句赞亦称为大赞,一般由八句构成。其代表作有《三宝赞》、《弥陀佛赞》、《药师佛赞》等。八句赞多于诵经之后或法事中间唱之。近世佛教寺院于佛诞、安居等时往往唱“四大祝诞”、“八大赞”等名赞。唱念时通常只用点板记谱,以铛铪等敲唱,其音量之大小、音准之高低以及旋律过板等,均依口授而无定则。
鱼山梵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得时代气息
著名的鱼山梵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永悟禅师确定传承保护的五大要素:一传承人释永悟、二代表作太子赞、三传承堂号声明堂、四传承日浴佛节、五传承方式的谱系五十字辈。代表作是“佛诞节”赞叹、供养、浴佛、唱诵的太子颂《释迦大赞》,此赞唯有在每年“佛诞节”浴佛赞颂太子使用一次。于2008年,确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佛诞节为“鱼山梵呗传承暨剃度护法居家菩萨戒法会日”,至今已成功传承六届。为复兴梵呗文化传承神圣有序,按照原赞填词《东阿王赞》,既可赞叹佛教音乐鱼山梵呗创始人陈王曹植,又可平时练习梵呗,既不亵渎佛法,又不违背戒律,而且更好的保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文化传承发展的内涵,重建的鱼山梵呗寺与声明堂,享有“梵呗祖庭”之美誉承传梵呗文化的使命,对复兴文化、弘扬佛法起着深远重大的意义!可谓功德无量!
公元 230年,曹植登临鱼山,闻岩洞内传有梵音歌唱,便拟写音调并依《太子瑞应本起经》的内容编撰瑞安鼓词填入曲调,后被称为第一呗“鱼山梵呗”。
1996年6月19日,日本东寺真言宗“中国·鱼山参拜团”来到山东东阿县竭诚参拜中国佛教音乐的创始人曹植的陵墓,并在鱼山示范演奏了曹植当年创作的佛教音乐--鱼山呗。原来,在1200余年前的唐朝贞观年间,日本真言宗创始人空海空海(774--835)、圆仁慈觉大师来中国求法,并将鱼山呗传到日本,流传至今。
鱼山呗,在日本称之为“声明”。日本佛教界不忘根源所在,派友好代表团来中国鱼山参拜,朝山拜祖。充分表达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通过日本多纪道忍法师口传及音像资料遗留,梵呗寺住持永悟法师多年数次与其再传弟子梦江(83岁)、其爱徒正明等梵呗学人的交流与参学,由于佛教兴盛衰败、佛宗派区分和修行法门等原因,原始的鱼山梵呗一一被分散在中国佛教各个大小佛事活动中。
在著名音乐学家田青及袁静芳教授等教学两界的努力合作下,通过永悟法师带头认真查找收集,发现大部分鱼山梵呗健在。并将鱼山梵呗本有的“五音、五行、五气”与“一板三眼”完美结合,恢复了鱼山梵呗的基本原始面貌。不但得到了继承还使发扬有了新的里程碑。在大家的关心努力下,梵呗重辉人间。
当代佛门泰斗释本焕命名题为“梵呗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题梵呗寺名,等多位长老关注。少林寺曹洞正宗三十三代入室接法传人释永悟禅师发宏誓愿,持戒修行,农禅并重。率四众弟子以“音声做佛事,用梵呗唱和谐”的宗旨,共同携手成就胜缘,弘扬人间佛教造福人类!2006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组织日本、美国、台湾等地交流,将梵呗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2008年被国务院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直到今天鱼山梵呗兴盛世界,举目共睹。
2006年9月8日,梵呗传承人、梵呗寺住持永悟法师在东阿县迎接了全国佛教界、学术界、文艺界等5000余人的朝山法会。由山东省佛教协会、中央音乐学院、梵呗寺等单位举办的中国鱼山梵呗节盛况空前。
鱼山梵呗代表作品
著名的鱼山梵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浴佛节”唱诵的太子颂《释迦大赞》,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佛诞节为“鱼山梵呗传承日”,传承人永悟禅师按原赞填词《东阿王赞》,既可赞叹创始人练习梵呗,又不亵渎佛法违背戒律,且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的内涵起着深远重大的意义!可谓功德无量!
