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纪苏

黄纪苏

黄纪苏,业余剧作者,1955年生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院研究员、《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剧本有《无政府主义者属意外死亡,左派艺术家属意中死亡》、《切·格瓦拉》、《我们走在大路上》、《猫和老鼠的故事》等。

人物简介

黄纪苏,社会学家、剧作家,现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 文版)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曾经编创的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切·格瓦拉》.

生平

史诗剧《切·格瓦拉》被评为2000年中国知识界十大事件之一,在一片轰动且褒贬不一的喧闹声中,《切·格瓦拉》剧组远赴河南省上海市广州市等地,阵阵的掌声和争论还没有结束,来自深圳、四川省、山西等地的邀请接踵而来。“想不演都不行”,几乎成了剧组演员的口头禅。

作为《切·格瓦拉:阿根廷》剧组的编剧和领队,黄纪苏从2001年5月份开始,又将带着剧组奔赴新的战场,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

很多人见到黄纪苏都大感意外。因为《切》剧“对举世关注的大事、貌似神圣的扮演、深奥的理论、复杂微妙的关系,往往以时下流行的语汇出之,化抽象为具象,寓大雅于大俗,奇思妙想,常令人惊叹不已”,未想竟出自这样一个瘦弱的男人之手。而他言谈中的朴实和谦虚,和《切》剧中他刻画的反面角色的伶牙俐齿相比,倒真的更难让人相信。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切》在新世纪掀起的高潮,和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切身的体会、深刻的认识、独到的感受,不无关系。

1990年的夏天,大学都没上过的黄纪苏,直接考上了美国某大学的社会学硕士专业。

1993年回国。从没学过戏剧的他一跃跨入了编剧的行列。缘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中央戏剧学院沈林博士送来的免费戏票,黄纪苏才开始对戏剧有了“一星半点儿的了解”。

而他和戏剧直接发生关系是缘于《小丑之夜》。中央戏剧学院有位艺名“笑倒天”的以色列留学生。“笑倒天”是犹太人,在欧洲遭白眼,于是移民以色列,在以色列的剧团里当小丑跑龙套,心有不甘,于是跑到中国试运气,但生计还靠在公司教英语或在电视片中演外国无赖来维持,被压迫的底层感觉依然挥之不去。半生的鸟气,被他熟练地装进一个反专制争自由的近现代套路,演绎成一出有声有色的喜剧剧本《小丑之夜》。这出戏,“笑倒天”十分看中,想找人译成中文,沈林便介绍他和黄纪苏接了头。这样一出剧在中国上演是不大容易的,但通过翻译这个本子,按黄纪苏的说法,他开始对话剧这个以往只觉其“拿腔拿调”、极不顺耳的行当生出几分好感。后来因为“笑倒天”不是名家,找不到资助剧本没能上演。听“笑倒天”说完遭遇,黄纪苏“很为这个势利的社会感到难为情”。

后来黄纪苏编写了剧本《爱情蚂蚁》,改编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最有意思的是,2006年4月份,北京人艺小剧场的《切》和首都大剧场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同时上演,却又同时爆满,票房出奇的好。黄纪苏曾说过一句话:“以人道为终极目的的社会主义探索,是人类在价值上告别动物世界的一次最悲壮的出走,是一段百折千徊历程,是一首悲喜交集的史诗。”我们期待《切》在外地的演出活动中,取得成功,也成为戏剧演出史上的一次史诗。

2006年黄纪苏编写了剧本《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批评的语气浓重,最后提出“我们一起走”。

近著《中国不高兴》(合著)、《与精英保持距离》等,有广泛影响。

家事

近代中国,书香门第某种程度上是中华文脉传承所依托的重要载体,这些书香门第有的很强势,有的也很弱势,但不管强势还是弱势,他们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

