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嘴头乡

嘴头乡

咀头(嘴头)乡位于武山县城东北部,东接甘谷县,南靠洛门镇,西北与榆盘镇毗邻,东西长15.2公里,南北宽14.8公里,面积约113.419平方公里,属渭北梁干旱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500—2200米之间,全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全乡共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18890人,耕地面积50558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0200亩。乡政府驻咀头村,距县城20千米。

自然环境

咀头乡地处张沟河流域及响河沟流域,属渭北梁峁沟壑区,地形复杂,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480米至2204米之间,由于长期遭受强烈的构造侵蚀作用,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基本地貌形态,冲沟密集,沟梁相间,起伏不平的中低山地貌景观。全境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0℃,最高气温35.6℃,最低-17.5℃。全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430毫米,夏秋多暴雨、山洪、泥石流,春秋霜冻,无霜期185天,最大冻土深度81.2厘米。

经济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逐年引进示范,扩大地膜玉米、小麦、阳芋菜瓜以及地膜线椒的种植面积,同时还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白尧村建成了中药材育苗示范基地。在咀头村建成了以冬暖棚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在多家村建成了500亩的小麦、洋芋良种培育基地,通过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作物布局逐渐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彻底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的贫困历史。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交通运输难、行路难、吃水难、儿童上学难、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新建、扩建改造了龙咀公路、罗党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每年拓宽改造乡村道路25公里。新建、改建中小学9所2600平方米。新建水窖1600眼,户均实现了一眼水窖。

教育

1949年前,全乡无学校。20世纪80年代末,有附设初中1所,小学13所。2009年底,全乡有20所学校(其中九年制学校2所、完全小学10所,教学点7个、幼儿园1所),有学生3108人(其中小学生2100人,初中生740人,幼儿园学前班268人),教职工158人。有学校体育场14个。

卫生

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医务人员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乡村卫生服务所逐渐拉入规范化管理。新建乡文化站1所,使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得到较大丰富。全乡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电视覆盖率达100%。积极争取项目。争取并组织开展扶贫助农、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对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和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条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咀头乡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通过整村推进和科技扶贫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使全乡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面大幅度下降,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思想观念得到较大转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引导和扶持,逐步把自己从单调封闭的生活方式中解脱了出来,大胆地去开发自身潜力,实现自身价值。

特色产业

地处武山县浅中山半干旱区的咀头乡,群众俗称“牛膝盖”地区,是最干旱、最没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群众生活困难。乡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特色,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大抓蔬菜种植业基地建设,建成了全膜西瓜生产基地150余亩,有效地带动了全乡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全面推广全膜西瓜种植,该乡多方筹集资金,为白湾村群众购买磷肥16吨,资助地膜780公斤,同时从全乡50多名干部中抽调了7名业务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为了全面提升全膜西瓜生产的科技含量,该乡邀请了县农业局、科技局、蔬菜局等部门的10多名高级农艺师和科技特派员,深入开展了包面积落实、包技术培训、包田间管理、包推广种植的“四包”责任制,全程从种植品种布局、测土施肥、田间管理等环节开展技术指导,举办全膜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农民800人次,提高了全膜西瓜种植的科技含量,全面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种植全膜西瓜的积极性。武山县咀头乡白湾村主任张海泉说,他家的3亩全膜西瓜,收入过万元。这一技术试验的创新,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建制沿革