东阿王植公,降生曹魏王宫。云高天籁连竺中,鱼山接长空。
瑞应本起得删治,七步诗八斗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呗源真宗。
载自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原地区鱼山梵呗文化节论文集》释永悟〈综述〉一文
文化遗产著作
《鱼山梵呗声明集》
2011年12月20日,永悟禅师编著的《鱼山梵呗声明集》,由中国佛教协会传印长老题名,一诚法师、星云、学诚、田青等50余位大师专家题词、作序等参入编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鱼山梵呗声明集》内容提要
佛教与儒、道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国学的主流,梵呗是佛教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古老的《鱼山梵呗声明集》流失千年,现今破译集成,不仅是佛教的壮举,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件幸事!
鱼山梵呗从古至今被日本、韩国、台湾等海内外佛教尊为梵呗之源,广为流传。梵呗流与源的往来,凝聚着各国文化经济的黄金纽带。
《鱼山梵呗声明集》由当代苦修高僧永悟禅师编著,展现的是三国曹叡太和四年(230年),曹植曹植曾游鱼山,感鱼山之神制,删治《太子瑞应本起经》出而始创“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帛桥、支钥亦云祖述陈思”的“鱼山梵”或“鱼山呗”,后世简称“梵呗”。曹植的“撰文制音,传为后式”,使得佛经在唱诵时天衣无缝,“贵在声文两得”。
鱼山呗唐初传至日本,谓之“鱼山声明”,传至韩国,称之“鱼山”,全称“鱼山梵呗”。具体而言,鱼山梵呗在曹植后,历经支谦、康僧会、觅历、帛法桥、支昙龠、昙迁、僧辩、慧忍、萧子良、萧衍等僧俗名家的发展和提倡,至唐朝鼎盛,并分散到佛教各大宗派,广泛流传、应用。804—850年间,日僧空海、圆仁等大师将鱼山梵呗请至日本生根,并传承有序,发扬光大,至今仍保留唐朝时从中国请去的曲线谱手抄本《鱼山声明集》及元、明时期转抄的《鱼山私抄》、《鱼山目录》等梵呗史料,并影印收录在《大正藏》八十四册悉昙部中。如今,鱼山梵呗佚存破译,实为人类文化遗产瑰宝。
本书内容涵盖原《鱼山梵呗声明集》六章,原集共有六章,原谱相传于南北朝时期,经研究,其遵照四声、五音、六律等传统音韵体系。传承在日本真言宗称之密教,天台宗称为显教,有此之分。本书又附以中国现行唐后梵呗所保留的古呗板眼记谱,一并翻译成五线谱,供养诸佛菩萨圣众!更收录了梵呗声明悉昙四十二字母及《鱼山梵呗遗韵四十二契》,新增鱼山梵呗乐理要素、学习古呗要旨、功德意义等。这对梵呗的研究、佛教文化的兴扬有很好的促进意义,可谓功德无量!
本书与作者主编的鱼山梵呗《论文集》、《念诵集》合称《佛教梵呗三大集》。《鱼山梵呗声明集》蒙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亲题书名。中国佛教协会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赞叹加被作序,正是首次将已在大陆失传的鱼山梵呗天宝古谱挖掘、整理、破译展现给万千信众及有心学习、研究、了解鱼山梵呗的学人。
本书作者是佛教释尊八十三世佛子比丘、中国禅宗曹洞正宗三十三代传人释永悟禅师。禅师法门龙象,有感鱼山古呗失传的悲哀,发宏愿恢复梵呗。大愿必果得龙天护持,而有《鱼山梵呗声明集》成果初现。首先,永悟禅师三十余年来不断苦修梵呗、参悟梵呗,得到海内外高僧真禅、明炀、释本焕、一诚法师、传印、维贤、星云、天纳传中、学诚、梦江、释永信、觉醒等大德、长老的关怀、指导。如今的梵呗传承人释永悟对古呗有着深刻而精准的把握,这与众大德的指导密不可分。再有,此书的完成特别得到田青先生的指导和楼宇烈、袁静芳、王志远、冯光钰、徐文明、赖信川等海内外诸多音乐学家、教授、学者在学理上的支持,有了这些理论支持本书才能够顺利完稿。永悟法师已将多年苦修所得整理成册,全称定为《鱼山梵呗声明集》,最后又得无量护法大功德主们的鼎力相助,殊胜因缘具足,此集顺利问世,真谓功德无量!
