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忠庙
乔林双忠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磐东镇东部乔林乡,前座乃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改建,为纪念唐朝抗“安史之乱”、守睢阳城而献身的张巡、许远二忠臣的庙宇,与建于县署之南的城隍庙、天后宫,并称诸罗城香火最盛的三鼎庙。其后座为清代始建,其中的“二圣书院”,奉祀文昌、魁星二帝君。庙内有大量明清石刻、木雕、壁画。
简介
揭阳市乔林乡双忠庙,不但是揭阳著名的古庙。而且是潮汕地区规模较大,影响久远之庙。
乔林双忠庙,现于原址重建,含天时地利、人和而焕然一新。门前一溪清流萦绕,榕树新绿,木棉挺拔,地如龟状。庙前旷地延伸入溪塘,涨潮时潜水,退潮时露面,宛似龟头伸缩,十分有趣,故称之“龟地”。东边平畴,堤陇突起,遍植花草,岸柳成行,状如长蛇,故称之“蛇地”。倘若仔细观察,长蛇似昂首而行,蜿蜒游动伸于龟侧,故合称“龟蛇会”。
乔林双忠庙创建于元朝(1271—1369)之初,叫“慈惠堂”,是乔林乡八世祖道泰公之原配张姓慈惠,以随田四亩捐献所创,并以已名称之。后易名为“慈云庵”。明正统年间(1436-1449)由林氏改为双忠庙。(惜碑记已失)嘉靖十八年(1539)规模扩大,石匾大字“双忠庙”为壬辰(1532)科状元林大钦(1511-1545)(潮安金石镇仙都人)所书。三字行书,疏宕隽逸,真墨宝也。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修,并增建二圣书院,内祀文昌、魁星二圣。额字系赐进士林景拔所题,并撰文勒石。乾隆四年(1739)重修二圣书院、文昌阁,并建魁星亭,全其规划。赐进士、吏部观政林策良撰记。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修庙院,赐进士、武功大夫林炳星撰记,俱摹刻竖石。爱新觉罗·颙琰十七年(1812)重修,立碑。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重修。为维护宫容庄严而立禁碑于宫巷外墙。光绪二年(1876)揭阳市知县林兆南,有感于其文昌阁、魁星亭之筑设,在众邻县、乡里中所罕见,故为该族重修书院而撰文。文中有:“文昌、魁星两帝君系北斗之星,而乡里立庙者罕见,唯我宗乔林乡、人才辈出,昔时建楼以祀之……”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三十一年(1905)将历年喜庆余款为庙赐田1.7亩,勒石碑记。民国十一年(1922)六月因风灾而庙毁,故又重修。辛亥革命后,书院为民团驻地,继作磐乔乡公所,是乡之政治、文化中心。1950年后,昔日香火炽盛之名宫胜地,遭受劫难而变为满目荒凉。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喜逢太平盛世,百废俱兴。1992年由族中成立修复双忠庙理事会,1993年冬,由镇政府主持竣工庆典。修缮一新的双忠庙,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林大钦所题匾额石雕,按原复位。寻回碑记石刻及林道崇所撰《修双忠庙碑记》,竖于双忠庙后座二圣书院内走廊。
乔林双忠庙大殿内主,供奉张巡、许远双忠圣王,及其配合张、许二公死守睢阳城,抗击安禄山叛军之勇将南霁云、雷万春共四神像。皆显现忠贞不屈、正气凛然神情。庙内保存多处很有价值的古代民间石雕、艺术品。还有精雕细刻,反映古代地方建筑特色的木雕艺术,颇具时代风采。更富有文物价值的是庙内现存碑记二十多幅,为明清时期史料,对研究明清历史。乡村文化,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吟咏佳作
历代诗人、名人对双忠庙颂诗褒文甚多,堪称潮汕地区寺庙之最。今录部分诗词如:
沁园春(灵威庙)
南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 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久!古庙幽沉,遗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题张、许二公庙
明·林大春
临岐高会拥笙讴,谁念睢阳将士愁。
敌骑合围边日暮,孤城接战阵云秋。
忠诚剩有江淮粟,论定宁专李郭筹。
千载钟生作神语,可怜一梦博封侯。
题三忠
明·郑质夫(福建莆田人)
慷慨祠前酒一杯,英雄何用苦相猜。
将军气象风霜凛,丞相衣冠草木衰。
五百年前何处觅,八千里外有人来。
艰难一体同忧国,寂寞秋江两庙开。
(三忠:指张、许和文天祥)
咏东山张、许二公庙(二首)
清·丘逢甲
夜半远旌出岭东,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曾此拜双忠。
百年胡运氛何恶,一旅王师气尚雄。
沧海梦寒天水碧,沁园歌断夕阳红。
荒郊马冢寻遗碣,秋草萧萧白露中。
(2)
石阀苔荒一深,悲愁怀古此登临。
九洲难尽华夷限,万此思回天地心。
南客旅愁观海大,东山之气压城阴。
斜阳照起英雄恨,枯木寒鸦泪满襟。
香火传承
自宋以后,潮汕地区各县不但先后创建双忠庙。明代又由揭阳市传到印度尼西亚,1939年左右传至新加坡,中华民国传至台湾、九龙(称“俨雅堂”)等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