清代宁远县宝原上里,民国属武山县第五区(石川),1949年8月武山解放后属龙泉区管辖,设咀头、李尧、多家、改口四个乡。1953年10月至1955年3月属开封区普安区),设咀头、多家二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设咀头、李尧二乡。1958年4月人民公社化时并入洛门人民公社,设金银、花果两个管理区,同年9月又调整到跃进公社。1965年8月撤区并社,并花果、咀头和响河公社部分大队为咀头公社。1983年12月,改称咀头乡,下辖89个自然村。2009年底,辖咀头、张沟、吴庄、王山、管山、宋坡、多家、金银、尹沟、何去、杜井、彭坡、李尧、管沟、元树、罗坡、党口、鸣鼓、白湾、吴山、白尧、新泉、库洞23个村民委员会,辖78个自然村,分别为:咀头、寨里、张家沟、坡儿、贾沟、米寺、上管山、中管山、下管山、吴庄、李坪、王家山、硬、瓦宽湾、白儿湾、野人湾、张家湾、吴山、曲湾里、多家湾、何尧、宋坡上庄、宋坡下庄、何去、杨家尧、朱家去、尹家沟、张家山、西山湾、梨树湾、支家湾、许家屲、杜井、杜沟、何家山、金家屲、山庄、李家尧、王家湾、董家沟、杨家那坡、赵家山、党口、谢家尧、谢家磨、宋家河、彭家坡、芦子坪、鸣鼓、刘家湾、秦家寺、库洞、薛家门、新泉老庄、新庄、硬屲、管沟、张家沟、夏家山、张家堡、那坡、东坪、台子上、四沟门、王家沟、李家坪、邓家山、罗家坡、米家湾、后吴山、红土坡、岘口、元树、马科湾、野屲来、白家尧、焦家山、雷家地。105个村民小组。

风景名胜

石庙

石庙山位于咀头东北部彭坡村4公里处(甘谷县礼辛西北部姚杨公路旁)。地处武山县、甘谷、通渭县陇西县四县交界地带,距古冀城40公里,距宁远古镇30公里。北接陇西巩昌古镇,南望秦岭,与渭河遥望,和武山县水帘洞景区连成一片,构成典型的三纪造山运动中形成的红砂岩丹霞地貌,群山环抱,山势险峻,四面皆峡。山上的庙宇,长亭,碑记成为特色。

石庙山,古称石门口。东岳圣庙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后来在陕甘回民起义和白朗起义军过境时时有焚毁。民国十年,公元1958年“破除迷信”的浪潮使得石庙山大部分建筑被毁。

公元1978年,1991 ,1996年履有重建。

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武山县咀头乡管家沟。明万历《宁远志》,清康熙《宁远县志》,乾隆《宁远县志》均对灵岩寺有记述:“灵岩寺,在县北七十余里处,山上多有石窟。”现有“乌龟远游”、“青蛇出洞”、“灵岩晓月”、“五虎下山”、“神马腾飞”、“李白醉酒”等奇石异景,

灵岩寺的石窟始建于北魏五代十国、唐、宋时期都有增建,元、明以后屡有兴废。清乾隆和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曾多次增建,主要建筑有药王殿、天王殿、大悲殿、藏经楼和大雄宝殿等。今存有朱厚照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山东巡抚秦安县人胡宗手书的灵岩寺之匾额,陇上铁汉、著名书法家安维峻的书法木刻庙联,陇上文宗冯国瑞的书法作品及清乾隆、嘉庆年间的关于灵岩寺的壁刻等实物史料。

张家台子遗址

遗址名。地址在武山县咀头乡管家山村张家台子东150米,属庙地沟类型、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面积范围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2米,深4—5米,断面暴露有灰层、灰坑、墓葬,出土遗物有石斧、石刀、红陶罐。

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是社火、秧歌等。咀头社火主要是夜社火,有独唱、合唱,也有小型杂剧、舞剧等。咀头社火曲子内容广泛,包括自然和社会、人生、家庭各个方面。除演唱的曲子外,社火表演形式还有舞龙灯、引狮子、耍大头、跑马、顶灯、荡旱船等。咀头“道情”比较有名。它由引子和正文组成。道琴由弹奏开场,渔鼓、简板、琴筒、响铃、二胡铃鼓、叉子等乐器伴奏,演唱美妙生动。2009年底,有乡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3处,村级图书室23个,藏书3余万册,从事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人员43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