在鱼山梵呗的故里——山东东阿鱼山,矗立着雄伟的梵呗寺,在永悟禅师发心住持下,梵呗寺经历了初建到成型再到蓬勃发展的轨迹,尚需各位大德的支持关怀。鱼山梵呗寺的发展见证了众人的付出与鱼山梵呗的一个又一个成果问世。2006年9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鱼山梵呗节”。同年12月,“鱼山梵呗”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鱼山梵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失传多年的鱼山梵呗以《鱼山梵呗声明集》的形式佚存破译,再次为世人所见,称其有着填补历史空白之意义亦不为过。读者细细读来,会发现悠悠千年的鱼山梵呗古音已在您耳边回荡……
梵呗寺(本焕长老题)鱼山梵呗寺(一诚法师题)鱼山梵呗声明集(传印长老题)
“鱼山梵呗久稀传,法曲遥闻亦胜缘。更喜威音环宇宙,群生福聚海无边”
————启 功
著名的鱼山梵呗创始人曹植是梵呗中国化的始祖,鱼山梵呗寺住持永悟法师与日本往来交流三十余年,更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内容涵盖原《鱼山声明集》六章,又附以中国现行唐后梵呗所保留的古呗板眼记谱,一并翻译成五线谱!更收录了梵呗声明悉昙四十二字母及《鱼山梵呗遗韵四十二契》,新增鱼山梵呗乐理要素、学习古呗要旨、功德意义等。这对梵呗的研究、佛教文化的兴扬有很好的促进意义,可谓功德无量!
————学 诚
“永悟法师,倡导大正藏《鱼山声明》,法水溯源,功德无量。失之于朝,求之诸野。田青辛卯夏末”。与永悟法师共勉“精进”
————田 青
鱼山梵呗始称“鱼山梵”或“鱼山呗”,后世简称“梵呗”。历史上尊曹植为中国佛教音乐第一人——始祖。鱼山梵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佛教传入东土以后,梵呗汉化风靡天下,而音乐的感染力和传播功能较之其他艺术更加强烈。同时,佛教音乐特有的韵味很吻合人们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理。其音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其韵幽远深长,唱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闻者,胸襟豁然,收摄身心,使人意念净化受持,于袅袅音声中细细体味人生真谛。
———永 悟
人民网《中国梵呗传承法要》出版发行
《中国梵呗传承法要》简称《梵呗法要》,是中国首部完整记录梵呗文化体系传承保护教程,由著名鱼山梵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梵呗寺开山沙门永悟禅师数十年潜心著作,深入发掘梵呗内涵,传承复兴文化遗产,圆满再现流失千年的梵呗总持法门的真实义。 2016年6月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得到国务院支持,并享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项资金。联合海内外高僧大德释本焕、一诚法师、释传印、星云等长老及田青、楼宇烈、冯光钰等30余位专家顾问共同献力,为构建佛教中国化方向梵呗体系的经典巨作,对中国佛教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书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要求,记录保存了梵呗从起源到盛行、流失到复兴的点点滴滴传承人技艺技能传承活动的历程。分别从梵呗概念的确立、历史概述、基本要素、九大特征、传承保护与活动、鱼山梵呗代表作、梵呗功德妙用及社会价值、梵呗仪轨与念佛法器、传承梵呗声闻与壁观禅定禅净双修的“太极蝉”禅修理念及复兴梵呗大事记八个方面总分八大章,对影响了佛教两千年的中国梵呗文化科学发展观体系进行了详尽地梳理与归纳总结。
作者简介:永悟禅师,字参天,号寂法。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东阿县佛教协会会长,鱼山梵呗寺住持、净觉寺住持。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代表性传承人,佛教曹洞正宗四十七世、临济宗四十六世衣钵传人。
师践行达摩苦修菩萨道精神,传承佛教中国化梵呗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的壁观瑜伽禅定。主张“五调百天功,禅七一日通”身心一如的禅修理念。倡导以达磨壁观二入四行“易今洗谁”?承传曹洞正宗法脉君臣五位思想,复兴传承梵呗三昧的念佛融通自在,挖掘以武入禅禅拳一如不二法门创立禅拳道功夫体系。
师整理出版著作《禅拳道》《中国鱼山梵呗节论文集》《中国鱼山梵呗声明集》《鱼山梵呗,和谐之音》《中国梵呗传承法要》等,撰写论文《少林寺禅与拳》《曹植与佛教音乐》《音声佛事话梵呗》《传承梵呗内涵,保护佛教遗产》《梵呗与成佛之道》等20余篇。影响广泛。
梵呗简谱,一级目录
看简谱字幕伴奏视频更是自学歌曲的好方法,搜索:梵呗简谱字幕伴奏。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06-25
《中国梵呗传承法要》出版发行.人民网.2016-08-01
《中国梵呗传承法要》出版发行介绍.佛教在线.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