著名剧作家黄纪苏

黄纪苏是因为他编剧的几个话剧被读者熟悉的,从早期的《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到后来火暴的《切·格瓦拉》、《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早在此之前我就看过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后来更是读到过他大量的议论文章,虽然有些观点不免偏颇,但是文章绝对好看,看得出他对社会研究曾经下过很大的功夫。他的《切·格瓦拉》上演后我曾经在《作品与争鸣》写过一篇评论,那时我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进修。

偶然一个机会,我发现了黄纪苏家族的秘密和文化的基因。原来,他们家族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当代很重要的中华文脉之一,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他们黄氏家族是近代中国书香门第的活化石。其祖父黄文弼(字仲良),生前是中原地区“著名考古学家”,是“新疆考古学的先驱者”,是“西北史地专家”,是全国政协委员;其父黄烈是中国古代民族史(唐以前)学家,曾任郭沫若秘书,是《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的负责人。

黄纪苏祖父:黄文弼

关于其祖父黄文弼,黄纪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祖父黄文弼》,文章写的很小心,很拘谨,写的是外界很少知道的一面。据黄纪苏的文章,他与祖父的关系很一般,与祖父的全面接触也仅仅二次,一次是黄纪苏刚知道东西南北时给老爷子展示过一次,一次是老爷子自己找孙子交流毛主席语录的学习心得。

此外,黄纪苏对祖父的了解与我们差不多,一个是通过黄文弼自己的著作,一个是相关旧闻和国外的资料。

[学术成就]

黄文弼,(1893~1966),中原地区现代考古学家。字仲良。湖北省汉川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三月初八(4月23日),1966年12月18日在北京病逝。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任教,并于1927~1930年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考察活动。1934~1937年任西北科学考察团专任研究员,1935年又以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身份派驻西安市任办事处主任,进行整理碑林区等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又任西北大学历史、边政两系主任。1947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为人、性格]

他被称为“中国西北考古的第一人”,作为自学考古学的传统知识分子,黄文弼的考察日记对专业之外的事,无论“岩石土壤、山川气候”,还是宗教民俗等,都不惜笔墨。后人高度评价了这些关于社会经济以及民族关系的史料,认为它们是“通过公共知识分子的视野、手笔”才得以留存下来。考察团被后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接收”,但长期没有引起重视。据说,许多学者都是从国外文献上才知道这个团体的存在。而发起这次考察的北京大学,其校史上竟然对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一字未提。

[四次入疆]

斯文·赫定对“将古代中国的文献装成6个木箱随身携带”的博学的考古学家黄文弼很是敬佩,在他的旅行记中写道:“在现场,凡是你想了解的事情,不论是史料,还是对问题进行过研究的学者,黄都能让你立刻知道。”他还说:“我把这件事情略略地研究了一下,为的是可以得到一个观念,能明白和中国学者们合作,对于一个在中国境内的欧洲考查团有多么大的价值,要只是我一个人或者同着一些西洋人旅行,最多也只好在归来后找欧洲的‘中国通’才能求得二千一百年前在噶顺淖尔表演着的历史遗事的说明。现在不只是有书,还有学者指示我,随时随地都能知道我愿知道的一切!我说中国团员对于我的考查事业增加无上的价值,现在大家该了解我了吧!”

[黄烈与黄文弼]

据黄烈说,郭老比他父亲黄文弼年长一岁。因为曾经与郭沫若的亲密关系和学术师承关系,他参与编辑了《郭沫若全集》,并担任了《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负责人,也是研究郭沫若的专家。而其父亲黄文弼生前也不太被关注,所以他还为整理出版先父黄文弼的遗著倾注了大量心血。关于父亲黄烈,黄纪苏似乎说的很少,但他曾对记者说黄烈是典型的“中原地区读书人”,天下家国常在他视野之中,在黄烈临终前几天,稍稍清醒时还让子女为他读《参考消息》。辞世前,曾留下丧事从简的遗嘱。

参考资料

与精英保持距离.豆瓣读书.2024-06-21

黄纪苏.红色文化网.2024-06-21

黄纪苏.豆瓣.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