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冯国瑞

冯国瑞

冯国瑞(1901-1963),字仲翔,天水市著名学者,1901年生于甘肃省天水县石莲谷,字仲翔,号牛翁,一号渔翁,别号麦积山樵。梁启超誉之为"美才"、"奇才",认为"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二酉堂之外,未或能先也。1948年至1951年任国立兰州大学教授、中文系系主任。"精于金石龟甲、考据词曲。冯国瑞著有《绛华楼诗集》《张介侯先生年谱》《麦积山石窟志》《炳灵寺石窟勘察记》等,辑有《守雅堂稿辑存》等。

人物生平

冯国瑞(1901-1963),天水市著名学者,1901年生于甘肃省天水县石莲谷,字仲翔,号牛翁,一号渔翁,别号麦积山樵。他七岁入私塾,十一岁考入天水私立亦渭小学(现称解一小学),十五岁其父即请前清进士任承允、翰林哈锐为之讲习文言文辞。1921年,冯国瑞考入东南大学,毕业后复又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深造,受业于梁启超王国维等国学大师门下,从而积淀了深厚的国学功底。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后,曾任国立兰州大学教授、中文系系主任,兼任西北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青海省政府秘书长,陕西省政府顾问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委员等职务。著有《华楼诗集》、《张介侯先生年谱》、《麦积山石窟志》、《炳灵寺石窟勘察记》等,辑有《守雅堂稿辑存》等。

冯国瑞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研究院主任为吴宓,教授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大师。鸿儒硕彦,云集清华大学,极一时之盛。

1927年,清华毕业的冯国瑞因时局动荡,意欲归里。梁启超爱其才,又知不可留,乃函荐于当时的甘肃省长,誉冯国瑞为“奇才”、“美才”,认为“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二酉堂之外,迨未或能先也”。从1928年开始,冯国瑞先后辗转于兰州市西宁市西安市之间,历任兰州大学教授、系主任,西宁县长、青海省政府秘书长,并被张学良和邵力子聘为西北问题研究会委员和陕西省政府顾问。1938年之后,冯国瑞长期在兰州各高校任教,呕心沥血,甘育桃李,直至1963病逝于兰州。虽然大半生在外漂泊,历经人世沧桑,但冯国瑞却时时牵挂着家乡天水市的文化建设,奔走呼号,身体力行,至死不渝┅┅。

在1940年之前,麦积山石窟因道路不通,年久失修,栈道塌毁,凋蔽残破,因而人迹罕至,一片荒凉。当时的景象与杜甫《山寺》诗中“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的情景并无二致。1941年农历四月初八,冯国瑞与地方好友6人相约,徒步入山考察。当时的木质栈道经过千百年风雨的浸蚀,早已破烂不堪,行走时不但吱嘎作响,危险处更是不得不手脚并用。但冯国瑞依然以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感情,攀危崖、探幽洞,从而获得了关于麦积山石窟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这次考察是麦积山石窟开窟1500多年来第一次由一批专业知识分子对石窟文物进行的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科学考察,对麦积山石窟以后乃至未来的研究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考察中看到和接触到的石窟文物,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使冯国瑞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憾。神圣的使命感和沉重的责任感使冯国瑞夜以继日,耿耿难眠。他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编写完成了一部在麦积山石窟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麦积山石窟志》,从而让世人第一次认识到了麦积山石窟非凡的艺术价值和让人神往的美丽。

“晴洛门道,清丽一山川。香熟千稻,凉生百道泉。古魂招汉将,丰望村烟。都道莲花好,迟来买藕船。”从这首写洛门的诗中,我们可以感知冯国瑞对家乡天水市的一往情深。在以《麦积山石窟志》引起了世人对麦积山的重视后,冯国瑞又先后撰写了《麦积山石窟大事年表》、《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麦积山石窟的古代民族文化艺术》等论文和专著,继续为修复麦积山石窟栈道、加固石窟洞壁、成立麦积山石窟修保委员会而奔走呼号。1953年,冯国瑞又以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的身份参加了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勘察团,与吴作人、王朝闻、罗公柳等十四位专家一起风餐露宿,辛勤工作,历时32天,测量洞窟92个,为洞窟编号192个,完成摄影作品1000余幅,对麦积山石窟进行了有史以来最系统、最科学、最详尽的一次勘察。1961年3月,麦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已患重病的冯国瑞得此消息,欣喜不已。他说:夙愿已偿,甘心瞑目!一片赤子情怀,让人慨然落泪。

主要作品

冯国瑞著有《绛华楼诗集》《张介侯先生年谱》《麦积山石窟志》《炳灵寺石窟勘察记》等,辑有《守雅堂稿辑存》等。先后编著了《秦州记》《天水出土秦器汇考》等专著。

人物评价

冯国瑞一生博学多才,其学术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在文学、历史、训、考古、书画等诸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对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等四大石窟的发掘和勘察上,冯国瑞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开拓性的贡献。在天水地方史研究方面,他是利用考古文物探索秦人早期历史的第一人,并先后编著了《秦州记》、《天水出土秦器汇考》等专著,明确提出了天水是秦人发祥地的观点。在担任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时,冯国瑞又在麦积区甘泉镇发现了两棵据测定为唐朝所植的玉兰树,遂倡议修建了现在的双玉兰堂。1937年,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邵力子欲将自己私人收藏的5万余册珍贵图书捐赠陕甘两省。与邵先生过从甚密的冯国瑞力劝邵力子将书捐给天水市,并于炮火威胁中从西安市亲自护送其书安全抵达天水,在天水图书馆专辟“邵力子先生纪念室”珍藏。今天,天水图书馆能成为国家二级图书馆,以邵力子赠书为基础的丰富的典藏是重要因素。

艺术特点

由于先后师从于任承允、哈锐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因此冯国瑞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传世的400余首诗词在陇上独树一帜,风格独具。其作品或如江河澎湃,沉郁顿挫,或如涧底流莺,清新明快,无不寄寓着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而其书法作品更是将“骨”、“韵”巧妙融合,寓韵于骨,充满了一种中正平和、不激不厉的书卷气,显示了冯国瑞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后世纪念

1991年冯国瑞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天水市举行了学术纪念会。

2001年10月25日,纪念冯国瑞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在天水市隆重举行,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恒滨、统战部副部长刘同昌及中文系教授柯杨、系主任赵小刚应邀参加了大会。贺词中说:“冯国瑞先生自1948年至1951年任我校中文系系主任职务,为我国国学研究以及西北史地文化研究做出了卓著贡献”。冯国瑞,一个自号“麦积山樵”的陇上文宗!一个将毕生心血献给家乡的秦州赤子!

2000年天水市政府对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冯国瑞故居(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大城共和巷33号)加强了保护,并做出了进一步修缮和保护的具体规定。

参考资料

[兰州大学报]萃英大先生——著名学者冯国瑞.兰州大学新闻网.2024-08-03

萃英大先生|冯国瑞:深得梁启超赏识的著名学者.今日头条.2024-03-24

《冯国瑞遗存》学术研讨会在天水市图书馆举行.今日头条.2024-03-24

麦积山石窟往事之一.今日头条.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